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佛類詞典
參禪
參禪
【佛學大辭典】
(術語)參入禪道之義。證道歌曰:「尋師訪道為參禪?!苟U苑授戒章曰:「參禪問道,戒律為先?!蛊と招菰娫唬骸噶珠g孤鶴欲參禪?!?br />【佛學常見辭匯】
參話頭,如參念佛是誰是。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參入禪道,是謂參禪。但禪宗之禪,其名雖取思惟靜慮之義,而其體為涅槃之妙心。佛學大辭典曰:「禪宗以禪那為宗?!苟U那或譯思惟修,或譯靜慮,為思惟真理,靜息念慮之法,原為三學六度之一。初祖達磨來支那,傳佛心宗,其法唯靜坐默念,發(fā)明佛心,凝工夫而已。其外相一等于禪那,故稱為禪宗。所謂禪宗者,非三學六度之一分禪,于是而如來禪祖師禪之稱起,以經(jīng)論所說六度所攝之禪為如來禪,達磨所傳之心印為祖師禪。故由彼宗之本義言之,則與其謂為禪宗,毋寧目為佛心宗為適當。釋尊在靈山會上拈華,迦葉破顏微笑,為第一祖。二十八傳至達磨,為東土初祖,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是教無言之心印于無言也。五祖弘忍之下,有慧能、神秀二大師。慧能之禪,行于南地,故稱南宗。神秀之化,盛于北地,故稱北宗。而北方不免如來禪之跡,南宗的得祖師禪之神髓。
「見性」禪家之常語,徹見自心之佛性也。達磨之悟性論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黃檗傳心法要曰:「即心是佛,上至諸佛,下至蠢動含靈,皆有佛性,同一心體。所以達摩從西天來,唯傳一法,直指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不假修行。但如今識取自心,見自本性,更莫別求?!寡}論曰:「若欲見佛,須是見性,性即是佛。若不見性,念佛誦經(jīng),持齋持戒,亦無益處?!谷毡居榔降涝ㄕZ,謂見性者佛性也,萬法之實想也,眾生之心性是也。此性渡于有情非情,普于凡夫賢圣,都無所住。故無住之性,雖在于有情,而不住于有情。雖在于惡,而不住于惡。雖在于色,而不住于色。雖在于形,而不住于形。不住于一切,故云無住之性。又此性非色、非有、非無、非住、非明、非無明、非煩惱、非菩提,全無實性,覺之名為見性也。眾生迷此性,故輪回于六道。諸佛覺此性,故不受六道之苦。禪宗向上之作略,不施設文字,不安立言句,直傳佛祖之心印,名為教外別傳,是即教內之真?zhèn)饕?。達磨之悟性論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篃o門關曰:「世尊云: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br />【俗語佛源】
禪,梵語dhyana,意譯為「靜慮」、「思維修」等。謂心專著一境,正審思慮。一般把「禪」和「定」連在一起,稱為「禪定」,或把「參禪」理解為「坐禪入定」。如老舍《二馬》第五段四:「李子榮紋絲不動的在那里坐著,好像老和尚參禪那么穩(wěn)當?!购髞?,禪學之禪的含義又由禪定擴大為定慧,進而引申為禪宗之禪。禪宗之禪,強調明心見性,重視智慧。六祖慧能有偈云:「生來坐不臥,死去臥不坐;一具臭骨頭,何以立功課!」(《壇經(jīng)》)可見慧能為代表的南宗并不強調傳統(tǒng)的坐禪。在禪宗那里,參禪就是參悟,通過參破公案、話頭、玄關等,而頓悟真理。唐·玄覺《永嘉證道歌》謂:「游江海,涉山川,尋師訪道為參禪?!贡砻鲄⒍U者必須由明師指點,多方請教,不可盲參瞎修,以免誤入邪途,成為「野狐禪」。又宋·蘇軾《夜直玉堂攜李之儀端書詩至夜半書其后》詩:「暫借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挂庵^領悟微妙的詩意。(李明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