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407—453 【介紹】: 即宋文帝。南朝宋武帝第三子。小字車兒。封宜都郡王。及少帝廢,徐羨之、傅亮等迎立為帝。即位后,誅殺徐羨之、傅亮、謝晦等,親執(zhí)朝政,集權(quán)中央。又整頓吏治,重視學(xué)術(shù),社會安定,經(jīng)濟復(fù)蘇,史稱“元嘉之治”。然對北魏作戰(zhàn),屢失利,江北大受擄掠。后為太子劉劭所殺。在位三十年,謚文,廟號太祖。
全宋文·卷二
帝諱義隆,小字車兒,武帝第三子。義熙十一年封彭城縣公,歷徐州司州荊州刺史,宋受禪,封宜都王,鎮(zhèn)湘州。景平二年八月即位,改元元嘉,在位三十年,為元兇劭所弒,謚曰景皇帝,廟號中宗。孝武定亂,改謚曰文皇帝,廟號太祖,有集十卷。
宋文才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眉州彭山人。傳曾游峨嵋山,見有道士弈棋,青童采藥。問其地,乃峨嵋洞天真仙所居。及出山,已半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663—737 【介紹】: 唐邢州南和人。高宗調(diào)露中,登進士第。工文辭。武則天時,累除左臺御史中丞。居官鯁直,為則天所重。睿宗復(fù)立,以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力制外戚、公主干政,革除選舉流弊,選賢任才。忤太平公主,貶楚州刺史。玄宗開元初,拜刑部尚書。開元四年,繼姚崇為相,寬賦役、省刑罰,善于守法持正。開元賢相,史稱姚、宋。后罷知政事,歷京兆留守,以左丞相致仕。卒謚文貞。有文集。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663—737 排行大,祖籍廣平(今河北雞澤東南),徙居邢州南和(今河北南和)。弱冠舉進士,補上黨縣尉。累遷殿中侍御史,歷天官員外郎、鳳閣舍人、御史中丞。中宗神龍元年(705),為吏部侍郎,遷黃門侍郎。出為貝州刺史,轉(zhuǎn)杭州、相州刺史。睿宗即位,遷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貶楚州刺史,歷魏、兗、冀三州刺史等職,入為國子祭酒、東都留守。玄宗開元初,任京兆府尹,進御史大夫,出為睦州刺史,徙廣州都督。四年(716),由刑部尚書遷吏部尚書兼黃門監(jiān),居相位,五年,改號侍中。八年,以開府儀同三司罷政事,封廣平郡公。十七年,拜尚書右丞相。二十年致仕,卒贈太尉,謚曰文貞。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顏真卿《有唐開府儀同三司行尚書右丞相上柱國贈太尉廣平文貞公宋公神道碑銘》。璟為唐代名相之一。工詩善賦,少時以《長松篇》、《梅花賦》獻蘇味道,知名于時?!?a target='_blank'>新唐書·藝文志四》著錄文集10卷,已佚。《全唐詩》存詩6首。
全唐文·卷二百七
璟。邢州南和人。舉進士。調(diào)上黨尉。為監(jiān)察御史。累拜黃門侍郎。睿宗立。遷吏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開元初累封廣平郡公。授開府儀同三司。罷知政事。十七年遷尚書右丞相。二十年以年老乞休。二十五年薨。年七十五。贈太尉。謚曰文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856—924 【介紹】: 唐深州博野人,字正臣。本姓宋,名文通。出身行伍。因鎮(zhèn)壓黃巢功升神策軍指揮使。扈從僖宗有功,賜姓名。