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建安時
 
建安作
  
建安吟


《文心雕龍》卷二〈明詩〉
暨建安之初,五言騰踴,文帝陳思,縱轡以聘節(jié);王徐應劉,望路而爭驅;并憐風月、狎池苑、述思榮、序酣宴、慷慨以任氣,磊落以使才;造懷指事,不求纖密之巧;驅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此其所同也。
《詩品·總論》
降及建安,曹公父子,篤好斯文;平原兄弟,郁為文棟;劉楨、王粲,為其羽翼。次有攀龍托鳳,自致于屬車者,蓋將百計。彬彬之盛,大備于時矣。

例句

永懷姑蘇下,遙寄建安作。 劉長卿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仍呈王員外

見詩未識君,疑生建安前。 劉駕 送人登第東歸

縱酒真彭澤,論詩得建安。 嚴維 贈萬經

賴得竟陵守,時聞建安吟。 孟郊 贈竟陵盧使君虔別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fā)。 李白 宣州謝朓樓錢別校書叔云

盛得江左風,彌工建安體。 王維 別綦毋潛

周旋梁宋間,感激建安時。 高適 宋中別周梁李三子

隱軫經濟具,縱橫建安作。 高適 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42或749—798 【介紹】: 唐河中寶鼎人,一作南陽人。字安時。初為堯山令。德宗建中元年,舉賢良方正上第,擢左補闕。有武力,喜兵法,議者謂有將帥器。累遷山南東道節(jié)度使,加檢校右仆射。襄、漢間服其威惠。卒謚成。
裴安時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唐人,字適之。宣宗大中間官江陵少尹。長于史學。撰有《左氏釋疑》、《史記纂訓》、《元魏書》等,均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26 【介紹】: 五代時代州雁門人,字安時。為人明敏,有才干。事李存勖為中門副使,存勖建后唐,累官至樞密使。策劃滅梁功第一,拜侍中,領成德節(jié)度使,進封越國公,位兼將相。盡心國家,遇事切諫。后以副帥佐魏王李繼岌滅前蜀。為宦官所構,被殺。
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四
崇韜字安時。代州雁門人。天祐中累擢中門副使。加檢校太保。守兵部尚書。充樞密使。梁亡。以佐命功代豆盧革行中書事。拜侍中。領鎮(zhèn)冀州節(jié)度使。進封趙郡公。賜鐵券。恕十死。莊宗討蜀。為招討使。蜀平之后。莊宗因讒。密詔繼岌檛殺之。
沈斌 朝代:五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944 【介紹】: 五代時徐州下邳人,字安時。初事后梁太祖為小校。復事后唐,從李繼岌破蜀,平康延孝,以功歷隨、趙等八州刺史。出帝開運元年,為祁州刺史。契丹入擾過州時,出兵擊之。因州兵不敵契丹精騎,城陷,自剄而死。
《漢語大詞典》:安時(安時)
(1).安于時運。 宋 劉炎 邇言:“人在塵籠,不順性命,與安時俟命者,何獨不然。”參見“ 安時處順 ”。
(2).安定時勢。《敦煌變文集·長興四年中興殿應圣節(jié)講經文》:“希護國之金言,望安時之玉偈?!?/div>
《漢語大詞典》:安時處順(安時處順)
謂安于時運,順應變化。語本莊子·養(yǎng)生主:“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弘明集·正誣論》:“涉生死之變,泯然無概;步禍福之地,而夷心不怛,樂天知命安時處順耳?!?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上達之士,能安時處順,由行於天理之中,故不屑屑於占算推測?!?明 葉子奇 草木子·原道:“ 歐陽公 云:佛氏怕死,故每以寂滅無生為説; 老 氏貪生,故每以返老還童為説;惟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者為至爾?!?清 顧炎武 《答汪苕文》:“年垂七十,布衣蔬食之外,別無所求,流行坎止,安時處順,并以奉聞?!?/div>
《國語辭典》:龐安時(龐安時)  拼音:páng ān shí
人名。宋蘄州(今湖北省)蘄水人,字安常;神宗、哲宗年間名醫(yī)。著有《難經辨》、《主對集》、《本草補遺》等書。對中國醫(yī)術藥性的瞭解有重大的貢獻。
