人物簡介
【生卒】:1236—1283 【介紹】: 宋吉州廬陵人,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理宗寶祐四年進士第一。開慶初元兵攻宋,宦官董宋臣主遷都,天祥上書請斬宋臣,進御敵之計,未被采納。任軍器監(jiān)兼權(quán)直學士院,草制語譏賈似道,遭劾罷。度宗咸淳九年起任湖南提刑,改知贛州。恭帝德祐初元軍東下,破家財為軍費,率義兵萬人入衛(wèi)臨安。次年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出使元軍議和,被拘至鎮(zhèn)江,后脫逃回朝。端宗即位,復拜右相兼樞密使,因與左相陳宜中議論不合,率兵在福建、廣東堅持抗元,收復州縣多處。祥興元年被俘于五坡嶺,次年拒元將張弘范誘降,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心志。后被囚于元大都三年,屢拒威逼利誘,視死如歸。臨刑作《正氣歌》。謚忠烈。有《文山集》。全宋詩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三),初名云孫,字天祥,后以字為名,改字履善,中舉后又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理宗寶祐四年(一二五六)進士。開慶元年(一二五九)為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景定二年(一二六一)除秘書正字,累遷著作佐郎兼刑部郎官。以上疏劾董宋臣,出知瑞州。五年,遷江西提刑。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召除尚右郎官。五年,知寧國府。六年,召除軍器監(jiān)兼學士院權(quán)直,以忤賈似道,罷。九年,起為湖南提刑。十年,改知贛州。恭帝德祐元年(一二七五),元兵渡江,應(yīng)詔勤王,除樞密副都承旨,浙西江東制置大使兼江西安撫大使。二年,除右丞相、樞密使,詣元軍議和,被拘。押至鎮(zhèn)江,夜亡入真州,泛海至溫州。同年五月,端宗繼位,改元景炎,召赴福州,拜右丞相、樞密使、都督諸路軍馬,與元兵周旋于汀州、漳州一帶。景炎二年,敗于空坑,出南嶺。三年,授少保、信國公,移屯海豐,軍潰被執(zhí)北行,在道絕食八日不死。拘燕三年,終不屈。元世祖至元十九年十二月九日遇害。著作遭難后散佚,元元貞、大德間其鄉(xiāng)人輯編為前集三十二卷,后集七卷。明初重加編次為詩文十七卷,另有《指南錄》、《指南后錄》、《集杜詩》等傳世。事見本集卷一七《文山紀年錄》,《宋史》卷四一八有傳。 文天祥詩,以《四部叢刊》影印明張元喻刻《文山先生全集》為底本,校以明景泰六年韓雍刻《文山先生文集》(簡稱韓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文山集》(簡稱四庫本)?!都旁姟犯鞅驹娋湓婎}都有舛誤奪漏,酌據(jù)《杜少陵集》(簡稱杜集)訂補。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詞學圖錄
文天祥(1236-1283) 字履善,一字宋瑞,號文山。吉州廬陵人。有《文山集》、《文山樂府》。黃鶴樓志·人物篇
