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入梓
謂刻印書籍。梓,刻板。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洪端明入冥:“此事 洪公 常入梓以示人?!?明 劉基 《〈宋景濂學士文集〉序》:“先生之著述多至百餘卷,雖入梓者已久,其門人 劉剛 復請 基 擷其精深,別成一編,庶幾便於誦習?!?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讀書題識:“ 具區(qū) 先生,??O(jiān)本諸史,卷后亦然,竟以入梓?!?/div>
《漢語大詞典》:坊人
舊稱刻印出售書籍的商人。 清 李漁 《閑情偶寄·詞曲·賓白》:“每成一劇,才落毫端,即為坊人攫去;下半猶未脫稿,上半業(yè)已災梨?!?/div>
《國語辭典》:印石  拼音:yìn shí
1.用以刻印的石頭。
2.一種石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湘水注》:「湘水又北,歷印石,石在衡山縣南,湘水右側,盤石或大或小,臨水,石悉有跡,其方如印,累然行列,無文字,如此可二里許,因名為印石也?!?/div>
《國語辭典》:水印  拼音:shuǐ yìn
1.物體被水滲入后留下的痕跡。如:「這張黑紙上有塊小小的水印。」
2.一種印在紙上或衣料上,具有防偽作用的圖案。如:「新臺幣百元鈔票上的梅花水印,是辨?zhèn)蔚闹匾罁??!?br />3.舊時商店的印章。
《漢語大詞典》:選書(選書)
(1). 唐 代應舉者在考試前將所作詩文投送朝中顯貴,以求賞識。 唐 孟郊 《初于洛中選》詩:“青云不我與,白首方選書?!?br />(2).指應舉者于考試前所上顯貴的詩文。 唐 張籍 《哭胡十八遇》詩:“幼子見生才滿月,選書知寫未呈人?!?br />(3).選編詩文刻印成書,以供應試者仿作揣摩。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杭城 文瀚樓 選書的 馬二先生 ,諱叫做 靜 的,先生想也相與?”
《國語辭典》:字帖  拼音:zì tiè
學習書法所用的臨摹習字碑帖的通稱。如:「選用好字帖是學習書法的第一步要務?!?/div>
《國語辭典》:灶馬(灶馬)  拼音:zào mǎ
1.動物名。一種昆蟲。體裸出,無翅,缺聽覺。頭小,觸角呈絲狀,甚長。背駝起,故俗稱「灰駱駝」。后肢強大,善跳躍。常棲陰濕地,夜間多集灶旁,故稱為「灶馬」。也稱為「灶雞」。
2.繪印的灶神像。平時貼于灶上,至過年前,與祭品一同焚化。
《漢語大詞典》:經板(經板)
刻印經文的雕板。 清 昭槤 嘯亭續(xù)錄·清字經館:“初貯經板於館中,后改為實録館,乃移其板於 五鳳樓 中貯焉。”
《國語辭典》:殿本  拼音:diàn běn
凡殿版所刊印的書,均稱為「殿本」。如:《殿本二十五史》。
《國語辭典》:蠟板(蠟板)  拼音:là bǎn
1.用蠟紙刻寫或打字的底板。
2.電鍍板的蠟模。將蠟熔于盤,蒙上黑鉛粉,覆于所需的板上,在壓平架下壓出的板型。
《漢語大詞典》:明刻
明 代刻印的書。 唐弢 《晦庵書話·藏書家》:“一九四五--四八年間,一部極普通的 明 刻,如果有個‘陶陶室’鈐記,幾行‘復翁’題跋,要價馬上高到黃金幾十兩?!?/div>
分類:刻印
《國語辭典》:坊本  拼音:fāng běn
舊稱書肆所刊行的書本,以別于官本、家塾本。也稱為「坊刻本」。
《國語辭典》:治印  拼音:zhì yìn
雕刻印章、篆刻。
《漢語大詞典》:鏤本(鏤本)
刻印本。 明 楊慎 《〈新刊岑嘉州詩〉序》:“ 岑 詩故有鏤本,歲漸漫滅?!?/div>
分類:刻印印本
《國語辭典》:印曹  拼音:yìn cáo
職官名:(1)漢侍御史五曹之一。掌刻印。(2)主簿的別名。參見「主簿」條。
分類:主簿刻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