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各別(各別)  拼音:gè bié
1.各自分別、各不相同。元。李壽卿《伍員吹簫》第三折:「我不是你這里人,不知此處的鄉(xiāng)風(fēng),與俺那里全然各別?!?br />2.特別,與眾不同?!都t樓夢》第一二○回:「他那一種脾氣也且各別另樣?!?/div>
《國語辭典》:各白世人  拼音:gè bái shì rén
毫無關(guān)系的人。元。秦??夫《東堂老。楔子》:「他和我是各白世人,他不曾見我便罷,他見了我呵,他叫我一聲揚州奴?!挂沧鳌父鲃e世人」、「各姓他人」。
分類:不相干
《國語辭典》:一龍生九種,種種各別(一龍生九種,種種各別)  拼音:yī lóng shēng jiǔ zhǒng,zhǒng zhǒng gè bié
俗傳龍生九子,各有所好,表現(xiàn)不同。比喻同一祖宗所傳下來的子孫,也有好壞不同。《紅樓夢》第九回:「俗語說的好:『一龍生九種,種種各別』,未免人多了就有龍蛇混雜,下流人物在內(nèi)?!?/div>
《漢語大詞典》:各別世人
見“ 各白世人 ”。
《國語辭典》:各白世人  拼音:gè bái shì rén
毫無關(guān)系的人。元。秦??夫《東堂老。楔子》:「他和我是各白世人,他不曾見我便罷,他見了我呵,他叫我一聲揚州奴?!挂沧鳌父鲃e世人」、「各姓他人」。
分類:不相干
《漢語大詞典》:三古
(1).上古、中古、下古的合稱。所指時限各別。漢書·藝文志:“道深矣,人更三圣,世歷三古。” 顏師古 注引 孟康 曰:“《易·繫辭》曰:‘之興,其於中古乎?’然則 伏羲 為上古, 文王 為中古, 孔子 為下古?!?span id="60oldli" class="book">《禮記·禮運》“始諸飲食” 唐 孔穎達 疏:“ 伏羲 為上古, 神農(nóng) 為中古, 五帝 為下古?!?元 李治 敬齋古今黈卷五:“前人論三古各別者,從所見者言之,故不同。然以吾身從今日觀之,則洪荒太極也,不得以古今命名。大抵自 羲 、 農(nóng) 至 堯 、 舜 ,為上古; 三代 之世,為中古;自 戰(zhàn)國 至于今日以前,皆下古也?!?br />(2).泛指古代。魏書·律歷志上:“三古所共行,百王不能易?!?明 楊慎 《評李杜韓柳》:“ 晏元獻 公嘗言……上傳三古,下籠百世,橫行闊視於綴述之塲者, 子厚 一人而已?!?br />(3).指書體演變過程中的古文、大篆、小篆。 唐 張懷瓘 書斷·神品:“古文可為上古,大篆為中古,小篆為下古。三古謂實,草隸為華;妙極於華者 羲 、 獻 ,精窮於實者 籀 、 斯 。”
《國語辭典》:四教  拼音:sì jiào
1.孔子四大教育要目:文、行、忠、信?!墩撜Z。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詩、書、禮、樂?!抖Y記。王制》:「樂正崇四術(shù),立四教。順先王詩書禮樂以造士,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br />3.婦德、婦言、婦容、婦幼。《文選。干寶。晉紀(jì)總論》:「而其妃后躬行四教?!挂卜Q為「四德」、「四行」。
4.佛教用語。中國佛教天臺宗的判教學(xué)說。(1)從釋尊說法的內(nèi)容分成:三藏教、通教、別教、圓教四種,合稱為「四教」或「化法四教」。(2)從釋尊說法的方式分四: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四種合稱為「四教」或「化儀四教」。兩種合稱為「八教」?!端慕塘x》卷一:「今所立義意異前規(guī),故略撰四教門,用通大師漸、頓、秘密、不定之蹤?!?/div>
《漢語大詞典》:各白
各別,互不相干。 元武漢臣《老生兒》第四折:“那女夫便是各白的人,那女兒也該把俺 劉 家認(rèn)。”參見“ 各白世人 ”。
《國語辭典》:各白世人  拼音:gè bái shì rén
