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駢字類編》:十度
唐 徐鉉 柳枝辭十二首 其十 暫別揚(yáng)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屬何人。
分類:十度
《國語辭典》:一百八十度  拼音:yī bǎi bā shí dù
1.數(shù)學(xué)用語。平角的度數(shù)。
2.形容轉(zhuǎn)變的幅度很大,與原來完全不同。如:「他自從父親逝世后,性格上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埂附?jīng)過那次教訓(xùn)后,他為人處世態(tài)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改變,人際關(guān)系也大有改善?!?/div>
《漢語大詞典》:析木津
指析木星次的銀河。析木次自尾十度至斗十一度,其間為漢津(銀河),故稱。左傳·昭公八年:“ 陳 , 顓頊 之族也,嵗在鶉火,是以卒滅。 陳 將如之。今在析木之津,猶將復(fù)由?!?唐 楊炯 《渾天賦》:“東宮則析木之津,壽星之野,箕為傲客,房為駟馬?!?清 毛世楷 《秋日感懷》詩:“人間何處投金瀨,天上徒聞析木津?!?/div>
《國語辭典》:西半球  拼音:xī bàn qiú
地球的西半部。從西經(jīng)二十度起向西到東經(jīng)一百六十度止,包括南、北美洲和南極洲的一部分。
《國語辭典》:凍原(凍原)  拼音:dòng yuán
氣候嚴(yán)寒,最暖月均溫恒在攝氏十度以下,僅生長(zhǎng)地衣、苔蘚類植物的地區(qū)。如加拿大北部和歐亞大陸濱臨北極海區(qū)域及格陵蘭沿海一帶,都有凍原分布。
《國語辭典》:苔原氣候(苔原氣候)  拼音:tái yuán qì hòu
極地氣候。終年寒冷,氣溫恒在攝氏十度以下,夏季解凍時(shí)地面上可生長(zhǎng)苔蘚,地衣等植物。
《國語辭典》:極地氣候(極地氣候)  拼音:jí dì qì hòu
位于極圈內(nèi)的低溫型氣候。無暖季,最高月均溫也少于攝氏十度。分為苔原氣候及冰冠氣候兩種類型。前者最高月均溫在攝氏零度至十度間,全年只有一個(gè)生長(zhǎng)季;后者終年冰雪覆地,最高月均溫在冰點(diǎn)下,天然植物絕跡。
《國語辭典》:魚眼鏡頭(魚眼鏡頭)  拼音:yú yǎn jìng tóu
視角約為一百八十度的鏡頭,因外型如魚眼般突出,故稱為「魚眼鏡頭」。有些魚眼鏡頭的視角可超過一百八十度。
《國語辭典》:分度規(guī)(分度規(guī))  拼音:fēn dù guī
半圓形規(guī),分成一百八十度,以量幾何學(xué)上所繪的角。也稱為「分度器」、「分角器」。
《國語辭典》:氧化鈉(氧化鈉)  拼音:yǎng huà nà
化學(xué)式Na2O,鈉在空氣中燃燒(攝氏一百八十度)加熱所得的白色粉末。易溶于水,而生成氫氧化鈉??晌斩趸级兂商妓徕c??捎米髅撍畡?、聚合劑和縮合劑等。
《漢語大詞典》:筋度
中醫(yī)古診法“五度”(或稱“十度”)之一。即衡量、測(cè)度筋的陰陽虛實(shí)。《素問·方盛衰論》:“診有十度,度人脈度、藏度、肉度、筋度、俞度。陰陽氣盡,人病自具?!眳⒁姟?五度 ”。
《漢語大詞典》:五度
(1).五行。文子·自然:“八風(fēng)詘申,不違五度?!?span id="6aogyfs" class="book">《鹖冠子·天權(quán)》:“五度既正,無事不擧?!?陸佃 注:“左木、右金、前火、后水、中土是也?!?span id="yq5y0fc" class="book">《淮南子·兵略訓(xùn)》:“音氣不戾八風(fēng),詘申不獲五度?!?許慎 注:“五度,五行也?!?br />(2).五級(jí)度量單位、即分、寸、尺、丈、引。漢書·律歷志上:“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br />(3).中醫(yī)稱神、氣、血、形、志五者之盛衰為五度。一說指十度中的脈、臟、肉、筋、俞。《素問·方盛衰論》:“取虛實(shí)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br />(4).五次。 唐 白居易 《醉中得上都親友書詠而報(bào)之》:“一生耽酒客,五度棄官人?!?唐 李頻 《春日旅舍》詩:“如何一別故園后,五度花開五處看?!?/div>
十度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與十波羅蜜同。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初六者如前。第七方便度,善巧方便,自積功德,又濟(jì)度一切有情度也。第八愿度,修上求菩提下化眾生之大愿也。第九力度,行思擇力與修習(xí)力也。謂思惟諸法而修習(xí)之也。十智度,修自利利他之二智也。與前之第六度所以異者,彼為觀空理之智慧,而此為照有相之智慧也。故二度相對(duì)。第六度為慧度。第十度為智度。以上十度如其次第,即菩薩十地之波羅蜜行也。(參見:唯識(shí)論九。參照波羅蜜)
