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中畿
(1).王畿,京都管轄的地區(qū)。晉書·桓溫傳:“廓清中畿,光復舊業(yè)?!?span id="ifczmjl" class="book">《資治通鑒·晉哀帝隆和元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中畿,王畿也。周禮九畿,王畿方千里,其外侯、甸、男、采、衛(wèi)、蠻、夷、鎮(zhèn)、蕃,皆以五百里言之。王畿在九畿之中,故曰中畿?!?南朝 宋 何承天 《君馬篇》:“愿為范氏驅,雍容步中畿?!?br />(2).泛指中原地區(qū)。 晉 常璩 華陽國志·后賢志·文立:“ 諸葛亮 、 蔣琬 、 費禕 等子孫流徙中畿,宜見敍用,一則以慰 巴 、 蜀 民之心,其次傾 東吳 士人之望?!?/div>
《漢語大詞典》:疆外
(1).猶域外。指中原地區(qū)以外的地方。 唐 韓愈 《元和圣德詩》:“疆外之險,莫過 蜀 土?!?br />(2).指某一界線以外。《漢書·循吏傳·朱邑》:“大司農 邑 ,廉潔守節(jié),退食自公,亡疆外之交,束脩之餽,可謂淑人君子?!?宋祁 注:“景本作亡彊?!?王先謙 補注:“官本彊作疆?!?/div>
《漢語大詞典》:夏聲(夏聲)
古代中原地區(qū)的民間音樂。左傳·襄公二十九年:“ 吳 公子札 來聘……為之歌《秦》曰:‘此之謂夏聲。夫能夏則大,大之至也,其 周 之舊乎?’” 杜預 注:“ 秦 本在西戎 洴 隴 之西, 秦仲 始有車馬禮樂,去戎狄之音而有諸夏之聲,故謂之夏聲?!?劉師培 《南北文學不同論》:“ 河 濟 之間,古稱中夏;故北音謂之夏聲?!?/div>
《國語辭典》:虎跳  拼音:hǔ tiào
似虎般的向上跳躍,而不落在原地?!段饔斡洝返诹兀骸笓涞囊粋€虎跳,又冒在空中不見。」
《漢語大詞典》:中壤
泛指中原地區(qū)。晉書·裴嶷載記:“ 慕容龍驤將軍 越在遐表,乃心王室,慷慨之誠,義感天地,方掃平中壤,奉迎皇輿?!?/div>
《國語辭典》:踏步  拼音:tà bù
一種體操或軍操的操練動作。身體站直,兩腳在原地交替抬起、著地而不前進。如:「原地踏步」。
《漢語大詞典》:中域
(1).宇內,國中。 漢 張衡 《溫泉賦》:“覽中域之珍怪兮,無斯水之神靈。”
(2).猶言中原地區(qū)。 三國 魏 曹丕 《柳賦》:“伊中域之偉木兮,瑰姿妙其可珍。” 晉 皇甫謐 《三都賦序》:“ 長卿 之儔,過以非方之物,寄以中域。”晉書·華譚傳:“秀異固產於方外,不出於中域也?!?/div>
《國語辭典》:皮船  拼音:pí chuán
用極堅硬的樹枝做骨干,且覆以牛皮的圓形船。唐。白居易 新樂府。蠻子朝:「蠻子朝,泛皮船兮渡繩橋,來自巂州道路遙。」
《漢語大詞典》:蠻夏(蠻夏)
蠻夷與華夏。泛指邊遠地區(qū)和中原地區(qū)。文選·李康〈運命論〉:“以 仲尼 之行也……驅驟於蠻夏之域,屈辱於公卿之門?!?李善 注:“蠻,謂 蔡 楚 也……夏,謂 宋 衛(wèi) 也?!?三國 魏 曹植 《魏德論》:“慍彼蠻夏,蠢爾弗恭?!?/div>
《國語辭典》:返回  拼音:fǎn huí
回到原來的地方。如:「經過數(shù)載的努力,他衣錦榮歸,返回故里?!?/div>
分類:返回原地
《漢語大詞典》:骃原(駰原)
指生活在平原地區(qū)供役使的馬。語本《詩·小雅·皇皇者華》:“皇皇者華,于彼原隰……我馬維駰,六轡既均?!?/div>
《國語辭典》:山暈(山暈)  拼音:shān yùn
一種登上空氣稀薄的高原地區(qū)所產生的反應。一般人在海拔四千公尺以上,容易產生頭痛、頭暈、惡心、心跳加快、呼吸困難等癥狀,稱為「山暈」。也稱為「高山反應」。
《國語辭典》:踏腳(踏腳)  拼音:tà jiǎo
舊時北方有炕,炕前置有一張矮腳椅子,方便人上下,稱為「踏腳」。
《漢語大詞典》:衽發(fā)(衽髮)
猶言披發(fā)左衽。指古代中原地區(qū)以外少數(shù)民族的裝束。亦指淪為夷狄。 宋 劉克莊 《滿江紅·傅相生日癸亥》詞:“ 江 左惟公,爭些子、吾其衽髮?!?/div>
《漢語大詞典》:畿夏
古指以京畿為中心的我國中原地區(qū)。《后漢書·朱浮傳》:“舊事,策試博士,必廣求詳選,爰自畿夏,延及四方?!?李賢 注:“畿,王畿;夏,華夏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