光啟三年為鳳翔節(jié)度使,封隴西郡王。昭宗時恃兵權(quán)于朝政。曾殺宦官楊復(fù)恭等,屢引兵入京師,殺宰相韋昭度等,焚毀宮室市肆。天復(fù)元年,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劫往鳳翔,茂貞挾昭宗與朱溫(后梁太祖)對抗。三年,山南諸州盡失,勢孤,被逼殺全誨與溫和解,交出皇帝。后梁立,茂貞自稱岐王,割據(jù)一方,后唐莊宗同光二年,向后唐上表稱臣,改封秦王。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三
茂貞本姓宋。名文通。深州博野人。唐乾符中。黃巢犯闕。以功為神策軍指揮使。朱玫之亂。以功遷檢校太保同平章事。賜姓名。僖宗親為制字曰正臣。光啟二年。討平李昌符。還為鳳翔節(jié)度使。加檢校太尉兼侍中隴西郡王。大順二年。討平楊復(fù)恭。遂恃勛恣橫。乾寧二年稱兵入覲。會李克用請討三鎮(zhèn)。茂貞懼。歸命待罪。授東川節(jié)度使。光化中加尚書令。封岐王。天復(fù)元年矯詔討梁祖。梁祖引四鎮(zhèn)之兵屯岐下。圍守三年。乃求和。及梁祖建號。與王建志圖興復(fù)。竟無成功。后唐莊宗平梁。上表稱臣。詔仍舊官。進封秦王。同光二年卒。年六十九。謚忠敬。
宋榮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五代婺州義烏人。隱居覆釜山下,通《尚書》、《春秋》。吳越錢弘俶廣順中,累征不就。學(xué)者私謚文通先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36—1012 【介紹】: 宋大名人,字太素。太祖建隆二年進士。乾德初,試拔萃高等。為著作佐郎。太宗即位,遷左拾遺,權(quán)知兗州,歲余召還。歷仕集賢殿直學(xué)士、翰林學(xué)士、禮部侍郎,終吏部尚書。學(xué)問宏博,屬文敏贍。嘗三掌貢舉,極意稱獎,蘇易簡、王禹偁等皆出其門。雍熙中,與李昉等同編《文苑英華》。卒謚文安。有集。
全宋詩
宋白(九三六~一○一二),字太素,一作素臣(《東都事略》卷三八),大名(今屬河北)人。太祖建隆二年(九六一)進士。乾德三年(九六五),授玉津縣令。開寶中,連知蒲城、衛(wèi)南二縣。太宗即位,擢左拾遺,拜中書舍人。太平興國五年(九八○),知貢舉。八年,改集賢殿直學(xué)士。未幾,召為翰林學(xué)士。至道初,為翰林學(xué)士承旨。二年(九九六),拜刑部尚書、集賢院學(xué)士判院事。四年,以工部尚書致仕(《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六七)。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正月卒,年七十七。謚文安。《宋史》卷四三九有傳。 宋白詩,有《宋文安公宮詞》百首。今以清初毛氏汲古閣據(jù)宋書棚本景鈔《十家宮詞》為底本,另從《古今歲時雜詠》(北京大學(xué)圖書館藏鈔本)、《輿地紀勝》等書輯得詩三十首,合編為一卷。
全宋文·卷五九
宋白(九三六——一○一二),字太素,大名(治今河北大名東)人。建隆二年舉進士甲科,乾德初解褐授著作佐郎。曾任翰林學(xué)士,仕終吏部尚書。白嘗三典貢士,稱獎后進,如蘇易簡、王禹偁等皆出其門。學(xué)問宏博,太宗時,預(yù)修《太祖實錄》、《文苑英華》。喜聚書,至數(shù)萬卷。嘗類故事千馀門,號《建章集》。有文集百卷,又與李宗諤同纂《續(xù)通典》二百卷。大中祥符五年卒,年七十七,謚文安。《宋史》卷四三九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袁州人,字文叔。