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銅管樂隊(銅管樂隊)  拼音:tóng guǎn yuè duì
以銅管樂器為主,薩氏管及打擊樂器為輔所組成的樂隊。為英語brass band的意譯。聲音宏偉雄壯,多用于室外或行進間演奏。
《漢語大詞典》:韜鑰
藏起管笛。指停止奏樂。
分類:停止奏樂
《漢語大詞典》:懸鑰
謂停止奏樂。鑰,管樂器。
《漢語大詞典》:軋色(軋色)
宋 代劇場的奏樂者,即樂工。 宋 無名氏 《張協(xié)狀元》戲文第二出:“[生白]適來聽得一派樂聲,不知誰家調(diào)弄?[眾]燭影搖紅。[生]暫藉軋色。[眾]有?!?錢南揚 校注:“軋色,當(dāng)即‘把色’,指奏樂者,軋、把一聲之轉(zhuǎn)。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其吹曲破斷送者,謂之把色?!?/div>
《漢語大詞典》:細(xì)十番(細(xì)十番)
即十番鼓。合奏樂名。由笛、管、簫、弦、提琴、云鑼、湯鑼、木魚、檀板、大鼓十種樂器組成,可奏各種樂曲。 清 洪升 《長生殿·偷曲》:“內(nèi)細(xì)十番,小生吹笛和介?!?清 孔尚任 《桃花扇·鬧榭》:“又扮燈船懸五色紗燈,打細(xì)十番,繞場數(shù)迴下?!眳⒁姟?十番鼓 ”。
《漢語大詞典》:十番鼓
一種器樂合奏名。因演奏時輪番用鼓、笛、木魚等十種樂器,故名。起于 明 萬歷 時,今仍流行于 蘇 、 浙 、 閩 等地。初以打擊樂器為主,后亦雜以多種管弦樂器,其種類因時因地而異,所用樂器亦有不限于十種者。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麗品:“吹洞簫,唱時曲,酒半,打十番鼓?!?清 何洯 《競渡歌》:“《伊涼曲》雜十番鼓,引出翩翩游冶郎?!?清 吳偉業(yè) 《聽女道士卞玉京彈琴歌》:“此地繇來盛歌舞,子弟三班十番鼓?!币嗍∽鳌?十番 ”。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選優(yōu)》:“我們君臣同樂,打一回十番何如?”紅樓夢第十一回:“現(xiàn)叫奴才找了一班小戲兒并一檔子打十番的,都在園子里戲臺上預(yù)備著呢?!?冰心 《往事二》四:“我夢中停足傾耳,自然贊嘆,這是‘十番’,究竟還是東方的古樂動人!”參閱 清 葉夢珠 《閱世編·紀(jì)聞》、 清 李斗 《揚州畫舫錄·虹橋錄下》。
《國語辭典》:笙歌鼎沸  拼音:shēng gē dǐng fèi
形容歌聲、奏樂聲齊起,熱鬧非凡。宋。吳自牧《夢粱錄。卷二。清明節(jié)》:「此日又有龍舟可觀,都人不論貧富,傾城而出,笙歌鼎沸,鼓吹喧天。」元。高明《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黃旗影里,笙歌鼎沸?!?/div>
《國語辭典》:笙歌匝地  拼音:shēng gē zā dì
歌聲、奏樂聲充滿各處?!段拿餍∈贰返谝痪呕兀骸复藭r四馬路上,正是笙歌匝地,鑼鼓喧天?!?/div>
《國語辭典》:鋼琴二重奏(鋼琴二重奏)  拼音:gāng qín èr chóng zòu
兩位演奏者共用一架鋼琴或各用一架鋼琴來彈奏樂曲。為英語piano duet的意譯。二人共用一架琴,稱為四手聯(lián)彈。以二架琴合奏,稱為雙鋼琴。
《國語辭典》:大三弦  拼音:dà sān xián
樂器名,彈撥樂器:(1)形體較大的三弦。北方曲藝大鼓書、單弦牌子曲常用的伴奏樂器。(2)彝族樂器。流行于云南省彌勒、宜良、巍山等彝族居住的地區(qū)。琴桿、琴筒均為木制,蒙羊皮。
《國語辭典》:調(diào)嗓(調(diào)嗓)  拼音:diào sǎng
戲曲演員唱功鍛鍊的步驟之一。即配合胡琴等主奏樂器,大聲練唱戲中的唱段,使聲音符合舞臺上的標(biāo)準(zhǔn),并能熟悉伴奏。使演唱與伴奏達(dá)到水乳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也作「吊嗓」。
《國語辭典》:音樂會(音樂會)  拼音:yīn yuè huì
在公開場合演奏樂器或演唱等有關(guān)音樂活動的聚會。
《漢語大詞典》:干安曲
宋代行大典,在帝王出入時所奏樂曲名。亦省作"干安"。
《漢語大詞典》:鳳簫鸞管(鳳簫鸞管)
笙簫之類的吹奏樂。 明 謝讜《四喜記·大宋畢姻》:“歌動迎仙,聲嫋鳳簫鸞管?!?/div>
《漢語大詞典》:鼓樂齊鳴(鼓樂齊鳴)
擊鼓聲和奏樂聲一齊響起來。形容熱鬧景象。 郭沫若 《虎符》第二幕第一景:“群眾起立,鼓樂齊鳴。”《新民晚報》1991.11.3:“焰火升空,鼓樂齊鳴,十里漁港張燈結(jié)彩。”
《漢語大詞典》:鼓樂手(鼓樂手)
即吹鼓手。吹打彈奏樂器的人。 茅盾 《子夜》二:“十點半鐘以前,這一班的八個人有時還能在大門口那班‘鼓樂手’旁邊的木長凳上尖著屁股坐這么一二分鐘,撩起腰間的白布帶來擦臉上的汗?!?/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