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柯拱北,字斗南,明代莆田(今屬福建)人。進士及第,曾任楚王府長史。維基
柯拱北(1458年—?年),字斗南,福建莆田縣人,四川成都后衛(wèi)官籍,治《詩經(jīng)》。四川鄉(xiāng)試第二十四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中式癸丑科三甲第七十八名進士。
人物簡介
劉鳳儀(1458年—1507年),字天瑞,號北村,山西潞州襄垣縣人,軍籍。同進士出身,官至刑部員外郎。劉鳳儀是景泰年間舉人劉潔之子。成化十六年(1480年)考中庚子科山西鄉(xiāng)試第四名舉人,弘治三年(1490年)中式庚戌科進士。初授山東高密知縣。任內(nèi)興辦學(xué)校,緝捕盜賊,應(yīng)對蝗災(zāi)。升任戶部主事,轉(zhuǎn)刑部員外郎。入鄉(xiāng)賢祠。光緒《重修襄垣縣志》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459—1515 【介紹】: 明保定府清苑人,字邦瑞。成化二十三年進士。授編修,預(yù)修《大明會典》。正德六年,累遷為禮部尚書。遇大事,毅然執(zhí)爭,人不能奪,因此忤權(quán)幸,八年致仕。明詩紀事·丙簽·卷九
圭字邦瑞,清苑人。成化丁來進士,選庶吉士,授編修。歷中允、諭德,降修撰。尋遷中允,歷侍讀學(xué)士、翰林學(xué)士,擢吏部侍郎,進禮部尚書,致仕。嘉靖初,追贈太子少保,謚文毅。有《北潭集》八卷。 田按:邦瑞在正德朝遇事直言,權(quán)幸側(cè)目,矯旨致仕。杜門謝客,足跡不至郡,辟園城西,蒔花木,日與親舊飲酒賦詩為樂。郎山、葛洪山皆郡之勝,攜客往游,峻絕幽邃,人所不至之地,皆留題而去。維基
傅圭(1459年—1515年),字邦瑞,號北潭,直隸保定府清苑縣人。成化丁未進士,正德間累官禮部尚書,與閹黨不合,遭彈劾去職。嘉靖初年追謚文毅。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九十八名,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丁未科進士,改庶吉士。弘治年間,授翰林院編修,兼司經(jīng)局校書。參與修撰《大明會典》,遷左中允。明武宗繼位,因東宮恩,進左諭德,纂修《孝宗實錄》。因不依附劉瑾而遭其忌恨,因彈劾其修《會典》時有所解私囊事,降為編修。恰逢《實錄》成,進左中允,再遷翰林學(xué)士,歷吏部左、右侍郎。正德六年,代替費宏為禮部尚書,多有執(zhí)爭,章奏遂多。因事得罪中官被彈劾。嘉靖元年,追贈太子少保,謚文毅。
人物簡介
【生卒】:1461—1527 【介紹】: 明湖廣景陵人,字振之。弘治十五年進士。授編修。閉門自守,不妄交人。正德時,累擢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尋改北。教士務(wù)實學(xué)而不專章句。以病歸。嘉靖初,交薦不起。卒謚文恪。有《蓮北集》、《東廂集》。滄海遺珠
魯鐸(1461-1527)字振之,號蓮北,湖廣景陵人,弘治十五年進士,官至國子監(jiān)祭酒。卒謚文恪。著有《魯文恪公文集》。御選明詩姓名爵里
字振之,景陵人。弘治壬戌會試第一改庶吉士以編修使安南累官南國子監(jiān)祭酒贈禮部侍郎謚文恪有蓮北使交東廂諸集明詩紀事·丁簽·卷九
鐸字振之,景陵人。弘治壬戌進士,改庶吉士,授編修。歷司業(yè),進祭酒。謐文恪。有集十卷。 田按:文洛清節(jié)名德,為六館師范。詩存樸質(zhì)而時有風(fēng)趣,譬之老樹著花,亦饒姿致。維基
魯鐸(1458年—1524年),字振之,湖廣沔陽州景陵縣(今湖北天門市)人。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丙午科湖廣鄉(xiāng)試第九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會試第一,殿試位居二甲第二名。選庶吉士,歷官翰林院編修。他閉門自守,不妄交人。武宗即位,魯鐸代替丁憂的倫文敘出使安南,謝絕饋贈。正德二年(1507年)十月,遷國子監(jiān)司業(yè)。丁憂服闋,五年九月復(fù)除原職。十年四月擢南京國子監(jiān)祭酒,十一年九月改北祭酒。十二年八月稱病歸返。嘉靖初年,經(jīng)刑部尚書林俊推薦,用孝宗朝謝鐸舊例,重新起用為南祭酒。逾年,又申請停職。累征不起,卒謚文恪?!?a target='_blank'>明史》有傳,稱其“以德望重于時”。
