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陶嬰 朝代:西周魯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西周時魯國女子。少寡。紡織養(yǎng)孤。魯人聞其義,將求之。嬰聞,作《黃鵠》之歌以明志。魯人遂不敢復(fù)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680 【介紹】: 名一作嬰。春秋時鄭國國君。鄭莊公第四子。子亹弟。子亹死,祭仲立以為君。魯莊公十四年,鄭厲公使傅瑕殺之。在位十四年。

人物簡介

簡介
鄭子(?-前680年),姬姓,名嬰,字子儀,中國春秋時代鄭國君主(前694年─前680年在位),史稱子儀、鄭子或鄭子嬰。

人物簡介

簡介
滕宣公,姬姓,名嬰齊,為春秋時期春秋諸侯國滕國君主之一,是滕國第十八任君主,滕叔繡第十七世孫。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約前583 【介紹】: 春秋時晉國人。晉大臣趙朔之友。晉景公三年,大夫屠岸賈殺趙朔,滅其族。朔客公孫杵臼與之謀,杵臼攜他人嬰兒充朔遺腹子,匿山中,嬰告發(fā)之,令諸將殺杵臼及嬰兒。嬰乃抱趙氏真孤匿養(yǎng)山中。后景公聽韓厥言,迎歸,立趙氏后,殺屠岸賈。嬰則自殺以報杵臼。
公孫嬰齊 朝代:春秋魯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574 【介紹】: 春秋時魯國人。亦稱子叔聲伯。叔肸之子。魯成公二年與季孫行父等帥師與齊戰(zhàn),大敗齊師。成公六年攻宋,十七年攻鄭,還國途中卒。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570 【介紹】: 一作嬰齊。春秋時楚國令尹。曾隨兄莊王敗晉師于邲。與子反殺申公巫臣之族,分其室。楚共王七年,率師伐鄭,申公巫臣使吳軍襲楚地,使其疲于奔命。后與子反等領(lǐng)軍與晉戰(zhàn)于鄢陵,因子反酒醉而退兵。又伐吳,初勝繼敗,為楚人責(zé)難,憂恚死。
閭丘嬰 朝代:春秋齊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542 【介紹】: 春秋時齊國人。莊公近臣。崔杼殺莊公之亂,嬰以帷縛其妻載之,與申鮮虞乘而出奔。申鮮虞以為不德,遂推嬰妻下車。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500 【介紹】: 即晏子。春秋時齊國人,字平仲。歷事靈公、莊公、景公三世,為卿。長于辭令,關(guān)心民事,節(jié)儉力行,盡忠直諫,名顯諸侯。勸齊景公輕賦役,省刑罰,聽臣下之言。嘗奉景公命使晉聯(lián)姻,與晉大夫叔向議及齊國政。對禮治衰落有所惋惜,斷定齊國將為陳氏(即田氏)所取代。后人集其行事言論為《晏子春秋》。傳于世。
全上古三代文·卷七
嬰字平仲,或云字仲,謚曰平,萊之夷維人,晏桓子弱之子。歷事齊靈公、莊公、景公為大夫,有《晏子春秋》七卷。
梁嬰父 朝代:春秋晉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前496 【介紹】: 春秋時晉國人。定公時大夫。得晉卿荀躒寵,欲以為卿使代荀寅。乃假公命伐范氏、中行氏。嬰父又惡趙鞅家臣董安于,譖之于荀躒,安于被迫自殺。
北宮嬰兒子 朝代:戰(zhàn)國齊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戰(zhàn)國時齊國人。北宮氏之女。為養(yǎng)父母,不事修飾,至老不嫁。
公孫闬 朝代:戰(zhàn)國齊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戰(zhàn)國時齊國人。齊王將封田嬰于薛,楚王聞之大怒,將攻齊。齊王恐。闬往說楚王,謂齊削地封田嬰,是齊由大變小,有利于楚。楚王善其言,乃不復(fù)止齊封田嬰之事。
嬰兒行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涅槃經(jīng)所說五行之一。有自利利他之二釋。就自利釋之,則菩薩之大行,總離分別,如彼嬰兒,故名嬰兒行。就利他釋之,則人天聲聞緣覺之諸乘,猶如嬰兒,菩薩為化彼,以大悲心示現(xiàn)此等小善,故名嬰兒行。大乘義章十二曰:「嬰兒行有二種:一者自利,二者利他。若論自利,從喻為名,行離分別,如彼嬰兒無所辨了,名嬰兒行。若論利他,從所化為名。如經(jīng)中說:凡夫二乘始行菩薩如似嬰兒,化此嬰兒,名嬰兒行?!?br />【三藏法數(shù)】