少師朱熹。飄泊困頓,年且八十,為趙與歡所延。卒葬西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安州安陸人,字伯華。宋祁后裔。寓衡陽。從張栻?qū)W。歷桂陽錄事參軍、萍鄉(xiāng)丞。陳傅良知桂陽,聞之就訪,乃獻《會稽錄》。問以九郡利病,無不周知。后知長沙縣,傅良薦于朝,召赴都堂審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蜀人,字文淵,一字退翁?;兆谛腿晟仙岬谝?。欽宗靖康元年,官右諫議大夫。高宗建炎元年,為左司員外郎,試起居郎。以推舉偽楚張邦昌,論死。
全宋文·卷四○四六
宋齊愈,字文淵,一字退翁,邛州依政(今四川邛崍東)人。宣和三年上舍第一,積官著作佐郎,靖康元年除御史。建炎元年,為右司員外郎,試起居郎,遷右諫議大夫,旋罷?;蚋嫫渫婆e張邦昌,是年七月,處以腰斬。見《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四、五、六、七及張栻《記宋退翁齊愈被禍事》等。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90—1166 【介紹】: 宋溫州平陽人,字廷佐,號云海居士。徽宗政和八年進士。教授京兆府學(xué)。深務(wù)韜養(yǎng),積十八年不遷官。后以薦召試,除正字。歷校書郎、權(quán)吏部侍郎,奉祠。高宗紹興中,以朝奉大夫致仕。卒謚文簡。有《云海敝帚集》。
全宋詩
宋之才(一○九○~一一六六),字庭佐,溫州平陽(今屬浙江)人?;兆谡桶四辏ㄒ灰灰话耍┻M士,調(diào)貴州主簿,改京兆府學(xué)教授。召試館職,除秘書省正字,累遷國子司業(yè),權(quán)吏部侍郎。出使金國,歸,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起知泉州。高宗紹興三十一年(一一六一)致仕。孝宗乾道二年卒,年七十七,謚文簡。有《云海敝帚集》,已佚。事見《浪語集》卷三四《宋侍郎行狀》。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三九八九
宋之才(一○九○——一一六六),字庭佐,溫州平陽(今浙江平陽)人。登政和八年進士第,調(diào)貴州主簿,改京兆府學(xué)教授。為學(xué)有守,不干貴勢,積十八年不遷,而宗澤力薦之,得試館職,除秘書省正字。歷遷校書郎、考功員外郎、國子司業(yè)、權(quán)吏部侍郎。紹興十四年為金國賀生辰副使。還,請祠,加敷文閣待制、提舉江州太平興國宮。起知泉州。三十一年,以朝奉大夫致仕。乾道二年卒,享年七十七。著有《云海弊帚集》五十卷,《三馀錄》、《祠林》、《云海后集》合若干卷。見薛季宣《浪語集》卷三四《宋侍郎行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太倉人,字文璧。以薦為翰林簡閱官。善琴,精占卜。成宗大德間,魯國長公主聞其名,召至,奏胡笳十八拍,公主稱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元蒲圻人,字文齋。力學(xué)不倦,崇尚經(jīng)術(shù)。仁宗皇慶中,授濂溪書院山長,改澧州學(xué)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294—1346 【介紹】: 元大都人,字顯夫。宋本弟。泰定帝泰定元年進士,除秘書監(jiān)校書郎。順帝至元初,歷監(jiān)察御史,遇事敢言。累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yè),與修宋遼金三史,以翰林直學(xué)士兼經(jīng)筵講官卒,謚文清。有《燕石集》。
