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大臣  拼音:dà chén
1.擔(dān)負(fù)國家重任的官吏?!抖Y記。中庸》:「親親則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則不眩?!埂妒酚?。卷九。呂太后本紀(jì)》:「如意立為趙王后,幾代太子者數(shù)矣,賴大臣爭之,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br />2.職官名。清代高級官員的官號。如:「總管大臣」、「掌衛(wèi)大臣」。
《漢語大詞典》:內(nèi)大臣
(1). 唐 后期置樞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護(hù)軍中尉,統(tǒng)領(lǐng)神策軍,防守京師。樞密使和護(hù)軍中尉稱為“內(nèi)大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二·內(nèi)大臣:“按 唐 制,兩樞密使、左右中尉稱內(nèi)大臣。”
(2). 清 制,選 滿洲 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子弟作為皇帝侍衛(wèi),以勛戚大臣統(tǒng)之,稱為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共六人,鑲黃、正黃、正白三旗各二人。其次稱內(nèi)大臣,亦六人,掌先后宸御,左右翊衛(wèi),出入扈從。參閱《清通典·職官九》、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故二·內(nèi)大臣。
《國語辭典》:公卿大臣  拼音:gōng qīng dà chén
居高位的官員?!段倪x。班固。兩都賦序》:「而公卿大臣,御史大夫倪寬、太??撞?、太中大夫董仲舒、宗正劉德、太子太傅蕭望之等?!?/div>
《國語辭典》:北洋大臣  拼音:běi yáng dà chén
北洋通商大臣的簡稱。設(shè)于清同治九年,掌管直隸(河北)、山東、奉天(遼寧)三省的洋務(wù)、海防及關(guān)政事務(wù),由直隸總督兼任。
《漢語大詞典》:封疆大臣
見“ 封疆大吏 ”。
《漢語大詞典》:封疆大吏
亦作“ 封疆大臣 ”。亦作“ 封疆大員 ”。 明 代都指揮使、布政使、按察使和 清 代的總督、巡撫總攬一省或數(shù)省的軍政大權(quán),類似古代分封疆土的諸侯,故稱。明史·兵志二:“當(dāng)是時,都指揮使與布、按并稱三司,為封疆大吏?!?span id="kto8u3l" class="book">《官場現(xiàn)形記》第四二回:“連升帶保,不到二十年工夫,居然做到封疆大吏,在 湖北 巡撫任上,也足足有了三個年頭?!?馬其昶 《〈濂亭集〉序》:“朝廷置封疆大臣,率取材 曾 門?!?吳晗 《況鐘和周忱》:“ 周忱 從公元一四三○年任 江南 巡撫,一直到一四五一年,前后共二十一年,是 明朝 任期最長的封疆大員?!?/div>
《漢語大詞典》:顧命大臣(顧命大臣)
帝王臨終前托以治國重任的大臣。明史·丘橓傳:“ 曹一夔 身居風(fēng)憲,盛稱 馮保 為顧命大臣?!?/div>
《漢語大詞典》:參贊大臣
官名。清代設(shè)于新疆伊犁、塔爾巴哈臺、烏什等處,地位略低于將軍。又多設(shè)于出征之統(tǒng)帥下,贊襄軍務(wù)。
分類:官名巴哈
《漢語大詞典》:辦事大臣
官名。清代在西藏、青海、新疆等地設(shè)有辦事大臣,掌理當(dāng)?shù)剀娬白诮淌聞?wù)。
《國語辭典》:欽差大臣(欽差大臣)  拼音:qīn chāi dà chén
明、清時代由皇帝特命出外辦理重大事務(wù)的大臣。《清史稿。卷三六七。那彥成傳》:「回疆四城既復(fù),命為欽差大臣,往治善后事?!埂豆賵霈F(xiàn)形記》第五六回:「這位欽差大臣,姓溫名國因,是由京官翰林放出來的?!?/div>
《國語辭典》:南洋大臣  拼音:nán yáng dà chén
職官名。為南洋通商大臣的簡稱。清咸豐十年設(shè)置,由兩江總督兼任,職掌江蘇省以南沿海各省及長江沿岸一帶的洋務(wù)、海防及關(guān)政。
《國語辭典》:南洋  拼音:nán yáng
1.清時稱江蘇省以南沿海各省及長江沿岸一帶為「南洋」。
2.群島名。位于亞洲南部的群島。參見「南洋群島」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