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周沔,字朝宗,蘇州(今屬江蘇)人。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進(jìn)士(明王鏊《姑蘇志》卷五)。官溧水丞(宋《景定建康志》卷二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廣東海陽人,字朝美。陳獻(xiàn)章弟子。成化元年舉人。授昆山縣教諭,改歙縣訓(xùn)導(dǎo)。有志于性理之學(xué),立教以孝弟為先,在任八年,常終日具衣冠端坐。遷國子監(jiān)助教,上治安通義、保太安邊二策,授翰林院檢討致仕。有至性,事父母問寢視膳,寒暑不間,居喪盡禮盡哀。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揚(yáng)州府江都人,字朝獻(xiàn)。世襲大河衛(wèi)指揮僉事。成化二十一年,運(yùn)糧賑陜西、河南等省饑荒有功,升都指揮僉事。后充漕運(yùn)參將,兼守淮安,改錦衣衛(wèi)。卒年五十七。

人物簡介

維基
周玉(1451年—?),字朝振,號東湖,浙江臺(tái)州府臨海縣人,民籍。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丙午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四十三名。弘治六年(1493年)會(huì)試第五名,登進(jìn)士第二甲第八十一名。授庶吉士,弘治八年(1495年),改翰林院編修。弘治十四年,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正德二年(1507年),擔(dān)任國子監(jiān)祭酒。正德四年致仕。居家三十年,屢薦不起。曾修《臨??h志》。逾九旬而終。

人物簡介

維基
周朝佐(1476年—?年),字獻(xiàn)可,福建福州府閩縣人,軍籍。治《禮記》,行二,由國子生中式甲子科(1504年)福建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年三十三歲中式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會(huì)試第三十九名,第三甲第九十四名進(jìn)士。四年五月授南京山東道御史,六年六月上言三事:一重操江、一選官軍、一嚴(yán)守備。后出為江西廣信府知府,寧王宸濠之亂期間,與建昌知府曾玙收復(fù)九江、南康等地。
《國語辭典》:周朝  拼音:zhōu cháo
朝代名。(西元前1122~前256)周武王剪商至周赧王為秦所滅,共歷八百六十七年。前期都鎬京,自武王傳至幽王寵褒姒亡國,共傳十二君,歷三百五十二年,史稱為「西周」。自周平王東遷雒邑至周赧王滅國,共傳二十二君,歷五百一十五年,史稱為「東周」。
《國語辭典》:叔父  拼音:shú fù
1.稱謂。稱父親的弟弟。
2.古代天子稱同姓諸侯為「叔父」?!秲x禮。覲禮》:「同姓小邦,則曰叔父,異姓小邦,則曰叔舅?!?/div>
《國語辭典》:魯國(魯國)  拼音:lǔ guó
周朝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初由周武王分封給其弟周公旦,后因周公留輔天子而改封周公長子伯禽為魯侯。轄域包括今天的山東省滋陽縣、江蘇省沛縣及安徽省泗縣一帶,以曲阜(今山東省曲阜縣)為國都,后為楚國所滅。
《國語辭典》:召南  拼音:shào nán
詩經(jīng)》十五國風(fēng)之一,都是周朝的民間歌謠。
《國語辭典》:后市(後市)  拼音:hòu shì
1.周代國都的建筑方位。前面向南稱為朝,后面向北稱為市。《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br />2.稱開放于午后的市場。如:「他們家后面的那個(gè)后市,十分熱鬧?!?br />3.商場上的后勢發(fā)展。如:「大家都看好今年股票市場的后市?!?/div>
《漢語大詞典》:三左
指 周朝 六卿中的太史、太祝、太卜。因常在王左,故稱。 郭沫若 《中國史稿》第二編第三章第三節(jié):“六卿經(jīng)常在王的左右,所以在青銅器銘文里簡稱為‘三左三右’。三左是太史、太祝、太卜,三右是太宰、太宗、太士?!?/div>
《國語辭典》:周赧王  拼音:zhōu nǎn wáng
帝號。(西元前316~前256)姓姬名延。周朝最后的君主,在位五十九年。慎靚王之子,與諸侯約從攻秦,為秦所破,周室遂亡。也稱為「隱王」。
《國語辭典》:苞茅不貢(苞茅不貢)  拼音:bāo máo bù gòng
春秋時(shí)齊國以楚國不向周朝入貢苞茅為藉口,出兵攻打楚國的故事。典出《左傳。僖公四年》。
《國語辭典》:百乘之家  拼音:bǎi shèng zhī jiā
上古周朝時(shí),大夫有地方十里,兵車百輛,故稱卿大夫?yàn)椤赴俪酥摇?。《孟子。梁惠王上》:「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埂抖Y記?大學(xué)》:「伐冰之家,不畜牛羊。百乘之家,不畜聚斂之臣。」
《國語辭典》:不夷不惠  拼音:bù yí bù huì
不學(xué)伯夷也不學(xué)柳下惠。指行事持平而不偏激。漢。揚(yáng)雄《法言。淵騫》:「不夷不惠,可否之閒也?!埂逗鬂h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黃瓊》:「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閒?!弧?/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