元詩選
褧字顯夫,正獻公本之弟也。擢泰定甲子進士,除秘書監(jiān)校書郎,安南使者朝貢歸,選充館伴使,改翰林國史院編修官。詹事院立,選為照磨,尋辟御史臺掾,辭。轉(zhuǎn)大禧宗禋院照磨,遷翰林修撰。至元初,擢監(jiān)察御史,遇事敢言。出僉山南廉訪司事,改陜西行臺都事。月馀,召拜翰林待制,遷國子司業(yè),與修宋、遼、金三史,拜翰林直學(xué)士,尋兼經(jīng)筵講官。卒年五十有三,贈國子祭酒范陽郡侯,謚曰文清。顯夫自少敏悟,出語驚人。延祐中,挾其所作詩歌,從其兄入京師,清河元明善、濟南張養(yǎng)浩、東平蔡文淵、王士熙方以文章顯于朝,爭慰薦之。至治辛酉,誠夫登進士第一,后三年而顯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朮魯翀之門,士論榮之。所著有《燕石集》若干卷。歐陽元功謂其詩務(wù)去陳言,雖大堤之謠,出塞之曲,時或馳騁乎江文通、劉越石之間。而燕人凌云不羈之氣,慷慨赴節(jié)之音,一轉(zhuǎn)而為清新秀偉之作,齊魯老生不能及也。蘇伯修亦謂其詩清新飄逸,間出奇古,若盧仝、李賀之流,益喜其詞以模擬之。危太樸曰:公之于詩,精深幽麗,而長于諷諭,用成一家之言。顯夫之詩,于諸公之評盡之矣。
欽定四庫全書·燕石集·提要
(臣)等謹案:燕石集十五卷,元宋褧撰。褧字顯夫,大都人。泰定元年進士。歷官翰林直學(xué)士,兼經(jīng)筵講官,謚文清。褧博覽群籍,與兄本后先入館閣,并有集行世。時人以大宋、小宋擬之。褧集為其侄太常奉禮郎彍所編,凡詩十卷,文五卷。首載至正八年御史臺咨浙江行中書省,刊行咨呈一道,歐陽元、蘇天爵、許有壬、呂思誠、危素五序,末附謚議、墓志、祭文、挽詩,又有洪武中何之權(quán)、呂熒二跋,蓋猶舊本。歐陽元序稱其詩務(wù)去陳言,燕人凌云不羈之氣,慷慨赴節(jié)之音,一轉(zhuǎn)而為清新秀偉。蘇天爵序稱其詩清新飄逸,間出奇古,若盧仝、李賀。危素序則稱其精深幽麗,而長于諷諭。核其所說,亦約略近之。至其詞藻煥發(fā),時患才多,句或不檢,韻或牽綴。如正獻公墳所寒食詩有高墳白打錢句。案:韋莊詩上相閒分白打錢,非紙錢也。張女挽詩卻是真魂埋不得句,序稱其女工于屬對,十歲而夭。案:李商隱詩萬古貞魂倚暮霞,非十歲未字之女也。如斯之類,大扺富贍之過,貪多務(wù)得,遂不能刮垢磨光。然武庫之兵,利鈍互陳,論其大體,足為一家,固不以字句累之矣。其文為作詩之馀事,然溫潤而潔凈,亦不失體裁焉。乾隆四十二年三月恭校上。
燕石集·序
漢初詩學(xué)方興,燕人韓嬰作外傳數(shù)萬言,史稱其言與齊、魯殊。又言嬰嘗傳易,燕、趙間人喜詩,故詩傳而易微。余讀是有以知燕之為詩,蓋千有馀年于此。外傳言奇詭卓犖,而詩之為教,本乎山川之風(fēng)氣,人物之性情者也。燕東并遼海,通蓬萊,西北控并塞。自昭王好神仙,往往招致畸人方士于其國,至若豪俠,則易水之歌,漸離之筑。楚漢間安期生蒯通兩人者,則又嘗合二者之奇為一矣。其風(fēng)聲氣習(xí),歲月之郁湮,世故之感發(fā),不激為變宮變徵之流,則溢出為騷雅歌行之盛。一氣機之宣流耳。翰林薊門宋君顯夫視予詩若干首,余讀盡卷,求一言之陳無有也。雖大堤之謠,出塞之曲,時或馳騁乎江文通、劉越石諸賢之間,而燕人凌云不羈之氣,慷慨赴節(jié)之音,一轉(zhuǎn)而為清新秀偉之作。吾知齊魯老生之不能及是也。奈何猶以燕石自名其集耶。顯夫年強仕,所作當(dāng)日富,所造詣未易窺。姑序余所睹記如是云。 至正元年三月丙子,奉政大夫、藝文少監(jiān)長沙歐陽玄序。 延祐中,朝廷大興文治,予友宋顯夫從其兄誠夫自江南始還,莫識其面,而大小宋之名,隱然傳播于京都。