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東山(東山)  拼音:dōng shān
1.日觀峰的別名。參見「日觀峰」條。
2.《詩經(jīng)。豳風(fēng)》的篇名。共四章。根據(jù)〈詩序〉:「東山,周公東征也?!够蛞嘀笘|征之士既歸而述懷之詩。首章二句為:「我徂東山,慆慆不歸?!?/div>
《漢語大詞典》:三高
(1).三名高士。 南朝 梁 何胤 及其兄 求 、 點(diǎn) 皆隱居不仕,世稱 何氏 三高。見南史·何胤傳。
(2).三名高士。 越 范蠡 、 晉 張翰 、 唐 陸龜蒙 皆 吳 人, 宋 時(shí) 吳江 以三人為三高,設(shè) 三高祠 祠之。 宋 周密 齊東野語·鴟夷子見黜:“ 吳江 三高亭 ,祠 鴟夷子皮 、 張季鷹 、 陸魯望 ,而議者以 子皮 為 吳 大仇,法不當(dāng)祀。前輩有詩云:‘可笑 吳 癡忘 越 恨,卻夸 范蠡 作三高?!?宋 姜夔 《石湖仙·壽石湖居士》詞:“ 松江 煙浦,是千古三高,游衍佳處?!?/div>
《漢語大詞典》:膺門(膺門)
(1).馬的胸膛。文選·顏延之〈赭白馬賦〉:“膺門沫赭,汗溝走血?!?李善 注:“《相馬經(jīng)》曰:‘膺門欲開,汗溝欲深?!卑矗?南朝 宋 徐咸 《相馬書》作“胸堂欲開”。
(2).后漢書·黨錮傳·李膺:“是時(shí)朝庭日亂,綱紀(jì)穨阤, 膺 獨(dú)持風(fēng)裁,以聲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為登龍門?!焙笠浴扳唛T”借指名高望重者的門下。 唐 元稹 《陪諸公游通德湖》詩:“唯有滿園桃李下, 膺 門偏拜 阮元瑜 ?!?唐 杜牧 《昔事文皇帝》詩:“吠聲嗾國猘,公議怯 膺 門?!?前蜀 貫休 《別盧使君》詩:“幸到 膺 門下,頻蒙俸粟分?!?/div>
《漢語大詞典》:荊臺(tái)(荊臺(tái))
古 楚國 著名高臺(tái)。故址在今 湖北省 監(jiān)利縣 北。 漢 劉向 說苑·正諫:“ 楚昭王 欲之 荊臺(tái) 游, 司馬子綦 進(jìn)諫曰:‘ 荊臺(tái) 之游,左 洞庭 之波,右 彭蠡 之水,南望 獵山 ,下臨 方淮 ,其地使人遺老而忘死,人君游者盡以亡國,愿大王勿往游焉。’” 漢 邊讓 《章華賦》:“ 楚靈王 既游 云夢 之澤,息於 荊臺(tái) 之上……顧謂左史 倚相 曰:‘盛哉斯樂,可以遺老而忘死也!’”
《漢語大詞典》:唐僧
玄奘 的俗稱。 唐 代著名高僧,民間傳說及《西游記》等文學(xué)作品中稱“唐僧”。參見“ 唐僧取經(jīng) ”。
《漢語大詞典》:唐僧取經(jīng)(唐僧取經(jīng))
唐 代高僧 玄奘 赴 天竺 (印度)求經(jīng),歷時(shí)十七年,回國后譯出經(jīng)、論七十五部,一千三百三十五卷。 宋 元 間《大唐三藏取經(jīng)詩話》與 元 吳昌齡 《唐三藏西天取經(jīng)》雜劇,曾演義其事。自 明 吳承恩 《西游記》小說行世,“唐僧取經(jīng)”遂成為 中國 民間婦孺皆知的故事。
《漢語大詞典》:齊冠(齊冠)
又名高山冠、側(cè)注。本為 戰(zhàn)國 時(shí) 齊王 所服, 秦 滅 齊 得冠,以賜謁者。后遂制為中外官、謁者、仆射之冠。 漢 蔡邕 獨(dú)斷:“高山冠, 齊 冠也。一曰側(cè)注。高九寸,鐵為卷梁,不展筩,無山。 秦 制,行人使官所冠,今謁者服之。禮無文。太傅 胡公 ( 胡廣 )説曰:‘高山冠,蓋 齊王 冠也。 秦 滅 齊 ,以其君冠賜謁者。’”參閱后漢書·輿服志下。
即齋冠。又名劉氏冠,長冠。 漢高祖 劉邦 始制,后以為祭服之冠。 漢 蔡邕 獨(dú)斷:“齊冠,或曰長冠。竹裹以纚,高七寸,廣三寸,形制如板。 高祖 冠以竹皮為之,謂之‘劉氏冠’, 楚 制。禮無文。鄙人不識(shí),謂之鵲尾冠?!眳⒁姟?齋冠 ”。
分類:名高劉邦
《漢語大詞典》:齋冠(齋冠)
冠名。后漢書·輿服志下:“一曰齋冠,高七寸,廣三寸,促漆纚為之,制如板,以竹為里。初, 高祖 微時(shí),以竹皮為之,謂之‘劉氏冠’, 楚 冠制也。民謂之鵲尾冠,非也。祀宗廟諸祀則冠之……此冠 高祖 所造,故以為祭服,尊敬之至也。”
分類:冠名
《國語辭典》:不矜不伐  拼音:bù jīn bù fá
語本《書經(jīng)。大禹謨》:「汝惟不矜,天下莫與汝?duì)幠?;汝惟不伐,天下莫與汝?duì)幑??!怪溉瞬灰蛎吖Υ蠖湴痢H纾骸笧槿水?dāng)求謙沖,不矜不伐?!?/div>
《漢語大詞典》:穹顯(穹顯)
謂名高爵顯。 明 沈德符 野獲編·釋道·吳江異人:“迨 毛 舉狀元,而 周 業(yè)成,遂登進(jìn)士,以至穹顯?!?/div>
分類:名高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