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新脩科分六學僧傳·卷第二十二 義解科(二)
俗史姓。漢東隨人也。既出家受具。研精律部。即依慧遠法師。稟涅槃之指。已而負帙從遠應詔入關。餐承幽理。晚學攝論于曇遷禪師鉆仰誠至。開皇中。隱居藍田之覆車山。眾為筑室。今之悟真寺是也。仁壽二年。詔送舍利于安州之景誠寺。置塔之瑞見于別傳。大業(yè)四年。詔入鴻臚寺教授客僧。九年詔徙住禪定寺。忽謂其徒曰。吾茲欲反覆車。便成長往矣。別未淹旬即化去。大業(yè)十二年二月十八日也。壽五十三。
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二 義解篇八
釋凈業(yè)。俗姓史氏。漢東隨人也。年登小學即沾緇服。閭里嘉之號稱賢者。專經之歲割愛出家。凈養(yǎng)威儀霜厲冰潔。受戒以后游刃河內。精研律部博綜異聞。時有論師慧遠。樹德漳河傳芳伊洛。一遇清耳。便伸北面。學涅槃等經。皆品酌其致弘宣大旨。而恨文廣功略章句未離。及遠膺詔入關。業(yè)亦負帙陪從。首尾餐承盡其幽理。晚就曇遷禪師。學于攝論。遷器宇崇廓墻仞重深。遂舉知人。同揚樂說。嘉業(yè)鉆仰誠至。乃傾襟導引。隨聞頂受緘勒寸心。開皇中年。高步于藍田之覆車山。班荊采薇。有終焉之志。諸清信士。敬揖戒舟為筑山房。竭誠奉養(yǎng)。架險乘懸。制通山美。今之悟真寺是也。業(yè)確乎內湛令響外馳。仁壽二年。被舉送舍利于安州之景藏寺。初通行諸基。欲于十力寺置之。行至景藏。忽感異香滿院。眾共嗟怪。因而樹立。將下舍利。赤光挺出照于人物。寺重閣上聞眾人行聲。及往掩捕扃閉如初。一人不見。塔北有池。沙門凈范為諸道俗受菩薩戒。乃有群魚游躍首皆南向似受歸相。范即乘舟入水為魚授法。魚皆回頭繞船如有聽受都無有懼業(yè)慶其所遇。乃以舍利置于佛堂。先有塑菩薩一軀。不可移轉。至明乃見回身面于舍利。狀類天然一無損處。屢興別瑞。傳言不盡。大業(yè)四年。召入鴻臚館。教授蕃僧。九年復召住禪定寺。聯翩荏苒微壅清曠后欲返于幽谷。告同學曰。此段一行便為不返。而別未淹旬。已聞殂化。春秋五十有三。達生知命斯亦至哉。即大業(yè)十二年二月十八日也。露骸松下。初業(yè)神岸溫審儀止雍容。敦仁尚德有古賢才調。篤愛方術。卻粒練形。冰玉云珠。資神養(yǎng)氣。而卒非其所治。徒載聲芳。潔己清貞差為傳德矣。

人物簡介

新續(xù)高僧傳·習禪篇第三之五
時有凈業(yè)者,石照文氏子。少業(yè)屠,有羊方乳二羔,將殺之,二羔銜其刀跪伏于門,若乞母命。業(yè)感嘆,棄家為僧,力參宗匠,忽大悟作偈曰:“昨日羅剎心,今朝菩薩面。羅剎與菩薩,不隔一條線。”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清滿洲鑲黃旗人,裕瑚魯氏,字子久,一字尊生。道光十六年進士,歷官至貴州按察使。工詞,詩亦清新雅健。有《大小雅堂集》。
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九
承齡,字子久,一字尊生,滿洲旗人。道光丙申進士,歷官貴州按察使。有《大小雅堂詩集》。
維基
承齡(1814年—1865年),字子久,一字叔度,號尊生,一號藏庵,別號凈業(yè)漁人,裕瑚魯氏,滿洲鑲黃旗人。進士出身,清朝官員、詞人。道光壬辰(1832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丙申(1836年)恩科進士。由禮部主事、禮部掌印郎中歷官貴州安順府知府、貴陽府知府,貴州按察使,貴州布政使。曾任《欽定科場條例》(1852)提調官。工書法,身后其子恩元搜集遺墨,成《藏庵石刻》一冊。工詞,詩亦清新雅健。著有《大小雅堂詩集》四卷(清光緒十八年(1892)由其長子恩元刊印,狀元徐郙作序,榜眼文廷式題跋)、詞集《冰蠶詞》一卷(張之洞將它列入《書目答問》,作為推薦之書,并將納蘭性德與承齡列入清代著名詞家)、《六朝律造》十二卷。