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新招牌  拼音:xīn zhāo pái
比喻新的名義、稱號。如:「飲料業(yè)者打著減肥的新招牌,企圖引起民眾的購買欲?!?/div>
分類:名義
《國語辭典》:附屬國(附屬國)  拼音:fù shǔ guó
名義上擁有一定主權,但在政治、經(jīng)濟等各方面,實際上仍受他國控制而附從于該國之下,因此,是主權不完整的國家。
《漢語大詞典》:公共租界
舊時幾個帝國主義國家在我國大城市以租借名義強迫劃定的共同管理的區(qū)域。 鄒韜奮 《經(jīng)歷》三六:“由外面?zhèn)鬟M的消息,說前一夜在公共租界被捕的 沈 、 李 、 王 、 沙 四先生……于當天十二點即由各人的律師保了出來?!?洪深 《咸魚主義》:“我們先生想,有一天 上海 真的打起仗來的話,逃難到公共租界里來的人一定是很多的。”參見“ 租界 ”。
《國語辭典》:租界  拼音:zū jiè
一國在通商口岸劃定界限,租給外國人民居住、通商的區(qū)域。租借國通常以締結條約的方式,取得租借期間對租界的統(tǒng)治權,但出租國仍保有最后的主權,可以在條約規(guī)定的期限屆滿后,將之收回。
《國語辭典》:二十五史  拼音:èr shí wǔ shǐ
清時頒定的二十四史加上新元史的總稱。參見「二十四史」條。
《國語辭典》:二十四史  拼音:èr shí sì shǐ
清乾隆時所頒定的正史。即史記、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皆為紀傳體史書。
《國語辭典》:掛羊頭賣狗肉(掛羊頭賣狗肉)  拼音:guà yáng tóu mài gǒu ròu
比喻表里不一,欺騙矇混。參見「懸羊頭賣狗肉」條。如:「像他那樣誠實忠厚的人,絕不會做出掛羊頭賣狗肉的事來?!?/div>
《漢語大詞典》:邊羨(邊羨)
邊地官員以賦稅盈馀的名義向朝廷所貢的財物。 宋 陳師道 后山談叢卷二:“ 仁宗 在位四十年,邊羨不入御閣,每大事賜宴一府,令議以聞?!?/div>
《漢語大詞典》:拜上帝會
又稱“拜上帝教”。洪秀全用宗教名義創(chuàng)立的反清組織。1843年洪秀全仿照基督教形式,與馮云山在廣東花縣(今花都)創(chuàng)立。發(fā)展會員數(shù)千人,制定各種儀式和會員守則。后在金田舉行起義。太平軍在占領區(qū)域內(nèi)舉行禮拜儀式,進行宣傳和組織工作。
《國語辭典》:包機(包機)  拼音:bāo jī
以個人或團體名義承租整架飛機。如:「他們將包機前往紐西蘭觀光?!?/div>
《國語辭典》:保護國(保護國)  拼音:bǎo hù guó
一種殖民地。因簽訂不平等條約,致使國家無自理內(nèi)政、外交之權,需受他國保護監(jiān)督者,即稱為「保護國」。如:「西班牙曾經(jīng)是許多南美國家的保護國?!埂洞篑R扁》第一六回:「那王照本不明外國保護國事犯的例,只道自己是有罪的人,不敢見客,任由康、梁安置?!挂卜Q為「被保護國」。
《漢語大詞典》:賧罰(賧罰)
古代統(tǒng)治者向南方少數(shù)民族以贖罪的名義征斂財物。資治通鑒·宋明帝泰豫元年:“ 攸之 賧罰羣蠻太甚,又禁 五溪 魚鹽,蠻怨叛?!?胡三省 注引 何承天 《纂文》:“賧,蠻夷贖罪貨也?!?/div>
《國語辭典》:攀親托熟(攀親托熟)  拼音:pān qīn tuō shú
藉著親?戚???或熟人的?名義,和??別??人拉關系。《西游記?》?第?四?二?回??:?「他與那豬八戒當時尋到我的門前,講甚么攀親托?熟之言?,被我怒發(fā)沖天,與他?交戰(zhàn)幾合,也只如此,不見甚么高作?!?/div>
分類:熟人名義
《國語辭典》:開門錢(開門錢)  拼音:kāi mén qián
民間婚禮習俗。男方至女家迎娶時,女方親友向男方索取金錢,收受后才開門讓新娘出嫁。后泛指傳統(tǒng)婚禮中,請人開門時所付與的錢?!度辶滞馐贰返谝痪呕兀骸概巳贸龆馘X來做開門錢,然后開了門。」
《國語辭典》:假公濟私(假公濟私)  拼音:jiǎ gōng jì sī
假借公家的名義以謀取個人私利。元。無名氏《陳州糶米》第一折:「這是朝廷救民的德意,他假公濟私,我怎肯和他干罷了也呵!」《清史稿。卷一三三。兵志四》:「于是幫辦人員假公濟私,百端紛擾?!?/div>
《漢語大詞典》:借公行私
借公事的名義謀取私利。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一:“見善忘舉者妬,知惡不劾者比,依違是非者譎,借公行私者佞。”
《漢語大詞典》:名正理順(名正理順)
謂名義正當,合乎道理。 唐 顏真卿 《請復七圣謚號狀》:“ 高祖 諡 太武 ,用 漢 制; 太宗 諡曰 文 ,行 周 道也。名正理順,垂之無窮?!?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三:“三酒之名,以酌有事者,取賜酒則別為一名,庶幾名正理順?!?/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