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王相,字君卿,河南開封府陳州商水縣人,軍籍。進(jìn)士出身。早年出身縣學(xué)生,河南鄉(xiāng)試第九名。成化十四年(1478年)戊戌科會試第三百二十五名,殿試登進(jìn)士第三甲第一百四十一名。曾祖父王三,贈右通政。
人物簡介
【生卒】:1447—1487 【介紹】: 即朱見深。明朝皇帝。英宗子。初名見浚。英宗被瓦剌所俘后,皇太后命立為皇太子。景泰三年,被叔父景帝廢為沂王。天順元年,復(fù)立為皇太子,改名。八年,英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成化。在位時昭雪于謙,恢復(fù)景帝帝號。然失政甚多。始置皇莊。許權(quán)豪乞“閑田”,多奪田地為莊田。寵長于自己十七歲的萬貴妃,佞幸均憑萬氏而進(jìn)。開內(nèi)批授官之例,迷信方術(shù),方士僧道皆以內(nèi)批為高官。任用宦官汪直,設(shè)西廠,誣害忠良。直敗,又用宦官尚銘主東廠,賣官鬻爵,無所不至。入居河套之韃靼部落攻擾漸烈。荊襄流民、廣西瑤僮各族分別起事,聲勢均盛。成化二十三年病死。明詩紀(jì)事·甲簽·卷一(上)
憲宗諱見濡,初名見深,英宗長子,建元成化。在位二十三年崩,葬茂陵。有詩集四卷。 (《名山藏》:憲宗時禦翰墨,作為詩賦,以賜大臣。諸司章奏,手自披閱,字畫差錯,亦蒙清問。臣下莫敢或欺。 《珊瑚網(wǎng)》:憲廟御筆皆神像及金瓶、金盤、牡丹、蘭菊、梅竹之類,今觀山水小景,瀟灑出塵,宛然勝國氣韻。蓋圣能天縱,自各極其妙也。)
人物簡介
沈瓚,字君錫,浙江寧波府慈溪縣人,順天府大興縣民匠籍。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七名舉人。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中式丁未科三甲第十四名進(jìn)士。
人物簡介
趙士元,字君聘,陜西河州衛(wèi)人,軍籍。陜西鄉(xiāng)試第十名舉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三甲第九十六名進(jìn)士。弘治六年(1493年)任直隸成安縣知縣。
人物簡介
黃信,字君實,福建晉江縣人,留守中衛(wèi)籍。弘治五年(1492年)中式壬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五十一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聯(lián)捷癸丑科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進(jìn)士。
人物簡介
院賓,字君聘,山西振武衛(wèi)人,府軍前衛(wèi)籍。弘治五年(1492年)壬子科順天鄉(xiāng)試第九十三名舉人,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會試第五十六名,三甲第三十七名進(jìn)士。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君玉。家貧力學(xué),讀書至夜間,與其徒吸水噀面,醒則又讀。弘治十二年進(jìn)士。任南大理評事,歷寺正,多所平反。出為興化知府,升本司右參政致仕。歸二十年而卒。刻意攻詩,力去陳言,雖一草一木,必遠(yuǎn)出象外乃已。有《白齋集》。甬上耆舊詩·卷七