人物簡介
惠?。?469年—1541年),字從道,號北屏,武驤右衛(wèi)籍,浙江仁和縣人。弘治五年(1492年)中式壬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二十一名舉人。弘治六年(1493年)聯(lián)捷癸丑科會試第九名,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進士。八年授刑部廣東司主事,分治禁衛(wèi),十二年進廣西司員外郎,十五年進陜西司郎中,正德二年(1507年)擢升永平府知府,四年調(diào)任寧國府,五年升江西按察司副使,六年考察去職。年七十有三卒。
人物簡介
【介紹】: 明江西金溪人,字邦直。弘治十五年進士。知嘉興縣。平易簡當(dāng),遇事敏捷。官至河南提舉副使。有《柏山文集》。維基
洪范(1471年—?),字邦正,號北山(柏山),江西撫州府金溪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六十一名舉人。弘治十五年(1502年)中式壬戌科三甲第五十名進士。知嘉興縣事,承知府楊繼宗之后,廉靜寡欲,民間語云:洪令楊守,承前啟后。正德二年(1507年)六月擢授云南道御史,九年正月復(fù)除河南道御史,提督北直畿內(nèi)學(xué)政,十三年正月升河南提學(xué)副使。著有《柏山文集》。
人物簡介
張崇德,字履謙,號北山,山東兗州府沂州人,民籍。弘治十四年(1501年)辛酉科山東鄉(xiāng)試舉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三甲第五十三名進士。次年授桐城縣知縣,十四年升河南汝州知州,嘉靖二年(1523年)擢升南京戶部湖廣司員外郎,三年出任陜西按察司僉事,寧夏管糧,八年三月大學(xué)士楊一清言其擅撤置鐇故府,砍伐賀蘭山木材,又科罰民財,擅役軍匠,修建公廨,又淫刑棰死軍職人員,朝廷于是派給事中李仁前往勘查,十月查明為實,被革職為民。
人物簡介
字仁甫,號北川。少孤,性穎異絕人。初作文章,學(xué)蘇氏,年十七歲,為三吳人師。中正德辛未進士,授庶吉士,再遷國子司業(yè),日會六館生說經(jīng),闡所未有,六館生無不喜得師者。嘉靖改元,上方向用文學(xué),公在經(jīng)筵,日講進學(xué)。士嘗講畢,勸上省無益之費,停得巳之役,以惠生民。次日,上令輔臣問旨,公一一具上,大見開納,遷太常寺卿,掌國子祭酒,卒于官。所著北川集。
人物簡介
【生卒】:1477—1555 【介紹】: 明山東即墨人,字玉甫,號北泉。藍章子。嘉靖二年進士。官至河南道監(jiān)察御史。疏爭大禮儀,受杖幾死,復(fù)糾劾陳洸不法事,直聲頗震。張璁掌都察院,落職歸。后論薦三十余疏,終不肯再出。有《北泉集》,又有《海岱會集》,乃與石存禮、馮裕、劉澄甫等八人唱和之詩。
人物簡介
【生卒】:1478—1554 【介紹】: 明江西南昌人,字悅之,號北原。正德九年進士。授禮科給事中。寧王朱宸濠將反,浹首發(fā)其謀。嘉靖初,以議“大禮”稱旨,累遷為右都御史,掌院事。又因議獄觸帝怒,革職。后復(fù)起,官至吏部尚書。以諫帝信左道事,忤旨革職。維基
熊浹(1468年—1554年),字悅之,號北源,江西南昌府南昌縣人,正德甲戌進士。嘉靖年間官至吏部尚書。正德二年(1507年)丁卯科江西鄉(xiāng)試舉人,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進士,授禮科給事中。寧王朱宸濠將謀反,熊浹與御史熊蘭草擬奏疏,交予御史蕭淮上奏,朱宸濠只得倉促舉事,埋下敗因。此后,熊浹奉命審核松潘邊餉。副總兵張杰倚仗江彬勢力,受賄上萬,并誘殺熟番千人。之后又嘗率家眾攔截攻擊副使胡澧。當(dāng)?shù)匮矒?、按察使不敢進言。熊浹抵達后舉報其事,張杰遂被罷官。