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維基
施臺臣,字星六,號嵓石,南直隸池州府青陽縣十六都人。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丙午科應天鄉(xiāng)試九十二名舉人,天啟二年(1622年)壬戌科會試一百,三甲一百九十九名進士。吏部觀政,任福建龍巖縣知縣,縣傍海,值紅毛入寇,臺臣率民兵逐之山谷間,寇窘遁,邑賴以全。向多逋賦,時需餉甚急,臺臣為去其羨,約百姓一月為數(shù)期赴納,積逋悉清,歸攜書數(shù)卷而已。

人物簡介

維基
盧維屏,字憲辟,號建臺,山西忻州人。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庚子科山西鄉(xiāng)試舉人,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進士,知宣城,清介有風力。時里役之弊私費倍公賦,維屏置匭庭中,細民得自納,煩費頓省。更徭則以田丁為差,河壖地歲陁而租故在,悉核蠲之。修筑新稔石陂,免新河莊竹木雜稅。禁賭博,治奸宄,用法雖嚴而禮士惠民,多治績,邑有專祠。三十八年行取,擢禮部祠祭司主事,歷員外郎,四十三年任廣東鄉(xiāng)試主考官。四十五年晉主客司郎中,六月出為河南參政,歷按察使,天啟元年升河南右布政使。二年起調(diào)通州兵備布政使,三年升山東左布政使,崇禎三年因曾保舉罪弁趙一鳳為兵部侍郎侯恂彈劾。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云南姚安人。萬歷三十八年進士。曾增輯陶宗儀《說郛》,又增入明人說郛五百二十七種,為《續(xù)說郛》。
維基
陶珽(1575年6月19日—?),字稚圭,號不退,又號紫闐,自稱天臺居士。云南姚安府官籍浙江省黃巖縣人,詩人。早年讀書于白井庵大覺寺,拜可全和尚為師。辛卯云南鄉(xiāng)試第六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中庚戌科會試二百七十九名,廷試二甲四十八名進士,大理寺觀政,初授刑部四川司主事,升福建司員外郎、山西司郎中,四十三年出為直隸大名府知府,丁憂歸。服闋,起補永平府知府,天啟元年(1621年)四月升按察司副使,管山石二路,改陜西隴右道副使,轉(zhuǎn)山東遼東兵備道,與經(jīng)略袁崇煥籌糧運餉。官至武昌兵備道。有詩名,與邢侗齊名,與袁宏道、董其昌、陳繼儒等友好。曾重刻陶宗儀《書史會要》、《說郛》等書。陶珽順治3年重輯陶宗儀編之《謝氏詩源》。