《漢語大詞典》:安時處順(安時處順)
謂安于時運,順應變化。語本莊子·養(yǎng)生主:“適來,夫子時也;適去,夫子順也。安時而處順,哀樂不能入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弘明集·正誣論》:“涉生死之變,泯然無概;步禍福之地,而夷心不怛,樂天知命安時處順耳?!?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上達之士,能安時處順,由行於天理之中,故不屑屑於占算推測。” 明 葉子奇 草木子·原道:“ 歐陽公 云:佛氏怕死,故每以寂滅無生為説; 老 氏貪生,故每以返老還童為説;惟安時處順,哀樂不能入者為至爾?!?清 顧炎武 《答汪苕文》:“年垂七十,布衣蔬食之外,別無所求,流行坎止,安時處順,并以奉聞?!?/div>
《國語辭典》:漢魏風骨(漢魏風骨)  拼音:hàn wèi fēng gǔ
東漢末年建安時期詩歌所表現出的特色。此時期的詩歌剛健遒勁,和齊梁時期的采麗摛文迥然不同。也稱為「建安風骨」。
《國語辭典》:建安文學(建安文學)  拼音:jiàn ān wén xué
東漢獻帝建安時,在中國文學史上曾大放異彩,故稱此時期的文學為「建安文學」。其作家除曹操父子三人及建安七子外,尚有楊修、吳質、丁儀、繁欽、路粹等人。也稱為「鄴下文學」。
《國語辭典》:鄴下文學(鄴下文學)  拼音:yè xià wén xué
東漢獻帝建安時期的文學。建安時期,曹操位高權重,且愛好文學,極力網羅文士于鄴下,因而人才薈萃,文風鼎盛。故稱為「鄴下文學」。也稱為「建安文學」。
《國語辭典》:打扦  拼音:dǎ qiān
舊時男子向人請安時,左膝前屈,右腿后彎,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種介乎作揖、下跪之間的禮節(jié)?!豆賵霈F形記》第四五回:「眾人一齊起身相迎,見面之后,都恭恭敬敬的作揖。不料這小爺們是打扦打慣的,見了人一伸腿就灣下去了?!挂沧鳌复蚯А?、「打僉」、「打千兒」。
《國語辭典》:打僉(打僉)  拼音:dǎ qiān
舊時男子向人請安時,左膝前屈,右腿后彎,上身稍向前俯,右手下垂,是一種介乎作揖、下跪之間的禮節(jié)?!督鹌棵贰返谌寤兀骸改切P打了個僉兒,慢慢低垂粉頸,呷了一口?!挂沧鳌复蚯А?、「打扦」、「打千兒」。
《國語辭典》:紫式部  拼音:zǐ shì bù
人名。(西元978?~1016)日本平安時代的宮廷女官,亦是重要的古典文學家。著有《紫式部日記》、《源氏物語》等。
《國語辭典》:乘亂坐大(乘亂坐大)  拼音:chéng luàn zuò dà
趁著危亂不安時壯大勢力。如:「野心分子總是利用時局紛擾而乘亂坐大,這點最須防范?!?/div>
《漢語大詞典》:建安骨
指 漢 魏 之際 曹操 父子和 建安 七子等人詩文的剛健遒勁的風格。 建安 , 漢獻帝 年號。 唐 李白 《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詩:“ 蓬萊 文章建安骨,中間 小謝 又清發(fā)。” 王琦 注:“ 東漢 建安 之末,有 孔融 、 王粲 、 陳琳 、 徐干 、 劉楨 、 應瑒 、 阮瑀 及 曹 氏父子所作之詩,世謂之建安體。風骨遒上,最饒古氣。”亦稱“ 建安風骨 ”。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評:“ 黃初 之后,惟 阮籍 《詠懷》之作極為高古,有建安風骨?!?/div>
《國語辭典》:建安體(建安體)  拼音:jiàn ān tǐ
東漢建安年間所流行的詩體。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及建安七子等為主導。
《漢語大詞典》:建安骨
指 漢 魏 之際 曹操 父子和 建安 七子等人詩文的剛健遒勁的風格。 建安 , 漢獻帝 年號。 唐 李白 《宣城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詩:“ 蓬萊 文章建安骨,中間 小謝 又清發(fā)?!?王琦 注:“ 東漢 建安 之末,有 孔融 、 王粲 、 陳琳 、 徐干 、 劉楨 、 應瑒 、 阮瑀 及 曹 氏父子所作之詩,世謂之建安體。風骨遒上,最饒古氣?!币喾Q“ 建安風骨 ”。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評:“ 黃初 之后,惟 阮籍 《詠懷》之作極為高古,有建安風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