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7詞典 1分類詞匯 36
《國語辭典》:江樓(江樓)  拼音:jiāng lóu
1.矗立于江邊的樓房。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三:「千家山郭靜朝暉,一日江樓坐翠微。」
2.位于四川省綿陽縣東邊的樓臺,約為唐代時所建。
《國語辭典》:蘭陵(蘭陵)  拼音:lán líng
1.郡名。春秋戰(zhàn)國時楚地,故城約在今山東省嶧縣東。荀況適楚,春申君以為蘭陵令,即此地。見《讀史方輿紀(jì)要。卷三十二。山東三。袞州府。嶧縣》。
2.縣名。今江蘇省武進(jìn)縣?!蹲x史方輿紀(jì)要。卷二五。江南七。常州府。武進(jìn)縣》:「蘭陵城,府西北六十里,晉大興初,始置南蘭陵郡及蘭陵縣于武進(jìn)界內(nèi)?!?/div>
《國語辭典》:崇德  拼音:chóng dé
1.尊崇有德的人。《書經(jīng)。武成》:「惇信明義,崇德報功。」《禮記。王制》:「上賢以崇德,簡不肖以絀惡?!?br />2.充盛道德?!墩撜Z。顏淵》:「主忠信,徙義,崇德也?!?br />3.發(fā)揚(yáng)盛德?!兑捉?jīng)。豫卦》:「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br />4.縣名。位浙江省杭縣東北,城瀕運(yùn)河,舊稱為「石門」。
5.清太宗的年號(西元1636~1643)。
《國語辭典》:馮唐(馮唐)  拼音:féng táng
人名。西漢安陸(今陜西省咸陽縣東)人。文帝時為中郎署長,昭雪云中守魏尚削爵之冤,武帝時舉賢良,年九十馀,不能復(fù)為官,乃以其子為郎。
《國語辭典》:虞山  拼音:yú shān
山名:(1)即山西安邑縣東南的吳山。(2)在江蘇常熟縣西北,因周時虞仲曾治理當(dāng)?shù)囟妹R卜Q為「隅山」。(3)位廣西桂林縣東北。也稱為「舜山」。
《國語辭典》:夷陵  拼音:yí líng
縣名。位于湖北省宜昌縣東。春秋時本為楚國先王的陵墓,秦將白起攻楚,燃燒此地,至漢時置為縣。
分類:先王縣東
《國語辭典》:馬融(馬融)  拼音:mǎ róng
人名。(西元79~166)字季長。茂陵(今陜西省興平縣東北)人,東漢學(xué)者。從學(xué)者常千數(shù),著《三傳異同說》,注《孝經(jīng)》、《論語》、《》、《》、《尚書》、《三禮》等。
《國語辭典》:渾河(渾河)  拼音:hún hé
河川名。源出山西省朔縣東。參見「永定河」條。
《國語辭典》:張機(jī)(張機(jī))  拼音:zhāng jī
人名。字仲景,東漢棗陽(今湖北省襄陽縣東)人,生卒年不詳。著有《傷寒雜病論》、《金匱玉函要略》,為后世醫(yī)家所宗,有「醫(yī)圣」之稱。
《國語辭典》:陳橋(陳橋)  拼音:chén qiáo
鄉(xiāng)鎮(zhèn)名。位于河南省開封縣東北。古稱陳橋驛,宋太祖當(dāng)年即在此由軍士擁立,黃袍加身。
《漢語大詞典》:支祁
亦作“ 支祈 ”。
(1).水神名。即 無支祁 。 唐 李公佐 《古岳瀆經(jīng)》:“﹝ 夏禹 ﹞乃獲 淮 渦 水神,名 無支祁 ,善應(yīng)對言語,辨 江 淮 之淺深,原隰之遠(yuǎn)近。形若猿猴,縮鼻高額,青軀白首,金目雪牙。頸伸百尺,力踰九象,搏擊騰踔疾奔,輕利倐忽,聞視不可久……頸鏁大索,鼻穿金鈴,徙 淮陰 之 龜山 之足下,俾 淮水 永安流注海也?!?br />(2).相傳今 江蘇省 盱眙 縣東北 下奄山寺 后的 支祁井 即 夏禹 鎖 支祁 處。見《清一統(tǒng)志·泗州直隸州·山川》。 宋 蘇軾 《濠州七絕·涂山》:“川鎖 支祁 水尚渾,地理 汪罔 骨應(yīng)存?!?明 陳子龍 《昆明池治水戰(zhàn)歌》:“ 支祈 尺郭 移下瀨,威名遣作天南雷?!?清 黃遵憲 《和周朗山見贈作》:“號召百族相聚謀,鐵鎖重使 支祁 囚?!?/div>
《國語辭典》:休屠  拼音:xiū tú
漢代一位匈奴王的王號。《漢書。卷五五。衛(wèi)青霍去病傳?;羧ゲ 罚骸甘招萃兰捞旖鹑?。」
《國語辭典》:歙縣(歙縣)  拼音:shè xiàn
縣名。位于安徽省東南,因縣東南有歙浦而得名。京贛鐵路經(jīng)此,縣民以制造筆、墨、硯為業(yè)??h內(nèi)以產(chǎn)茶、木材為大宗,其墨、枇杷、蜜棗馳名全國。其西北黃山為著名游覽及療養(yǎng)勝地。
《國語辭典》:蘇蕙(蘇蕙)  拼音:sū huì
人名。字若蘭,生卒年不詳。前秦始平人(今陜西省興平縣東北),竇滔之妻。滔有寵姬趙陽臺,蕙嫉之,因與滔相忤,滔斷蕙音,蕙悔恨自傷,因織錦為回文璇璣圖以寄滔。滔感其妙絕,因具禮迎蕙。
《國語辭典》:班彪  拼音:bān biāo
人名。(西元3~54)字叔皮,東漢扶風(fēng)安陵(今陜西省咸陽縣東)人,才高好著述,繼司馬遷《史記》作西漢史六十五篇,未完而歿,后由子班固及女班昭繼續(xù)完成,即今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