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負青天
九萬鵬
九萬扶搖
北溟魚
九萬風
凌風翔
北溟鯤
南鵬
海鵬
鯤鵬變化
鵬翅
垂天鵬
大鵬飛
九萬摶
九霄鵬
扶搖力
摶風翼
化鯤
鯤化鵬
水擊三千里
三千擊浪
天池鵬
九萬摶風
鯤鵬化
鵬化
摩天翼
鯤鵬萬里
天池翼
變化鯤鵬
垂天鵬翼
大鵬擊水
擊水三千里
鳩鵬
九鯤
鯤鵬游
凌云翅
九萬鵬風
躡扶搖
適南海
天南翼
圖南羽翮
摶溟
北溟翼
蔽天鵬
沖天鵬翅
反溟極
奮北溟
化北魚
鯨鵬游
鳩鵬自樂
九萬欲摶空
九萬云霄路
鯤移鵬徙
溟翼
溟魚一息化天津
南溟風浪
噴浪溟鯤
鵬北海
如云長翮
騰鯤
摶垂翼
摶風起北溟
北極羈羽
海鳥遠天地
海遠到天池
化鵬
擊浪天地
九萬風鵬
鯤魚化鵬
南溟垂翼
鵬飛
鵬興
鵬遠天池
著鯤
壯志南溟
相關人物莊子
《莊子集釋》卷一上〈內篇·逍遙游〉~2~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是烏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齊諧者,志怪者也。諧之言曰:「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則芥為之舟,置杯焉則膠,水淺而舟大也。風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翼也無力。故九萬里則風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蜩與學鳩笑之曰:「我決起而飛,槍榆、枋,時則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適百里者宿舂糧;適千里者三月聚糧。之二蟲又何知!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惠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簡釋
九萬欲摶空:喻指志向或前程遠大。唐李隆基《巡省途次上黨舊宮賦》:“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p>
例句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北闕馳心極,南圖尚旅游。
鵬化四溟歸碧落,鶴棲三島接青霞。
大鵬矯翼翻云衢,嵩峰霽后凌天孤。
大鵬六月有閑意,仙鶴千年無躁容。
寄言垂天翼,早晚起滄溟。
璧從全趙去,鵬自北溟摶。
水理漩洑,鵬風翱翔。
仰笑鹍鵬輩,委身拂天波。
尚激摶溟勢,期君借北風。
漸飏摶扶勢,應從橐龠功。
躡履三千皆后學,摶風九萬即前程。
覆載我徒爭會得,大鵬飛尚未知寬。
鶯遷猶待銷冰日,鵬起還思動海風。
誰能借與摶扶勢,萬里飄飄試一飛。
茫茫九萬鵬,百雉且為樂。
天池遼闊誰相待,日日虛乘九萬風。
浩蕩天池路,翱翔欲化鵬。
隼擊須當要,鵬摶莫問程。
三山巨鰲涌,萬里大鵬飛。
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
遐想魚鵬化,開襟九萬風。
才力似風鵬,誰能算升斗。
一朝南溟飛,彩翮不可親。
曾向黃河望沖激,大鵬飛起雪風吹。
三千初擊浪,九萬欲摶空。
五云高太甲,六月曠摶扶。
南圖回羽翮,北極捧星辰。
正翮摶風超紫塞,立冬幾夜宿陽臺。
鶱騰坐可致,九萬起于斯。
歸來權可取,九萬一朝摶。
一魚吃了終無愧,鯤化為鵬也不難。
定知羽翼難隨鳳,卻喜波濤未化鯤。
搏鵬作臘巨鰲鲙,伸舒軼出元氣外。
方期全擁腫,豈望躡扶搖。
莫言向北千行雁,別有圖南六月鵬。
從此圖南路,青云步武間。
小鳥搶榆枋,大鵬激三千。
昔陪鹓鷺后,今望鹍鵬飛。
一朝鵬舉,萬里鸞翔。
鵬鹍誠未憶,誰謂凌風翔。
驥蹄初躡景,鵬翅欲摶扶。
海運同鹍化,風帆若鳥飛。
儻得隨鯤化,終能戾太虛。
龍臥人寧識,鵬摶鴳豈知。
