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7詞典 3分類詞匯 84
《國語辭典》:聲韻(聲韻)  拼音:shēng yùn
1.由聲母、韻母和聲調(diào)構(gòu)成的漢字字音。也稱為「音韻」。
2.聲母和韻母。
《漢語大詞典》:聲均(聲均)
見“ 聲韻 ”。
《國語辭典》:聲容(聲容)  拼音:shēng róng
1.聲音與容儀。《宋史。卷一三九。樂志十四》:「聲容孔昭,中外悅喜?!顾巍LK軾〈次韻答頓起〉詩二首之一:「相逢應(yīng)覺聲容似,欲笑先驚歲月奔?!?br />2.聲名、美名。清??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诙某觯骸赋錾硐YF寵,創(chuàng)業(yè)選聲容。」
《漢語大詞典》:聲度(聲度)
猶聲調(diào)。 宋 吳坰 五總志:“至夕,乃與同列飲酒以待,果一男子三嘆而歌。有 趙瓊 者,傾耳墮淚,曰:此 秦七 聲度也?!?/div>
分類:聲調(diào)
《國語辭典》:腔子  拼音:qiāng zi
1.指驅(qū)體,或?qū)V父钊ヮ^的軀體。《三國演義》第六八回:「汝可將羊頭都湊在死羊腔子上。」《紅樓夢》第六七回:「再有一句虛言,你先摸摸你腔子上幾個腦袋瓜子?!?br />2.聲調(diào)、語調(diào)、曲調(diào)。明。謝榛《四溟詩話》卷三:「此作平仄妥帖,聲調(diào)鏗鏘,誦之不免腔子出焉?!?br />3.腔調(diào)、架勢?!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九:「還有一等豪富親眷,放出倚富欺貧的手段,做盡了惡薄腔子待他。」
4.格局、范疇。《朱子語類。卷一四。大學(xué)。綱領(lǐng)》:「大學(xué)是一個腔子,而今卻要去填教實(shí)者?!?/div>
《國語辭典》:一聲(一聲)  拼音:yī shēng
1.一個響音。《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寨內(nèi)一聲鼓響,馬軍步軍,如潮似浪,擁將出來。」《文明小史》第一七回:「當(dāng)下,姚老夫子便和顏悅色的走到巡捕跟前,尊了一聲巡捕先生。」
2.國音聲調(diào),四聲分類的第一類。相當(dāng)于陰平的音韻。
《國語辭典》:轉(zhuǎn)運(yùn)(轉(zhuǎn)運(yùn))  拼音:zhuǎn yùn
1.運(yùn)轉(zhuǎn)、流動?!独m(xù)漢書志。第二四。百官志一》:「法曹主郵驛科程事,尉曹主卒徒轉(zhuǎn)運(yùn)事。」
2.運(yùn)行不已。漢。王充《論衡。說日》:「然而日出上,日入下者,隨天轉(zhuǎn)運(yùn),視天若覆盆之狀,故視日上下然,似若出入地中矣。」北魏。溫子升 大覺寺碑:「維天地開辟,陰陽轉(zhuǎn)運(yùn),明則有日月,陰則有鬼神。」
3.運(yùn)氣好轉(zhuǎn)。如:「他前一陣子事事不順,現(xiàn)在已經(jīng)轉(zhuǎn)運(yùn)了。」
《國語辭典》:同調(diào)(同調(diào))  拼音:tóng diào
1.音調(diào)相同。如:「最近流行老歌新唱,雖然同調(diào)但節(jié)奏大異?!?br />2.思想或志趣相合?!段倪x。謝靈運(yùn)。七星瀨詩》:「誰謂古今殊,異代可同調(diào)。」《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卻是有幾個同調(diào)的人,將來到省,可以同先生相會?!?br />3.同一聲調(diào)。如同屬第三聲為同調(diào)。
《國語辭典》:下平  拼音:xià píng
1.宋代韻書因平聲韻字多,將平聲分成上、下兩卷。例如《廣韻》以東、冬、鐘等二十八韻為第一卷內(nèi)容,題「上平聲」;以先、仙、蕭等二十九韻為第二卷內(nèi)容,題「下平聲」。
