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上舉
向上的位移(如巖層或礦層的)
水的向上壓力
《漢語大詞典》:逼下(偪下)
謂由于在高位者生活儉樸,對下屬產(chǎn)生一種壓力。 北齊 魏收 《北齊武成帝以三臺宮為大興圣寺詔》:“凝華生白,經(jīng)歷歲年,不翦茅茨,事頗逼下。” 唐 鄭棨 開天傳信記:“卑則逼下,僭則犯上?!?br />謂使下屬感到為難。韓非子·外儲說左下:“ 叔孫敖 相 楚 ,棧車牝馬,糲餅菜羹,枯魚之膳,冬羔裘,夏葛衣,面有饑色,則良大夫也,其儉偪下?!?span id="bltdvfn" class="book">《禮記·雜記下》:“ 晏平仲 祀其先人,豚肩不揜豆,賢大夫也,而難為下也。君子上不僭上,下不偪下?!?span id="bj77bn7" class="book">《新唐書·李義琰傳》:“凡仕為丞尉,且營第舍,兄位高,安可偪下哉?”
《國語辭典》:噴射(噴射)  拼音:pēn shè
利用壓力將氣體、液體或成顆粒狀的固體射出去。如:「噴射引擎」。
《國語辭典》:水壓(水壓)  拼音:shuǐ yā
水的壓力。即靜止的水,其單位面積上所受重力的大小。
《國語辭典》:復(fù)冰(復(fù)冰)  拼音:fù bīng
二冰塊相接被壓時所起的現(xiàn)象。因受壓力作用,接觸處的冰點(diǎn)降下,故冰化為水,水向外流,壓力因而減小,于是殘留的水層復(fù)結(jié)為冰,遂合成一塊。
《國語辭典》:壓強(qiáng)(壓強(qiáng))  拼音:yā qiáng
指單位面積上所受的壓力強(qiáng)度。
《漢語大詞典》:迫逼
猶逼迫。謂施加壓力使人屈從。 漢 荀悅 《漢紀(jì)·元帝紀(jì)》:“往者,眾臣每有災(zāi)異,託咎此人,朕迫逼於俗,不得專心。”《歧路燈》第七五回:“ 夏逢若 也不敢過為迫逼?!?梁啟超 《亡羊錄·中俄密約》:“至八月間, 喀希尼 迫逼中朝,其勢益急?!?/div>
《國語辭典》:壓碎(壓碎)  拼音:yā suì
利用高壓力將物體壓成碎片。
《國語辭典》:血壓(血壓)  拼音:xiě yā
血液施于血管壁的壓力。心臟收縮時壓力較高,為收縮壓;放松時,血壓減小,為舒張壓。測量血壓可預(yù)防心臟血管類的疾病。正常成年人的收縮壓約在一一○至一四○,舒張壓約在七十至九十毫米水銀柱之間。
《國語辭典》:強(qiáng)迫(強(qiáng)迫)  拼音:qiǎng pò
以強(qiáng)力逼迫。《漢書。卷九十九。王莽傳中》:「郡強(qiáng)迫之,皆亡山塞。」也作「強(qiáng)逼」。
《漢語大詞典》:逼畏
謂受到壓力而畏懼。后漢書·竇憲傳:“ 憲 恃宮掖聲埶,遂以賤直請奪 沁水公主 園田,主逼畏,不敢計(jì)?!?晉 張華 《鷦鷯賦》:“提挈萬里,飄颻逼畏?!?唐 劉知幾 史通·因習(xí):“而 李 刊 齊 史, 顏 述 隋 篇,時無逼畏,事須矯枉?!?/div>
分類:壓力畏懼
《國語辭典》:枕木  拼音:zhěn mù
鋪在鋼軌下的方形橫木,用來墊平軌道面及固定鋼軌。也稱為「道木」。
《國語辭典》:吃力  拼音:chī lì
用力、費(fèi)力?!段拿餍∈贰返谌鸹兀骸钢灰娪鎭砹藘蓚€人,抬著一具抬箱,吆呼著很覺吃力。」也作「吃勁」。
《國語辭典》:飽和(飽和)  拼音:bǎo hé
1.當(dāng)一物質(zhì)溶解于另一物質(zhì)中(二物質(zhì)皆可為固、液、氣態(tài)),達(dá)到最大溶解度而不能再溶解的狀態(tài)。
2.當(dāng)同一物質(zhì)在密閉系統(tǒng)中的氣相與液相(或固相)共存,而且保持平衡狀態(tài)時,氣體壓力維保持定值,此種狀態(tài)稱為飽和。
3.泛指事物達(dá)到所能容許的最高限度。如:「就現(xiàn)有的生活空間而言,臺北市的汽車數(shù)目已達(dá)到飽和的程度?!?/div>
《國語辭典》:沖壓(沖壓)  拼音:chōng yā
用沖壓機(jī)進(jìn)行金屬加工制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