明世宗繼位后,廷臣為大禮議之事爭論不息。熊浹上疏支持世宗立生父為皇考。嘉靖元年(1522年)其由刑科右給事中出任為河南參議。遇喪歸鄉(xiāng)。嘉靖六年(1527年)守喪期滿后歸朝,召修《明倫大典》,破格提拔為右僉都御史,協(xié)理都察院事。嘉靖七年(1528年)四月升大理寺卿,不久又升右副都御史?!睹鱾惔蟮洹窌珊?,轉(zhuǎn)左副都御史。嘉靖八年(1529年)二月升右都御史,掌管都察院事。京師有民張福起訴同鄉(xiāng)張柱殺害張福母親,東廠介入后,刑部定張柱死罪。張柱不服,張福的姐姐亦哭著報官,稱母親是張福所殺,而其相鄰也都作證。世宗下詔刑部郎中魏應(yīng)召復(fù)查,改判張福之罪。東廠上奏法司妄斷人罪,世宗大怒,將魏應(yīng)召投入詔獄。熊浹仍然堅持魏應(yīng)召的主張,世宗大怒,將熊浹免職。工科給事中陸粲、劉希簡上疏勸阻,均被逮捕入詔獄。刑部左侍郎許贊又改張柱為死罪,魏應(yīng)召與鄉(xiāng)人等充軍,張福姊授杖刑一百下,人們都認為是冤案。當(dāng)時,因為世宗忌諱孝宗、武宗的妻家,張柱其實為明武宗皇后夏氏的仆人,所以世宗定要置之于死地。熊浹家居十年。世宗巡視承天府期間,與近臣談?wù)撆f人,提到熊浹,于是召為南京禮部尚書,改南京兵部尚書,參贊機務(wù)。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召為兵部尚書,掌管都察院事。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代替許贊為吏部尚書。當(dāng)時,世宗迷戀仙臺,熊浹上疏稱其為妄謬,招致世宗大怒,但因大禮議事,不予追究。六年后二品滿,加太子太保,因事奪俸。熊浹深知世宗之意,遂借病請求歸鄉(xiāng)。世宗大怒,遂貶其為民。十年后,熊浹去世。隆慶元年(1567年)恢復(fù)官職,并賜予祭葬,謚恭肅。
人物簡介
趙儒(1478年—?),字廷文,又字席珍,號渭北,陜西西安府華州華陰縣人,軍籍。正德十一年(1516年)中式丙子科陜西鄉(xiāng)試第十七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聯(lián)捷丁丑科會試第三百十一名,登第二甲第四十五名進士。吏部觀政,授工部虞衡司主事,升員外、郎中,出為四川敘州府知府。起復(fù),改湖廣永州府知府,致仕。
人物簡介
戴繼先(1479年—?),字承緒,號北村,營州屯衛(wèi)軍籍浙江海鹽縣人。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十九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會試第三百四十六名,登第三甲第六十六名進士。都察院觀政,授行人司行人,嘉靖初任南京福建道御史,八年(1529年)十月升山東左參議,遷行太仆寺少卿,致仕。
人物簡介
王納言(1481年—?),字允忠,號北澗,山東濟南府淄川縣人。正德庚午山東鄉(xiāng)試第七十五名舉人。正德十二年(1517年)中式丁丑科會試第一百七十五名,登第三甲第五十八名進士。禮部觀政,任戶部主事,升員外郎,督餉大同,升郎中。嘉靖八年(1529年)十二月轉(zhuǎn)陜西布政司左參議,鎮(zhèn)撫平?jīng)?,進副使,丁祖父母喪歸。起復(fù)河南副使,升陜西驛傳道右參政。十九年十二月考察去職。
人物簡介
【生卒】:1482—1541 【介紹】: 明陜西洛川人,字廷珍,號北郭。正德九年進士。嘉靖初由行人授兵科給事中。曾疏陳妖人李福達事始末,并劾郭勛侵盜草場租銀事。既而以福達案翻下獄,謫戍沈陽,越十年赦歸卒。維基
劉琦,字廷珍、號北郭,陜西承宣布政使司延安府鄜州洛川縣(今陜西省洛川縣)人,同進士出身。正德九年(1514年)甲戌科進士,嘉靖初,由行人授兵科給事中,彈劾郭勛黨逆。此后因馬錄事連坐下獄,謫戍沈陽。閱十年赦歸。
人物簡介
【介紹】: 名一作徵。明山東安丘人,字德兆,號北海野人。嘉靖二年進上,歷吏部文選郎中。性磊落自負,好為詩,與樂安李舜臣齊名,時稱李黃。為文力追古作,有《北海野人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