【佛學(xué)常見辭匯】
與十波羅蜜同。
十度三行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十度一一各有三行:一、施度之三行,財(cái)施,法施及無畏施也,二、戒度之三行,攝律儀戒(持佛戒律具眾威儀),攝善法戒(所作善法,悉皆攝持),饒益有情戒也。三、忍度之三行,耐怨害忍(無返,報(bào)心),安受苦忍,諦察法忍(審法性虛幻,超絕生滅)也。四、進(jìn)度之三行,被甲精進(jìn),攝善精進(jìn),利樂精進(jìn)也。五、禪度之三行,安住靜慮(亂想不起深入禪定),引發(fā)靜慮(知慧現(xiàn)前,生諸功德),辨事靜慮(功行圓成利益眾生)也。六、慧度之三行,生空無分別慧(平等照了俗諦之法),法空無分別慧(平等照了真諦之法),俱空無分別慧(超前二空悉皆平等)也。七、方便度之三行,進(jìn)趣果向方便(修諸功德回向佛果),巧會(huì)有無方便(融會(huì)二諦),不舍不受方便(了達(dá)能所皆空)也。八、愿度之三行,求菩提愿,利樂他愿,外化愿也。九、力度之三行,思擇力,修習(xí)力,變化力(神通力)也。十、智度之三行,無相智(達(dá)觀性自空),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也。
【佛學(xué)常見辭匯】
十度中的每一度各具有三種行法,布施度的三行是財(cái)施、法施、無畏施;持戒度的三行是攝律儀戒、攝善法戒、饒益有情戒;忍辱度的三行是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諦察法忍;精進(jìn)度的三行是披甲精進(jìn)、攝善精進(jìn)、利樂精進(jìn);禪定度的三行是安住靜慮、引發(fā)靜慮、辨事靜慮;般若度的三行是生空無分別慧、法空無分別慧、俱空無分別慧;方便度的三行是進(jìn)趣果向方便、巧會(huì)有為方便、不舍不受方便;愿度的三行是求菩提愿、利樂他愿、外化愿;力度的三行是思擇力、修習(xí)力、變化力;智度的三行是無相智、受用法樂智、成熟有情智。
十度各三行
【三藏法數(shù)】
(出成唯識(shí)論)
度者,超度也。謂此十度各有三種殊勝行門,菩薩修行此法,則能自利利他,度諸眾生;離生死此岸,越煩惱中流,到涅槃彼岸,同證無上菩提。(梵語涅槃,華言滅度。梵語菩提,華言道。)
〔一、施度三行〕,此施度有三種:一、財(cái)施,謂以己所有財(cái)物,施與他人,令其安樂;二、法施,謂以佛法,為諸眾生演說,令其開悟;三、無畏施,謂于諸眾生,無殺害心,令其無所怖懼,是為施度三行。
〔二、尸度三行〕,尸,梵語具云尸羅,華言清涼,又翻為戒。此戒度有三種:一、攝律儀戒,謂持佛戒律,具眾威儀;二、攝善法戒,謂身口意所作善法,皆悉攝持;三、饒益有情戒,謂以慈悲喜舍之心,與眾生樂,拔眾生苦,平等利益,是為尸度三行。
〔三、忍度三行〕,此忍度有三種:一、耐怨害忍,謂若遇怨憎毒害,安然忍耐,無返報(bào)心;二、安受苦忍,謂若遇水火刀杖眾苦所逼,恬然忍受;三、諦察法忍,謂諦審諸法,體性虛幻,而本無生滅,安然忍可,是為忍度三行。
〔四、進(jìn)度三行〕,此進(jìn)度有三種:一、被甲精進(jìn),謂起大誓愿心,修諸勝行;二、攝善精進(jìn),謂修方便行,進(jìn)趣無上菩提;三、利樂精進(jìn),謂勤化眾生,咸修于道,是為進(jìn)度三行。
〔五、禪度三行〕,禪,梵語具云禪那,華言靜慮。此禪度有三種:一、安住靜慮,謂亂想不起,深入禪定;二、引發(fā)靜慮,謂智慧現(xiàn)前,生諸功德;三、辦事靜慮,謂功行圓成,利益眾生,是為禪度三行。
〔六、慧度三行〕,此慧度有三種:一、生空無分別慧,謂平等照了俗諦之法,無生滅相;二、法空無分別慧,謂平等照了真諦之法,悟性本空;三、俱空無分別慧,謂全照中道,超前二空,悉皆平等,是為慧度三行。(俗諦者,謂建立一切法也;真諦者,謂泯絕一切法也。)
〔七、方便度三行〕,此方便度有三種:一、進(jìn)趣果向方便,謂修諸功德,回向佛果;二、巧會(huì)有無方便,謂能善巧融會(huì)真俗二諦之理;三、不舍不受方便,謂拔濟(jì)眾生,了達(dá)能所皆空,而不舍離,是為方便度三行。
〔八、愿度三行〕,此愿度有三種:一、求菩提愿,謂自求佛果;二、利樂他愿,謂救度一切眾生;三、外化愿,謂外化有情,亦起自利利他之愿,是為愿度三行。
〔九、力度三行〕,力即力用。謂此力度有三種:一、思擇力,謂思惟揀擇一切善法,而得其力;二、修習(xí)力,謂修行數(shù)習(xí)殊勝妙行,證得其力;三、變化力,謂神通力用,化度眾生,是為力度三行。
〔十、智度三行〕,此智度有三種:一、無相智,謂觀達(dá)一切諸法性本自空;二、受用法樂智,謂修行證得一切種智,恒自受用,得大自在;三、成熟有情智,謂教化饒益一切眾生,成就道果,是為智度三行。(一切種智,謂知一切道,知一切種,即佛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