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生卒】:1033—1095或1096 【介紹】: 宋懷州河內人,徙居河中府,字昌叔。第進士。調華池令,有政聲。神宗熙寧間知淳化縣,隨韓絳宣撫陜西。元豐中,從種諤征西夏,參其軍事。哲宗元祐初,反對司馬光等棄熙、蘭之議。紹圣初,以直秘閣為陜西轉運使,加直龍圖閣,知慶州、延安府,徙秦州,未行卒。全宋文·卷二一八二
穆衍,字昌叔,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人,徙河中。第進士,調華池令,后知淳化,從韓絳宣撫陜西。元豐中,種諤西征,參其軍事。七年,為管勾熙河蘭會路經(jīng)略司機宜文字。元祐元年,權都大提舉清河輦運公事。大臣議棄熙、蘭州,衍以為不可,議乃止。改陜西轉運判官、金部、戶部員外郎。四年,為戶部郎中。五年,除右司員外郎,進右司郎中。六年,權陜西轉運使。七年,遷左司郎中。紹圣元年,加直龍圖閣、知慶州,徙延安,又徙秦州,未行而卒,年六十三。《宋史》卷三三二有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鄭州人,字仲叔。第進士。神宗熙寧中為監(jiān)察御史,疏劾李復圭輕敵敗國及程昉開河無功,二人實王安石所主,陶不屈,出簽書隨州判官。久之,遷侍御史,復陳官冗之敝,出知汝州、徙晉州。后以龍圖閣待制知應天府、順昌府、瀛州。哲宗元符中,例奪職。卒年六十七。全宋詩
盛陶(一○三三~一○九九),字仲叔,新鄭(今屬河南)人(《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三八)。舉進士。神宗熙寧五年(一○七二),為監(jiān)察御史里行,簽書隨州判官。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為秘書少監(jiān)、右司郎中(同上書卷三九五、四○七)。三年,拜侍御史(同上書卷四○九)。四年,知汝州(同土書卷四二七)。五年,徙晉州(同上書卷四四五)。紹圣元年(一○九四),權禮部侍郎、中書舍人(《宋會要輯稿》禮三之二一、二五)。三年,出知虢州(同上書職官六七之一三)。遷知潁昌府(《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九九)。元符元年(一○九八),徙瀛州。二年,知和州,卒(同上書卷五一四、五一五),年六十七?!?a target='_blank'>宋史》卷三四七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一七五九
盛陶(一○三三——一○九九),字仲叔,鄭州(治今河南鄭州)人。第進士。熙寧中為監(jiān)察御史。劾李復圭輕敵敗國,程昉開河無功。二人實王安石所主,陶不少屈,出為隨州簽書判官。久之,入為太常博士、考功員外郎、工部右司郎中,至侍御史。出知汝州,徙晉州。召為太常少卿。進禮部侍郎、中書舍人,以龍圖閣待制知應天府、順昌府、瀛州。元符初奪職,二年卒,年六十七。《宋史》卷三四七有傳。
人物簡介
朱明之,字昌叔,江都(今江蘇揚州)人。王安石妹婿。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清嘉慶《揚州府志》卷三九)。官著作佐郎,進崇文院校書(《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九)。曾知秀州,遷兩浙監(jiān)司(同上書卷二七八、三五五)。官至大理少卿。事見《王荊公詩注》卷三《寄朱昌叔》注。今錄詩六首。全宋文·卷一一一九
朱明之,字昌叔,江都(今江蘇揚州)人?;实v元年進士及第,王安石妹婿。初宰山陽,為著作佐郎。熙寧四年,詔充崇文院校書,除樞密院檢詳兵房文字。六年二月,擢館閣??薄F吣昶咴?,權判刑部,遷太常博士。九年十月,出知秀州。后官至集賢校理、大理少卿。元豐四年十月,落職勒停。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九、二三三、二四二、二五四、二七八、三一七,《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一二,《宋詩紀事小傳補正》卷三。