先生字君玉。少負(fù)異才。年十二即能賦詩。常手古人詩一卷,其父見之投諸雪淖中。先生徐徐取出暴日下,夜讀之。家貧,為諸生時,出游吳楚間授經(jīng),以所上束脩歸養(yǎng)親,能備甘脆。每讀書至夜分稍倦,則與其徒取水交噀面,使神氣復(fù)立,乃更讀。其勵志若此。年及艾,始中進(jìn)士。授南大理評事、歷寺正副。前后所治獄凡二萬七千馀人,論駁務(wù)得其平。有三人以造偽章論死,無所置辨。先生視其章,乃以篾布四邊,中畫字。遂判曰:篾作與私鑄不同,減死一等。司獄官落職,貧甚,將鬻其女歸。先生以月俸為治行得免。在南都九年,吏部再薦為督學(xué)使,不報。出知福建興化府,為政尚簡易,務(wù)正風(fēng)俗,與諸生說經(jīng),喜以儒術(shù)飾治,有古良二千石風(fēng)??ぶ辛忠娝叵壬?,海內(nèi)宿望,日與先生以文義往來,每共登臨,輒題名山壁,人稱為文章太守,奏治行第一。然先生性嗜林壑,數(shù)乞骸骨歸老,辭義確苦,乃進(jìn)本省左參政致仕。先生操行廉白,家無遺財。人號曰白齋先生。里居十六年。惟以撰述為事。于詩律益工,彌造高妙。日怡神于林泉云鳥間。嘗自贊曰:辭讓太早。似乎失利。木石無虞。何謂不智。末年遺教曰:抱病懷殘喘,寄身屬杪秋。愛山一輿,樂水一舟。未死微軀,巳卜荒丘。永謝之日,不煩飾脩。生也既順,死復(fù)何求。卒年八十有一。子嘉慶,亦奇士,為詩殊有父風(fēng)。余常讀先生集,其自述曰:予生平好學(xué)詩,志慕古人,然多從實地生變化,不敢為望空語。今所梓行,僅十之三四耳。自顛發(fā)黑,且蒼且白,四方知音相遭如皮陸,固不可得晚遇見素林先生相知為獨(dú)深,嘗曰:夢魂相接多在雪蒼雨碧之下,谷答風(fēng)響相和應(yīng),亦微哉!續(xù)藁出耄言,覺尤有味,未知獲入梓否?文字亦有可取,回首顧之,度不能舉矣。人以為實錄。又論詩曰:自高、楊、張、徐諸人學(xué)唐,盡有好者。后李西涯、謝方石、張亨父及沈石田律詩甚多,生意循唐人繩墨,自能杰然。今盛世必有妙手,不能盡知,行且求之。先生官南大理,在弘、正之間,時北地信陽名巳極盛,先生仍盛推西涯,而置李、何于不論之列,且云必更求妙手。此其立意卓犖不回,能自異于流俗,隱然可見。今所傳白齋集,即梓行之十三四者也。竹里館集,則其耄言也,合一千馀首,余為選三百二十八首序之。序曰:余少從家乘讀諸先輩贈先楝塘先生詩,惟喜張白齋先生琦一絕句。復(fù)從戴氏書肆見白齋集四本,詩極可喜。時方習(xí)制舉業(yè),未即購以歸。且意謂先輩詩文如此類必多,異時當(dāng)?shù)米x之。未幾,余學(xué)為詩,求向所見白齋集,巳絕不可得。偶見王鳳洲詩,評于張琦下曰:如夜蛙鳴露,不離泥中。架上舊有李騰鵬詩統(tǒng)所選白齋詩,亦注曰王鳳洲云云,并欲唾之。及讀諸先輩選里中詩,俱甚推重先生,其論良是。然南江所錄凡二十八首,東沙所錄二十二首,與余向所喜頗不類。后之論詩者,有稱先生嘔心刻腎,務(wù)去陳言,品目甚當(dāng),而所錄又只二首,使就諸家所選,即鳳洲所言,尚非甚過。