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詞典 4分類詞匯 18
《國語辭典》:包頭(包頭)  拼音:bāo tóu
1.頭發(fā)上的包巾。《醒世恒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今日事在無奈,只得把包頭齊眉兜了,鎖上大門,隨由眾人望杭州府來。」《儒林外史》第三○回:「一個(gè)個(gè)裝扮起來,都是簇新的包頭、鮮的褶子。」
2.俗稱包工的首領(lǐng)。
3.城市名。參見「包頭市」條。
4.縣名。參見「包頭縣」條。
《國語辭典》:包頭的(包頭的)  拼音:bāo tóu de
1.幫優(yōu)伶化妝的人。
2.男優(yōu)扮演婦女,化妝簡陋,只用青絹包頭當(dāng)做頭發(fā),稱為「包頭的」。
《國語辭典》:包頭縣(包頭縣)  拼音:bāo tóu xiàn
縣名。位于包頭市南,瀕黃河北岸,本為薩拉齊所屬的包頭鎮(zhèn),民國十四年置縣,因地緣佳,甚具發(fā)展?jié)摿Α?/div>
《漢語大詞典》:包頭市
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中部,南臨黃河,北依大青山。蒙古語為“包克圖”,意為“有鹿的地方”。1938年設(shè)市。人口126.8萬(1995年)。為中國華北地區(qū)牲畜、毛皮和糧食、藥材的重要集散地。有著名的包頭鋼鐵公司,為中國重要的鋼鐵基地之一,有“草原鋼城”之稱。
《國語辭典》:裹頭(裹頭)  拼音:guǒ tóu
以巾包頭,也指頭巾。唐。杜甫兵車行〉:「去時(shí)里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div>
《漢語大詞典》:盤頭(盤頭)
(1).盤問;查問。南史·王瑩傳:“ 實(shí) 從兄來郡,就求告。 實(shí) 與銅錢五十萬,不聽於郡及道散用。從兄密於郡市貨,還都求利。及去郡數(shù)十里, 實(shí) 乃知,命追之。呼從兄上岸盤頭,令卒與杖,搏頰乞原,劣得免?!?br />(2).盤卷頭發(fā)而成的發(fā)髻。《醒世姻緣傳》第二回:“﹝ 楊太醫(yī) ﹞看著旁邊侍候的一個(gè)盤頭丫頭説道:‘你尋本書來,待我看一看脈?!?span id="17b988a"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七回:“不化你東,不化你西,只化你盤頭大閨女。”
(3).包頭。《水滸傳》第四回:“都執(zhí)杖叉棍棒,盡使手巾盤頭,一齊打入僧堂來?!?br />(4).指頂端卷曲。《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二:“頭帶斜角方巾,手持盤頭拄拐?!?br />(5).織機(jī)上的織軸,盤繞經(jīng)線成卷狀,俗稱“盤頭”。 陸文夫 《榮譽(yù)》:“這個(gè)盤頭是上一個(gè)星期上機(jī)的,就是說她第三季度已經(jīng)出了兩疋次布。”
《國語辭典》:順風(fēng)(順風(fēng))  拼音:shùn fēng
1.依著風(fēng)向。《淮南子。脩務(wù)》:「夫雁順風(fēng)以愛氣力?!?br />2.風(fēng)向與行進(jìn)的方向相同。《后漢書。卷八○。文苑傳下。趙壹傳》:「順風(fēng)激靡草,富貴者稱賢。」《三國演義》第七回:「當(dāng)日正值順風(fēng),堅(jiān)令軍士一齊放箭?!?br />3.比喻時(shí)運(yùn)順利。《儒林外史》第二回:「你親家自從當(dāng)了門戶,時(shí)運(yùn)也算走順風(fēng)?!?br />4.比喻旅途順利。如:「祝你一路順風(fēng)?!?/div>
《漢語大詞典》:白帽
(1).即白紗帽。宋書·明帝紀(jì):“坐定, 休仁 呼主衣白帽代之,令備羽儀?!眳⒁姟?白紗帽 ”。
(2).白色帽子。 唐 杜甫 《別董颋》詩:“當(dāng)念著白帽,采薇青云端?!?宋 梅堯臣 《次韻和吳正伸以予往南陵見寄兼惠新醞早蟹》:“入門得寄詩,欲覽整白帽?!?br />(3).白布帽。舊時(shí)喪服。俗稱白包頭。南史·梁安成康王秀傳:“及薨, 四川 人裂裳為白帽哀哭以迎送之?!?清 魏源 《默觚下·治篇二》:“ 商君 車裂而 秦 人不憐, 武侯 則巷祭路哭,白帽成俗?!?br />(4).指 回 民?;刈宕靼装?,故稱。 清 黃遵憲 《烏之珠歌》:“黃巾甫平白帽擾,戰(zhàn)馬每歲從周旋?!?br />(5).現(xiàn)代醫(yī)務(wù)、飲食等行業(yè)的工作帽。 沈從文 《三三》:“坐了一會(huì)兒,出來了一個(gè)穿白袍戴白帽、裝扮古怪的女人?!?span id="mlqyndt" class="book">《新民晚報(bào)》1983.12.11:“別看這水餃攤是簡陋的披棚,走進(jìn)去一看,在工作的社員個(gè)個(gè)頭戴白帽,身穿白服,桌凈地潔?!?/div>
