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07—1073 【介紹】: 宋壽州人,字寶臣。呂公綽弟。以蔭補官,賜進士出身。積遷直史館、河北轉運使,始通漕運,移屯兵就食京東,為仁宗賞識,擢都轉運使。英宗初,拜樞密副使。神宗立,進樞密使。反對王安石變法,罷知太原府,徒知鄭州,判秦州。卒謚惠穆。
全宋詩
呂公弼(一○○七~一○七三),字寶臣,壽州(今安徽鳳臺)人,夷簡次子。仁宗明道二年(一○三三)賜進士出身(《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一二),同判太府寺將作監(jiān),遷直史館。為河北轉運使,權知開封府。英宗即位,加給事中。治平二年(一○六五),除樞密副使。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擢樞密使(《宋史》卷二一一《宰輔表二》)。六年,為西太一宮使,卒,年六十七。謚惠穆。事見《名臣碑傳琬琰集》上集卷二六范鎮(zhèn)《呂惠穆公神道碑》?!?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一一有傳。今錄詩三首
全宋文·卷六六二
呂公弼(一○○七——一○七三),字寶臣,壽州(治今安徽鳳臺)人,夷簡次子。以父蔭補官,賜進士出身。仁宗朝歷任河北轉運使、都轉運使,加龍圖閣直學士、權知開封府及渭、延、成都等州府。英宗即位,召為權三司使,治平二年拜樞密副使。神宗立,進樞密使。熙寧三年,因反對王安石變法,以觀文殿學士出知太原府。徙知鄭州,以宣徽南院使判秦州。熙寧六年卒,年六十七。贈太尉,謚惠穆。見范鎮(zhèn)《呂惠穆公神道碑》(《名臣碑傳琬琰集》上集卷二六),《宋史》卷三一一《呂夷簡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季玉。呂惠卿父。仁宗景祐元年進士。為漳浦令,教民焚燎而耕。通判宣州,擊儂智高,有功,擢開封府司錄。鞫中人史志聰役衛(wèi)卒伐木事,志聰以謫去。官終光祿卿。
全宋詩
呂璹(?~一○七○),字季玉,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惠卿父。仁宗景祐元年(一○三四)進士(《清源文獻·姓名爵里》),知漳浦縣,通判宜州。官至光祿卿。神宗熙寧三年卒(《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五)。事見《宋史》卷四七一《呂惠卿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4—1071 【介紹】: 宋開封人,字獻可。呂端孫。登進士第。累為殿中侍御史,彈劾無所避。仁宗嘉祐六年,出知江州。召為侍御史,改同知諫院,論劾宦官任守忠、王昭明等罪。神宗時復知諫院,拜御史中丞。反對王安石變法,出知鄧州,以病提舉宮觀。凡三居言職,皆以彈奏大臣而去,時推其鯁直。
全宋詩
呂誨(一○一四~一○七一),字獻可,其先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西)人,后寓居開封(今屬河南)。登進士第,歷旌德、扶風主簿,云陽、翼城令,知延州、江州。英宗即位,改同知諫院,治平二年(一○六五)兼侍御史知雜事,以爭濮議事出知蘄州。神宗初,徙知晉州、河中府。召為鹽鐵副使,擢天章閣待制,復知諫院。王安石執(zhí)政,出知鄧州。熙寧四年卒,年五十八。事見《溫國文正司馬公文集》卷七七《右諫議大夫呂府君墓志銘》,《宋史》卷三二一有傳。今錄詩四首。
全宋文·卷一○三四
呂誨(一○一四——一○七一),字獻可,端孫,荀子,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寓居京師。進士登第,歷旌德、扶風主簿、云陽令,改著作佐郎,知翼城縣,入為殿中侍御史。以宣徽使判延州。嘉祐六年知江州。上疏請早建皇儲,由此定議。英宗即位,召為侍御史,改起居舍人,同知諫院。治平二年遷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濮議起,引義固爭,出知蘄州。神宗立,徙晉州,加集賢殿修撰知河中府。召為鹽鐵副使,擢天章閣待制,復知諫院,拜御史中丞。上疏劾王安石,出知鄧州。改知河南,命未下而寢疾,旋提舉崇福宮。熙寧四年卒,年五十八。見《司馬文正公集》卷七七《呂府君墓志銘》及《宋史》卷三二一本傳。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揚州人,字濟叔。仁宗寶元元年進士第一。歷知制誥、翰林學士,嘗疏論宰相陳執(zhí)中奸邪。神宗時知開封府,精識過人,辨論立斷,豪惡斂跡。官終樞密直學士。卒年五十五。
全宋詩
呂溱(一○一四~一○六八),字濟叔,揚州(今屬江蘇)人。仁宗景祐五年(一○三八)進士第一,時年二十五(《宋歷科狀元錄》卷三)。通判亳州,遷直集賢院。出知蘄、楚、舒州。進知制誥?;实v三年(一○五一)出知杭州(《乾道臨安志》卷三)。入為翰林學士。歷知徐州、和州、江寧府。英宗治平四年(一○六七)加龍圖閣學士再知杭州,徙知開封府(同上書)。神宗熙寧元年卒,年五十五?!?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有傳。今錄詩二首。
呂士隆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皇祐六年至和元年(1054)任宣州知州。
呂憲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至和二年(1055)任常州知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開封酸棗人,字沖之。以父蔭試秘書省校書郎。登進士第。累官殿中侍御史,嘗奏疏論冗兵之弊。以彈劾梁適、劉宗孟事不實,出通判江寧府,徙知衡州。復召還臺,遷右司諫,安撫河北。累擢天章閣待制、知諫院,以病未入謝而卒。
全宋文·卷一○四一
呂景初,字沖之,開封酸棗(今河南延津)人。以父蔭試秘書省校書郎。舉進士,歷汝州推官,改著作佐郎、知夏陽縣,簽書河南府判官,通判并州。至和初為殿中侍御史。遷右司諫,安撫河北,嘉祐三年以戶部員外郎兼侍御史知雜事,判尚書刑部,改度支副使,遷吏部員外郎,擢天章閣待制、知諫院,未入謝而病卒?!?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二有傳。
呂居簡 朝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河南人。呂蒙正子。以蔭入仕。仁宗慶歷中提點京東刑獄,時孔直溫利用宗教圖謀兵變,居簡盡捕其黨,斬直溫等。濮州叛,居簡馳往,擒首惡誅之。歷知梓州、應天府、荊南,進龍圖閣直學士、知廣州。以兵部侍郎判西京御史臺。卒年七十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018—1089 【介紹】: 宋壽州人,字晦叔。呂公弼弟。仁宗時登進士第。英宗時知蔡州。神宗立,召為翰林學士。熙寧初,知開封府,為御史中丞。反對行青苗法,言呂惠卿奸邪不可用,出知潁州。起知河陽,召還知審官院,尋同知樞密院事。哲宗元祐元年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與司馬光同輔政,廢除新法。三年,懇辭位,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卒謚正獻。
全宋詩
呂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壽州(今安徽鳳臺)人。仁宗時以父蔭補奉禮郎。舉進士,通判潁州。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知開封府。二年,為御史中丞,出知潁州。八年,入為翰林學士承旨,改知審官院,同知樞密院事。元豐五年(一○八二),除資政殿學士、定州安撫使。徙揚州。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拜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四年卒,年七十二。謚正獻?!?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八八、《宋史》卷三三六有傳。今錄詩十八首。
全宋文·卷一○九二
呂公著(一○一八——一○八九),字晦叔,夷簡子,壽州(治今安徽壽縣)人。登進士第,召試館職,不就。通判潁州,與郡守歐陽修為講學友。判吏部南曹,除同文院檢討、同判太常寺,改天章閣待制兼侍讀。英宗親政,加龍圖閣直學士,出知蔡州。神宗立,召為翰林學士、知通進銀臺司。熙寧初,知開封府。二年為御史中丞。以與王安石意見不合,出知潁州、河陽。召還提舉中太一宮,遷翰林學士承旨,改端明殿學士,知審刑院,同知樞密院事。元豐五年乞去位,除資政殿學士、定州安撫使。徙揚州。哲宗即位,還朝為侍讀,拜尚書左丞、門下侍郎。元祐元年拜尚書左仆射兼中書侍郎。三年拜司空、同平章軍國事。四年卒,年七十二?!?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六有傳。
呂靜初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嘉祐三年(1058)任侍御史知雜事。
呂昌齡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皇祐五年(1053)任明州知州。至和三年嘉祐元年(1056)任江南東路轉運使。熙寧四年(1071)任群牧判官。

