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典故
四十九
 
四十九年非
 
悟前非
 
蘧非
 
伯玉知非
 
五十九年非
  
五十知非
 
三十九年非
 
知非年
 
伯玉年
 
慕蘧瑗
 
四十始知非
 
知六十二年非
 
伯玉能覺
 
蘧玉知非
 
相關(guān)人物
蘧瑗


《淮南子》卷一〈原道訓(xùn)〉~25~
凡人中壽七十歲,然而趨舍指湊,日以月悔也,以至于死,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漢·高誘注:「伯玉,衛(wèi)大夫璩瑗也。今年則行是也,則還顧知去年之所行非也。歲歲悔之,以至于死,故有四十九年非,所謂月悔朔,日悔昨也?!?/span>
《莊子集釋》卷八下〈雜篇·則陽〉~905~
蘧伯玉行年六十而六十化,未嘗不始于是之而卒詘之以非也,未知今之所謂是之非五十九非也。

簡(jiǎn)釋

伯玉知非:指不斷改過或表示往事不堪回首。宋陸游《累日文符沓至悵然有感》之二:“白首逢人只累欷,今雖未是昨真非?!?/p>


例句

年方伯玉早,恨比四愁多。 劉禹錫 答柳子厚

年紀(jì)少他蘧伯玉,幸因多難早知非。 李咸用 和友人喜相遇十首之八

首開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 李諒 蘇州元日郡齋感懷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時(shí)長(zhǎng)慶四年也)

自稟道情齠齔異,不同蘧玉學(xué)知非。 楊巨源 和令狐郎中

不待蘧生年,從此知昔非。 權(quán)德輿 劉紹相訪夜話因書即事

廉頗不覺老,蘧瑗始知非。 武元衡 西亭題壁寄中書李相公

非通非介人,誰論四十九。賢哉蘧伯玉,清風(fēng)獨(dú)不朽。 黃滔 寓言

典故 
四十無聞
 
東家尼父嘆無聞

相關(guān)人物
孔子


《論語注疏·子罕》~80~
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已?!?/span>

例句

宣父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 李白 上李邕

典故 
亥字
  
絳人甲子
 
算甲子
 
絳年
 
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相關(guān)人物
師曠
 
晉悼夫人


《春秋左傳正義》卷四十〈襄公·傳三十年〉~679~
三月,癸未。晉悼夫人食輿人之城杞者。絳縣人或年長(zhǎng)矣,無子,而往與于食。有與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紀(jì)年。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于今,三之一也。」吏走問諸朝,師曠曰:「魯叔仲惠伯會(huì)郤成子于承匡之歲也。是歲也,狄伐魯,叔孫莊叔于是乎敗狄于咸,獲長(zhǎng)狄僑如,及虺也豹也,而皆以名其子,七十三年矣。」史趙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數(shù)也?!故课牟唬骸溉粍t二萬二千六百有六旬也?!箷x·杜預(yù)注:「史趙,晉大史。亥字二畫在上,并三六為身,如算之六。」
典故
一朝符瑞,四十萬人同


