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310—1381 【介紹】: 元明浙江浦江人,字景濂,號潛溪。幼敏明強記,從吳萊等名師學(xué)。元順帝至正中,隱居龍門山,號玄真子。朱元璋取婺州,與劉基、章溢、葉琛并征至應(yīng)天,授江南儒學(xué)提舉,授太子經(jīng)書。主修《元史》,又預(yù)修日歷等。遷國子司業(yè)、禮部主事,官至學(xué)士承旨知制誥。官內(nèi)庭久,未嘗訐人過。洪武十三年,其長孫宋慎坐胡惟庸黨死,帝欲置其死,賴皇后太子力救,乃全家謫茂州卒于夔州。為明開國文臣之首,學(xué)者稱太史公。正德中,追謚文憲。有《宋學(xué)士文集》。詞學(xué)圖錄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現(xiàn)在浙江義烏)人。元末順帝曾召為翰林院編修,以奉養(yǎng)父母為由,辭不應(yīng)召。朱元璋時就任江南儒學(xué)提舉,為太子講經(jīng)。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xué)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xiāng)。后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途中病死于夔州。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明立國,朝廷禮樂制度多為濂制,朱元璋稱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贊許"當(dāng)今文章第一",四方學(xué)者稱為"太史公"。 有明一代,開私家藏書風(fēng)氣者,首推宋濂。有《宋學(xué)士文集》。人物簡介
宋濂(一三一零—一三八一),字景濂,浙江浦江人。早年師從柳貫、黃潛,元時授翰林院編修,隱居不赴。明初,官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制誥,任《元史》總裁,以老致仕。謚“文憲”。有《宋學(xué)士集》。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景濂,金華人。洪武時官學(xué)士。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景濂,浦江人。元至正末,用薦除翰林編修,以親老辭,入仙華山為道士。明初徵授皇太子經(jīng),為元史總裁官,仕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兼太子贊善大夫。正德中追謚文憲。有潛溪、翰苑、芝園、蘿山諸集。明詩紀事·甲簽·卷四
濂字景濂,浦江人。元末,以翰林院編修徵,不就。太祖取婺州,召見濂,還金陵,徵為江南儒學(xué)提舉,授太子經(jīng),改起居注。洪武初,充《元史》總裁官,除翰林學(xué)士。降編修,遷國子司業(yè),謫安遠知縣。召為禮部主事,遷贊善大夫,擢侍講學(xué)士,進學(xué)士承旨,致仕歸。以孫慎得罪,安置茂州,道卒。正德中,追謚文憲。有《潛溪》、《鑾坡》、《芝園》、《蘿山》、《朝天》諸集七十五卷。 (王世貞《藝苑卮言》:高帝嘗謂宋濂:「浙東人才,惟卿與王祎耳。才思之雄,卿不如祎;學(xué)問之博,祎不如卿?!褂謬L與劉誠意論文,誠意謂:「宋濂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讓?!?徐泰《詩談》:宋景濂、王子充詩亦純雅,以文名。 沈士謙《明良錄略》:濂嘗奉制詠鷹,令七舉足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言。 《詩藪》:宋承旨不喜作六朝語,而《思春曲十韻》如「南浦沈書傳素鯉,東風(fēng)將恨與新鶯」,「物華半老胭脂苑,春霧輕籠翡翠城」,「因彈《別鶴》心如剪,為妒文鴛繡懶成」,「陽臺樹密朝霞迥,巫峽潮回暮渚平」等句,特精工流麗。 