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2詞典 2分類詞匯 100
《國語辭典》:部首  拼音:bù shǒu
字典、詞典按照字形結(jié)構(gòu),取形體偏旁相同者,分部排列,作為查字的依據(jù),所分的部類,稱為「部首」。如人、口、言、金、馬等。
《漢語大詞典》:斜行字
指飛行的雁陣。大雁飛行時多排成“人”字形,故稱。 宋 陳師道 《歸雁》詩:“巧作斜行字,催歸去國人。”
《漢語大詞典》:冕黻
古代禮冠與禮服上繡的亞字形花紋。借指仕宦。 宋 王安石 《金溪吳君墓志銘》:“氏 吳 其先自 姬 出,以儒起家世冕黻?!?/div>
《漢語大詞典》:午貫(午貫)
十字形交叉貫穿。周禮·秋官·壺涿氏:“若欲殺其神,則以牡橭午貫象齒而沉之?!?賈公彥 疏:“以象牙從橭貫之為十字,沉之水中?!?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十字:“ 白樂天 詩:‘十字津頭一字行?!?,即古人所云午貫也?!?錢基博 《無錫光復(fù)志》:“ 無錫 非用武地,然陸路四闢……川河午貫。”
《漢語大詞典》:焉烏(焉烏)
“焉”“烏”二字形似,因泛指字形相似而易混淆的漢字。 宋 宋祁 《代人乞出表》:“辨色立朝,足居多於跛倚;書思記命,目不辨於焉烏?!眳⒁姟?烏焉 ”。
《漢語大詞典》:烏焉(烏焉)
烏、焉字形相似,容易致誤。泛指文字訛誤。事物異名錄·書籍·書訛引 宋 董逌 《除正字謝啟》:“烏焉混淆,魚魯雜揉。” 清 鮑廷博 《〈履齋示兒編〉跋》:“﹝ 盧文弨 、 孫志祖 ﹞互相讐勘,不特盡掃烏焉之誤;於 履齋 千慮之失,亦時時有所糾正焉?!眳⒁姟?烏焉成馬 ”。
《國語辭典》:米壽(米壽)  拼音:mǐ shòu
指八十八歲。因「米」字形拆開來像「八十八」,故俗稱八十八歲為「米壽」。如:「下星期是老師的米壽生日,大家決定今天提前替他老人家祝賀?!?/div>
《漢語大詞典》:風(fēng)字硯
風(fēng)字形的硯石。 宋 米芾 硯譜:“ 會稽 有老叟,云 右軍 之后,持一風(fēng)字硯,六尺餘,色正赤,用之不減端石。”參閱 宋 范纂 端溪硯譜。
分類:字形硯石
《漢語大詞典》:雜體詩(雜體詩)
古典詩歌正式體裁外之各種詩體。多從字形、句法、聲律或押韻方面別出心裁,帶有文字游戲性質(zhì)。如離合詩、回文詩、轆轤體等。不少為 漢 、 魏 、 六朝 時文人所創(chuàng)制。
《漢語大詞典》:形旁
分析漢字形體的術(shù)語。與聲旁相對。指和全字意義有關(guān)的字形部分,與聲旁一起構(gòu)成形聲字。如由形旁“木”和聲旁“公”、“百”分別合成“松”、“栢”。參見“ 形聲 ”。
《國語辭典》:形聲(形聲)  拼音:xíng shēng
六書中的形聲字。由音符與意符組合而成,意符表形,音符表聲。如江、河二字,從水取義,以工、可分標(biāo)其聲。漢。許慎 說文解字序:「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辜粗钙湟允骂悶橹?,再取其聲組合而成。也稱為「諧聲」、「象聲」。
《國語辭典》:之字路  拼音:zhī zì lù
坡路盤旋而上,曲折像「之」字形狀的道路。
《國語辭典》:馬蹄鐵(馬蹄鐵)  拼音:mǎ tí tiě
1.為防止馬蹄受傷,裝訂在馬蹄上的蹄型鐵。也稱為「馬掌」。
2.形狀與馬蹄相似的磁鐵。
《漢語大詞典》:形訛(形訛)
??睂W(xué)術(shù)語。刻板、抄寫時因字形相似而歧出的錯誤字體。
《漢語大詞典》:風(fēng)硯
風(fēng)字形的硯石。 宋 高似孫 硯箋卷二:“ 段君璵 風(fēng)硯,刻 祥符 己酉得於 鉛山 觀音院 ,名僧 令休 手琢?!眳⒁姟?風(fēng)字硯 ”。
分類:字形硯石
《漢語大詞典》:風(fēng)字硯
風(fēng)字形的硯石。 宋 米芾 硯譜:“ 會稽 有老叟,云 右軍 之后,持一風(fēng)字硯,六尺餘,色正赤,用之不減端石。”參閱 宋 范纂 端溪硯譜。
分類:字形硯石
《漢語大詞典》:分叉
表示在一特定點分成或發(fā)展成或比擬為叉子或枝條的東西
一條人字形、Z字形或曲折的道路或柵欄。例如:鐵路的分叉。
見“分枝”
《漢語大詞典》:分枝
(1).一莖蘗生數(shù)枝。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昭帝 始元 元年,穿淋池,廣千步。中植分枝荷,一莖四葉?!?br />(2).指從一個學(xué)科中派生出來的部分。 徐遲 《哥德巴赫猜想》:“即使是著名數(shù)學(xué)家,如果不是專門研究這一個數(shù)學(xué)的分枝的,也不一定能讀懂?!?/div>
《漢語大詞典》:丁字簾(丁字簾)
(1).丁字形的卷簾。 清 錢謙益 《留題秦淮丁家水閣》詩:“夕陽凝望春如水,丁字簾前是 六朝 。” 清 黃景仁 《步蟾宮》詞:“一層丁字簾兒底,只繡著花兒不理?!币嗍∽鳌?丁字 ”、“ 丁簾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二五回:“帶三分暖收丁字,隔一重紗放午晴。” 劉國鈞 《月詞》之六:“偷向丁簾深處立,怕他花影妬腰支?!?br />(2).地名。在 南京市 利涉橋 畔。 明 末為妓女聚居的地方。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 桃根 桃葉 無人問, 丁字簾 前是斷橋?!?/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