毫無關(guān)系的人。元。秦??夫《東堂老。楔子》:「他和我是各白世人,他不曾見我便罷,他見了我呵,他叫我一聲揚州奴。」也作「各別世人」、「各姓他人」。
分類:不相干
《國語辭典》:巴船  拼音:bā chuán
拉船。將兩條繩子,各系在船的兩端,另一頭則固定在各別的岸邊,過河時渡船的人拉收繩子,使船靠向岸邊。如:「船夫一面巴船,一面悠閒地哼著小曲?!?/div>
《國語辭典》:語氣(語氣)  拼音:yǔ qì
說話的口氣。有決定、商榷、疑問、驚嘆、祈使、命令等的分別。
《漢語大詞典》:牒呈
(1).下呈上的文書。 明 徐師曾 《文體明辨·公移》:“今制……下達上者曰咨呈,曰案呈,曰呈,曰牒呈,曰申?!?br />(2). 清 制,凡官文書,上行下行平行,各別其制:“府佐貳行知府,州縣佐貳行州縣,各用牒呈;直隸州知州行知府,用牒呈;兩司首領(lǐng)行知府,用牒呈;府廳于提督用牒呈;司道于司道用牒呈;州縣于副將用牒呈。”參閱《清會典·禮部·儀制清吏司四》。
《國語辭典》:分形同氣(分形同氣)  拼音:fēn xíng tóng qì
形體分別而氣息相同。三國魏。曹植 求自試表:「而臣敢陳聞于陛下者,誠與國分形同氣,憂患共之者也?!埂端螘?。卷五五。列傳。傅隆》:「父子至親,分形同氣?!?/div>
五性各別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法相宗所立。(參見:五性)
五性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法相宗所立。一切眾生之機類,分為五性,而定成佛不成佛:一、定性聲聞,有可開阿羅漢果之無漏種子者。二、定性緣覺,有可開辟支佛果之無漏種子者。三、定性菩薩,有可開佛果之無漏種子者。四、不定性,有二種三種之無漏種子者。此中有四種:一、菩薩聲聞不定,有佛果與羅漢果之二種子者。二、菩薩緣覺不定,有佛果與辟支佛之二種子者。三、聲聞緣覺不定,有羅漢果與辟支佛之二種子者。四、聲聞緣覺菩薩不定,有羅漢果與辟支佛與佛果之三種子者。五、無性,無三乘之無漏種子,但有可開人天果之有漏種子者。如此五性各別,故謂之為三無二有。以配于法華經(jīng)之三草二木。(參見:三草二木)。三無者:謂定性聲聞與定性緣覺與無性之三種,無佛種子而畢竟無成佛也。二有者:言定性菩薩與不定性之一分,以有佛種子而必可成佛也。此五性各別之法門,為一宗之眼目,與華嚴(yán)天臺之一乘家對抗者。玄奘慈恩于此,最為盡力。宋僧傳四(窺基傳)曰:「奘曰:五性宗法,唯汝流通,他人則否?!挂娢ㄗR樞要上本,義林章一末諸乘章,法華玄贊一,同學(xué)鈔一之二。
【佛學(xué)常見辭匯】
法相宗將一切眾生的根機,分為五類,叫做五性。一、有可修成阿羅漢果的無漏種子者,名定性聲聞。二、有可修成辟支佛的無漏種子者,名定性緣覺。三、有可修成佛果的無漏種子者,名定性菩薩。四、兼有以上二種或三種的無漏種子,則將來所證之位,遇緣成熟,并不一定證何種果者,名不定性。五、并無以上三乘的無漏種子,但有可修成人天果的有漏種子者,名為無性。
【三藏法數(shù)】
(出華嚴(yán)經(jīng)隨疏演義鈔)
〔一、定性聲聞〕,因果不易,名曰定性,聞佛聲教而得覺悟名曰聲聞,謂惟習(xí)聲聞之因,而證聲聞之果,更不進求佛道,是名定性聲聞也。
〔二、定性緣覺〕,謂觀因緣生滅之法,覺悟真空之理,故曰緣覺。謂唯習(xí)緣覺之因,而證緣覺之果,更不進求佛道,是名定性緣覺也。
〔三、菩薩性〕,菩薩,梵語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菩薩悲智雙運,冤親等觀,廣利眾生,證菩提果,是名菩薩性也。
〔四、不定性〕,謂遇緣熏習(xí),修行不定,若近聲聞而習(xí)聲聞法,若近緣覺而習(xí)緣覺法,若近菩薩而習(xí)菩薩法,各隨所習(xí)而成其性,是名不定性也。
〔五、無種性〕,無種者,無善種也。謂人撥無因果,不受化度,甘溺生死,不求解脫,是名無種性也。(撥者,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