人物簡介
【生卒】:1035—? 【介紹】: 宋澶州清豐人,字美叔。晁端稟弟。登進士第。與章惇同年生,同榜及第,又同為館職,常以“三同”相呼。哲宗紹圣初章惇為相,倡“紹述”之說,端彥力諫,黜為陜守。歷秘書少監(jiān)、開府儀同三司。文章書法,為朝野所崇尚。全宋詩
晁端彥(一○三五~一○九五)(生平據(jù)《曲洧舊聞》卷五),字美叔,其先清豐(今屬河南)人,后徙彭城(宋王圭《華陽集》卷五○《晁君墓志銘》)。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進士(《曲洧舊聞》)。一說嘉祐二年進士(《東坡全集》卷七《懷西湖寄晁美叔同年》)。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權開封府推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六)。七年,以都官員外郎提點淮南東路刑獄,徙兩浙路(同上書卷二五五)。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以司勛郎中為賀遼國正旦使(同上書卷三八五),后又為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同上書卷四四二)。紹圣初以秘府少監(jiān)黜知陜州(《曲洧舊聞》)。二年卒(《雞肋集》卷六○《祭陜州二叔父文》)。今錄詩五首。全宋文·卷一八三二
晁端彥(一○三五——一○九五),字美叔,清豐(今河南清豐)人。與章惇同生于乙亥,同于嘉祐四年進士及第,又同為館職,常以三同相呼。熙寧四年權發(fā)遣開封府推官,七年自淮南東路刑獄徙兩浙路。元豐五年為金部郎中。元祐四年知蘇州,五年為右司郎中、江淮荊浙等路發(fā)運使。紹圣初,章惇入相,見其設施,極力諫之,惇怒,黜為陜守,因謂其親曰:「三同今日不同矣?!古c蘇軾相友善,文章書法,為時所宗。見盛陶《晁端彥墓志銘》(殘文)、晁補之《祭陜州二叔父文》及《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二六、二三二、二五三、二六五、二八○、四四○、四八三等。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普州安岳人,字叔明。仁宗慶歷六年進士。任晉原令,累官知梓州。神宗熙寧末,范純仁帥懷慶,有訟純仁不法者,詔系寧州,命如晦往訊之,力辨其誣。富弼、韓縝有詩稱述其事。全宋詩
馮如晦,字叔明,普州安岳(今屬四川)人(《鶴山大全集》卷三九《綿州通判廳二賢祠堂記》)。仁宗慶歷六年(一○四六)進士(清道光《安岳縣志》卷九)。神宗元豐元年(一○七八),為陜西提刑(《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八四)。哲宗元祐三年(一○八八),為永興軍路提刑(同上書卷四一一、四一五)。六年,為左朝議大夫、戶部郎中(同上書卷四五七)。七年,為集賢校理、知梓州(同上書卷四七四)。全宋文·卷一五三三
馮如晦,字叔明,安岳(今四川安岳)人。慶歷中舉進士,治平中為晉原令,遷中都外郎。熙寧末、元豐初,為御史臺推直官。元祐中,歷永興軍路提刑、夔州路轉運使、戶部郎中。七年,以集賢校理知梓州。見文同《丹淵集》卷三九《秘書丞馮君墓志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八四、四一一、四五七、四七四、四八二。
人物簡介
【生卒】:1036—1081 【介紹】: 宋大名莘縣人,字詹叔。王素從子,王雍子。早孤,自力于學,好講切天下利害。以祖蔭歷通判閬州,知滁州,主管北京御史臺,請復明經(jīng)科,加試貢士以策。提點陜西刑獄,徙河東長子縣,為開封府推官,有聲績。徙廣南轉運使。神宗熙寧初廣人訛言交阯民且至,中外以為憂,神宗曰:“王靖在彼,可無念。”入為度支副使。官終寶文閣直學士。有《廣東會要》。全宋詩