未幾,誠夫果魁多士。久之,顯夫亦賜同進士出身。初,顯夫兄弟從親宦游于江漢之間,日益貧窶,衣食時或不充。故其為學(xué)精深堅苦,下至稗官傳記,亦無不覽。詩尤清新飄逸,間出奇古,若盧仝、李賀之流,益喜其詞以摸擬之。及聞貢舉詔下,始習(xí)經(jīng)義策問。既擢第,遂入館閣為校書、編修、修撰、待制。又嘗為太禧掌故、中臺御史、山南僉憲,最后由國子司業(yè)入翰林為直學(xué)士。至正丙戌之春,年五十三以卒,謚曰文清。誠夫累官至禮部尚書、國子祭酒,謚曰正獻。始者誠夫之卒,顯夫?qū)儆栊蚱湮暮?。今顯夫之亡,其子國子生吁復(fù)匯其稿,徵序于予。夫宋氏文學(xué)之偉,固不待予言而傳也。苐念伯仲方以才能進用,不極其至,相繼而逝,此中外有識之士重悼惜也。昔者仁皇開設(shè)貢舉,本以敷求賢才,作興治化。今觀累舉得人之盛,或才識所長,裨益國政,或文章之工,黼黻皇猷,議者不得盡以迂疏巽懦詆訾之也。嗚呼!去古雖遠,士之卓然能有所見,毅然能有所守,又豈無其人哉?彼或訹之利害,視之以禍福,事弗合義,言不中度,詭隨而或不能盡識也。予以交游之久,故深知之。知之深,則哀之也切。是則國家升平百年,德澤涵濡,而庠序樂育多士之功,豈苐求其文章言語之工而已。顯夫家本京師,故題其集曰燕石云。 至正六年冬十月朔,集賢侍講學(xué)士、通奉大夫兼國子祭酒趙郡蘇天爵序。 予臥病田廬,有禁近之擢,迫命就道?;毯篃o措,而復(fù)竊自喜。幸故人宋君顯夫,實直學(xué)士,協(xié)恭侍從,自公論文,亦一樂也。比予入京前十五日,而顯夫卒矣。予病亟,歸不得省。其孤承詔復(fù)來。顯夫已贈國子祭酒,謚文清。思而不可見,惜哉。孤吁奉燕石集拜泣,且曰:此先子所遺兄彍編次者也。世父至治集,公實序之。敢援例以請。予序誠夫文不一紀,又序其弟,人之生世,其可悲也夫。昔顯夫兄弟入京,首與予游,盡視予所著,暌離有作必寄,故知其長蚤且悉也。及閱顯夫稿,則未相識時,歌詩已嘗及予,重以三十年分誼之篤,可辭乎。國家設(shè)貢舉,陶天下以經(jīng)術(shù),馀三十年矣。文當(dāng)日昌,而名能著見者,何其指之不多屈也,積儲之不厚也,造詣之不遠也。取而隨竭,發(fā)而自柅,拘拘規(guī)仿,而倀倀乎所適者,欲昌得乎?惟其有所本也,有所參也,該洽沈潛,心有所得,濟以定力而熟之,則于文也,決淵渟而灌溝澮,策堅良而走康莊,庶乎其達矣。顯夫登甲子科,考其作,未有貢舉前,已汨汨矣。視誘利祿而重失得,忽于播而急于穫者,不有間乎。人知其才,而不究其積儲造詣之有素也。故予序其集而原其得,俾后之觀者有激焉。集凡若干卷,文若干首,詩樂府若干首,自名燕石,然世皆信其為玉也。彍由奉禮郎為丞相東曹掾,匯從父之文,不使遺逸,不愧顯夫之猶子矣。吁甫襄事,即謀刻父文,宋之后其益昌矣哉! 至正六年,歲在丙戌,冬十一月既望,翰林學(xué)士承旨、榮祿大夫、知制誥、兼修國史、知經(jīng)筵事安陽許有壬序。
維基
宋褧(1294年—1346年),字顯夫。大都宛平(現(xiàn)今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北京市一部分)人。泰定元年(1324年)宋褧考中進士,并出任秘書監(jiān)校書,后來又擔(dān)任翰林編修。至元三年(1337年)擔(dān)任監(jiān)察御史,后來又擔(dān)任西臺都事以及翰林待制、國子監(jiān)司業(yè)、翰林直學(xué)士兼任經(jīng)筵講官。去世后朝廷追封他為范陽郡侯,謚號為文清。宋褧的著作有《燕石集》。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10—1381 【介紹】: 元明浙江浦江人,字景濂,號潛溪。幼敏明強記,從吳萊等名師學(xué)。元順帝至正中,隱居龍門山,號玄真子。朱元璋取婺州,與劉基、章溢、葉琛并征至應(yīng)天,授江南儒學(xué)提舉,授太子經(jīng)書。主修《元史》,又預(yù)修日歷等。遷國子司業(yè)、禮部主事,官至學(xué)士承旨知制誥。官內(nèi)庭久,未嘗訐人過。洪武十三年,其長孫宋慎坐胡惟庸黨死,帝欲置其死,賴皇后太子力救,乃全家謫茂州卒于夔州。為明開國文臣之首,學(xué)者稱太史公。正德中,追謚文憲。有《宋學(xué)士文集》。
