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平氣(平氣)
(1).平和之氣。管子·侈靡:“沮平氣之陽,若如辭靜?!?尹知章 注:“言欲沮敗平和之陽氣,默至而無形聲如辭言之靜者?!币徽f,謂正氣。 郭沫若 等集校:“‘平氣’謂正氣。正氣方興,在上者每思有以‘沮’之。”
(2).謂使心平氣和。莊子·庚桑楚:“欲靜則平氣,欲神則順心。” 郭象 注:“平氣則靜。”
(3).又稱“恒氣”。推算節(jié)氣的一種方法。即把一個回歸年平分為二十四等分,對應(yīng)二十四個節(jié)氣,節(jié)氣之間平均即得十五天多。我國古歷除 清 代頒行者外,都采用平氣。
《漢語大詞典》:傷和(傷和)
(1).謂傷害天地中和之氣。后漢書·質(zhì)帝紀(jì):“怨氣傷和,以致災(zāi)眚?!?span id="c15em0u" class="book">《后漢書·霍谞傳》:“傷和致災(zāi),為害滋甚?!?br />(2).指違反為人的中和之道。 宋 陳師道 《送檢法趙奉議》詩:“勇鋭閉房猶著酒,切深疾惡反傷和?!?/div>
《漢語大詞典》:含和
(1).蘊(yùn)藏祥和之氣。常喻仁德。文子·精誠:“故大人與天地合德……懷天心,抱地氣,執(zhí)沖含和,不下堂而行四海?!?span id="6l6xk5r" class="book">《淮南子·俶真訓(xùn)》:“天含和而未降,地懷氣而未揚(yáng)?!?南朝 梁 沈約 《梁明堂登歌·歌青帝》:“開元布澤,含和尚仁?!?宋 文天祥 《正氣歌》:“皇路當(dāng)清夷,含和吐明廷?!?魯迅 《且介亭雜文·河南盧氏曹先生教澤碑文》:“年屆七十,含和守素,篤行如初?!?br />(2).指含有溫暖之氣。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粵西游日記四:“周圍石峰,中當(dāng)土山盡處,風(fēng)氣含和?!?/div>
《漢語大詞典》:沖氣(衝氣)
(1).指陰陽兩氣互相激蕩。《老子》:“萬物負(fù)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2).指陰陽二氣互相沖擊而產(chǎn)生的中和之氣。 晉 支遁 《詠懷》之四:“曖曖煩情故,零零沖氣新?!?明 唐順之 《書河圖洛書》:“沖氣也者,所謂人受天地之中以生者也?!?br />五行之氣相沖克者互為“衝氣”。漢書·五行志中之上:“凡貌傷者病木氣,木氣病則金沴之。衝氣相通也?!眳⒁姟?衝剋 ”。
《國語辭典》:沖剋(沖剋)  拼音:chōng kè
術(shù)數(shù)用語。指日辰、生肖或八字不合而互相抵觸剋制?;闆_剋的人易生衝突,日辰?jīng)_剋則易生兇災(zāi)?!陡;萑珪>硪?。筮仕部。上任吉期》:「干支喜與本命行年相生,忌相沖剋?!?/div>
《國語辭典》:和音  拼音:hé yīn
1.和諧、祥和之音?!稑犯娂?。卷一五。燕射歌辭三。晉朝饗樂章。群臣酒行歌》:「渥恩頒美祿,咸濩聽和音?!?br />2.樂曲中,兩個以上不同的音階同時發(fā)聲,互相搭配,產(chǎn)生和諧的聲音。
《國語辭典》:平調(diào)(平調(diào))  拼音:píng tiáo
平穩(wěn)和諧?!逗鬂h書。卷四一。宋均傳》:「今諸國之封,并皆膏腴,風(fēng)氣平調(diào),道路夷近,朝聘有期,行來不難?!?/div>
《漢語大詞典》:處和(處和)
(1).奉行平和之道。 漢 焦贛 《易林·頤之蒙》:“秋南春北,隨時休息,處和履中,安無憂兇?!?漢 荀悅 《昌邑王論》:“忠順不失,夙夜匪懈,順理處和,以輔上德,是謂良臣?!?南朝 梁 沈約 《傷劉沨》詩:“處和無近累,天然有勝質(zhì)。”
(2).講和;調(diào)解。史記·燕召公世家:“ 燕 人請和, 趙 人不許,必令 將渠 處和。 燕 相 將渠 以處和。” 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ぴ~訟》:“又有奸惡之徒,與人有隙,嫉彼貲財,遂買託城市光棍,預(yù)通蠹棍虎差,然后設(shè)謀興詞,架虛并準(zhǔn)……然后從中處和,勢壓講息?!?/div>
《國語辭典》:布?xì)猓ú細(xì)猓 ?span id="h9uhzof" class='label'>拼音:bù qì
道家指修行高的人將靈氣吐布給別人。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二:「學(xué)道養(yǎng)氣者,至足之馀,能以氣與人。都下道士李若之能之,謂之『布?xì)狻?。吾中子迨,少羸多疾,若之相對坐為布?xì)?,迨聞腹中如初日所照,溫溫也。?/div>
《漢語大詞典》:于喁
相和之聲。莊子·齊物論:“前者唱于而隨者唱喁?!?陸德明 釋文引 李軌 曰:“于喁,聲之相和也?!?明 汪薌 《題眉嵋蒼松圖》詩:“眾竅于喁吹參差,下方萬戶聞清颸?!?清 錢謙益 《哭何季穆九百二十字》詩:“死已醒啽囈,生猶嘆于喁?!?/div>