田按,景濂自幼嗜學(xué),家貧無書,每假藏書家,手自筆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不敢逾期約。又嘗入青蘿山,不下書屋者屢年。得鄭氏所畜書數(shù)萬卷,無不盡閱,閱無不盡記。師事吳淵穎、黃文獻、柳待制,皆元代耆宿。學(xué)既刻苦,授受復(fù)有淵源,故所著文章,雄峙一代。遭時遇主,司制作之柄,為開國文臣之首。蠻夷朝貢,數(shù)問宋先生安否,日本得《潛溪集》,雕板國中。當(dāng)其恩遇優(yōu)濃,醉學(xué)士之詩歌,甘露百歲衣之賞賜,論者傳為盛事。暨乎安置茂州,侘傺于荒江野寺,投繯以歿。方希古祭文云:「公之厭斯世而不居,甘遠跡于峨岷,蓋將吊重華于九疑,唁屈子于江濱。吁!可悲也!」集中小詩,猶是元習(xí);長篇大作,往往規(guī)模退之,時亦失之冗遝。蓋兼才為難,自唐以來如韓退之、蘇長公世不多見,正不必美備難具也。)
人物簡介
【生卒】:1311—1390 【介紹】: 元明間大名府滑縣人,字仲敏。元順帝至正進士。任鹽山尹,棄歸。明洪武二年,以儒士征,預(yù)修《禮》、《樂》諸書。事竣,不仕歸。后以薦授國子助教,累遷文淵閣大學(xué)士、國子祭酒。嚴立學(xué)規(guī),勤于講解。十八年復(fù)開進士科,所取士,國子監(jiān)生占三之二。卒謚文恪。有《西隱集》。明詩紀事·甲簽·卷三
訥字仲敏,滑縣人。元進士,官鹽山知縣。洪武六年,應(yīng)聘為北平考官。十三年,徵為國子助教,遷翰林學(xué)士,文淵閣大學(xué)士,改國子祭酒卒。正德中,追謚文恪。有《西隱集》十卷。 (《四庫總目》:訥領(lǐng)成均胄子之任,師道嚴正,為一時典型。文章亦渾厚醇雅。其奉敕制《太學(xué)碑》,極為太祖昕賞,今具在集中。又有《壬子歲考試秋闈次北平》詩及《秋闈即事》諸詩。壬子乃洪武六年,蓋訥未仕之前,已應(yīng)聘為北平考官,而本傳、墓志均未之載。其《過元故宮》詩十九首,尤纏綿悱惻,有風(fēng)人忠厚之遺。 田按:劉三吾撰訥墓志,稱所著《西隱集》十七卷?!睹魇匪囄闹尽?、黃虞稷《千頃堂書目》俱作十卷。今所傳本及《四庫》著錄本均十卷,其非足本,」抑或為后人改并,未可知矣。)維基
宋訥(1311年—1390年),字仲敏,號西隱,河南滑縣人,元末明初政治人物。元至正年間進士,明洪武年間官至國子監(jiān)祭酒。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中進士,任鹽山縣縣尹,后棄官歸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參與《禮》、《樂》等書的編撰,書成歸鄉(xiāng)。后由四輔官杜敩推薦,擔(dān)任國子助教。洪武十五年(1382年),提拔為翰林學(xué)士,撰《宣圣廟碑》。歷改文淵閣大學(xué)士。其以嚴格教學(xué)為準。后擔(dān)任國子監(jiān)祭酒。當(dāng)時太學(xué)中多公侯官宦子弟,且生徒眾多,頗難管理教授,宋訥立學(xué)規(guī),身言并教,師道大立。洪武十八年和二十一年兩次會試,考中者大都是太學(xué)的學(xué)生,占三分之二,而且名列前茅,宋訥因而得到朱元璋的賞識。當(dāng)時,國子監(jiān)助教金文征嫉妒宋訥,串通吏部尚書余熂,迫使宋訥辭職。朱元璋得知后大怒,誅金文征、余熂,仍留下宋訥。當(dāng)時宋訥生病,朱元璋說:“訥有壽骨,無憂也?!辈痪霉蝗?。官至文淵閣大學(xué)士,遷祭酒。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病終,年八十。有《西隱集》傳世。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395 【介紹】: 明鳳陽府定遠人,初名國勝,又名宗異。雄勇多智,好讀書,通兵法。元末結(jié)寨自保,后歸朱元璋,積功為元帥。先后參預(yù)擊陳友諒、張士誠,北取山東、河南,西平陜西諸役。又大破西北、遼東殘元勢力。封宋國公,加太子太師,名列明開國功臣第三。后以功高遭太祖猜忌,賜死。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明間杭州錢塘人,字授之。舉進士。明初,官知全州。善畫,通《易》,尤精于史學(xué)。明詩紀事·甲簽·卷三十
