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闌干(闌干)  拼音:lán gān
1.竹木或金屬條編成的柵欄,常置于陽臺前或通道間。金。王特起 喜遷鶯。登山臨水詞:「千里關(guān)塞遠,雁陣不來,猶把闌干倚。」也作「欄干」、「欄桿」。
2.縱橫散亂的樣子。漢。蔡琰胡笳十八拍〉:「豈知重得兮入長安,嘆息欲絕兮淚闌干。」清。王鵬運浣溪沙。苜蓿闌干滿上林〉詞:「苜蓿闌干滿上林,西風殘秣獨沉吟。」
3.星光橫斜參差的樣子。唐。劉方平 月夜詩:「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顾?。陳興義早行詩:「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div>
《國語辭典》:四庫(四庫)  拼音:sì kù
古代宮廷中收藏圖書的地方?!缎绿茣?。卷五七。藝文志一》:「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
《國語辭典》:四部  拼音:sì bù
晉時荀勖作新簿,將群書分類為四部:甲部,記六藝、小學;乙部為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shù)數(shù);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見《隋書。卷三二。經(jīng)籍志一》。唐玄宗于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見《舊唐書。卷四六。經(jīng)籍志上》。后分類群書多沿唐例,以經(jīng)、史、子、集為四部。
《漢語大詞典》:掃葉(掃葉)
喻??睍?。 傅增湘 《藏園群書題記·?!幢眽衄嵮浴蛋稀?/span>:“余始得 萬歷 本,重其版刊為諸家目録所未載,恒深自珍祕,而孰知其有竄亂卷第之弊?繼見 盧 刊依 葉 校訂正,文字視 商 本為善,正嘉其掃葉之功,而孰知其有妄補標題之弊?”按,前人有“校書如塵埃風葉,隨掃隨有”之語。見四部叢刊本戰(zhàn)國策校注序附言。
《國語辭典》:四部  拼音:sì bù
晉時荀勖作新簿,將群書分類為四部:甲部,記六藝、小學;乙部為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shù)數(shù);丙部有史記、舊事、皇覽簿、雜事;丁部有詩賦、圖贊、汲冢書。見《隋書。卷三二。經(jīng)籍志一》。唐玄宗于兩都各聚書四部,以甲、乙、丙、丁為次,列經(jīng)、史、子、集四庫。見《舊唐書。卷四六。經(jīng)籍志上》。后分類群書多沿唐例,以經(jīng)、史、子、集為四部。
《漢語大詞典》:四部書(四部書)
中國 古代書籍統(tǒng)分為四大類,故稱。 晉 荀勗 將群書分為四部:六藝、小學為甲部;諸子、兵書、術(shù)數(shù)為乙部;歷史記載和雜著為丙部;詩賦、圖贊、《汲冢書》為丁部。 東晉 李充 加以調(diào)整,以五經(jīng)為甲部,歷史記載為乙部,諸子為丙部,詩賦為丁部。 隋 唐 以后沿用此種分法,稱為經(jīng)、史、子、集。后亦用以泛指群書。 宋 劉敞 《六月二十六日雨閣晝寢》詩:“食有萬錢膳,架多四部書。”參閱隋書·經(jīng)籍志一。
《漢語大詞典》:四部眾(四部衆(zhòng))
佛教語。指比丘、比丘尼、優(yōu)婆塞、優(yōu)婆夷。梁書·武帝紀下:“﹝ 中大通 三年十月﹞行幸 同泰寺 , 高祖 升法座為四部眾説《大般若涅盤經(jīng)》義?!?span id="a8xzfrd" class="book">《法苑珠林》卷十九:“三世諸佛法,皆有四部眾?!币嗍》Q“ 四部 ”、“ 四眾 ”。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四部皆集,悲同白車。” 唐 海順 《三不為篇》:“四眾瞻仰,三槐附交?!?/div>
《國語辭典》:子書(子書)  拼音:zǐ shū
中國古代圖書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中的第三部。包括諸子百家的著作、釋道宗教的學說、小說、技藝、術(shù)數(shù)等作品。也稱為「丙部」、「子部」。
《國語辭典》:子部  拼音:zǐ bù
中國古代圖書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中的第三部。包括諸子百家的著作、釋道宗教的學說、小說、技藝、術(shù)數(shù)等作品。也稱為「丙部」、「子書」。
《漢語大詞典》:過余(過餘)
過頭;過分。紅樓夢第五八回:“婆子道:‘我説你們別太興頭過餘了!如今還比得你們在外頭亂鬧呢!這是尺寸地方兒?!?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四部分四:“就他這小本營生,怕不因他老實過馀,早倒了灶了。”