意中不平久之。至前歲始從釋悟留所得所謂白齋集四本,如身客萬里外,遇故鄉(xiāng)良友,驚喜交集。釋于石又示其竹里館詩二本,贈先人絕句亦在其中,而后先生之詩盡出矣。余適在患?xì)庵?,且喘且讀,手錄三百馀首。竊謂先生詩發(fā)源忠孝,俱本于性情之正,無愧風(fēng)雅。至其為興為比,吐咀山川,驅(qū)使云鳥草木,與一時詞人絕不同。間嘗于諸體,盡相題目。樂府最為高手,惜不多作。古詩歌行別有蒼然之色??煞缴疥幮煳拈L,而徐稍不及。若五七言律詩則妙矣。至于五七言絕句則神矣。今先生自編其詩,先絕句,次律詩,次樂府古詩,即一詮次間,甲乙巳定,此可謂寸心自知者。且先生歷官大理時,北地信陽方樹赤幟,一時靡然風(fēng)偃。而先生高唱單行,不阡不陌,是誠不可無一者也。余因念先生生平為詩,惟晚遇林見素先生一人耳。身歿以后,久應(yīng)論定。然其不知我者,既橫相訾詬,其知我者亦使與眾人為伍,略無高下,其蔽反甚于毀之。今先生二集遺板俱壞,遍詢里中所藏,僅存三四冊,事固有不可知。儻更數(shù)十年,此三四冊亦復(fù)散去,將使世間第一種文字,遂化為脈望,蕩為飄風(fēng)野火,忽焉盡滅,天下寧有是理耶?此后起者所以不得辭其責(zé)也。余既錄成,日為里中諸君誦之,必盡一卷方已。適梨洲黃先生過訪草堂,急取共讀,相與狂呼大叫,聲聲相接。余更起浮白一斗,謂黃先生曰:請于數(shù)百年中取一詞家,足當(dāng)我白齋者,鄴嗣愿盡此斗。先生亦笑謂余言不狂。次日,黃先生歸舟中,語萬生允誠曰:白齋詩誠不易得,但袁中郎以士大夫身負(fù)海內(nèi)之望,表章一山陰布衣,世始知有徐渭。今杲堂乃以東海老布衣,思表章士大夫,不益難耶?余聞其語,為悵然久之,夫余既杜門漸老,不與海內(nèi)詞人一通名紙,況悠悠千載,亦誰為知我者?乃獨(dú)此愛異賞奇,若不容口,遂頓忘其身之老且廢也。雖然,余不足傳,而倘以傳白齋之詩,遂得并傳,是終以士大夫身后之力,引一布衣也。余固藉白齋先生矣。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君玉,鄞縣人。弘治己未進(jìn)士,除南大理評事歷官福建布政司左參政有白齋竹里館二集明詩紀(jì)事·丁簽·卷四
琦字君玉,鄞人。弘治己未進(jìn)士,除南大理評事。歷寺副、寺正,出為興化知府,進(jìn)參政致仕。有《白齋》、《竹里館》二集。 (《見素集》:白齋詩疏宕孤絕,如峻峰激流,景出象外。雖雜備眾體,而收功實由山谷。寧川一派,今流明川矣。 《藝苑卮言》:張君玉詩如夜蛙鳴露,自極聲致,然不脫淤泥中。 《甬上耆舊集》:先生詩吐咀山川,驅(qū)使云鳥草木,與一時詞人絕不同。 《田按:白齋詩如飲苦酒、食諫果,森森自有正味在。李、何盛行時,不可無此一體。)
人物簡介
范淵(1453年—1512年),字靜之,號君山,湖廣郴州桂陽縣人。湖廣鄉(xiāng)試第十四名舉人。弘治九年(1496年)中式丙辰科三甲第一百六十三名進(jìn)士。任刑部主事,升郎中。因忤劉瑾,四川威州(今理縣)知州,作《民訓(xùn)》十五條。歷云南僉事,升副使。
人物簡介
字君用,橫州人,弘治乙卯舉人。歷任大庾、秀水二學(xué)訓(xùn)導(dǎo)。師模振舉,士類欣然。升寧鄉(xiāng)知縣,愛民育士,恤獄緩刑。民間謠曰:“韋明府不要錢,不罰紙”。致政歸,民慕戀之。