人物簡介

全宋詩
呂希彥,仁宗嘉祐六年(一○六一)為贊善大夫、簽書陜州節(jié)度判官。事見《宋詩紀事補遺》卷一六引華山涼軒題名石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宋泉州晉江人,字縉叔。仁宗慶歷二年進士。歷江寧尉?;实v元年調充《新唐書》編修官。長于史學,博采傳記雜說數(shù)百家,又擅譜學,創(chuàng)為世系諸表,于《新唐書》出力頗多。書成,進直秘閣、同知禮院。仁宗求治道,陳時務五事,朝廷頗采其策。神宗熙寧初,出知潁州。卒年五十三。有《唐書直筆》。
全宋詩
呂夏卿,字縉叔,晉江(今福建泉州)人。仁宗慶歷二年(一○四二)進士(清乾隆《晉江縣志》卷八),為江寧尉。薦為編修唐書官,遷直秘閣,同知禮院。嘉祐八年(一○六三),充史館檢討(《宋會要輯稿》職官一八之五三)。神宗熙寧初,遷兵部員外郎、知制誥(《晉江縣志》卷一二)。出知潁州,卒,年五十三。有文集五十卷(《蘇魏公集》卷六六《呂舍人文集序》),已佚?!?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一有傳。今錄詩二首。
全宋文·卷一三○七
呂夏卿,字縉叔,泉州晉江(今福建泉州)人。慶歷二年進士,調高安主簿,改江寧尉?;实v元年調充《新唐書》編修官,嘉祐五年書成,進直秘閣、同知禮院。英宗世,歷史館檢討,同修起居注、知制誥,與修《仁宗實錄》。熙寧中,出知潁州,卒,年五十三(一作五十五)。著《唐書直筆》四卷(存)、《兵志》三卷,文集五十卷?!?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三一有傳。
呂□□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治平元年(1064)任在京糾察刑獄。
呂楠 朝代:北宋

人物簡介

簡介
治平元年(1064)任韶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