《漢書》卷九十九上〈王莽列傳上〉~4046~
始,風(fēng)益州令塞外蠻夷獻(xiàn)白雉,元始元年正月,莽白太后下詔,以白雉薦宗廟。群臣因奏言太后「委任大司馬莽定策安宗廟。故大司馬霍光有安宗廟之功,益封三萬戶,疇其爵邑,比蕭相國。莽宜如光故事?!固髥柟湓唬骸刚\以大司馬有大功當(dāng)著之邪?將以骨肉故欲異之也?」于是群臣乃盛陳「莽功德致周成白雉之瑞,千載同符。圣王之法,臣有大功則生有美號(hào),故周公及身在而托號(hào)于周。莽有定國安漢家之大功,宜賜號(hào)曰安漢公,益戶,疇爵邑,上應(yīng)古制,下準(zhǔn)行事,以順天心?!固笤t尚書具其事?!Ъ茸鹬兀耘涞蹫榛屎?,以固其權(quán),奏言:「皇帝即位三年,長(zhǎng)秋宮未建,液廷媵未充。乃者,國家之難,本從亡嗣,配取不正。請(qǐng)考論五經(jīng),定取禮,正十二女之義,以廣繼嗣。博采二王后及周公孔子世列侯在長(zhǎng)安者適子女。」事下有司,上女名,王氏女多在選中者。莽恐其與己女爭(zhēng),即上言:「身亡德,子材下,不宜與女并采?!固笠詾橹琳\,乃下詔曰:「王氏女,朕之外家,其勿采?!故?、諸生、郎吏以上守闕上書者日千馀人,公卿大夫或詣廷中,或伏省戶下,咸言:「明詔圣德巍巍如彼,安漢公盛勛堂堂若此,今當(dāng)立后,獨(dú)奈何廢公女?天下安所歸命!愿得公女為天下母。」莽遣長(zhǎng)史以下分部曉止公卿及諸生,而上書者愈甚。太后不得已,聽公卿采莽女。莽復(fù)自白:「宜博選眾女?!构錉?zhēng)曰:「不宜采諸女以貳正統(tǒng)?!姑О祝骸冈敢娕!固笄查L(zhǎng)樂少府、宗正、尚書令納采見女,還奏言:「公女漸漬德化,有窈窕之容,宜承天序,奉祭祀?!褂性t遣大司徒、大司空策告宗廟,雜加卜筮,皆曰:「兆遇金水王相,卦遇父母得位,所謂『康強(qiáng)』之占,『逢吉』之符也?!剐培l(xiāng)侯佟上言:「春秋,天子將娶于紀(jì),則褒紀(jì)子稱侯,安漢公國未稱古制?!故孪掠兴?,皆曰:「古者天子封后父百里,尊而不臣,以重宗廟,孝之至也。佟言應(yīng)禮,可許。請(qǐng)以新野田二萬五千六百頃益封莽,滿百里?!姑еx曰:「臣莽子女誠不足以配至尊,復(fù)聽議,益封臣莽。伏自惟念,得托肺腑,獲爵土,如使子女誠能奉稱圣德,臣莽國邑足以共朝貢,不須復(fù)加益地之寵。愿歸所益?!固笤S之。有司奏「故事,聘皇后黃金二萬斤,為錢二萬萬。」莽深辭讓,受四千萬,而以其三千三百萬予十一媵家。群臣復(fù)言:「今皇后受聘,踰群妾亡幾?!褂性t,復(fù)益二千三百萬,合為三千萬。莽復(fù)以其千萬分予九族貧者?!迥暾?,祫祭明堂,諸侯王二十八人,列侯百二十人,宗室子九百馀人,徵助祭。禮畢,封孝宣曾孫信等三十六人為列侯,馀皆益戶賜爵,金帛之賞各有數(shù)。是時(shí),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書者前后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諸侯、王公、列侯、宗室見者皆叩頭言,宜亟加賞于安漢公。
《漢語大詞典》:知非
(1).五十歲的代稱。《淮南子·原道訓(xùn)》:“故 蘧伯玉 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敝^年五十而知前四十九年之過失。后因以“知非”稱五十歲。 唐 白居易 《自詠》:“誠知此事非,又過知非年?!?宋 李清照 《〈金石錄〉后序》:“余自少 陸機(jī) 作賦之二年,至過 蘧瑗 知非之兩歲,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也?” 清 鈕琇 觚賸·除夜覘士:“﹝ 陳楚產(chǎn) ﹞齒踰知非,始補(bǔ)弟子員?!?br />(2).省悟以往的錯(cuò)誤。 唐 趙嘏 《東歸道中》詩之一:“平生事行役,今日始知非?!?寧調(diào)元 《東蛻庵三什》:“北瘦南肥各迥然,知非遙想待他年。”
