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卷三〈虞書·舜典〉~38~
帝曰:「契,百姓不親,五品不遜。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寬?!沟墼唬骸父尢?!蠻夷猾夏,寇賊奸宄。汝作士,五刑有服,五服三就;五流有宅,五宅三居:惟明克允。」帝曰:「疇若予工?」僉曰:「垂哉?!沟墼唬骸赣嶙?!垂,汝共工。」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帝曰:「俞,往哉;汝諧。」帝曰:「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僉曰:「益哉!」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挂姘莼?,讓于朱、虎、熊、羆。帝曰:「俞,往哉!汝諧?!沟墼唬骸缸桑脑?!有能典朕三禮?」僉曰:「伯夷。」帝曰:「俞咨!伯,汝作秩宗。夙夜惟寅,直哉惟清。」伯拜稽首,讓于夔、龍。帝曰:「俞,往欽哉!」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慄,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詠言,聲依詠,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夔曰:「于!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沟墼唬骸庚?,朕?讒說殄行,震驚朕師。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span>
典故高陽多夔龍
相關(guān)人物高陽氏
參考典故夔龍
《春秋左傳·文公十八年》
「昔高陽氏有才子八人:蒼舒、隤敱、梼戭、大臨、尨降、庭堅(jiān)、仲容、叔達(dá),齊圣廣淵,明允篤誠,天下之民,謂之『八愷』。」晉·杜預(yù)注:「高陽帝顓頊之號,八人,其苗裔。」
《白石道人歌曲》
宋,姜夔〈暗香〉、〈疏影〉序:辛亥之冬,予載雪詣石湖。止既月,授簡索句,且征新聲。作此兩曲,石湖把玩不已,使工妓隸習(xí)之,音節(jié)諧婉,乃名之曰〈暗香〉、〈疏影〉。
《詞源·雜論》
詞之賦梅,惟姜白石《暗香》、《疏影》二曲,前無古人,后無來者,自立新意,真為絕唱。
典故 夔
夔聽
夔相
相關(guān)人物伊尹(名摯,又名阿衡)
夔
龍
參考典故伊尹
《尚書·虞書·舜典》
「伯拜稽首,讓于夔龍,……帝曰:『俞往欽哉!』帝曰:『夔,命汝典樂,教冑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而無傲?!袢艘院?。』夔曰:『于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坏墼唬骸糊垼迗糇嬚f殄行,震驚朕師,命汝作納言,夙夜出納朕命,惟允?!弧古f題漢·孔安國傳:「夔、龍,二臣名?!?/span>
《史記》卷三《殷本紀(jì)》
「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湯而無由,乃為有莘氏媵臣,負(fù)鼎俎,以滋味說湯,致于王道?;蛟?,伊尹處士,湯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從湯,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湯舉任以國政。伊尹去湯適夏。既丑有夏,復(fù)歸于亳。入自北門,遇女鳩、女房,作《女鳩女房》?!固?#183;司馬貞《史記索隱》引《孫子兵書》:「伊尹名摯?!?/span>
例句
圣哲承休運(yùn),伊夔列上臺。
并進(jìn)夔龍位,仍齊龜鶴年。
圣朝同舜日,作相有夔龍。
滄海舉歌夔是相,歷山回禪舜為君。
叨承廊廟選,謬齒夔龍弼。
奕世皆夔龍,中臺竟三拆。
天子棲穆清,三臺付夔龍。
天子坐宣室,夔龍奉謨猷。
伶官詩必誦,夔樂典猶稽。
巢許山林志,夔龍廊廟珍。
愧非夔龍姿,忽佐堯舜君。
后夔如為聽,從此振琮琤。
良游盛簪紱,繼跡多夔龍。
臺鼎嘗虛位,夔龍莫致堯。
殿省秘清曉,夔龍升紫微。
帝念夔能政,時(shí)須說濟(jì)川。
上言陳堯舜,下言引龍夔。
糠秕當(dāng)世道,長揖夔龍朝。
《尚書·虞書·舜典》
帝曰:夔,命女典樂。
《尚書·虞書·大禹謨》
帝曰:「皋陶,惟茲臣庶,罔或于予正,汝作士,明于五刑,以刑五教,期于予治?!?/span>
例句
鴛鷺皆回席,皋夔亦慕膻。
昨者州前搥大鼓,嗣皇繼圣登夔皋。
《莊子集釋》卷六下〈外篇·秋水〉~592~
夔憐蚿,蚿憐蛇,蛇憐風(fēng),風(fēng)憐目,目憐心。夔謂蚿曰:「吾以一足●踔而行,予無如矣。今子之使萬足,獨(dú)奈何?」
《全唐詩》卷八百二十六〈長安道〉
憧憧合合,八表一轍。黃塵霧合,車馬火熱。名湯風(fēng)雨,利輾霜雪。千車萬馱,半宿關(guān)月。上有堯禹,下有夔卨。紫氣銀輪兮【案:一本無兮字。】,常覆金闕。仙掌捧日兮【案:一本無兮字?!?,濁河澄澈。愚將草木兮有言【案:一本作有言有言。】,與華封人兮不別【案:一本作不別不別。】。
《春秋左傳·僖公二十六年》
「秋,楚人滅夔,以夔子歸?!箷x·杜預(yù)注:「夔,楚同姓國,今建平秭歸縣?!?/span>
例句
瘴馀夔子國,霜薄楚王宮。
君不見夔子之國杜陵翁,牙齒半落左耳聾。
《過垂虹》
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
《韓非子》卷十二〈外儲說左下·說二〉~686~
魯哀公問于孔子曰:『吾聞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對曰:『不也,夔非一足也。夔者忿戾惡心,人多不說喜也。雖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曰獨(dú)此一足矣,夔非一足也,一而足也?!话Ч唬骸簩彾枪套阋?。』
《呂氏春秋》卷二十二〈慎行論·六曰察傳〉~526~
凡聞言必熟論,其于人必驗(yàn)之以理。魯哀公問于孔子曰:『樂正夔一足,信乎?』孔子曰:『昔者舜欲以樂傳教于天下,乃令重黎舉夔于草莽之中而進(jìn)之,舜以為樂正。夔于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fēng),而天下大服。重黎又欲益求人,舜曰:「夫樂,天地之精也,得失之節(jié)也,故唯圣人為能和。樂之本也。夔能和之,以平天下。若夔者一而足矣。」故曰夔一足,非一足也?!?/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