文天祥(1236—1283) 南宋政治家、抗元名臣、文學家。初名云孫,字宋瑞,一字履善,道號浮休道人、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寶祐四年(1256)狀元,授承事郎,升任浙西、江東制置使兼知平江府,再任右丞相兼樞密使,奉命赴元軍議和時被拘,逃歸后聚兵抗元。祥興元年(1278)十二月被俘,拒絕元朝誘惑,書《過零丁洋》詩以明志,元至元十九年(1283),于大都就義。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正氣歌》等。所作《齊天樂·慶湖北漕知鄂州李樓峰》一詞,狀寫南樓景色,被視為佳作。全宋文·卷八二九八
文天祥(一二三六——一二八二),初名云孫,字天祥,以字貢于鄉(xiāng),改字履善,又字宋瑞,號文山,又號浮丘道人,吉州吉水(今江西吉水)人。寶祐四年進士第一,尋丁父憂。歷寧海軍節(jié)度判官,上書乞斬董宋臣,遷刑部郎中。歷知瑞州、江西提刑、尚左郎官,權(quán)直學士院。忤賈似道,遂乞致仕。起為湖南提刑、知贛州。德祐初元兵入侵,募兵勤王,除知平江府、臨安府。拜右丞相兼樞密使,使如元軍請和,被拘,夜亡入真州,輾轉(zhuǎn)至溫州。聞益王未立,上表勸進,拜右丞相,同都督諸路軍馬,舉兵抗元,兵敗空坑。衛(wèi)王立,加少保、信國公,進屯潮陽。元軍掩至,被俘。囚燕三年,從容就義,時至元十九年臘月,年四十七,后謚忠烈。著有《文山集》、《文山詩史》。見《文山先生紀年錄》(《文山全集》卷一七),《宋史》卷四一八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239—1315 【介紹】: 元吉安廬陵人,字儀可,一字惟恭,初名宋永,號青山。嘗三貢于鄉(xiāng),由國學上舍仕南雄府教授。宋亡,入閩依文天祥。元兵下汀州,文與天祥相失,逃歸故里。后起為東湖書院山長,授南雄郡文學。有《青山集》。元詩選
文字儀可,一字惟恭,號青山,廬陵人。初名宋永,從弟宋安,字功可,以文章齊名,號「二趙」。先生嘗三貢于鄉(xiāng),由國學上舍仕南雄府教授,宋亡,隱居不出。時當路屈耆年碩學主湖山講席,強起為東湖書院山長,尋授清江儒學教授。青山為詩文脫略涯岸,獨自抒其所欲言。晚年頗以理學自任,進進未已。臨川吳澄嘗答書云:「邇來舉子業(yè)廢,稍能弄筆遣辭者,英華無所發(fā)泄,拈掇小詩之外,間或以此為務(wù)。合東西數(shù)道,可僂指者不三四,而足下其一也。」全宋詩
趙文(一二三九~一三一五),字儀可,一字惟恭,號青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曾冒宋姓三領(lǐng)鄉(xiāng)薦,后以本名入太學。宋末,入閩依文天祥。元兵陷汀州,與天祥相失,遁歸故里。入元后為東湖書院山長,南雄郡文學。元仁宗延祐二年卒,年七十七。有《青山稿》三十一卷,已佚。清四庫館臣據(jù)《永樂大典》輯為《青山集》八卷。事見《雪樓集》卷二二《趙儀可墓志銘》、《養(yǎng)吾齋集》卷二九《趙青山先生墓表》。 趙文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人物簡介
【生卒】:1240—1274 【介紹】: 即趙祺。理宗弟嗣榮王趙與芮子。理宗無子,寶祐元年入為嗣,封忠王。景定元年立為太子。五年,理宗死,即位。耽于酒色。以賈似道有定策功,加太師,似道因是專制國命,朝政日壞,邊事日急。咸淳九年,襄陽與樊城相繼為元兵攻陷,至局勢不可收拾。在位十一年。全宋詩