嬰兒,以喻人天小乘也。謂菩薩以慈悲之心,示同人天、聲聞、緣覺、小善之行,故名嬰兒行。
嬰童心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真言十心之一。(參見:十心)附錄。
十心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有二種:(一)順流十心,一、無明昏暗。謂諸眾生從無始以來,暗識昏迷,無所明了,為煩惱所醉,于一切法妄計人我,起諸愛見,想計顛倒,起貪瞋癡,廣作諸業(yè),由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二、外加惡友。謂諸眾生內(nèi)具煩惱,外值惡友扇動邪法,益加惑我,無由開悟而修善業(yè),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三、善不隨從,謂諸眾生內(nèi)外惡緣既具,即內(nèi)滅善心外滅善事,又于他人所作之善事,不生隨喜之心,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四、三業(yè)造惡。謂諸眾生恣縱身口意三業(yè),起殺盜淫妄貪瞋等過,無惡不作,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五、惡心遍布,謂諸眾生所造惡事雖不廣,而作惡之心,遍布一切處以所欲惱害人,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六、惡心相續(xù)。謂諸眾生唯起惡心,增長惡事,晝夜相續(xù),無有間斷,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七、覆諱過失。謂諸眾生所作之惡行,忌諱人知,不自發(fā)露,無改悔之心,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八、不畏惡道。謂諸眾生心性陰很,不知戒律,于殺盜淫妄種種惡事,無不作之,于惡道怙然不畏,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九、無慚無愧。謂諸眾生為愚癡所覆造諸惡業(yè),上不慚天,下不愧人,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十、舍無因果。謂諸眾生不具正信之心,但生邪惡之見,于一切善惡因緣果報悉皆舍而為無,以是流轉(zhuǎn)于生死也。出止觀四之一。(二)逆流十心:一、深信因果。謂修行之人先信善惡果報,不生疑惑,以是翻破撥無因果之心也。二、生重慚愧。謂修行之人,剋責(zé)往昔,我無羞無恥,棄舍凈行,習(xí)諸惡行,天見我之隱罪,是故慚于天,人知我之顯過,是故愧于人,以是翻破無慚無愧之心也。三、生大怖畏。謂修行之人自念人命無常,一息不續(xù),千載永往,幽途綿邈,無有資糧,苦海悠深,那得不怖,由是苦切懺悔不惜身命,以是翻破不畏惡道之心也。四、發(fā)露懺悔。修行之人所有過失,不自隱覆,發(fā)露懺悔,以是翻破覆諱過失之心也。五、斷相續(xù)心。謂修行之人所作惡行,既懺悔已,即更決定不作惡事,以是翻破惡念相續(xù)之心也。六、發(fā)菩提心。謂修行之人往昔專起惡念惱人,今則廣起救濟之心,遍于虛空界,利益眾生,以是翻破遍布之惡心也。七、斷惡修善。謂修行之人前恣身口意,造作諸惡,不計晝夜,今則策勵不休,斷諸惡行,修功補過,無善不為,以是翻破三業(yè)造惡之心也。八、守護正法。謂修行之人昔自滅善,見他人行善,亦生嫉妒無隨喜之心,今則守護正法方便增廣益法,以是翻破善不隨喜之心也。九、念十方佛。謂修行之人昔親狎惡友,信受其言,起諸邪見,今則念十方佛有大福德,能救援我,以是翻破隨順惡友之心也。十、觀罪性空。謂修行之人,無始以來不知諸法本性空寂,廣作諸惡,今則了知貪瞋等一切惡行,起于妄念,妄念起于顛倒,顛倒起于人我之見,今既了達我心本空,則罪性無依處,以是觀破無明昏闇之心也。出止觀四之一。
【佛學(xué)常見辭匯】
1。指順流十心,即無明昏暗、外加惡友、善不隨從、三業(yè)造惡、惡心遍布、惡心相續(xù)、覆諱過失、不畏惡道、無慚無愧、撥無因果。2。指逆流十心,即深信因果、生重慚愧、生大怖畏、發(fā)露懺悔、斷相續(xù)心、發(fā)菩提心、斷惡修善、守護正法、念十方佛、觀罪性空。