王靖,字詹叔,一作瞻叔(《蘇學士集》卷一三《送外弟王靖序》),大名莘縣(今屬山東)人。以祖蔭入仕,歷闐州通判,知滁州,開封府推官,利州路轉運判官。仁宗嘉祐七年(一○六二),提點陜西路刑獄(《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九七)。徙廣南東路轉運使。神宗熙寧元年(一○六八),知廣州(《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一○)。《宋史》卷三二○有傳。全宋文·卷一八三三
王靖(一○三六——一○八一),字詹叔,大名莘(今河北莘縣)人,王素從子。天圣三年,以祖蔭授秘書省校書郎,通判閬州,知滁州,主管北京御史臺。嘉祐間擢利州路轉運判官,提點陜西刑獄。治平二年,改河北提點刑獄、權發(fā)遣開封府判官,徙廣南轉運使。熙寧中,拜太常少卿、知廣州,入為度支副使。元豐四年卒,年四十六。參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一○三、一八九、一九七、二○四、二○六、二一八,《宋史》卷三二○。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熙寧六年(1073)任荊湖北路轉運判官。熙寧九年(1076)任福建路提點刑獄公事。熙寧十年(1077)任廣南東路轉運副使。元豐元年(1078)8月勒停。元祐元年(1086)任海州知州。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建州浦城人,字遵晦,一作晦叔。英宗治平四年進士。授處州司理,調安仁令,率民墾田,治理溝洫,子弟秀者送于學。遷知新昌,使者奏其課為第一。累官朝奉郎、通判筠州。卒年四十四。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滄州無棣人,字端叔,號姑溪居士。之純從弟。神宗元豐年間進士。師事范純仁。后從蘇軾于定州幕府。歷樞密院編修官、通判原州?;兆诔?,提舉河東常平。坐草純仁遺表及行狀,編管太平州,徙唐州,官終朝請大夫。卒年八十余。能文,尤工尺牘,蘇軾謂入刀筆三昧。有《姑溪居士集》等。全宋詩
李之儀,字端叔,自號姑溪居士,滄州無棣(今山東無棣西北)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民國《無棣縣志》卷八)。元豐六年(一○八三),曾辟為祭奠高麗國使書狀官(《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一)。哲宗紹圣初蘇軾知定州,辟為管勾機宜文字。四年(一○九七)因折可適兵敗事連累,罷原州通判(同上書卷四九一)。后以元祐黨籍貶惠州。元符元年(一○九八)召監(jiān)內香藥庫,旋因從蘇軾辟事勒停(同上書卷五一一)。徽宗崇寧初提舉河東常平,又以代作范純仁遺表忤蔡京,編管太平州,遂居姑熟。久之,徙唐州。官終朝請大夫。有《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后集》二十卷。《宋史》卷三四四有傳。 李之儀詩,以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姑溪前后集》為底本。校以明吳氏叢書堂鈔本(殘存卷五、卷六,簡稱吳鈔,藏北京圖書館),清楊守敬跋明黃汝亨鈔本(簡稱黃鈔,藏上海圖書館),清丁丙藏并跋之清研經(jīng)樓抄本(簡稱研經(jīng)樓本,藏南京圖書館),清咸豐伍崇曜??痘浹盘脜矔繁荆ê喎Q粵本),清宣統(tǒng)吳崶金陵督糧道署??荆ê喎Q吳刊)。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詞學圖錄
李之儀(1038-1117) 字端叔,晚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滄州無棣(今屬山東)人,一說樂壽(河北獻縣)人。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詞》。全宋文·卷二四○九
