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45 【介紹】: 明山西保德州人,字玉鉉。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授洛陽知縣。繼楊漣力劾魏忠賢。崇禎五年以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極言鄜延千余里饑荒及民變狀,詔免田租。發(fā)兵擊斬農(nóng)民軍首領(lǐng)多人。旋以農(nóng)民軍縱橫于山西、畿南,擢兵部右侍郎,總督陜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軍務。七年,于連勝之后,圍農(nóng)民軍于興安車箱峽,中詐降計,致農(nóng)民軍脫險復盛。坐除名,謫戍邊。南明隆武帝召為東閣大學士,道遠未聞命,旋卒。
維基
陳奇瑜(1590年—1648年),字正學,別號玉鉉,山西保德州人。萬歷丙辰進士,崇禎時總督五省軍務,圍剿農(nóng)民軍,招降失策被革。清初,因蓄發(fā)被殺。萬歷十八年(1590年)九月初九日生。萬歷四十年(1612年)中式壬子科鄉(xiāng)試舉人,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廷試三甲一百九名。大理寺觀政。初任河南洛陽縣知縣。天啟二年(1622年),擢禮科給事中。楊漣劾魏忠賢二十四重罪,奇瑜亦抗疏力詆。天啟六年(1626年),出為陜西副使。累擢至右僉都御史,巡撫延綏;崇禎五年,討斬轄區(qū)內(nèi)盜魁,略盡,威名著關(guān)、陜。崇禎七年,三月,南京右都御史唐世濟言:“流寇有四:一亂民、一驛卒、一饑黎、一難氓;宜分別剿撫?!背绲澝惼骅?zhí)行。崇禎七年(1634年)二月,陳奇瑜任五省總督,剿山西、陜西、河南、湖廣、四川境內(nèi)流賊,四個月內(nèi)陳奇瑜組織打了二十三仗,全部獲勝。崇禎七年(1634年)六月,陳奇瑜與盧象升會兵于上津。當時農(nóng)民軍各部多入漢南,陳奇瑜乃引軍西向,約會陜西、鄖陽、湖廣、河南四巡撫圍剿漢南農(nóng)民軍。農(nóng)民軍高迎祥、張獻忠、羅汝才、李自成等部見明軍云集,竟誤走興安(今陜西省石泉以東的漢江流域)車箱峽。峽谷之中為古棧道,四面山勢險峻,易入難出,實為奇瑜所設(shè)圈套。唯一出口為明軍所截。情勢危殆。當時連下二十多天大雨,被困的農(nóng)民軍馬疲食盡,李自成用顧君恩詭計詐降,奇瑜不從,復以重金計誘奇瑜左右及諸將。轉(zhuǎn)達降意。奇瑜見賊眾被困,漸有驕色,便命他面縛出降。李自成竟自縛雙手,大膽出降,叩首奇瑜馬前,哀乞免死。奇瑜檢閱諸賊,共得三萬六千馀人,悉數(shù)遣歸原籍。每賊百名,用一安撫官押送,并且命所過州縣,給發(fā)糇糧。賊眾出峽離開大軍,差不多有數(shù)十里之遠,李自成突起,刺殺安撫官,馀賊也一同下手,把所有安撫官五十多人,盡行殺斃。七月,起義軍從車箱峽脫圍者計三萬六千馀人。起義軍脫圍后,沿途殘戮,飽掠而西,關(guān)中大震。給事中顧國寶劾奇瑜輕敵誤國。陳奇瑜上疏委罪練國事。練國事上疏自解:“漢南賊盡入棧道,奇瑜檄止兵,臣未知所撫實數(shù)。及見奇瑜疏,八大王部萬三千人,蝎子塊部萬五百余人,張妙手部九千一百余人,八大王又一部八千三百余人,臣不覺仰天長嘆。夫一月之內(nèi),撫強寇四萬余,盡從棧道入內(nèi)地,食飲何自出,安得無剽掠?且一大帥將三千人,而一賊魁反擁萬余眾,安能受紀律?即籍口回籍,延安州縣驟增四萬余人,安集何所?合諸征剿兵不滿二萬,而降賊逾四萬,豈內(nèi)地兵力所能支,宜其連陷名城而不可救也。若咎臣不堵剿,則先有止兵檄也;若云賊已受撫,因誤殺使人致然,則未誤殺之先,何為破麟游、永壽?!标惼骅け淮断陋z。奇瑜既罷,即命三邊總督洪承疇兼督河南、山西、湖廣軍務。崇禎九年(1636年)六月謫戍邊。崇禎十七年(1644年)南明福王(弘光帝)立,召為東閣大學士,道遠未赴。清順治五年(1648年),以蓄發(fā)被殺,卒葬故城新墳。
解學夔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解學夔(16世紀—17世紀),字章卿,號羅浮,南直隸揚州府高郵州興化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解學夔在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中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成進士,獲授沙縣知縣,有廉惠聲譽。福建巡撫熊文燦特薦治行第一,擢官吏部主事,歷任文選司郎中,不接受賄賂,名聲享譽朝廷;遭權(quán)要顧忌而調(diào)任大理寺左寺正,前往浙江恤刑,力主寬政,救活不少人民,拒絕某人在晚上拿來求情免去死罪的饋金數(shù)千兩,陳報政績離去時行李只有圖書。崇禎四年(1631年)和五年(1632年)黃河決堤,解學夔和御史吳甡聯(lián)合上疏請求究治河官員,河堤此后三十年都穩(wěn)固,七州縣百姓無憂;后來他補任禮部儀制司郎中,轉(zhuǎn)廣東兵備副使,剿滅海盜劉香老,敘功加授二級,九年(1636年)致仕。弘光年他任職嶺西道參議,因積勞成疾而告歸,死后入祀沙縣名宦祠。
