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元明間河南祥符人,字安卿,號耕學、謙齋。元順帝至正二年進士。累官至集賢院直學士。明洪武初,兩為河南鄉(xiāng)試考試官。卒年百余歲。有《春秋要旨》、《謙齋稿》。
人物簡介
【生卒】:?—1402 【介紹】: 明浙江黃巖人,字元彩,號靜學。洪武中與方孝孺等并征,辭歸。二十年,以薦為仙居訓導,擢漢陽知縣。建文元年,召為翰林修撰,上資治八策。方孝孺欲行井田,叔英寄書謂古制不可行于今。燕王兵至,奉命募兵,行至廣德。知大勢已去,書絕命詞,自經(jīng)于玄妙觀。明詩紀事·乙簽·卷一
叔英字元采,黃巖人。洪武二十年以薦為仙居訓導,改德安教授,遷漢陽知縣。建文元年,召為翰林修撰。燕兵至淮,奉召募兵,行至廣德,京城不守,自經(jīng)于玄妙觀。有《靜學集》二卷。 (《革朝遺忠錄》:文皇渡江,叔英臥病僧寺,知事不可為,沐浴具衣冠,賦《絕命詞》曰:「人生穹壤間,忠孝貴兩全。嗟予事君父,自省多過愆。有志未及竟,奇疾忽見纏。肥甘空在案,對之不下咽。意者造化神,有命歸九泉。嘗聞夷與齊,餓死首陽巔。周粟豈不佳,所見良獨偏。高蹤遠難繼,偶爾無足傳。千秋史臣筆,慎無稱希賢?!顾熳越?jīng)死。)
人物簡介
呂敏,字志學,無錫人。明洪武初,官無錫縣教諭。工詩,與高啟、王行、高遜志、唐肅等十人號稱“北廓十友”。著有《義字集》、《無礙居士集》等。明詩紀事·甲簽·卷八
敏字志學,常州人,徙無錫。元末為道士,洪武初官無錫教諭。有《無礙居士集》。 田按:高季迪有《送呂山人入道序》云:「山人少欲舉進士,遭時兵興,避地梁溪、汾湖之間。閉門教授,服弊茹糲,以勤苦自厲,絕不干于人。久之,猶以為未也,乃著黃冠,謝遣弟子,將東游海濱,求大山長谷而居之?!褂仲浿栽娫疲骸负oL寒拂紫須煙,初著黃冠已稱便。篋里竟拋紅葉字,燈前唯寫碧苔篇??痛按妒蚧匦聣?,仙圃偷桃記昔緣。亦欲盡將書策棄,山中依子學長年?!雇瑫r李延興亦有《送志學》詩云:「賦罷長楊戴鹖冠,笑人慕道不休官。窗間風雪三馀學,林下煙霞七返丹。白社年深成雅會,紫垣秋靜禮虛壇。夜窗欲問長生術,月轉西樓十二闌?!股w元末朝政不綱,賢者皆有托而逃,宋景濂入金華山為道士,不僅志學一人而已。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廣東保昌人,字志學。洪武十八年以貢入國子監(jiān)。后歷分宜、龍陽、海寧縣丞,皆有政績。升寧國知府,為政以德化民,不尚刑罰。坐事降刑部主事,出為紹興通判。抑強扶弱,興利除害,民德之。
人物簡介
【介紹】: 元明間江西南城人,字尚志,學者稱學海先生。洪武初征拜博士典簽,預修《大明律令》。尋致仕歸,教授鄉(xiāng)里。為文古雅,不事雕琢。有《學海集》。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會稽人,字彥學,一字彥溫。少穎悟好學,襟度曠達,不以家貧為意。洪武中被召,詢以治道,條對甚悉。帝問:“漢高祖殺功臣,光武全功臣,優(yōu)劣何如?”溫對曰:“高祖殺功臣,功臣自殺;光武全功臣,功臣自全?!钡勐勚鯋?,授四川參政。居官有惠政。
人物簡介
【介紹】: 元婺州東陽人,字仲宏,號靜學。許謙弟子。詩文以理勝,官本郡儒學教授。有《靜學齋集》等。明詩紀事·甲簽·卷二十五
唐字士宏,東陽人。明初金華教授。有《靜學齋》、《尚絅齋集》。
人物簡介
【生卒】:1357—1402 【介紹】: 明浙江寧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宋濂弟子,盡得其學。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漢中府教授,與諸生講學不倦。蜀獻王聞其賢,聘為世子師,名其屋為“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即位,召為侍講學士。修《太祖實錄》,為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稱效法周公輔成王,召使起草詔書。孝孺怒問“成王安在?”并擲筆于地,堅不奉命。遂被磔于市,宗族親友弟子十族數(shù)百人受牽連被殺。有《遜志齋集》。詞學圖錄