李之儀,字端叔,滄州無棣(今山東無棣)人。頎子,之純從弟。進士及第,曾任河中府萬全縣令、權知開封府開封縣。元豐中曾入呼延幕府,為折可適所知。六年十二月以楊景略奏辟使高麗。元祐中為樞密院編修官,與蘇軾兄弟游。及第幾三十年,乃于元祐八年從蘇軾辟,主管定州安撫司事機宜文字。紹圣四年為原州通判。元符二年,監(jiān)內香藥庫,以蘇軾薦辟,「為奸臣心腹之黨」放罷。崇寧元年,提舉河東常平,坐為范純仁草《遺表》,并作《行狀》,除名勒停,編管太平州,遂居姑熟,自號姑溪居士、姑溪老農。久之,徙唐州。政和三年九月,以與楊姝踰濫及以楊姝所生男為己子,自管勾成都府玉局觀除名勒停。卒于重和元年(是年作有《祥瑛上人字序》)以后,年八十馀。見《東都事略》卷一一六《李之儀傳》,《宋史》卷三四四《李之儀傳》及《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一、四九一、五一一,《宋會要輯稿》職官六七之一九、六七之二六、六八之二九。著有《姑溪居士文集》、《姑溪詞》。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泉州同安人,字聲叔。仁宗皇祐元年進士。累遷大理丞。王安石奇其文而薦之,歷廣西運判。哲宗元祐五年知臺州。全宋詩
石賡,字聲叔,同安(今屬福建)人。仁宗皇祐元年(一○四九)進士。王安石奇其文,薦之,遷審官院。勸湖南提點刑獄、廣西轉運判官(清乾隆《福建通志》卷四五)。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以朝散郎知臺州(《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二地)。今錄詩二首。
人物簡介
【生卒】:1038—1097 【介紹】: 宋京兆武功人,字景叔。英宗治平二年進士。嘗學于張載。趙卨帥延安,辟為屬。哲宗元祐二年,累擢軍器監(jiān)丞。吐蕃酋長鬼章青宜結據(jù)洮州,師雄率種誼、姚兕分兵進擊,破洮州,俘鬼章。歷陜西轉運副使、衛(wèi)尉少卿。上《紹圣安邊策》,陳慶歷以來防條得失及御敵之要。進直龍圖閣。官終知陜州。有文集。全宋詩
游師雄(一○三八~一○九七),字景叔,武功(今陜西武功西北)人。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進士(清雍正《陜西通志》卷三○),調儀州司戶參軍。神宗熙寧四年(一○七一),遷德順軍判官、潁州軍事推官。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除宗正寺主簿,遷軍器監(jiān)丞。五年,為陜西轉運判官、提點秦鳳路刑獄。七年,除祠部員外郎,加集賢校理,權陜西轉運使。紹圣二年(一○九五),知邠州,改知河中府。三年,權知秦州兼秦鳳路經(jīng)略安撫使,移知陜州。四年,卒,年六十。事見《永樂大典》卷八八四二引《畫墁集·游公墓志銘》,《宋史》卷三三二有傳。今錄詩六首。全宋文·卷二○一五
游師雄(一○三八——一○九七),字景叔,京兆武功(今陜西武功東南)人。從張載學,治平元年舉進士第一,授儀州司戶參軍,熙寧四年遷德順軍判官。元祐元年,改宣德郎,除宗正寺主簿,遷軍器監(jiān)丞。會吐蕃寇邊,使熙河,佐邊帥劉舜卿破敵有勞,遷陜西轉運判官。五年,移秦鳳路提點刑獄公事,遷承議郎。七年,除祠部員外郎,改工部,以集賢校理權陜西轉運副使。元祐九年,遷朝奉郎,除衛(wèi)尉少卿。紹圣二年,出知邠州,改守河中。三年春,遷直龍圖閣、權知秦州、兼秦鳳路經(jīng)略安撫使、馬步軍都總管,未幾改帥熙河。四年,卒于陜州任上,年六十。著有文集十卷、奏議二十卷。見《游師雄墓志銘》(《永樂大典》卷八八四二),《宋史》卷三三二本傳。
人物簡介
張利一,字和叔,開封(今河南開封)人。耆子。以蔭補供奉官、光州都監(jiān)。提點京東、淮南刑獄,知莫、冀二州,為河北緣邊安撫都監(jiān)兼閤門通事舍人、知廣信軍。治平二年知雄州兼河北緣邊安撫使,再任之。熙寧九年知保州,亦再任。坐事改衛(wèi)州鈐轄。元祐五年知滄州,尋改大名路總管、知澶州。歷鄭、相二州,終雄州團練使。時論多謂其才品俱下。有《奏議》三卷。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五、二七八、四四九、四八○,《宋史》卷二九○《張耆傳》有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