《國語辭典》:婆娘  拼音:pó niáng
對婦人卑賤的稱呼。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一四。婦女曰娘》:「謂婦人之卑賤者,曰『某娘』,曰『幾娘』。鄙之,曰『婆娘』?!埂端疂G傳》第二一回:「那張三亦是個酒色之徒,這事如何不曉得。因見這婆娘眉來眼去,十分有情,記在心里。」
《漢語大詞典》:司籍
(1).管理典籍。文選·班固〈答賓戲〉:“ 劉向 司籍,辨章舊聞?!?李善 注引 項岱 曰:“司,主也。籍,書籍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歲借民力,條之於版,春秋司籍,即其事也?!?范文瀾 注:“左傳·昭公十五年:‘ 孫伯黶 司 晉 之典籍……’此春秋司籍説所本。” 唐 劉知幾 《〈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從宦兩京,遍居司籍之曹,久處載言之職。”
(2).管理簿冊。 清 黃六鴻 《?;萑珪なびB(yǎng)嬰兒》:“后建客堂,兩廡各三楹,司籍、出納、會計之事皆在焉?!?br />(3). 唐 代皇宮女官名。屬尚儀院,掌四部經(jīng)籍、筆札幾案。 田漢 《謝瑤環(huán)》第一場:“天官尚書 梁王 武三思 ,左臺殿中侍御史 徐有功 、尚儀院司籍 謝瑤環(huán) 同上, 武三思 正與 謝瑤環(huán) 爭執(zhí)中。”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三。
《國語辭典》:子彈(子彈)  拼音:zǐ dàn
槍彈、炮彈的總稱。由彈殼、火帽、發(fā)射藥、彈頭所組成。分別有機關(guān)槍、手槍、步槍、戰(zhàn)車炮、高射炮等所用的子彈。
《漢語大詞典》:過早(過早)
方言。指早飯。 李劼人 《暴風雨前》第四部分四:“月底那天, 郝又三 起來得早一點。把過早的冰糖蛋花吃后,忽然心血來潮,一個人踱到大廳上來散步。”
《國語辭典》:經(jīng)部(經(jīng)部)  拼音:jīng bù
1.經(jīng)、史、子、集四類書中的第一類。如《隋書經(jīng)籍志》以《易》、《書》、《詩》、《禮》、《樂》、《春秋》、《孝經(jīng)》、《論語》、五經(jīng)總義、經(jīng)緯、小學等十一類屬經(jīng)部。也稱為「甲部」。
2.印度佛教宗派之一。據(jù)傳是釋迦牟尼佛入滅后四百年,從說一切有部分出,因以《阿含經(jīng)》為準則而建立的部派,故名經(jīng)部?;蚍Q「經(jīng)量部」。
《漢語大詞典》:儀部(儀部)
(1). 明 初禮部所屬四部之一。明史·職官志一:“初, 洪武 元年置禮部。六年設(shè)尚書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屬部:總部、祠部、膳部、主客部……二十二年改總部為儀部。二十九年改儀部、祠部、膳部為儀制、祠祭、精膳,惟主客仍舊,俱稱為清吏司?!?br />(2).用為對禮部主事及郎中的別稱。 清 全祖望 《梨洲先生神道碑文》:“薦紳則 金壇周 儀部 鑣 實主之?!?清 全祖望 《明太傅大學士張公神道碑側(cè)記》:“儀部甫受一命於荒朝,舍生恐后,其有光於師門,不亦大乎!”
《漢語大詞典》:乙部
古代群書四部分類法的第二部。 隋 以前稱子部書為乙部, 唐 以后稱史部書為乙部。隋書·經(jīng)籍志一:“秘書監(jiān) 荀勖 ,又因《中經(jīng)》更著新簿,分為四部,總括群書,一曰甲部……二曰乙部,有古諸子家,近世子家、兵書、兵家、術(shù)數(shù)?!?span id="238x3uz" class="book">《舊唐書·經(jīng)籍志上》:“四部者,甲乙丙丁之次也。甲部為經(jīng)……乙部為史?!?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自敘》:“予弱冠時,好讀乙部書,通籍以后,尤專斯業(yè)?!?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跋》:“ 彤 幼承庭訓,早覽乙部?!?/div>
《國語辭典》:通學(通學)  拼音:tōng xué
學生不住校舍,每天往返于住處與學校之間。如:「他通學一年,身心疲憊,所以毅然決定住校?!?/div>
《國語辭典》:子部  拼音:zǐ bù
中國古代圖書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中的第三部。包括諸子百家的著作、釋道宗教的學說、小說、技藝、術(shù)數(shù)等作品。也稱為「丙部」、「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