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地利  拼音:dì lì
1.地理形勢上占優(yōu)勢?!睹献印9珜O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土地生產(chǎn)的能力?!豆茏印D撩瘛罚骸覆粍盏乩?,則倉廩不盈?!?/div>
《國語辭典》:奧地利共和國(奧地利共和國)  拼音:ào dì lì gòng hé guó
Republic of Austria
國名。位于歐洲中部,北界捷克,東界匈牙利,南界南斯拉夫及義大利,西界瑞士與德國。面積約八萬四千平方公里,人口約七百六十萬。首都為維也納(Vienna)。人民多信仰天主教、基督教,主要語言為德語。西元一九四五年大戰(zhàn)結(jié)束,由英、美、法、蘇四強分區(qū)占領(lǐng)達十年之久,迄至一九五五年五月十五日四強終止占領(lǐng)并承認其獨立,奧國國會于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宣布為永久中立國,并訂該日為國慶日。幣制為Euro。簡稱為「奧地利」。
《國語辭典》: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拼音:tiān shí bù rú dì lì,dì lì bù rú rén hé
語出《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指占有利的時機不如占地理優(yōu)勢,占地理優(yōu)勢又不如取得人心?!豆卤驹麟s劇。博望燒屯。頭折》:「西川五十四州,五見四,也是個九數(shù),是人和之地。便好道:『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弧?/div>
《國語辭典》:天時地利人和(天時地利人和)  拼音:tiān shí dì lì rén hé
占有利的時機及優(yōu)越的地勢,并且普獲人心,和諧團結(jié)。如:「這場球賽我們占盡天時地利人和,看來勝利在望。」
《國語辭典》:地利之便  拼音:dì lì zhī biàn
地理上的優(yōu)勢。如:「香港因著地利之便而成為東亞的空中交通樞紐?!?/div>
《國語辭典》:奧地利(奧地利)  拼音:ào dì lì
Austria
國名。位于歐洲中部。參見「奧地利共和國」條。
《漢語大詞典》:奧地利帝國
歐洲封建帝國。1804年,神圣羅馬帝國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弗蘭茨二世鑒于神圣羅馬帝國領(lǐng)土大部被拿破侖所占,宣布自己為奧地利皇帝。1806年神圣羅馬帝國滅亡后,正式將奧地利領(lǐng)有的領(lǐng)地改為奧地利帝國。領(lǐng)土包括今奧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及特蘭西瓦尼亞等地。1866年普奧戰(zhàn)爭中奧地利失敗后,被逐出德意志。1867年改建為奧匈帝國。
《漢語大詞典》:奧地利人
奧地利的主體民族。另有少數(shù)分布在美、歐等國。約853萬人(1985年)。講奧地利語。多信天主教。主要從事工業(yè)、農(nóng)牧業(yè)和林業(yè)。
《漢語大詞典》:奧地利王位繼承戰(zhàn)爭
1740-1748年歐洲的一場國際性戰(zhàn)爭。1740年神圣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去世,因無男性繼承人,立遺囑由女兒瑪麗亞·特利莎繼承奧地利所有領(lǐng)地。但普魯士、法國等國反對,引起戰(zhàn)爭。奧地利在英國、俄國等國支持下,保住了瑪麗亞·特利莎的繼承權(quán)。但普魯士奪得西里西亞,成為強國。
《漢語大詞典》:奧地利一八四八年革命
奧地利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1848年3月,維也納人民起義,推翻梅特涅反動政府,奧地利皇帝被迫同意立憲;4月頒布帝國憲法,但未能滿足人民要求。5月,維也納人民再次起義,奧皇及皇室被迫逃離首都。同時,帝國境內(nèi)的捷克、匈牙利也發(fā)生革命。10月,維也納人民為抗議奧軍鎮(zhèn)壓匈牙利革命,又舉行起義。后因資產(chǎn)階級妥協(xié),封建勢力反撲,11月革命被鎮(zhèn)壓。
《國語辭典》:地利人和  拼音:dì lì rén hé
在戰(zhàn)爭能獲勝的各種因素中,天時有利不如地形有利,地形有利又不如得人心。語本《孟子。公孫丑下》:「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后表示優(yōu)越的地理條件和良好的群眾關(guān)系。《三國志。卷五五。吳書。董襲傳》:「討虜承基,大小用命,張昭秉眾事,襲等為爪牙,此地利人和之時也,萬無所憂?!埂稌x書。卷五六。孫楚傳》:「然臣之所懷,竊有未安,以為帝王之興,莫不藉地利人和以建功業(yè),貴能以義平暴,因而撫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