去去圖南遠,微才幸不忘。
鯤海已知勞鶴使,螢窗不那夢霓旌。
誰謂天池翼,相期宅畔吟。
九萬摶扶排羽翼,十年辛苦涉風塵。
豈不見大鵬點翼蓋十洲,是何之物鳴啾啾。
在鳥終為鳳,為魚須化鯤。
螢光起腐草,云翼騰沉鯤。
龍攄回地軸,鯤化想天池。
圖南不可御,惆悵守薄暮。
北極有羈羽,南溟有沉鱗。川源浩浩隔,影響兩無因。風云十朝會,變化成一身。
海有吞舟鯨,鄧有垂天鵬。荀非鱗羽大,蕩薄不可能。
收績開史牒,翰飛逐溟鵬。
沖天鵬翅闊,報國劍铓寒。
未展從東駿,空戢圖南翼。
南圖終鎩翮,北上遽催轅。
我留安豹隱,君去學鵬摶。
心期南溟萬里外,出山幾遇光陰改。
莫下蓬山不回首,東風猶待重摶扶。
來年遂鵬化,一舉上瀛洲。
典故八千石
奮建
萬石家聲
石家父子
相關人物石乙
石奮
石建
石甲
《史記》卷一百三〈萬石張叔列傳·萬石君〉~2764~
萬石君名奮,其父趙人也,姓石氏。趙亡,徙居溫。奮年十五為小吏,侍高祖。高祖以奮為中涓,受書謁。至孝文時,積功勞至大中大夫。無文學,恭謹無與比。文帝時,東陽侯張相如為太子太傅,免。選可為傅者,皆推奮,奮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為九卿;迫近,憚之,徙奮為諸侯相。奮長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慶,皆以馴行孝謹,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乃集其門。」號奮為萬石君。孝景帝季年,萬石君以上大夫祿歸老于家,以歲時為朝臣。過宮門闕,萬石君必下車趨,見路馬必式焉。子孫為小吏,來歸謁,萬石君必朝服見之,不名。子孫有過失,不譙讓,為便坐,對案不食。然后諸子相責,因長老肉袒固謝罪,改之,乃許。子孫勝冠者在側,雖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如也,唯謹。上時賜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執(zhí)喪,哀戚甚悼。子孫遵教,亦如之。萬石君家以孝謹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質行,皆自以為不及也。
典故相關人物仲堪
仲熊
伯奮
伯虎
叔獻
叔豹
季仲
季貍
高辛氏
《春秋左傳·文公十八年》
「高辛氏有才子八人:伯奮、仲堪、叔獻、季仲、伯虎、仲熊、叔豹、季貍,忠肅恭懿,宣慈惠和,天下之民,謂之『八元』?!闯紙?,舉八元,使布五教于四方,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內平外成?!箷x·杜預注:「此即稷、契、朱虎、熊羆之倫。」
典故 博浪金椎
擊副車
子房椎
椎飛博浪
博浪力士
滄海金椎
奮一椎
擊暴秦
驚博浪
祖龍一擊
報韓
副車不中
金槌擊致
金錘報韓
沙中客
張良椎秦
相關人物張良
《史記》卷五十五〈留侯世家〉~2033~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釐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簡釋
博浪飛椎:喻報仇雪恨。清朱彝尊《彭城道中詠古二首》之二:“博浪飛椎后,圯橋進履車?!?/p>
例句
金槌擊政后,玉斗碎增前。
博浪飛椎后,圯橋進履車。
壯士揮金槌,報讎六國聞。
寶劍思存楚,金錘許報韓。
《后漢書》卷三十一《孔奮傳》
遭王莽亂,奮與老母幼弟避兵河西。建武五年,河西大將軍竇融請奮署議曹掾,守姑臧長。八年,賜爵關內侯。時天下擾亂,唯河西獨安,而姑臧稱為富邑,通貨羌胡,市日四合,每居縣者,不盈數(shù)月輒致豐積。奮在職四年,財產(chǎn)無所增。事母孝謹,雖為儉約,奉養(yǎng)極求珍膳。躬率妻子,同甘菜茹。時天下未定,士多不修節(jié)操,而奮力行清絜,為眾人所笑,或以為身處脂膏,不能以自潤,徒益苦辛耳。奮既立節(jié),治貴仁平,太守梁統(tǒng)深相敬待,不以官屬禮之,常迎于大門,引入見母。