人物簡介

維基
鄭升,字臺擢,號龍幽,福建泉州府同安縣軍籍,福州府長樂縣人。原名鄭階陛。萬歷十六年(1588年)中式戊子科福建鄉(xiāng)試舉人,改名鄭升。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登甲辰科進士,兵部觀政,初授歸善知縣,三十七年除番禺知縣,四十一年考察,補恩縣知縣,四十二年調(diào)棗強縣,四十三年升刑部主事,四十六年升員外,四十七年升郎中,本年升廣西平樂府知府,天啟二年(1622年)升兩淮運使,三年京察免官。
朱國禎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朱國禎(16世紀—1618年),字翰臺,陜西西安府乾州武功縣人。朱國禎是岐山訓導朱光裕之子,閉戶專心讀書,到萬歷四十年(1612年)中舉人,四十四年(1616年)成進士,獲授壽光知縣,任內(nèi)簡易平恕,得百姓親愛之,二年后獲調(diào)用到北京,但不久就去世。少子朱運豐,個性孝順溫厚,鄉(xiāng)人稱為恂恂君子,擅長古今文章,教授多名子弟,亦不只教導文詞,為當時的經(jīng)師少見,考至歲貢。兒子朱晸是舉人;兄子朱晟亦擅長文章。
林釬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林釬(?—1636年),字實甫,號鶴臺,福建龍溪縣人(出生于金門),探花。官至東閣大學士,曾獲崇禎帝御書。金門后壟與金城南門的林氏家廟,掛有與他相關的「探花宰相」匾額。生于金門甌壟位在金門前埔前面,清道光年間被風沙湮沒,居民遷到下新厝附近,為現(xiàn)在的后壟。,相傳誕生前夕有異象,整個甌壟湖連續(xù)鳴沸長達三天三夜。林釬七歲喪父,隨母親改嫁而在龍溪縣居住地今屬漳州市龍文區(qū)藍田街道。成長進學。后來他以龍溪籍參加萬歷四十年(1612年)鄉(xiāng)試,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登一甲第三名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此后任國子監(jiān)司業(yè)、升國子監(jiān)祭酒。當時魏忠賢一派欲私鑄銅錢,打算拿走國子監(jiān)的銅鼎、銅缸,被林釬阻止。而后因為不齒宦官魏忠賢想要與孔子并列的行徑,而掛冠求去。崇禎元年(1628年),魏忠賢遭誅,林釬以原職起用,后升禮部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崇禎七年(1634年),和枚卜、劉宗周同時召對文華殿,陳「用人、理財、靖寇、寧邊(綏邊)」四策,得到崇禎帝賞識,遂拜東閣大學士,入內(nèi)閣。據(jù)說林釬因為沖淡和平,廉介自守受崇禎帝信賴,而賜御書「淡泊寧(寧)靜,中正和平」八字。但因此遭到當時內(nèi)閣首輔嫉妒,故意將許多事務交由他處理,令林釬積勞成疾。崇禎九年(1636年)卒,謚文穆,賜祭葬,入祀鄉(xiāng)賢祠。