方孝孺(1357—1402) 字希直,一字希古,別稱緱城先生、正學先生、遜志、方文正公等。臺州寧海人。幼警敏,雙眸炯炯,讀書日盈寸,鄉(xiāng)人目為"小韓子"。從宋濂學,濂門下知名士皆出其下。先輩胡翰、蘇伯衡亦自謂弗如。孝孺顧末視文藝,恒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莸壅贋楹擦质讨v,明年遷侍講學士,更定官制,改文學博士。國家大政事輒咨之。時修《太祖實錄》及《類要》諸書,孝孺皆為總裁。燕兵起,廷議討之,詔檄皆出其手。 建文四年六月,金川門啟,燕兵入,帝自焚,被執(zhí)下獄,使草詔,堅不從,手書"燕賊篡位"四字,殉國。黃鶴樓志·人物篇
方孝孺(1357—1402) 明代詩文家、學者。字希直,又字希古。寧海(今浙江)人。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授漢中府教授;蜀獻王聞其賢,聘為世子師,名其屋為“正學”,學者因稱正學先生。建文帝召為侍講學士,任《太祖實錄》總裁。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召其起草詔書,孝孺拒不奉旨,遂被殺,宗親至友弟子凡八百馀人連坐被殺。后追謚文正。其學術醇正,文章縱橫豪放。曾撰《黃鶴樓詩卷序》(又題《書黃鶴樓卷后》),反映當時武昌地區(qū)戰(zhàn)亂與《黃鶴樓詩卷》的編輯內(nèi)容概略。又作《武昌十景圖序》,其中列入“石照亭”。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希直,寧海人。建文時,官翰林學士,死節(jié)。明詩紀事·乙簽·卷一
孝孺字希直,一字希古,臨海人。洪武中以薦授漢中教授。建文中召為文學博士,靖難師入,召草詔,不屈死。有《遜志齋集》二十四卷。 (《四庫總目》:孝孺學術純正,而文章乃縱橫豪放,頗出入于東坡,龍川之間。蓋其志在于駕軼漢、唐,銳復三代,故其毅然自命之氣,發(fā)揚蹈厲,時露于筆墨之間。燕王篡立之初,齊、黃諸人為所切齒,即委蛇求活,亦勢不能存。若孝孺深欲藉其聲名,俾草詔以欺天下,使稍稍遷就,未必不接跡三楊。而致命成仁,遂湛十族而不悔,語其氣節(jié),可謂貫金石動天地矣!文以人重,則斯集固懸諸日月不可磨滅之書也。) 《吾學編》:皇太子即位,廷臣交薦孝儒,侍講筵,備顧問。孝孺德望素隆,一時倚重。上好讀書,每有疑,即召使講解。臨朝奏事,臣僚面議可否,必命孝孺就扆前批答。孝孺嘗作《書事》詩曰:「斧扆臨軒幾硯間,春風和氣滿龍顏。細聽天語揮毫久,攜得香煙兩袖還?!褂衷唬骸革L軟彤庭尚薄寒,禦爐香繞玉欄桿。黃門忽報文淵閣,天子看書召講官?!?(《南濠詩話》:方正學先生集,傳之天下,人人知愛誦之,但其多雜以他人之詩,如勉學二十四首,乃陳子平作,《漁樵》一首乃楊孟載作,又有《牧牛圖》一絕,亦元人詩。 《夢蕉詩話》:方孝孺《過嚴子陵釣臺長短句》云:「正人先正己,治國先齊家。如何廢郭后,寵此陰麗華?糟糠之妻尚如此,貧賤之交安足擬!羊裘老子早見幾,獨向桐江釣煙水?!怪庇谧恿晷纳险f出。宋詩不及于唐,固也?;蛘甙^聲吠并謂不及于元,是可笑歟!正學論詩云:「前宋文章配兩周,盛時詩律亦無儔,今人未識侖派,卻笑黃河是濁流?!埂柑鞖v諸公制作新,力排舊習祖唐人,粗豪未脫風沙氣,難詆熙豐作后塵?!?田按:希直文章淵源出于宋景濂,而學術街純正則過之。姚江《明儒學案》云:「景濂氏出入于二氏,希直以叛道者莫過于二氏,而釋氏尤甚,不憚放言驅斥,有明之學祖也?!拐\為確論。太祖誅戮功臣,至末年文武名臣幾盡,使得一二舊勛如宋國公、潁國公者,靖難之師,孰勝孰負未可知也。希直《送誠意伯孫士端歸括蒼》詩云:「海內(nèi)只今無盜賊,幽州興兵惱邦國。廟堂謀議豈無人,我懷中丞淚沾臆。嗚呼志士古所稀,留侯武鄉(xiāng)今是誰?九原招公儻可作,為解四海蒼生危。」蓋亦有慨于是,誦漢祖猛士之歌,同茲三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