分類:相和和之
《漢語大詞典》:守和
謂行協(xié)和之職。禮記·表記:“邇臣守和,宰正百官,大臣慮四方?!?鄭玄 注:“和,謂調(diào)和君事者也。”
《漢語大詞典》:和理
(1).中和之道。莊子·繕性:“古之治道者,以恬養(yǎng)知……知與恬交相養(yǎng),而和理出其性?!?成玄英 疏:“知之與恬交相養(yǎng)也,斯則中和之道,存乎寸心,自然之理,出乎天性。” 三國 魏 嵇康 《養(yǎng)生論》:“守之以一,養(yǎng)之以和,和理日濟(jì),同乎大順?!?章炳麟 《論式》:“﹝ 魏 晉 之文﹞守己有度,伐人有序,和理在中,孚尹旁達(dá),可以為百世師矣。”
(2).謂處事和洽而得當(dāng)。禮記·昏義:“婦順備而后內(nèi)和理,內(nèi)和理而后家可長久也。” 馬睎孟 曰:“和則有理,理則有義?!?span id="k9q2vmh" class="book">《南史·劉孺?zhèn)?/a>》:“﹝ 孺 ﹞出為 晉陵 太守,在郡和理,為吏人所稱?!?/div>
《漢語大詞典》:三氣(三氣)
(1).指太初、太始和太素之氣。 唐 吳筠 《高士詠·混元皇帝》:“玄元九仙主,道冠三氣初?!?前蜀 杜光庭 《忠州謁禹廟醮詞》:“三氣肇胎,九元裁質(zhì)?!卑矗?span id="d2hvmfx" class="book">《廣雅·釋天》:“太初,氣之始也,生於酉仲,清濁未分也。太始,形之始也,生於戌仲,清者為精,濁者為形也。太素,質(zhì)之始也,生於亥仲,已有素樸而未散也。三氣相接,至於子仲,剖判分離,輕清者上為天,重濁者下為地,中和為萬物?!眳㈤?span id="lo2qfa1" class="book">《易緯·乾鑿度》。
(2).指天、地、人之氣。《宋書·禮志一》:“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以應(yīng)天地三氣三色?!?span id="bxpboeu" class="book">《小學(xué)紺珠·藝文·三墳》引 漢 馬融 曰:“三氣,天、地、人之氣。”
(3).道教語。指太陰、太陽、中和之氣。太平經(jīng)·名為神訣書:“太陰、太陽、中和三氣共為理,更相感動,人為樞機(jī),故當(dāng)深知之。”
(4).道教語。指上中下三丹田之氣。黃庭內(nèi)景經(jīng)·呼吸:“留胎止精可長生,三氣右徊九道明?!?梁丘子 注:“三氣,謂三丹田之氣?!?br />(5).中醫(yī)指六氣中的第三氣,即暑氣,屬于相火。《醫(yī)宗金鑒·運(yùn)氣要訣·六氣勝復(fù)歌》“邪氣有餘必有復(fù),勝病將除復(fù)病萌”注:“時有常位者,謂勝之時在前,司天天位主之;自初氣以至三氣,此為勝之常也。”
《漢語大詞典》:晏陰(晏陰)
(1).柔和之陰,微陰。禮記·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長至……百官靜,事毋刑,以定晏陰之所成?!?孫希旦 集解:“晏,安也。陰道靜,故曰晏陰。夏至之日,微陰初起,故致其敬慎安靜以養(yǎng)之,而定此晏陰之所成就也?!?span id="on47zth" class="book">《韓非子·外儲說左上》:“人主欲觀之,必半歲不入宮,不飲酒食肉,雨霽日出,視之晏陰之間,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見也?!?span id="89gxoe4" class="book">《列子·湯問》:“ 孔周 乃歸其妻子,與齋七日。晏陰之間,跪而授其下劍, 來丹 再拜受之以歸?!?楊伯峻 集釋:“晏陰之間,謂半晴半陰之間,非謂晚暮也?!?span id="9h4779e" class="book">《舊唐書·代宗紀(jì)》:“仲夏之月,靜事無為,以助晏陰,以弘長養(yǎng)?!?金 雷琯 《古意》詩:“妾如朱槿花,含英愁晏陰。”
(2).借指夏至。 宋 曾鞏 《與定州韓相公啟》:“屬晏陰之在序,當(dāng)嚴(yán)氣之方升?!眳㈤?陳奇猷 《呂氏春秋校釋》卷五。
(3).晴陰。呂氏春秋·誣徒:“不能教者:志氣不和,取舍數(shù)變,固無恒心,若晏陰喜怒無處?!?陳奇猷 校釋引 陶鴻慶 曰:“晏陰,猶言晴陰,故與喜怒并言。”
《漢語大詞典》:蹈和
遵循謙和之道。 周立波 《山鄉(xiāng)巨變》上四:“左門楣上題著‘履中’,右門楣上寫著‘蹈和’。”
《漢語大詞典》:舒和
(1).抒發(fā)陽和之氣。 唐 李商隱 《為滎陽公進(jìn)賀冬銀等狀》:“黃鐘應(yīng)候,白琯舒和?!?br />(2).舒緩和順。 宋 姜夔 《圣宋鐃歌吹曲序》:“故臣斯文,特倡盛德,其辭舒和,與前作異?!?br />(3).舒適。
(4).樂曲名。 唐 段安節(jié) 樂府雜錄·雅樂部:“郊天及諸壇祭祀,即奏《太和》、《沖和》《舒和》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