人物簡介

維基
徐騰芳(1580年—?年),字云卿,號玉臺,直隸寧國府宣城縣人,儒籍。丙午應天府鄉(xiāng)試三十二名舉人,萬歷三十八年(1610年)庚戌科會試九十九名,第三甲第一百一十七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四川成都府新津縣知縣,四十年調(diào)富順縣,四十二年升江西九江府同知,四十五年升戶部員外郎。天啟初,任直隸真定府知府,二年(1622年)八月升山西易州兵備副使,擒賊黨于宏志等,破其眾六千人,條議十余事,悉中肯。綮朝廷欲以邊才進用,遷參政卒。
仇夢臺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仇夢臺,字泰符,南直隸徽州府歙縣匠籍。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應天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己未科進士,初授平鄉(xiāng)縣知縣,三韓用兵,檄征車鐵,咄嗟立辦,先期馳納,未嘗斂民間一錢。會山東白蓮教亂起,蹂躪曹、滕,震逼長垣,乃調(diào)夢臺于長垣,至則增陴浚隍,繕兵布諜,渠寇于丁欒等望風遠遁,長垣安堵。入計考最,得戶部山西司主事。尋榷淮安清江廠稅,夢臺為參新舊,酌存減收,稅時一一驗放,并立木榜以示,使吏不敢欺商,永著為令。兩載足額,余溢悉解佐邊。積勞成疾,卒于官邸。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578—1645 【介紹】: 明浙江山陰人,字起東,號念臺,晚改號克念子。萬歷二十九年進士,授行人。天啟元年為儀制主事,歷右通政,以劾魏忠賢,削籍歸。崇禎元年召為順天府尹,數(shù)上疏忤思宗意,遂謝病歸。八年再召授工部左侍郎,累擢左都御史,復以論救姜埰、熊開元革職歸。福王監(jiān)國時,起故官,劾馬士英、高杰、劉澤清,爭阮大鋮不可用,不聽,遂告歸。南都亡,絕食二十三日卒,門人私謚正義。治理學以慎獨為宗,力倡誠敬之說。曾筑證人書院,講學于蕺山,人稱蕺山先生。有《周易古文鈔》、《圣學宗要》、《劉蕺山集》等。
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啟東,紹興山陰人。萬歷辛丑進士,自行人遷禮部主事歷官工部左侍郎左都御史掌都察院事有蕺山詩集
維基
劉宗周(1578年—1645年),初名憲章,字起東,號念臺,因講學于蕺山書院,后人稱其為蕺山先生。浙江山陰縣(今屬紹興市)人。明末哲學家、文學家、政治人物。“浙東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著作以古奧難解著稱。劉宗周為遺腹子,自幼隨母養(yǎng)于外祖父章穎家。章穎頗有學問卻屢試不第,徐階、陶望齡、周應中等人均出其門下。萬歷二十五年(1597年),劉宗周中式丁酉科浙江鄉(xiāng)試四十六名舉人,萬歷二十九年(1601年),登辛丑科進士,不久因母喪,守孝三年。師從湖州德清學者許孚遠。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封行人,為官剛正,敢于直諫,官太仆寺少卿,“必三四辭而后受事”。天啟時,因得罪魏忠賢,削籍。明思宗繼位,替楊漣、左光斗等平反,命宗周為順天府(今北京)府尹。崇禎元年(1628年),劉宗周指出崇禎帝施政弊病,上疏言:“陛下救治之心,操之太急。醞釀而為功利;功利不已,轉(zhuǎn)為刑名;刑名不已,流為猜忌;猜忌不已,積為壅蔽”,崇禎帝以為他迂闊,但仍嘆其忠。崇禎二年己巳之變起,京師被圍,米價騰躍,劉宗周上疏請罷九門稅,又修賈區(qū)以處貧民,為粥以養(yǎng)老疾,嚴行保甲之法,安定民心。劉宗周在任京尹期間,政令一新,力挫豪強。對太監(jiān)無理請求都不答應,而被指責攻擊,宗周治事如常,武清伯手下毆國子監(jiān)學生,宗周捶之,枷武清門外,又持明法紀,周恤貧民,后謝病歸,都人為之罷市。崇禎九年下旨起用,授工部左侍郎,又上疏曰:“陛下求治太急,用法太嚴,布令太繁,進退天下士太輕。諸臣罪飾非,不肯盡職業(yè),故有人而無人之用,有餉而無餉之用,有將不能治兵,有兵不能殺賊。流寇本朝廷赤子,撫之有道,則還為民”,屢次直言上疏,每受貶斥。崇禎十四年九月,吏部缺左侍郎,崇禎帝上朝時嘆氣說「劉宗周清正敢言,可用也?!?,于是再次起用了他,后官至左都御史,常起常罷。崇禎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破北京,明思宗自縊煤山,劉宗周徒步荷戈,詣杭州,責巡撫黃鳴駿發(fā)喪討賊,又與故侍郎朱大典,故給事中章正宸、熊汝霖召募義旅,以備勤王。五月,福王朱由崧登極于南京,以宗周為左都御史。宗周自稱草莽孤臣,屢次上書討賊復仇,后因劾馬士英、阮大鋮,被黜歸里。弘光元年(清順治二年,1645年),多鐸率清軍攻陷杭州,劉宗周正在進餐,聞訊推食慟哭:“此余正命之時也”,決定絕食殉國。其門人王毓蓍率先投水自盡,他說:“吾講學十五年,僅得此人?!庇虚T生勸他:“死而有益于天下,死之可也;死而無益于天下,奈何以有用之身輕棄之?”答道:“吾固知圖事賢于捐生,顧余老矣,力不能勝?!彼旖^食二十日,閏六月八日卒,享年六十八。另一門生祝淵,在劉宗周卒前兩日,亦自縊死。
沈維堡 朝代:

人物簡介

維基
沈維堡(16世紀—17世紀),字純臺,號心南,浙江杭州府仁和縣籍,南直隸鎮(zhèn)江府金壇縣人。萬歷四十年(1612年),沈維堡中式壬子科浙江鄉(xiāng)試第八十六名舉人,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成進士,之后復姓史,授江西永新知縣,在當?shù)赝亟ㄎ膹R、設立義倉,聲譽良好,教授的士子都有成就;之后他升任順天府通判,轉(zhuǎn)官工部都水司主事,崇禎二年(1629年)因修筑都城的懸簾過薄而和張鳳翔、唐昌世下獄,著有《尚書晚訂》。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浙江海寧人,字孺臺。萬歷四十七年進士。官揚州知府。有《留都武學志》。
維基
徐伯徵,字吉臣,號譽星,浙江杭州府海寧縣人,同進士出身。祖徐鶴齡,嘉靖十七年戊戌進士。父徐紹志,字魯源,官鉛山縣丞。萬歷四十三年(1615年)乙卯科浙江鄉(xiāng)試舉人,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進士,仕至揚州府知府。著有《資敬堂集》、《留都武學志》。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39 【介紹】: 明湖廣黃岡人,字無逸。萬歷四十一年進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坐事貶官。崇禎中以薦起為山東按察副使。清兵破濟南時,自殺。
維基
周之訓(?年—1639年),字無逸,號日臺,湖廣黃岡縣(今湖北黃岡市)人。明末政治人物。天啟進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因事貶官。崇禎年間,起為山東按察司副使。崇禎十一年冬,清軍經(jīng)居庸關入華北,周之訓偕同布政使張秉文、巡按御史宋學朱等防守空城濟南,城破殉國。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癸丑科進士,累官浙江按察使,因事貶官。崇禎年間,起為山東按察司副使。崇禎十一年冬,清兵破居庸關南下,楊嗣昌檄巡撫顏繼祖移師德州,督軍高起潛擁兵臨清不救。布政使張秉文、巡按御史宋學朱、周之訓、翁鴻業(yè),參議鄧謙,鹽運使唐世熊等率殘兵守城。不久,城陷,周之訓望闕再拜而死。張秉文、宋學朱、濟南知府茍好善、同知陳虞胤、通判熊烈獻、歷城知縣韓承宣皆殉國。后謚節(jié)湣。
李佺臺 朝代:明至南明

人物簡介

維基
李佺臺(1580年—1645年),字仲方,福建泉州府南安縣人,明朝、南明政治人物。萬歷三十四年(1606年)中福建鄉(xiāng)試第三名舉人,次年(1607年)聯(lián)捷進士,獲授直隸鎮(zhèn)江教授,遷國子助教,戶部主事、員外郎、郎中,外任廣東南韶參議,平定銅鼓嶂和九連山的流寇;再轉(zhuǎn)云南按察使,平反普名聲羅織的冤獄。后來,他調(diào)任荊西參政,制定長江賦稅,升為湖廣右布政使,改官金衢參政,在當?shù)匦藿ń綐颍嚮臅r賑災,人民存活;再升任進浙江左布政使和南京光祿卿。隆武帝繼位,依然讓他擔任光祿卿,不久請求退休去世。
薛玉衡 朝代:明末

人物簡介

維基
薛玉衡,初名三臺,字六符,浙江寧波府定??h(今屬浙江省寧波市鎮(zhèn)海區(qū))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寄籍寧波府定??h(今鎮(zhèn)海)。治詩經(jīng)。于明萬歷四十七年(1619年),登己未科進士。天啟二年起,歷任工部主事、員外郎。曾在山東任御史,后任歸德(今屬河南)知府。明末農(nóng)民起義紛繁,曾鎮(zhèn)壓齊魯白蓮教起義。后辭官歸里。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1622 【介紹】: 明山東臨清人,字思永。萬歷三十五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擢吏科給事中,數(shù)抗疏言事,語多斥中貴。天啟元年上疏請帝修省,繼又請帝親政,痛斥魏忠賢之心腹徐大化,被逮下獄,榜掠至死。
維基
周朝瑞(1580年—1625年),字思永,號衡臺,山東東昌府臨清州民籍江西南城縣人。同進士出身。周朝瑞是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進士,授中書舍人,明光宗時,擢吏科給事中。天啟元年(1621年)遷禮科左給事中。因王化貞事得罪魏忠賢的心腹徐大化。天啟五年(1625年)魏黨興大獄,逮太仆少卿周朝瑞、左副都御史楊漣、僉都御史左光斗、給事中魏大中、御史袁化中、陜西副使顧大章。同年六月,下詔獄,錦衣衛(wèi)都督田爾耕進行拷打,不久皆死于獄中,時謂“東林六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