杞字授之,錢塘人。舉至正壬寅鄉(xiāng)試。洪武初以考禮徵,授全州知州,未至道卒。 田按:授之與唐處敬同舉,處敬稱授之通易,邃史學(xué),兼工畫。處敬題所畫扇云:「六十無成白發(fā)毿,俄將紫綬換青衫。衡潭一去無消息,裹骨歸來有阿咸?!埂甘荒昵肮舶衩?,又同召命入南京。只今零落丹青扇,正似山陽笛里聲?!箿R彥翀亦有《題宋授之遺墨》詩云:「宋玉多才賦《遠游》,曾拈彩筆寫清秋。西風(fēng)吹斷南州夢,翡翠蘭苕總是愁。」
人物簡介
【生卒】:1338—1355 【介紹】: 元末廬州合肥人。以總管從朱元璋征戰(zhàn)。與陳野先戰(zhàn)于南臺,朱元璋解袍衣之,陳部說為元璋,攢槊刺之死。
人物簡介
【生卒】:?—1399 【介紹】: 明人。洪武末,為錦衣衛(wèi)指揮。建文元年,以都督總兵三萬屯開平,防備燕王。及燕兵起,守懷來兵敗,被執(zhí)死。
人物簡介
【生卒】:?—1402 【介紹】: 明鳳陽府定遠人。宋晟子。建文中,為府軍右衛(wèi)指揮使。數(shù)從諸將與燕兵交戰(zhàn),戰(zhàn)死于靈璧。
人物簡介
【生卒】:1344—1380 【介紹】: 明浙江浦江人,字仲珩。宋濂次子。工詩,善書。洪武九年,召為中書舍人。坐胡惟庸黨死。明詩紀事·甲簽·卷十九
璲字仲珩,浦江人,學(xué)士濂仲子。洪武九年召為中書舍人,以兄子慎連坐死。 (方孝孺《遜志齋集》:近代能草書者吳興趙公子昂。公所敬者為鮮于公伯幾,稍后得名者為康里公子山,繼三公而作者,金華宋仲珩,草書如天驥行中原,一日千里,超澗渡險,不動氣力,雖若不可蹤跡,而馳驟必合程矩,直可淩跨鮮于、康里,使趙公見之,必有起予之嘆。 何喬遠《名山藏》:宋仲珩精篆隸真草書,嘗見梁草堂法師墓篆,及吳天璽中皇象書三段石刻,觀之至忘寢食,遂悟筆法。小篆之工,為國朝第一。景廉每見佳處便曰:「寫老夫名,足可傳世矣!」 《詩藪》:吾婺景濂文、仲珩書。皆國朝第一,而七言律亦盛有佳篇,如承旨《送張仲藻畢姻》,舍人《題水簾洞》,皆精工華整,國初似此有幾? 田按:沈景倩稱劉伯溫工于山水,似李營丘。李君實稱宋景濂精于細楷,為明代第一。名輩游藝之工如此。舍人稟承家學(xué),書體吟才俱稱絕俗。天不欲陽冰、長吉并出一人,遽爾中萎,惜哉?。?/blockquote>
人物簡介
云南永昌城西,有節(jié)孝碑,都御史黃中題其碑陰曰:“洪武初節(jié)婦金華宋氏,坐戍金齒,奉姑偕行,過武陵題詩郵亭壁上,訴其流離困踣之情,謹勒碑,樹之祠下,用告來者。”祠則御史陰汝兆所建也。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明間蘇州府長洲人,字仲溫,號南宮生。博涉書史。少任俠,好擊劍走馬。及壯,學(xué)兵法,周游無所遇,益以氣自豪。杜門揮毫,日費千紙,遂以善書名天下。洪武初,官鳳翔府同知卒。明詩紀事·甲簽·卷八
克字仲溫,長洲人。明初徵為侍書,出為鳳翔府同知。 (劉鳳《續(xù)吳先賢贊》,仲溫謝客杜門,取薄蹄臨魏、晉書,窮晝夜不廢,遂精其藝,真行章草,皆有意稱,妙盡古法。今所傳《七姬志》等類鐘元常。祝允明論書謂:「如初筵忽見三代鼎彝,蓋亦天授,非人工能逮。」時又有宋昌裔者,工力不減克,時稱精媚。 《六硯齋二筆》:宋仲溫書法《急就》,勁利古雅,仿佛鐘鼎。溢為繪事,唯寫細竹,嘗見其作《雞棲石叢筱》一幅,題語極自滿意,有「藝成不覺自斂手」之句。蓋謂不可復(fù)得也。 《畫史會要》:宋仲溫善畫竹,評者云:「雖寸岡尺塹,而千篁萬玉,蕭然無俗氣?!乖谠囋壕砦玻灾旃P掃竹一枝。故張伯雨有「偶見一枝紅石竹」之句。 田按:明初書家,仲溫與宋廣稱二宋,合宋遂三宋。倪元鎮(zhèn)贈仲溫詩云:「江上欣逢宋仲溫,蕭條古道向君論。我居笠澤已十載,看竹惟君款我門。」又云:「宋公天下士。畫竹就鼓琴。來我北渚下,相從論古心?!乖?zhèn)不輕許人者,仲溫之品概可知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