嬰童無畏心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真言所立十住心之第三。修十善行求天道果之住心也。天上之果報雖勝,然比之佛果,則為劣朦,故曰嬰童,而離三途之苦難,故曰無畏。(參見:十住心)
十住心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此真言宗之教相判釋也。其名目雖本于大日經(jīng)十心品并大日經(jīng)疏(亦本于菩提心論,釋摩伽衍論),至其本質(zhì),實可稱為日本弘法大師之獨創(chuàng)。故其本據(jù)在弘法之十住心論及秘藏寶鑰:一、異生羝羊心,異生為凡夫,六趣,四生等各異之生,即如所謂群生也。羝羊為牡羊,其性下劣,除求水草念淫欲外,他非所知,以譬凡夫愚癡闇昧不解世理,醉生夢死,非道惡人,無信,無德者。屬于此部者。本不可列于教判之內(nèi),以皆為可進第二心之階段,故列于此處也。二、愚童持齋心,愚童者,愚昧之童子也。持齋者,持八關(guān)齋也。惡者非始終為惡,為內(nèi)薰與外緣所誘,亦修五戒十戒等作善,忠孝仁義禮智等德者是也。人乘之教,如儒教等皆攝于其中。三、嬰童無畏心,嬰童為母所抱則安,愿生于天得神佛擁護則滿足。如弘法注:「外道生天,暫得蘇息?!梗夭貙氳€)乃修四禪六行之生天教也。以上為世間三個之住心,攝于胎藏界曼荼羅第三大院外金剛部之眾,以下為出世間。四、唯蘊無我心,入佛之法門最初之住心也。畏生死,厭苦,愿寂滅后涅槃?wù)?,觀四諦之理。執(zhí)三世實有法體恒有,得唯我空者,即聲聞乘之佛法也。如小乘二十部,俱舍,成實是也。五、拔業(yè)因種心,較前者更進。處于無佛世界,修無言等業(yè),見飛華落葉,觀十二因緣之法者,即煩惱所作之因雖拔而其習(xí)氣未薰在者,如緣覺乘是也。以上二乘小乘教之類攝于胎曼釋迦院之眷屬。六、他緣大乘心,他緣與無緣同,住于自他怨親平等之觀,悟真如平等,度眾生界使歸入佛界也。正與法相宗所教相當(dāng)。彌勒菩薩之內(nèi)證法門也。七、覺心不生心,從前心之賴耶緣起進一步,入于心境俱空之證,覺悟心性之不生不滅。說三論宗所謂八不中道,起信論所說當(dāng)之。此文殊菩薩之內(nèi)證也。以上二心為三乘教,以下三心為一乘教。八、一道無為心,又名如實一道心。如實知自心,空性無性心。法華所說,以心即境無為無相為極意,大日經(jīng)謂為「如實知自心」配于天臺宗。觀音菩薩之內(nèi)證也。九、極無自性心,有淺深之二釋。淺釋者,華嚴法界諸法即真如實相,真如無自性,隨變不守自性,染凈真妄交轍,事事無礙重重?zé)o盡之義也。深釋者,是由毗盧遮那之教覺而無自性。華嚴之法門當(dāng)之,以為普賢菩薩之內(nèi)證。以上九心是為顯教之?dāng)z也。十、秘密莊嚴心,秘密者金胎兩部六大三密五相五智等之無盡法門也。等覺十地亦不能見聞,其法門之德謂之莊嚴。即真言宗教之心地也。此十住心有橫豎二者,橫十住心者于一十住心又有十住心,委如十住論。橫十住心為胎藏界之十住心,豎十住心為金剛界之十住心,胎金不二之處謂為不二之十住心。出決義鈔直牒十。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是密宗的教相判釋。一、異生羝羊心,異生,謂凡夫,凡夫不辨善惡,但念淫食,如彼羝羊,此即三惡趣的修因。二、愚童持齋心,即由外因緣發(fā)起善心,或行世善,或持五戒,此即人間之果報。三、嬰童無畏心,即求生天上,離惡趣苦,或修十善,此是大乘的住心。(以上三心,為世間住心,在佛法五乘中,屬人天乘。)四、唯蘊無我心,即已空人我,唯存五蘊,此是聲聞乘的住心。五、拔業(yè)因種心,即觀十二因緣,拔惑業(yè)因緣之種,出于三界,此是緣覺乘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小乘教。)六、他緣大乘心,即起度他之無緣大悲,此是法相宗的住心。七、覺心不生心,即起八不之正觀,無知心性本來清凈,不生不滅,此是三論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三乘教。)八、一道無為心,一道即一乘法,生佛不二,境智圓融,無相無為,一道清凈,此是天臺宗的住心。九、極無自性心,緣起無自性,無自性之極致,則事事無礙,此是華嚴宗的住心。(以上二心,均屬一乘教。)十、秘密莊嚴心,秘密莊嚴即曼荼羅,此是真言宗的住心,是為金剛乘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