詞學(xué)圖錄
宋濂(1310-1381) 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浦江(現(xiàn)在浙江義烏)人。元末順帝曾召為翰林院編修,以奉養(yǎng)父母為由,辭不應(yīng)召。朱元璋時就任江南儒學(xué)提舉,為太子講經(jīng)。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xué)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xiāng)。后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全家流放茂州(四川茂汶羌族自治縣),途中病死于夔州。與劉基、高啟并列為明初詩文三大家。明立國,朝廷禮樂制度多為濂制,朱元璋稱為"開國文臣之首",劉基贊許"當(dāng)今文章第一",四方學(xué)者稱為"太史公"。 有明一代,開私家藏書風(fēng)氣者,首推宋濂。有《宋學(xué)士文集》。
人物簡介
宋濂(一三一零—一三八一),字景濂,浙江浦江人。早年師從柳貫、黃潛,元時授翰林院編修,隱居不赴。明初,官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制誥,任《元史》總裁,以老致仕。謚“文憲”。有《宋學(xué)士集》。
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景濂,金華人。洪武時官學(xué)士。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景濂,浦江人。元至正末,用薦除翰林編修,以親老辭,入仙華山為道士。明初徵授皇太子經(jīng),為元史總裁官,仕至翰林學(xué)士承旨,兼太子贊善大夫。正德中追謚文憲。有潛溪、翰苑、芝園、蘿山諸集。
明詩紀事·甲簽·卷四
濂字景濂,浦江人。元末,以翰林院編修徵,不就。太祖取婺州,召見濂,還金陵,徵為江南儒學(xué)提舉,授太子經(jīng),改起居注。洪武初,充《元史》總裁官,除翰林學(xué)士。降編修,遷國子司業(yè),謫安遠知縣。召為禮部主事,遷贊善大夫,擢侍講學(xué)士,進學(xué)士承旨,致仕歸。以孫慎得罪,安置茂州,道卒。正德中,追謚文憲。有《潛溪》、《鑾坡》、《芝園》、《蘿山》、《朝天》諸集七十五卷。 (王世貞《藝苑卮言》:高帝嘗謂宋濂:「浙東人才,惟卿與王祎耳。才思之雄,卿不如祎;學(xué)問之博,祎不如卿?!褂謬L與劉誠意論文,誠意謂:「宋濂第一,其次臣不敢多讓?!?徐泰《詩談》:宋景濂、王子充詩亦純雅,以文名。 沈士謙《明良錄略》:濂嘗奉制詠鷹,令七舉足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言。 《詩藪》:宋承旨不喜作六朝語,而《思春曲十韻》如「南浦沈書傳素鯉,東風(fēng)將恨與新鶯」,「物華半老胭脂苑,春霧輕籠翡翠城」,「因彈《別鶴》心如剪,為妒文鴛繡懶成」,「陽臺樹密朝霞迥,巫峽潮回暮渚平」等句,特精工流麗。 