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揘畢(揘畢)
擊刺。
分類:擊刺
《漢語大詞典》:推頓(推頓)
擊刺。 漢 王充 論衡·效力:“干將之刃,人不推頓,苽瓠不能傷;筱簵之箭,機不動發(fā), 魯 縞不能穿。非無干將、筱簵之才也,無推頓發(fā)動之主,苽瓠、 魯 縞不穿傷,焉望斬旗穿革之功乎?”
分類:擊刺
《國語辭典》:擊劍(擊劍)  拼音:jí jiàn
1.以劍相擊刺之術。《史記。卷一一七。司馬相如傳》:「少時好讀書,學擊劍。」
2.一種劍術競技活動。比賽時選手穿著金屬制成的服裝,頭戴網狀金屬面罩,用劍互刺互劈。以擊中對方身上的有效部位次數多寡定勝負。
《國語辭典》:擊刺(擊刺)  拼音:jí cì
1.兩軍以戈矛相攻。《書經。牧誓》唐??追f達。正義:「戈謂擊兵,矛謂刺兵。故云伐謂擊刺?!?br />2.以劍砍擊、劈刺之術。《晉書。卷一○二。劉聰載記》:「十五習擊刺,猿臂善射,彎弓三百斤。」
《漢語大詞典》:相擊(相擊)
(1).互相擊刺;彼此攻打。莊子·說劍:“昔 趙文王 喜劍,劍士夾門而客三千餘人,日夜相擊於前。”晉書·褚翜傳:“今宜共戮力以備賊;幸無外難,而內自相擊,是避坑落井也?!?魯迅 《二心集·上海文藝之一瞥》:“畫決斗則兩個穿禮服的軍人在客廳里拔長刀相擊,至于將花瓶也打落跌碎。”
(2).互相碰撞。《楚辭·九章·悲回風》:“悲霜雪之俱下兮,聽潮水之相擊?!?span id="lxb5e5b" class="book">《戰(zhàn)國策·齊策一》“鎋擊摩車而相過” 南朝 宋 鮑彪 注:“路狹車密,故相擊相摩?!?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陸判:“眾茫乎無色,齒欲相擊,漸引去?!?/div>
《漢語大詞典》:伐人
善于擊刺的人。逸周書·大明武:“十藝:一大援,二明從,三餘子,四長興,五伐人,六刑餘,七三疑,八閒書,九用少,十興怨?!?朱右曾 校釋:“伐人,長于擊刺者?!?/div>
分類:擊刺
《國語辭典》:象舞  拼音:xiàng wǔ
1.大象表演的舞蹈??镓眨骸讣眩ㄎǎ┧脑鲁跫孜?,懿王才(在)射廬,乍(作)象舞?!?br />2.樂曲名。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仿效而為舞,稱其舞樂為象舞?!对娊洝V茼?。維清。序》:「維清,奏象舞也?!固???追f達。正義:「謂文王時有擊刺之法,武王作樂,象而為舞,號其樂曰象舞。」
《漢語大詞典》:三刺
(1). 周 代治理重案,必依次與群臣、群吏和百姓三等人反復計議,然后定罪判決,以示審慎。周禮·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刺曰訊羣臣,再刺曰訊羣吏,三刺曰訊萬民?!?孫詒讓 正義:“三刺者,問眾以當殺與否,是刑與宥不可豫定。”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刺者,達也。詩人諷刺,周禮三刺,事敘相違,若針之通結矣?!?span id="vjmlnqp" class="book">《隋書·刑法志》:“ 周王 立三刺以不濫,弘三宥以開物。”
(2).指三次察訊。魏書·刑罰志:“以五聽求民情,八議以申之,三刺以審之?!?br />(3).謂擊刺三次。周禮·夏官·大司馬:“鼓戒三闋,車三發(fā),徒三刺。” 鄭玄 注:“鼓戒,戒攻敵,鼓一闋,車一轉,徒一刺,三而止,象服敵。”
《漢語大詞典》:四伐
(1).用武器擊刺四次。書·牧誓:“不愆于四伐五伐,六伐七伐,乃止齊焉。” 孔 傳:“伐,謂擊刺。少則四五,多則六七以為例?!?br />(2).古代樂舞以“四伐”象征征伐四方。史記·樂書:“夫樂者,象成者也。總干而山立, 武王 之事也……夾振之而四伐,盛威於中國也?!?裴駰 集解引 王肅 曰:“四伐者,伐四方與 紂 同惡者。一擊一刺為一伐也?!?張守節(jié) 正義:“夾振,謂 武王 與大將夾軍而奮鐸振動士卒也。言當奏《武》樂時,亦兩人執(zhí)鐸夾之,為節(jié)之象也。凡四伐到一止,當伐 紂 時,士卒皆四伐一止也……故作《武》樂儛者,亦以干戈伐之象也?!?/div>
《國語辭典》:劍柄(劍柄)  拼音:jiàn bǐng
劍的底端有一段可握于手中以便于擊刺的柄。
《漢語大詞典》:斫刺
(1).砍擊刺殺。后漢書·臧洪傳:“ 呂奉先 討 卓 來奔,請兵不獲,告去,何罪復見斫刺?”
(2).比喻中傷。 魯迅 《華蓋集續(xù)編·海上通信》:“但從去年以來,我居然大大地變壞,或者是進步了。雖或受著各方面的斫刺,似乎已經沒有創(chuàng)傷,或者不再覺得痛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