《國語辭典》:蘧瑗知非  拼音:qú yuàn zhī fēi
春秋時(shí)衛(wèi)國賢大夫蘧瑗善于反省過失,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見《淮南子。原道》。后比喻不斷改過反省,重新做起的意思。宋。蘇軾 次韻曹九章見贈(zèng)詩:「蘧瑗知非我所師,流年已似手中蓍?!?/div>
分類:五十大夫
《國語辭典》:蘧伯玉  拼音:qú bó yù
人名。春秋衛(wèi)國大夫蘧瑗。參見「蘧瑗」條。
《漢語大詞典》:畏后生(畏後生)
論語·子罕:“子曰:‘后生可畏,焉知來者之不如今也?’” 何晏 集解:“后生,謂年少?!焙笥米鞣Q頌青少年之典。 唐 李白 《上李邕》詩:“ 宣父 猶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輕年少?!?/div>
《漢語大詞典》:絳縣老人(絳縣老人)
左傳·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 晉悼夫人 食輿人之城 杞 者, 絳縣 人或年長(zhǎng)矣,無子而往,與於食。有與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紀(jì)年。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糇邌栔T朝。 師曠 曰:‘……七十三年矣?!?史趙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數(shù)也?!?士文伯 曰:‘然則,二萬六千六百有六旬也?!焙笠蚍Q高壽之人為“絳縣老人”。《三國志·魏志·管寧傳》:“昔 絳縣老人 屈在泥涂, 趙孟 升之,諸侯用睦。” 清 錢謙益 《〈王氏族譜〉序》:“里中 王氏 兆吉 纂修族譜,既卒事,以余為 絳縣 之老人,就而問焉?!币嗍∽鳌?絳人 ”、“ 絳老 ”、“ 絳生 ”。 唐 劉長(zhǎng)卿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天清婺女出,土厚 絳 人多。” 宋 秦觀 《代謝歷日表》:“宣布詔條,預(yù)識(shí)金穰之歲;省觀風(fēng)俗,不疑 絳 老之年?!?宋 蘇轍 《贈(zèng)史文通奉議》之二:“早歲識(shí)巖客,近時(shí)逢 絳 生。”
分類:高壽
《漢語大詞典》:絳老(絳老)
見“ 絳縣老人 ”。
《漢語大詞典》:絳縣老人(絳縣老人)
左傳·襄公三十年:“二月癸未, 晉悼夫人 食輿人之城 杞 者, 絳縣 人或年長(zhǎng)矣,無子而往,與於食。有與疑年,使之年。曰:‘臣,小人也,不知紀(jì)年。臣生之歲,正月甲子朔,四百有四十五甲子矣,其季於今三之一也?!糇邌栔T朝。 師曠 曰:‘……七十三年矣。’ 史趙 曰:‘亥有二首六身,下二如身,是其日數(shù)也?!?士文伯 曰:‘然則,二萬六千六百有六旬也。’”后因稱高壽之人為“絳縣老人”。《三國志·魏志·管寧傳》:“昔 絳縣老人 屈在泥涂, 趙孟 升之,諸侯用睦。” 清 錢謙益 《〈王氏族譜〉序》:“里中 王氏 兆吉 纂修族譜,既卒事,以余為 絳縣 之老人,就而問焉?!币嗍∽鳌?絳人 ”、“ 絳老 ”、“ 絳生 ”。 唐 劉長(zhǎng)卿 《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天清婺女出,土厚 絳 人多?!?宋 秦觀 《代謝歷日表》:“宣布詔條,預(yù)識(shí)金穰之歲;省觀風(fēng)俗,不疑 絳 老之年?!?宋 蘇轍 《贈(zèng)史文通奉議》之二:“早歲識(shí)巖客,近時(shí)逢 絳 生。”
分類:高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