承齡師從正白旗滿洲、嘉慶十年(1805年)乙丑科進士、兵部尚書葉赫那拉氏那清安;幼年時曾跟隨乾隆五十一年(1786)科舉人丁應鑾(字仙坡)學習。與正黃旗蒙古、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柏春結社為詩。在貴州任職時,與莫友芝相唱和。他的《慶清朝·登薊州獨樂寺閣》詞中寫道:“試向薊門極目,見五云飛處,遠樹春浮。山僧解事,雁堂曾識龍斿。聞道百靈雜沓,半天風雨謁珠邱。闌干外、翠微萬疊,遙拱神州”。他的《八聲甘州·太和周春甫繼煦別駕舊有桐陰山館小照轉題失去復得仇十洲畫景物相合遂以代圖屬題》詞中寫道:“頗怪當年畫史,為誰營丘壑,留伴疏狂。只青溪幾曲,欲問轉茫茫。莽天涯、猿啼鶴怨,盡容他,清簟送斜陽。蘋洲外、待攜漁笛,同譜滄浪”。楊鐘羲對承齡的詩詞評論是:“纏綿悱惻,有少陵忠厚之遺。......所作風華流麗,出入初唐”(見《雪橋詩話全編》,vol.1)。
《漢語大詞典》:凈業(yè)
佛教語。清凈的善業(yè)。一般指篤修凈土宗之業(yè)。
《國語辭典》:凈業(yè)(淨業(yè))  拼音:jìng yè
佛教稱使往生西方凈土的修行。唐。孟銑〈釋凈土群疑論序〉:「以平昌孟銑早修凈業(yè)憑為序引?!骨?。錢謙益 仙壇倡和詩一○首之三:「已悔六時違凈業(yè),誰傳四始立詩宗?」
《漢語大詞典》:三輪(三輪)
(1).佛教語。謂佛以身、口、意三凈業(yè)碾摧眾生之惑業(yè)。 宋 知禮 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一下:“身業(yè)現化,名神通輪;口業(yè)説法,名正教輪;意業(yè)鑑機,名記心輪。三皆摧碾眾生惑業(yè)。”
(2).即三輪車。安裝三個輪的腳踏車,裝置車廂或平板,用來載人或裝貨。 老舍 《茶館》第三幕:“蹬三輪一定比當小學教員強!” 鄧友梅 《在懸崖上》:“雪花大片大片的往下落著,我不坐三輪,也不坐電車,昏頭昏腦的在街上亂走?!?/div>
《漢語大詞典》:靜業(yè)(靜業(yè))
佛教語。即凈業(yè)。清凈的善業(yè)。 唐 駱賓王 《和王記室從趙王春日游陁山寺》:“四禪明靜業(yè),三空廣勝因?!?陳熙晉 箋注:“ 唐高祖 《禁行刑屠殺詔》:‘釋典微妙,浄業(yè)始於慈悲;道教沖虛,至德去其殘殺。’” 清 王夫之 薑齋詩話卷二:“文章本靜業(yè),故曰‘仁者之言藹如也’。”
《國語辭典》:殃國禍家(殃國禍家)  拼音:yāng guó huò jiā
使國家遭殃,使家庭蒙禍。南朝梁。武帝〈凈業(yè)賦〉:「前輪折軸,后車覆軌,殃國禍家,亡身絕祀?!?/div>
《漢語大詞典》:三白法
佛教喻身口意三種凈業(yè)。高僧傳·遺身·元慧:“﹝ 會昌 二年﹞歸寧 嘉禾 ,居 建興寺 ,立志持三白法…… 乾寧 三年,偶云乖悆,九月二十八日歸寂于 尊勝院 ,報齡七十八,僧臘五十八。弟子 端肅 等奉神座,葬之 吳會 之間,謂為三白和尚焉。”參見“ 三白 ”。
《漢語大詞典》:三白
(1).三度下雪。《全唐詩》卷八八載《占年》:“正月三白,田公笑赫赫?!?宋 蘇軾 《次韻陳四雪中賞梅》:“高歌對三白,遲暮慰 安仁 。” 金 元好問 《雪后招鄰舍王贊子襄飲》詩:“ 河南 冬來已三白,土膏墳起如蜂房?!?明 唐寅 《擬瑞雪降群臣賀表》:“祥徵三白,允昭圣德之符?!?br />(2).指鹽、蘿卜、飯。三者皆白色,故謂。《續(xù)談助》卷五引 唐 楊華 《膳夫經手錄》:“蘿卜,貧寠之家,與鹽、飯皆行,號為三白。” 宋 朱弁 曲洧舊聞卷六:“ 東坡 嘗與 劉貢父 言:‘某與舍弟習制科時,日享三白,食之甚美,不復信世間有八珍也?!?貢父 問三白。答曰:‘一撮鹽,一楪蘿卜,一盌飯,乃三白也。’”