人物簡介
【生卒】:1457—1540 【介紹】: 明浙江鄞縣人,字君美,號碧洲。弘治六年進(jìn)士。授御史,升福建按察副使,巡視海道。演水戰(zhàn)火攻,抵御海盜。邊境肅然。維基
陸稱(1457年12月18日—1540年),字君美,號碧洲,浙江鄞縣(今寧波市)人,進(jìn)士出身。弘治六年癸丑科(1493年),陸稱考中進(jìn)士。巡按福建,升福建按察副使,巡視海道。當(dāng)時海盜充斥東南沿海,搶劫焚燒居民宅第,陸稱組織操練地方武裝抗擊。陸稱用軍隊編入出海的船隊,嚴(yán)格盤查,確定賞罰,并加強(qiáng)警備,沿海治安好轉(zhuǎn)。陸稱在山東御史任上,明孝宗得知他擅自變革均徭則例、裁減夫役,非常不滿,很想治他的罪。劉健為陸稱辯護(hù),認(rèn)為陸稱所做的“多是革弊興利,豈可罪之乎?”明孝宗仍然堅持自己的想法,認(rèn)為陸稱“縱不深罪,亦須薄懲。今府縣往往違詔亂法,更賦變法,刻為成書,肆行于時,漫無糾舉者?!泵餍⒆诤胫问哪辏?501年),陸稱(時在山東巡按御史任上)曾聘請王守仁(時任刑部云南司主事)出任山東鄉(xiāng)試考官。王守仁赴任,之后游歷了泰山,并作詩題詞留念。明孝宗弘治十七年(1504年),亦派遣專人禮聘蔡清,請他主持山東鄉(xiāng)試。但蔡清辭謝沒有赴任。
人物簡介
【生卒】:1458—1546 【介紹】: 明蘇州府吳縣人,字君謙。成化二十年進(jìn)士。授禮部主事。好讀書,每得意則手舞足蹈,不能自禁,人稱“顛主事”。以多病,致仕居支硎山下,課讀經(jīng)史。性狷介,胸襟狹隘,好持人短長。武宗南巡至南京,召賦《打虎曲》稱旨,令改武人裝,隨從左右,常使為樂府、小令,以俳優(yōu)待之。循吉以為恥而辭歸。晚年落寞,更堅癖自好。有《松籌堂集》及雜著多種。槜李詩系·卷三十九
字君謙吳人官儀制明詩紀(jì)事·丙簽·卷八
循吉字君謙,吳人。成化甲辰進(jìn)士,授禮部主事,以病乞歸。有《松籌堂集》十二卷、《都下贈僧詩》一卷、《菊花百詠》一卷、《齋中拙詠》一卷、《燈窗末藝》一卷、《攢眉集》一卷。 (《藝苑卮言》:楊君謙為儀部主事,與郎中不相得,因謝病歸。久之,病良已,起復(fù)除原官。君謙多病而好讀書,最不喜人間酬應(yīng)。嘗開卷至得意,因起踔掉不休,人遂相目呼「顛主事」云。復(fù)官彌月,再乞病告,吏部以格不可,曰:「郎病已,復(fù)病耶?安得告?而可為者,致仕耳!」君謙恚曰:「吾難致仕何!」即自劾罷,時僅三十馀。既以歸,益亡復(fù)問外事,而蹤跡益詭怪寡合,出敝冠服贏輿馬,故以起人易而更侮之。又好緣文章語中傷人。正德末,君謙老且貧,嘗識伶臧賢,為上所幸愛,上一日問:「誰為善詞者,與偕來?!官t頓首曰:「故主事楊循吉,吳人也,善詞?!股先樵t起??ひ厥亓钚闹?,強(qiáng)前為君謙治裝,見君謙冠武人冠,韎韐戎錦,已怪之,又乘勢語多侵守令。已見上畢,上每有所幸燕,令君謙應(yīng)制為新聲,咸稱旨受賞,亡異伶伍。又不授君謙官與秩,間謂曰:「若嫻樂,能為伶長乎?」君謙愧悔,汗洽背,謀于賢,乃以他語懇上放歸。益不自懌,諸后進(jìn)少年非薄之,亡禮問者,而其文亦漸落,不復(fù)進(jìn)。卒窮老以死。所著《奚囊雜纂》,未成書。 