宋度宗趙祺(一二四○~一二七四),理宗侄。理宗淳祐十一年(一二五一)封建安郡王。寶祐元年(一二五三)立為皇子,封永嘉郡王。景定元年(一二六○)立為皇太子,賜字長源。五年即位。委政權(quán)臣賈似道,朝政日壞。咸淳九年(一二七三)襄陽、樊城相繼為元兵攻陷,國事遂不可收拾。十年卒,年三十五。葬永紹陵。年號咸淳。事見《宋史》卷四六《度宗本紀》。今錄詩二十一首。全宋文·卷八三二八
宋度宗趙祺(一二四○——一二七四),父嗣榮王與芮,理宗母弟。理宗無子,入為嗣。淳祐六年十月賜名孟啟,以皇侄授貴州刺史。七年正月授宜州觀察使。九年正月授慶遠軍節(jié)度使,封益國公。十一年正月改賜名孜,進封建安郡王。寶祐元年正月立為皇子,改賜今名,授崇慶軍節(jié)度使、開府儀同三司,進封永嘉郡王。二年封忠王。五年十月授鎮(zhèn)南、遂安軍節(jié)度使。景定元年六月立為皇太子。五年十月,理宗死,受遺詔即皇帝位,改元咸淳。耽于酒色,以賈似道有定策功,授太師,遂專制國命,有言邊事者,輒加貶斥,由是朝政日壞,邊事日急,無敢言者。咸淳九年,襄陽、樊城相繼為元兵攻陷,朝野震恐,國勢益危。十年七月卒,年三十五。在位十一年。見《宋史·度宗紀》。
人物簡介
趙功可(1246-1326),南宋末遺民詞人。名宋安,字功可,號晚山,廬陵(今江西吉安)人。七歲喪父,由其祖父撫養(yǎng)成人,有文名,與其堂兄趙文并稱“二趙先生”。布衣終身,平身交游詹玉,揭傒斯等人。今存詞八首,詞風蒼勁。
人物簡介
【生卒】:1249—1295 【介紹】: 宋建寧浦城人,字皋羽,一字皋父,號宋累,又號晞發(fā)子。恭帝德祐中元兵南下,文天祥開府延平,率鄉(xiāng)兵數(shù)百人投之,任咨議參軍。及天祥兵敗,脫身潛伏民間,避地浙東。嘗過嚴陵,登釣臺,祭奠天祥,有《西臺慟哭記》傳世。后至浦江,與方鳳、吳思齊等結(jié)月泉吟社。卒,友人方鳳、吳思齊等從其初志葬于釣臺南。有《晞發(fā)集》,編有《天地間集》、《浦陽先民傳》等。全宋詩
謝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皋羽,自號晞發(fā)子,長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今屬福建)。度宗咸淳間應(yīng)進士舉,不第。恭宗德祐二年(一二七六),文天祥開府延平,署咨事參軍。文天祥兵敗,避地浙東,往來于永嘉、括蒼、鄞、越、婺、睦州等地,與遺民故老方鳳、吳思齊、鄧牧等多有交接,名其會友之所曰汐社,義取“晚而有信”。元成宗元貞元年卒于杭州,年四十七。著有《晞發(fā)集》、《西臺慟哭記》、《天地間集》等。事見《晞發(fā)集》附錄方鳳《謝君皋羽行狀》、吳謙《謝君皋羽壙志》,《宋季忠義錄》卷一一有傳?!≈x翱詩,第一至五卷以明弘治唐文載刻本為底本,校以明嘉靖程熙刻本(簡稱程本)、清康熙平湖陸大業(yè)刻本(簡稱陸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第六卷以陸大業(yè)刻《近稿雜詩》為底本,校以《四庫全書·晞發(fā)遺集》(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八三四三
謝翱(一二四九——一二九五),字皋羽,自號晞發(fā)子,福州長溪(今福建霞浦)人,徙浦城。少時倜儻有大節(jié),試進士不第,不以為意。德祐間元兵南下,文天祥開府于南劍,傳檄勤王,翱率鄉(xiāng)兵數(shù)百人投之,署為咨議參軍,復別去。及聞天祥被俘死節(jié),翱過嚴子陵釣臺,作《西臺慟哭記》祭奠。宋亡不仕,流寓浙江,與友人收宋皇陵遺骸葬之,與方鳳、吳思齊結(jié)月泉吟社。貞元元年卒于杭,年四十七。著有詩六卷、雜文五卷、《唐補傳》一卷、《南史贊》一卷、《楚辭芳草圖譜》一卷、宋鐃歌鼓吹曲騎吹曲各一卷、《浦陽先民傳》一卷、《浙東西游錄》九卷等。見《晞發(fā)集》附錄方鳳《謝君皋羽行狀》,任士林《謝處士傳》,宋濂《謝翱傳》,鄧椿《宋處士謝皋羽先生墓碑記》等。