2.陽平。是國語聲調(diào)中第二聲。
《漢語大詞典》:上下平
《切韻》廣韻、集韻等韻書按平、上、去、入四聲編排,上、去、入各為一卷,平聲因字多,又分為上平聲和下平聲兩卷,簡稱“上下平”。參閱 清 陳澧 切韻考。
《國語辭典》:和聲(和聲)  拼音:hé shēng
1.歌曲中一人或眾人應(yīng)和的部分。
2.音樂上指兩個以上的音按一定規(guī)律同時發(fā)聲。
《漢語大詞典》:宮徵
1.古代五音中宮音與徵音的并稱。 漢 劉向 說苑·善說:“ 雍門子周 引琴而鼓之,徐動宮徵,微揮羽角,切終而成曲。”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羽角俱起,宮徵相證?!?唐 杜牧 《感懷詩》:“急熱同手足,唱和如宮徵?!?清 趙翼 《偶書》詩:“兩耳未甚聾,已難辨宮徵?!?br />2.泛指樂曲。 宋 秦觀 《點(diǎn)絳唇》詞:“月轉(zhuǎn)烏啼,畫堂宮徵生離恨。” 清 洪升 《長生殿·傳概》:“先圣不曾刪《鄭》《衛(wèi)》,吾儕取義翻宮徵?!?br />3.泛指聲調(diào)。 南朝 齊 陸厥 《與沈約書》:“前英已早識宮徵,但未屈曲指的,若今論所申。” 唐 房玄齡 《諫伐高麗表》:“文鋒既振,則宮徵自諧?!?/div>
《國語辭典》:五聲(五聲)  拼音:wǔ shēng
1.宮、商、角、徵、羽五聲?!蹲髠?。襄公二十九年》:「五聲和,八風(fēng)平,節(jié)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呂氏春秋。慎行論。察傳》:「夔于是正六律,和五聲,以通八風(fēng),而天下大服?!?br />2.審理訴訟的五種方法。即辭、色、氣、耳、目?!吨芏Y。秋官。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br />3.語音學(xué)上指陰平、陽平、上、去、入五聲。
《漢語大詞典》:五聽(五聽)
審察案情的五種方法。聽,判斷。周禮·秋官·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鄭玄 注:“觀其出言,不直則煩;觀其顏色,不直則赧然;觀其氣息,不直則喘;觀其聽聆,不直則惑;觀其眸子,視不直則眊然?!?span id="en546xn" class="book">《陳書·儒林傳·沈洙》:“凡小大之獄,必應(yīng)以情,正言依準(zhǔn)五聽,驗其虛實(shí)?!?唐 崔顥 《結(jié)定襄郡獄效陶體》詩:“我來折此獄,五聽辨疑似?!?清 錢謙益 《左寺副曹文衡授儒林郎制》:“五聽之辭,已孚於搶地?!?/div>
《國語辭典》:玉振  拼音:yù zhèn
1.磬聲,古代奏樂皆擊鐘起聲,終了鳴磬收音?!睹献印Hf章下》:「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
2.天子的聲音。《晉書。卷二。景帝紀(jì)》:「明當(dāng)大會,萬眾瞻穆穆之容,公卿聽玉振之音。」
3.比喻文辭鏗鏘、詞藻出眾。《文選。潘岳。夏侯常侍誄》:「飛辯摛藻,華繁玉振。」
《國語辭典》:頓挫(頓挫)  拼音:dùn cuò
停頓或急促收音。晉。陸機(jī)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老殘游記》第一○回:「聽那角聲,吹得嗚咽頓挫,其聲悲壯。」
《國語辭典》:四聲(四聲)  拼音:sì shēng
字音的四種聲調(diào)。古時分平、上、去、入四聲,如天、子、圣、哲即是;今國音分陰平、陽平、上、去四聲,如三、民、主、義即是。
《國語辭典》:上聲(上聲)  拼音:shǎng shēng
一種漢語調(diào)類。是低降高升調(diào)。在現(xiàn)代國音為第三聲,注音符號用「ˇ」來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