《漢書》卷八十三〈薛宣朱博列傳·朱博〉~3399~
博本武吏,不更文法,及為刺史行部,吏民數(shù)百人遮道自言,官寺盡滿。從事白請且留此縣錄見諸自言者,事畢乃發(fā),欲以觀試博。博心知之,告外趣駕。既白駕辦,博出就車見自言者,使從事明敕告吏民:「欲言縣丞尉者,刺史不察黃綬,各自詣郡。欲言二千石墨綬長吏者,使者行部還,詣治所。其民為吏所冤,及言盜賊辭訟事,各使屬其部從事?!共v車決遣,四五百人皆罷去,如神。吏民大驚,不意博應事變乃至于此。后博徐問,果老從事教民聚會。博殺此吏,州郡畏博威嚴。徙為并州刺史,護漕都尉,遷瑯邪太守。齊郡舒緩養(yǎng)名,博新視事,右曹掾史皆移病臥。博問其故,對言「惶恐!故事二千石新到,輒遣吏存問致意,乃敢起就職?!共^髯抵幾曰:「觀齊兒欲以此為俗邪!」乃召見諸曹史書佐及縣大吏,選視其可用者,出教置之。皆斥罷諸病吏,白巾走出府門。郡中大驚。唐·顏師古注曰:「髯,頰毛也。抵,擊也,音紙?!?/span>
《昭明文選》卷三〈賦乙·京都中·東京賦〉~02~
我世祖忿之,乃龍飛白水,鳳翔參墟。三國吳·薛綜注:「白水,謂南陽白水縣也,世祖所起之處也。」
《史記》卷一○三《萬石君列傳》
萬石君名奮,其父趙人也,姓石氏。趙亡,徙居溫。高祖東擊項籍,過河內,時奮年十五,為小吏,侍高祖。高祖與語,愛其恭敬,問曰:「若何有?」對曰:「奮獨有母,不幸失明。家貧。有姊,能鼓琴?!垢咦嬖唬骸溉裟軓奈液??」曰:「愿盡力?!褂谑歉咦嬲倨滏槊廊?,以奮為中涓,受書謁,徙其家長安中戚里,以姊為美人故也。其官至孝文時,積功勞至大中大夫。無文學,恭謹無與比。文帝時,東陽侯張相如為太子太傅,免。選可為傅者,皆推奮,奮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為九卿;迫近,憚之,徙奮為諸侯相。奮長子建,次子甲,次子乙,次子慶,皆以馴行孝謹,官皆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乃集其門?!固枈^為萬石君。孝景帝季年,萬石君以上大夫祿歸老于家,以歲時為朝臣。過宮門闕,萬石君必下車趨,見路馬必式焉。子孫為小吏,來歸謁,萬石君必朝服見之,不名。子孫有過失,不譙讓,為便坐,對案不食。然后諸子相責,因長老肉袒固謝罪,改之,乃許。子孫勝冠者在側,雖燕居必冠,申申如也。僮仆??如也,唯謹。上時賜食于家,必稽首俯伏而食之,如在上前。其執(zhí)喪,哀戚甚悼。子孫遵教,亦如之。萬石君家以孝謹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質行,皆自以為不及也。
《漢書》卷四十六《石奮傳》
萬石君石奮,……奮長子建,次甲,次乙,次慶,皆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f石君家以孝謹聞乎郡國,雖齊魯諸儒質行,皆自以為不及也。……萬石君元朔五年卒,建哭泣哀思,杖乃能行。歲馀,建亦死。諸子孫咸孝,然建最甚,甚于萬石君。建為郎中令,奏事下,建讀之,驚恐曰:「書『馬』者與尾而五,今乃四,不足一,獲譴死矣!」其為謹慎,雖他皆如是。
《史記》卷一百三〈萬石張叔列傳·萬石君〉~2764~
文帝時,東陽侯張相如為太子太傅,免。選可為傅者,皆推奮,奮為太子太傅。及孝景即位,以為九卿;迫近,憚之,徙奮為諸侯相。奮長子建,次甲,次乙,次慶,皆以馴行孝謹,官至二千石。于是景帝曰:「石君及四子皆二千石,人臣尊寵乃舉集其門?!狗蔡枈^為萬石君。
《漢書》卷九十〈酷吏列傳·嚴延年〉~3672~
延年兄弟五人皆有吏材,至大官,東海號曰「萬石嚴嫗」
《后漢書》卷二十六〈伏侯宋蔡馮趙牟韋列傳·馮勤〉~909~
馮勤,字偉伯,魏郡人。曾祖父揚,宣帝為弘農太守。有八子,皆為二千石,趙魏閒榮之,號曰「萬石君」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