人物簡介
【介紹】: 元平江路人,字子虛。世祖至元末,舉茂才,以奉親辭。工詩。比對精切,造詣新奇。有《翠寒集》等。元詩選
宋逸士無(亦作無。)無字子虛,舊以晞顏字行,名名世,家于晉陵。以兵亂遷吳,冒朱姓。至元辛巳,其父國珍領(lǐng)征東萬戶案牘,適病痿,無丐以身代,許之。入海抵竹島,風雹交作,隨驚濤上下。經(jīng)高麗諸山,罹沉痾,瘦骨柴立,未嘗廢吟詠。歲丁亥,中丞王西溪舉茂才,以奉親辭。子虛初侍親西江,從歐陽巽齋學。壯歲負氣,視富貴若不經(jīng)目。性畏酒,處眾多漠然。遇故人,輒抵掌劇談,絕倒而后已。自為《吳逸士銘》曰:「無生宋景定庚申,髫年斡流東西,時雖搶攘而學不怠。乙亥世變,舊業(yè)俱廢。游方遐覽,寸陰靡留;谷隱巖棲,暮景將迫。淟涊隨時,以微吟自怡。得瘞骨先人冢傍,見高曾于地下,幸已?!箷r子虛年八十有一,至正庚辰歲也。趙子昂稱其詩風流蘊藉,皆不經(jīng)人道語。鄧中父云:其大篇如天孫織綃,云經(jīng)霧緯,自出機軸。小律則日光虹彩,渾然金璧。秾麗縝密而不艷,含郁靜婉而不怨。其深于唐之變也。馮海粟與知最晚,一見其《翠寒集》,亟序而鋟之。謂如「承恩金馬詔,失意玉環(huán)詞」,「落月今誰吊?長庚夜自明?!闺m使太白復生,亦當為子虛擊節(jié)。子虛詩雅秀絕倫,宜為當時名輩所推重也。他如《啽囈集》一卷,雜詠古人軼事,于文山、疊山、陸君實、韓氏諸作,尤有馀悲焉。鄧中父所謂議論諷刺,探賾闡幽,又不當徒以詩論之矣。全宋詩
宋無(一二六○~?),原名尤,字晞顏,宋亡后易名,改字子虛,吳(今江蘇蘇州)人。少從歐陽守道學,致力于詩。入元,隨歐陽至臺州,識鄧光薦,為鄧器重。曾舉茂才,以奉親辭。以詩跋涉南北,世祖至元末至燕,識趙孟頫,趙為其詩作序。晚年隱居翠寒山,自刪定其詩為《翠寒集》。卒年八十馀。事見本集卷首趙孟頫序。順帝至元二年(一三三六)自序,明正德《姑蘇志》卷五四、《宋季忠義錄》卷一五有傳?!∷螣o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為底本,校以毛氏汲古閣《元人十集》本(簡稱汲古閣本)。槜李詩系·卷三十八
字子虛,商丘人。
人物簡介
【生卒】:1263—1350 【介紹】: 元滑州白馬人,字壽卿。由中書掾除同知樂平州事,擢燕南道廉訪副使,有能名。仁宗延祐初,拜江南行臺治書侍御史。歷山南道廉訪使、戶部尚書。后以侍御史致仕。
人物簡介
【生卒】:1267—1332 【介紹】: 元澤州高平人,字云舉。沉靜好學。核洽經(jīng)傳,旁通百家。初除大都路儒學正,遷中山、懷慶兩府教授,改永寧縣主簿。歷監(jiān)察御史,彈劾不避權(quán)貴。官至僉太常禮儀院事。所至有善政。
人物簡介
【生卒】:1269—1278 【介紹】: 即宋端宗。度宗庶子。恭帝立,封吉王。德祐二年正月,元軍迫臨安,徙封益王,判福州、福建安撫大使。元軍至皋亭山,脫身至溫州,被眾奉為天下兵馬都元帥。五月,丞相陳宜中等奉之即位于福州,改元景炎,冊母楊淑妃為太后,同聽政。元軍入福建,逃至海上,流亡飄徙。次年十二月,至井澳,遇颶風壞舟幾溺死,遂成疾。三年,欲往占城不果,至碙州,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