解學尹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維基
解學尹,字伊人,直隸興化(今江蘇)人,明末政治人物,同進士出身。刑部尚書解學龍之弟。崇禎元年(1628年)登戊辰科進士。官禮科給事中。崇禎十一年(1638年)四月,解學尹糾正兵部尚書楊嗣昌論及熒惑內(nèi)容的荒謬之處。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四九九
饒忠學,開建縣(今廣東封開縣)人。明神宗萬歷二十三年(一五九五)貢生。三十五年任長樂縣教諭。事見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三一,清康熙《開建縣志》卷八有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9 【介紹】: 明蘇州府長洲人,字用晦。崇禎四年進士。授御史。曾抗疏劾論楊嗣昌等人。十一年,巡按山東。方行部章丘,聞清兵逼濟南,馳還,預守城事。城破死。
維基
宋學朱(1594年—1639年),字用晦,號旭初,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蘇州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崇禎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崇禎十一年冬,清軍經(jīng)居庸關(guān)入華北,宋學朱巡按山東,防守濟南,城破殉國。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聯(lián)捷辛未科進士,授南京工部屯田司主事,補禮部主事,升精膳司員外,崇禎十一年改云南道監(jiān)察御史。為黨人所忌。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關(guān)南下,宋學朱正巡按山東,至章丘時,濟南告急。學朱急馳前往,上疏求援,楊嗣昌檄巡撫顏繼祖移師德州,督軍高起潛擁兵臨清不救。學朱自嘆必死,與布政使張秉文、副使周之訓、翁鴻業(yè),參議鄧謙,鹽運使唐世熊等守城。不久,城陷,學朱偕周之訓力戰(zhàn)南門城上,殉國。濟南知府茍好善、推官陸燦、同知陳虞胤、通判熊烈獻、歷城知縣韓承宣皆死。
姜一學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姜一學(?—17世紀),字元韜,號幼文,又號巢云,山東濟南府濱州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天啟七年(1627年)舉人,崇禎四年(1631年)成進士,戶部觀政,五年授行人司行人,十年行取考選,授兵部武選司主事,管理清黃,本年升員外郎,十一年養(yǎng)病回籍。弘光時,升兵部員外郎,和朱芾煌、吳國琦、劉若宜、徐天麟、周祚新、張印中、吳亮明、潘自得、王健、賀燕徵、黃衷赤、張大賡、張延祚、姚孫棐、金邦柱、黃泰來、黃鐘斗、李長似、張拱端、徐肇森、荊廷實、許士健、劉星耀、陳璧、董念陛共事,出仕八年內(nèi)不貪求俸祿以外的財富。很快他辭官歸鄉(xiāng),閉門終老。。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湖廣南漳人,字爾章。崇禎間舉人。工詩文,善書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嘉善人,字子敬,魏大中長子。諸生。大中忤宦官被逮,學洢微服隨行,刺探起居。抵都后,變姓名匿旅舍,百計營救。父死后,扶柩歸,日夜號泣而卒。崇禎初詔旌為孝子。生平好學工文,有《茅檐集》。
槜李詩系·卷十九
學洢字子敬,忠節(jié)公長子。少負異質(zhì),下筆數(shù)千言立就。父遭珰禍,被逮之日,天大雷電,風吼水立,邑中聚而送者千人。洢徒跣攀號,欲隨以北。忠節(jié)曰:覆巢有完卵耶?父子俱碎,無為也。洢乃微服間行,尾緹騎抵國門,邏卒四布,遂變姓名,匿旅邸,晝伏夜出,詭稱家僮,入獄省視,哭失聲。獄吏揮之出,叩當途父執(zhí),或拒不見。未幾,忠節(jié)死獄中。洢匍匐飲血,扶櫬而歸。歸而朝夕號泣,未嘗入寢室??薅?,病復哭。每至丙夜,淚盡舌枯。家人以漿進,卻之曰:詔獄中誰夜半而進之漿者?竟以哀死。私謚孝烈。崇禎改元,忠節(jié)贈恤,而洢殉父事亦得上聞。父子忠孝,皎然千古矣。所著詩賦雜文共八卷,曰茅檐集。其詩近古淡一派,時而詭異,又似錦囊中物。然其所以不朽者,豈在區(qū)區(qū)卷帙哉。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六○
朱學曾,字約庵。清遠人。學顏弟。明思宗崇禎間貢生。民國《清遠縣志》卷六有傳。