《續(xù)吳錄》:家君嘗云,楊君謙先生過,大父令題家君扇,語以當(dāng)擴(kuò)大其意,遂題云:「山人捫摸胸次笑,煙水萬頃云千層?!褂诸}一畫扇云:「一竿竹,一笠蓑,知是陸魯望,知是張志和。醉醒張眼問人世,我是何人識得么?」又題云:「蠶豆香生澗水深,溪邊閑立聽風(fēng)吟。有人識得寒山子,直到天臺寺里尋?!勾私赃^家君時頃刻書,故載之。 《筆精》:吳郡楊循吉初授官即致仕歸。讀書支硎山南華寺,沈石田賦詩以美之云:「到手功名賦《子虛》,深山長谷覓安居。讀書已足功名事,更讀人間未見書。」「都門祖帳百花飛,多見龍鐘賦《式微》。較取柳條千萬折,不曾送一少年歸,」 談遷《棗林雜俎》:武宗南巡,于北固山上見楊循吉留題,因召見行在,見上不能對,遂罷遣歸。忌者因以為伶人臧賢所薦,不知此際循吉貧不能糊口,其赴召也,典衣為裝,惡從市伶人?王元美輕信,筆其事于《卮言》,因而傳播天下,冤哉!徐文貞云:世廟初年欲起君謙,聞其顛而止。楊公實顛,不以伶人事也。愚按:正德十六年癸未發(fā)京師,是日即杖臧賢等于午門,戍邊。安得從南巡薦循吉也?又江寧徐子仁霖亦曰臧賢所薦。是年十二月,上至南京,賢死久矣。流聞之謬如此。 田按:君謙才力富贍,徒以不受古人檢束,取易曉于里夫豎子,故體多近俳,然集中合作如《詠陽山云泉庵大石》、《永石假山》諸篇,未嘗不嘆為奇寶也。)維基
楊循吉(1458年—1546年),字君卿,一作君謙,號南峰,直隸吳縣(今屬江蘇蘇州市)人。明朝官員。成化二十年(1484年)甲辰科進(jìn)士。授禮部主事,累官郎中。不久以病辭歸,結(jié)廬于支硎山(今觀音山)下,專事著述。自言:“君以我樂山林耶?我非忘世愛隴畝。衙門晨入酉始出,力不能支空嘆愀?!泵魇雷诩尉改觊g,曾獻(xiàn)《九廟頌》和《華陽求嗣齋儀》。卒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年八十九歲。
人物簡介
【生卒】:1462—1541 【介紹】: 明浙江樂清人,字君佐。弘治九年進(jìn)士,官至吉安知府。著有《雁山志》。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君佐,永嘉人。弘治丙辰進(jìn)士,歷知贛州府調(diào)吉安有蕩南集明詩紀(jì)事·丁簽·卷七
諫字君佐,樂清人。弘治丙辰進(jìn)士,官贛州知府,改吉安。有《蕩南集》。 田按:君佐家近雁山,故集名《蕩南》。頗好事,嘗修《雁山志》四卷,詩亦不俗。維基
朱諫,字君佐,浙江溫州府樂清縣人,灶籍。弘治八年(1495年)乙卯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三名舉人。弘治九年(1496年)聯(lián)捷丙辰科三甲第一百零一名進(jìn)士。歷歙、豐城二縣知縣,升贛州府知府,正德九年(1514年)改任吉安府知府。
人物簡介
朝鮮人。字士浩。自號木溪子。生而有異資。博通經(jīng)史。豪放不羈。及出入佔畢齋之門。與一時諸賢為道義之交。而金濯纓,權(quán)睡軒最善。成化癸卯。中生員壯元。連捷丙午式丙科。轉(zhuǎn)入翰苑湖堂。燕山朝。為都承旨。中廟。參靖國功臣祟(一作崇)祿大夫。至判中樞府事。封晉川君。謚文簡。(晉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