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降妖  拼音:xiáng yāo
降伏妖怪?!段饔斡洝返诙鸹兀骸覆恢阍谀巧角芄?,何處降妖,我卻被魔頭拿來,遭此毒害?!?/div>
《漢語大詞典》:妖服
(1).妖冶的服裝。 漢 張衡 《七辯》:“美人妖服,變曲為清。改賦新詞,轉(zhuǎn)歌流聲,此音樂之麗也。”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二:“在宮內(nèi)時,嘗以弦管歌舞相歡娛,競為妖服,以趨良時?!?明 劉基 《漁樵子對》:“高屋大廈,百鬼所闞;妖服賈禍,先哲時鑒,是豈野人之所愿欲哉!”
(2).指不祥之服。晉書·五行志上:“尚書 何晏 好服婦人之服, 傅玄 曰:‘此妖服也?!?/div>
《漢語大詞典》:妖誕(妖誕)
怪異荒誕。宋史·方技傳序:“一切焄蒿妖誕之説,皆以巫醫(yī)為宗。”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詞曲·雜劇院本:“ 華光 顯圣, 目連 入冥, 大圣 收魔之屬,則太妖誕?!?/div>
《漢語大詞典》:妖靡
(1).艷麗華美。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僕將為君子説游觀之至娛,演聲色之妖靡?!?br />(2).指美女。列子·湯問:“妖靡盈庭,忠良滿朝。”
《漢語大詞典》:妖偽(妖僞)
(1).猶妖訛。怪誕乖謬。 漢 荀悅 《漢紀·武帝紀一》:“除小忌,去淫祀,絶奇怪,正人事,則妖偽之言塞,而性命之理得矣?!?br />(2).指怪誕乖謬的行為。《后漢書·陽球傳》:“亦有筆不點牘,辭不辯心,假手請字,妖偽百品,莫不被蒙殊恩,蟬蛻滓濁?!?/div>
《韻府拾遺 青韻》:妖形
荀悅神怪論:逆地之理,則形失其節(jié),而妖形妄生。
《漢語大詞典》:夜妖
令白晝昏晦的自然災(zāi)異。如大風,地震等。漢書·五行志下之上:“夜妖者,云風并起而杳冥,故與常風同象也。”晉書·五行志下:“ 元帝 景元 三年十月,京都大震,晝晦,此夜妖也。”隋書·五行志下:“ 梁 承圣 二年十月丁卯,大風,晝晦,天地昏暗。近夜妖也?!?/div>
《漢語大詞典》:文妖
亦作“ 文訞 ”。 封建時代對違反正統(tǒng)思想的文章或作者的蔑稱。亦指以文章蠱惑人心的人。明史·文藝傳一·王彝:“嘗著論力詆 楊維楨 ,目為文妖?!?清 戴名世 《〈左尚子制義〉序》:“富是時,文訞迭出,波蕩后生,莫可救止。” 柳亞子 《六州》詩:“憚帥成封建,文妖亂是非?!?/div>
《漢語大詞典》:天妖
天所顯示的災(zāi)異現(xiàn)象。呂氏春秋·先識:“臣比在 晉 也,不敢直言,示 晉公 以天妖,日月星辰之行多以不當?!?span id="1pnvn1u" class="book">《晉書·劉琨傳贊》:“天妖是徵,國恥奚雪?”
《漢語大詞典》:妖么(妖麼)
同“么麼”。指微不足道的小人。 清 陳維嵩 《寄黃梨洲先生求為先人志墓》詩:“妖么得志逞報復(fù),一網(wǎng)盡矣心所甘。”
《漢語大詞典》:物妖
(1).怪異現(xiàn)象。 唐 陳鴻 《東城老父傳》:“今北胡與京師雜處,娶妻生子。 長安 中少年,有胡心矣。吾子視首飾鞾服之制,不與向同,得非物妖乎?”
(2).妖物。 唐 元稹 《有鳥二十章》詩之十:“主人煩惑罷擒取,許占神林為物妖?!?/div>
分類:怪異妖物
《漢語大詞典》:小妖
(1).指偶發(fā)而稍有反常的現(xiàn)象,古人以為災(zāi)異。 漢 蔡邕 《廣連珠》:“臣聞目瞤耳鳴,近夫小戒也;狐鳴犬嗥,家人小妖也。猶忌慎動作,封鎮(zhèn)書符,以防其禍?!?br />(2).神話故事中的小精怪。《西游記》第十七回:“只見一個小妖,左脅下夾著一個花梨木匣兒,從大路而來?!?/div>
《漢語大詞典》:災(zāi)妖(災(zāi)妖)
指自然界的變異所造成的災(zāi)害。語出左傳·宣公十五年:“天反時為災(zāi),地反物為妖。” 漢 蔡邕 《陳政要七事疏》:“自今齋制,宜如故典,庶答風霆災(zāi)妖之異。”后漢書·皇甫規(guī)傳:“誡以災(zāi)妖,使從福祥。”
《駢字類編》:紅妖(紅妖)
云齋錄:宋潛為甘渡巡檢。延故人趙當訓(xùn)其子弟。見一婦人唱曰。向曉臨鸞拂黛眉。紅妖艷冶照羅幃。不辭夜夜偷相訪。只恐旁人又得知。宋大呼遽入。以手抱之甚細。乃一燈檠耳。
《漢語大詞典》:射妖
(1).指傳說中蜮能含沙射人的妖異現(xiàn)象。漢書·五行志下之上:“蜮猶惑也,在水旁,能射人,射人有處,甚者至死。南方謂之短弧,近射妖,死亡之象也?!?br />(2).泛指因射而成的妖異或災(zāi)難。宋書·五行志五:“ 蜀 車騎將軍 鄧芝 征 涪陵 ,見玄猿緣山,手射之。猿拔其箭,卷木葉塞其創(chuàng)。 芝 曰:‘嘻!吾違物之性,其將死矣?!矶洹4松溲?。”宋書·五行志五:“ 晉恭帝 之為 瑯邪王 時,好奇戲,嘗閉一馬於門內(nèi),令人射之,欲觀幾箭而死。左右有諫者,曰:‘馬,國姓也,而今射之,不祥甚矣。’於是乃止,而馬已被十許箭矣。此蓋射妖也。俄而 桓玄 篡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