人物簡介

全粵詩·卷六六○
朱學成,清遠人。學顏弟。明思宗崇禎貢生。事見民國《清遠縣志》卷一○。

人物簡介

維基
甘學闊(1598年2月20日—1677年),字用廣,號光宏(或作元宏)。四川順慶府鄰水縣人。曾官至延綏巡撫。。鄰水縣城內(nèi)東北街原有為其所立之“天子耳目南國文宗坊”萬歷四十六年(1618年)戊午科鄉(xiāng)試第26名。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會試,易五房,第59名,殿試三甲第83名進士,禮部觀政。萬歷四十八年(1620年)庚申,授行人司行人。五月九日(1620年6月9日),以明神宗亡故,禮部差其往陜西、四川、直隸潼關(guān)衛(wèi)告訃天啟三年癸亥,除原職。六月十日(1623年7月7日),與戶科給事中羅尚忠一同冊封周府保寧王恭棆、周府順慶王肅潵、妃李氏。天啟四年(1624年)甲子,順天同考。天啟七年十二月十一日(1628年1月17日),吏部考選部屬各官,授浙江道監(jiān)察御史。崇禎元年正月八日(1628年2月12日),疏陳五要:『清化原。飭臣工。固邦本。酌澄汰。羅貞才。』。巡視中城。崇禎元年正月壬午,云南巡按監(jiān)察御史。崇禎三年(1630年)庚午,順天巡按、直隸巡按御史。崇禎四年十二月(1632年),任蘇松督學御史。崇禎五年壬申春三月,顧炎武二十歲應歲試,甘學闊時為提學御史,拔顧炎武卷列一等十四名。崇禎六年(1633年)捐浚。并浚玉帶河。崇禎八年(1635年),以右僉都御史銜,任陜西巡撫。誅巨盜王三錫于終南山。崇禎九年(1636年)二月,招降過天星、九條龍,安插其部數(shù)萬人于延安。不久李自成至延綏,四月延安賊又反叛。三月癸亥(1636年4月23日),以不能討賊削籍聽勘。曾上《法紀全疏》請將放縱逆賊的將領(lǐng)正法,圣旨反而對其責備,后來敗將就得不到懲罰。崇禎十六年,其子某領(lǐng)家眷避賊于中成山(即今鄰水縣石滓鎮(zhèn)中成寨)之僧寺,僧懷疑其奪己之產(chǎn),遂殺之,并淫其妾媵。弘光元年(1645年),上疏督師王應熊,請其出兵剿張獻忠。后卒于貴州,壽終時七十九歲。

人物簡介

維基
楊仁愿(?—17世紀),本名楊學愿,字內(nèi)美,吉安府泰和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楊仁愿是崇禎六年(1633年)的舉人,次年(1634年)中進士,獲授大理寺評事,遷任山東道監(jiān)察御史巡城,特別上疏彈劾魏炤乘,有直言名聲。崇禎十五年(1642年),楊仁愿上疏請求放寬東廠條例,得崇禎帝嘉許,此后東廠只能緝拿謀反與亂倫者,其他案件交回相關(guān)部門處理;不久他外任兩淮巡鹽御史,在當?shù)厍宀槎愴棥⒓偨饷窭?。弘光年間,他改任云南道御史,到隆武帝即位后起用為河南道御史,升任太仆卿,后來在忠誠守衛(wèi),南明滅亡后才去世。

人物簡介

槜李詩系·卷二十二
學瞻,字原眉,朗先子。崇禎己卯舉人。兩叩九閽,白父冤。奔走燕、兗十馀年,荼苦倍至,遂屏跡公車,自號退庵。著述頗多,而簡于吟詠,所見皆悲思厥考之詞,足占其至性矣。

人物簡介

維基
王丕修,字學治,山東登州府萊陽縣人,明末清初官員。崇禎十二年(1639年)己卯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吏部觀政,授中書舍人。
張正學 朝代:明末清初

人物簡介

維基
張正學,號翼統(tǒng),陜西西安府同州人,明末清初官員。崇禎六年(1633年)癸酉科陜西鄉(xiāng)試舉人,崇禎十三年(1640年)庚辰科進士,大理寺觀政,本年授河南洛陽知縣。崇禎十四年二月,李自成破洛陽,知府馮一俊、知縣張正學被俘虜,后闖軍攻開封,河南巡撫李仙鳳率陳永福等收洛陽。馮一俊、張正學皆素服詣軍前待罪。洛陽士民保留知縣張正學,仙鳳亦不深求也,乃以縣印屬之,俾其待罪辦事,任職至弘光年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