《漢語大詞典》:白紗帽(白紗帽)
白紗制的高頂帽。自 晉 至 南朝 梁 皇帝平時(shí)所戴。梁書·侯景傳:“ 景 自篡立后,時(shí)著白紗帽?!?span id="stl3bhw" class="book">《隋書·禮儀志六》:“﹝ 梁 天監(jiān) 八年﹞帝改去還皆乘輦,服白紗帽。” 宋 邵博 聞見后錄卷八:“ 蕭道成 既誅 蒼梧王 , 王敬則 手取白紗帽加 道成 首,令即位……蓋 晉 、 宋 、 齊 、 梁 以來,惟人君得著白紗帽。家有 范瓊 畫 梁武帝 本,亦著白紗帽也?!?/div>
《漢語大詞典》:幞頭(幞頭,襆頭)
古代一種頭巾。古人以皂絹三尺裹發(fā),有四帶,二帶系腦后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項(xiàng),故稱“四腳”或“折上巾”。至 北周 武帝 時(shí)裁出腳后幞發(fā),始名“幞頭”。初用軟帛垂腳, 隋 始以桐木為骨子, 唐 方以羅代繒。帝服則腳上曲,人臣下垂。 五代 漸變平直。 宋 制有直腳、局腳、交腳、朝天、順風(fēng)等式樣。惟直腳為貴賤通服,皇帝或服上曲。參閱 唐 封演 封氏聞見記·巾幞、 宋 沈括 夢溪筆談·故事一宋史·輿服志五、 明 王圻 三才圖會(huì)·衣服二、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幞。 唐 張鷟 游仙窟:“ 十娘 即喚 桂心 ,并呼 芍藥 ,與少府脫鞾履、疊袍衣,閣幞頭,掛腰帶?!?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diào)》卷七:“偏帶兒是犀角,幞頭兒是烏紗。”儒林外史第四二回:“ 應(yīng)天府 尹大人 戴著幞頭,穿著蟒袍,行過了禮?!?br />襆頭:即幞頭。古代包頭軟巾,有四帶,二帶系腦后垂之,二帶反系頭上,令曲折附頂。也稱四腳、折上巾。隋書·禮儀志七:“故事,用全幅皁而向后襆髮,俗人謂之襆頭。”資治通鑒·后晉齊王天福八年:“﹝ 楚王 希范 ﹞作九龍殿,刻沉香為八龍,飾以金寶,長十餘丈,抱柱相向; 希范 居其中,自為一龍,其襆頭腳長丈餘,以象龍角。”參見“ 幞頭 ”。
《漢語大詞典》:禿巾
謂光著頭不包頭巾。《后漢書·孔融傳》:“又 融 為九列,不遵朝儀,禿巾微行,唐突宮掖?!?李賢 注:“謂不加幘?!?/div>
分類:包頭
《漢語大詞典》:拂云堆(拂雲(yún)堆)
古地名。在今 內(nèi)蒙古 包頭 西北。 唐 時(shí) 朔方軍 北與 突厥 以 河 為界, 河 北岸有 拂云堆 神祠, 突厥 如用兵,必先往祠祭酹求福。 張仁愿 既定 漠北 ,于 河 北筑中、東、西三 受降城 以固守。 中受降城 即在 拂云堆 ,故 拂云堆 又為 中受降城 的別稱。 唐 李益 《拂云堆》詩:“ 漢 將新從虜?shù)貋?,旌旗半?拂云堆 ?!?金 元好問 《醉中送陳季淵》詩:“ 隴 頭地寒無草芽, 拂云堆 邊春更晚?!?清 納蘭性德 《沁園春》詞:“ 碎葉城 荒, 拂云堆 遠(yuǎn),雕外寒煙慘不開。”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陜西十一·榆林鎮(zhèn)》。
《漢語大詞典》:倉頭(倉頭)
漢 代對奴仆的稱呼。 漢 時(shí)奴仆以深青色布包頭,故稱。倉,通“ 蒼 ”。漢書·蕭望之傳:“ 仲翁 ( 王仲翁 )出入從倉頭廬兒?!?顏師古 注:“皆官府之給賤役者也。”北齊書·張亮傳:“﹝ 尒朱兆 ﹞竄於窮山,令 亮 及倉頭 陳山提 斬己首降,皆不忍?!?span id="flllttc" class="book">《資治通鑒·漢宣帝地節(jié)三年》:“﹝ 霍云 ﹞當(dāng)朝請,數(shù)稱病私出……使倉頭奴上朝謁。”
《國語辭典》:帩頭(帩頭)  拼音:qiào tóu
束發(fā)的頭巾。漢。無名氏〈陌上?!翟姡骸干倌暌娏_敷,脫帽著帩頭?!埂稌x書。卷二七。五行志上》:「孝武太元中,人不復(fù)著帩頭。」也稱為「幧頭」。
《漢語大詞典》:素幘(素幘)
白色包頭巾。古代用于兇、喪事。 漢 班固 《白虎通·三軍》:“王者征伐所以必皮弁素幘何?伐者兇事,素服示有悽愴也。”后漢書·禮儀志下:“公卿以下子弟凡三百人,皆素幘委貌冠,衣素裳?!?/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