(3).指三白酒。 明 謝肇浙 《五雜俎·物部三》:“ 江 南之三白,不脛而走半九州矣,然 吳興 造者,勝於 金昌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品酒:“其中矯矯獨出者,則有 松江 之三白,色微黃極清,香沁肌骨,惟稍烈耳。”參見“ 三白酒 ”。
(4).西瓜的一種。其皮、瓤、子俱白,故名。 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西瓜》:“六月初旬,西瓜已登,有三白、黑皮、黃沙瓤、紅沙瓤各種?!?br />(5).同“ 三白法 ”。高僧傳·遺身·元慧:“何謂三白?通曰:事理二種,一白飯、白水、白鹽事也;二身不遍觸、口誦真經、意不妄緣,此三明白非黑業(yè)也?!?/div>
三種凈業(yè)
【佛學大辭典】
(名數)又名三福:一、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生,修十善業(yè)也。二、具諸戒行也。三、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經也。見觀無量壽經。
【三藏法數】
(出觀無量壽佛經)
經云:韋提希白佛言:世尊!我今樂生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愿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于是世尊以三種凈業(yè),答思惟十六妙觀酬正受。故知三種凈業(yè),乃往生凈土之因也。(梵語韋提希,華言思惟。梵語阿彌陀,華言無量壽。十六妙觀者,日觀、水觀、地觀、寶樹觀、八功德水觀、總觀、華座觀、像觀、佛真身觀、觀世音觀、大勢至觀、普想觀、雜想觀、上輩生觀、中輩生觀、下輩生觀也。)
〔一、孝養(yǎng)父母等業(yè)〕,謂若能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則必慈心不殺,修行十善,是為凈業(yè)。(十善者,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不貪欲、不瞋恚、不邪見也。)
〔二、受持三歸等業(yè)〕,謂歸依佛法僧寶,具足眾戒,不犯威儀,是為凈業(yè)。
〔三、發(fā)菩提心等業(yè)〕,梵語菩提,華言道。謂發(fā)無上道心,深信因果,誦大乘經,勸進行者,是為凈業(yè)。
清凈業(yè)處
【佛學大辭典】
(術語)凈妙之佛土,為以純善之業(yè)因而生之處,故名為清凈業(yè)處。觀無量壽經曰:「佛日教我觀于清凈業(yè)處?!雇圻h疏曰:「凈妙佛土,純善所歸,是故名為清凈業(yè)處。」
【佛學常見辭匯】
憑著純善的業(yè)因所生之處,亦即凈妙的佛土。
凈業(yè)
【佛學大辭典】
(術語)清凈之善業(yè)也。又往生西方凈土之業(yè)因也。觀無量壽經曰:「此三種業(yè):過去未來現在三世諸佛凈業(yè)正因。」
【佛學常見辭匯】
1。清凈的善業(yè)。2。修往生凈土的事業(yè)。
凈業(yè)部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凈業(yè)障經之異名。
凈業(yè)障經
【佛學大辭典】
(經名)一卷,失譯。無垢光比丘入城乞食,為淫女所咒,犯根本戒,生大苦惱。見文殊師利菩薩,菩薩將詣佛所,佛為說無性之法。發(fā)心得記,因廣說凈業(yè)障之法。
凈業(yè)正因
【佛學常見辭匯】
觀無量壽經說修凈業(yè)正主的因有三種,第一種是孝養(yǎng)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yè);第二種是受持三歸、具足眾戒、不犯威儀;第三種是發(fā)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