田按,景濂自幼嗜學(xué),家貧無書,每假藏書家,手自筆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能屈伸,弗之怠。錄畢走送,不敢逾期約。又嘗入青蘿山,不下書屋者屢年。得鄭氏所畜書數(shù)萬卷,無不盡閱,閱無不盡記。師事吳淵穎、黃文獻、柳待制,皆元代耆宿。學(xué)既刻苦,授受復(fù)有淵源,故所著文章,雄峙一代。遭時遇主,司制作之柄,為開國文臣之首。蠻夷朝貢,數(shù)問宋先生安否,日本得《潛溪集》,雕板國中。當(dāng)其恩遇優(yōu)濃,醉學(xué)士之詩歌,甘露百歲衣之賞賜,論者傳為盛事。暨乎安置茂州,侘傺于荒江野寺,投繯以歿。方希古祭文云:「公之厭斯世而不居,甘遠跡于峨岷,蓋將吊重華于九疑,唁屈子于江濱。吁!可悲也!」集中小詩,猶是元習(xí);長篇大作,往往規(guī)模退之,時亦失之冗遝。蓋兼才為難,自唐以來如韓退之、蘇長公世不多見,正不必美備難具也。)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311—1390 【介紹】: 元明間大名府滑縣人,字仲敏。元順帝至正進士。任鹽山尹,棄歸。明洪武二年,以儒士征,預(yù)修《》、《樂》諸書。事竣,不仕歸。后以薦授國子助教,累遷文淵閣大學(xué)士、國子祭酒。嚴立學(xué)規(guī),勤于講解。十八年復(fù)開進士科,所取士,國子監(jiān)生占三之二。卒謚文恪。有《西隱集》。
明詩紀事·甲簽·卷三
訥字仲敏,滑縣人。元進士,官鹽山知縣。洪武六年,應(yīng)聘為北平考官。十三年,徵為國子助教,遷翰林學(xué)士,文淵閣大學(xué)士,改國子祭酒卒。正德中,追謚文恪。有《西隱集》十卷。 (《四庫總目》:訥領(lǐng)成均胄子之任,師道嚴正,為一時典型。文章亦渾厚醇雅。其奉敕制《太學(xué)碑》,極為太祖昕賞,今具在集中。又有《壬子歲考試秋闈次北平》詩及《秋闈即事》諸詩。壬子乃洪武六年,蓋訥未仕之前,已應(yīng)聘為北平考官,而本傳、墓志均未之載。其《過元故宮》詩十九首,尤纏綿悱惻,有風(fēng)人忠厚之遺。 田按:劉三吾撰訥墓志,稱所著《西隱集》十七卷?!睹魇匪囄闹尽贰ⅫS虞稷《千頃堂書目》俱作十卷。今所傳本及《四庫》著錄本均十卷,其非足本,」抑或為后人改并,未可知矣。)
維基
宋訥(1311年—1390年),字仲敏,號西隱,河南滑縣人,元末明初政治人物。元至正年間進士,明洪武年間官至國子監(jiān)祭酒。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中進士,任鹽山縣縣尹,后棄官歸里。明洪武二年(1369年),參與《》、《樂》等書的編撰,書成歸鄉(xiāng)。后由四輔官杜敩推薦,擔(dān)任國子助教。洪武十五年(1382年),提拔為翰林學(xué)士,撰《宣圣廟碑》。歷改文淵閣大學(xué)士。其以嚴格教學(xué)為準。后擔(dān)任國子監(jiān)祭酒。當(dāng)時太學(xué)中多公侯官宦子弟,且生徒眾多,頗難管理教授,宋訥立學(xué)規(guī),身言并教,師道大立。洪武十八年和二十一年兩次會試,考中者大都是太學(xué)的學(xué)生,占三分之二,而且名列前茅,宋訥因而得到朱元璋的賞識。當(dāng)時,國子監(jiān)助教金文征嫉妒宋訥,串通吏部尚書余熂,迫使宋訥辭職。朱元璋得知后大怒,誅金文征、余熂,仍留下宋訥。當(dāng)時宋訥生病,朱元璋說:“訥有壽骨,無憂也?!辈痪霉蝗?。官至文淵閣大學(xué)士,遷祭酒。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病終,年八十。有《西隱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