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俗史姓。漢東隨人也。既出家受具。研精律部。即依慧遠法師。稟涅槃之指。已而負帙從遠應詔入關。餐承幽理。晚學攝論于曇遷禪師鉆仰誠至。開皇中。隱居藍田之覆車山。眾為筑室。今之悟真寺是也。仁壽二年。詔送舍利于安州之景誠寺。置塔之瑞見于別傳。大業(yè)四年。詔入鴻臚寺教授客僧。九年詔徙住禪定寺。忽謂其徒曰。吾茲欲反覆車。便成長往矣。別未淹旬即化去。大業(yè)十二年二月十八日也。壽五十三。續(xù)高僧傳·卷第十二 義解篇八
釋凈業(yè)。俗姓史氏。漢東隨人也。年登小學即沾緇服。閭里嘉之號稱賢者。專經之歲割愛出家。凈養(yǎng)威儀霜厲冰潔。受戒以后游刃河內。精研律部博綜異聞。時有論師慧遠。樹德漳河傳芳伊洛。一遇清耳。便伸北面。學涅槃等經。皆品酌其致弘宣大旨。而恨文廣功略章句未離。及遠膺詔入關。業(yè)亦負帙陪從。首尾餐承盡其幽理。晚就曇遷禪師。學于攝論。遷器宇崇廓墻仞重深。遂舉知人。同揚樂說。嘉業(yè)鉆仰誠至。乃傾襟導引。隨聞頂受緘勒寸心。開皇中年。高步于藍田之覆車山。班荊采薇。有終焉之志。諸清信士。敬揖戒舟為筑山房。竭誠奉養(yǎng)。架險乘懸。制通山美。今之悟真寺是也。業(yè)確乎內湛令響外馳。仁壽二年。被舉送舍利于安州之景藏寺。初通行諸基。欲于十力寺置之。行至景藏。忽感異香滿院。眾共嗟怪。因而樹立。將下舍利。赤光挺出照于人物。寺重閣上聞眾人行聲。及往掩捕扃閉如初。一人不見。塔北有池。沙門凈范為諸道俗受菩薩戒。乃有群魚游躍首皆南向似受歸相。范即乘舟入水為魚授法。魚皆回頭繞船如有聽受都無有懼業(yè)慶其所遇。乃以舍利置于佛堂。先有塑菩薩一軀。不可移轉。至明乃見回身面于舍利。狀類天然一無損處。屢興別瑞。傳言不盡。大業(yè)四年。召入鴻臚館。教授蕃僧。九年復召住禪定寺。聯翩荏苒微壅清曠后欲返于幽谷。告同學曰。此段一行便為不返。而別未淹旬。已聞殂化。春秋五十有三。達生知命斯亦至哉。即大業(yè)十二年二月十八日也。露骸松下。初業(yè)神岸溫審儀止雍容。敦仁尚德有古賢才調。篤愛方術。卻粒練形。冰玉云珠。資神養(yǎng)氣。而卒非其所治。徒載聲芳。潔己清貞差為傳德矣。
人物簡介
時有凈業(yè)者,石照文氏子。少業(yè)屠,有羊方乳二羔,將殺之,二羔銜其刀跪伏于門,若乞母命。業(yè)感嘆,棄家為僧,力參宗匠,忽大悟作偈曰:“昨日羅剎心,今朝菩薩面。羅剎與菩薩,不隔一條線。”
人物簡介
【介紹】: 清滿洲鑲黃旗人,裕瑚魯氏,字子久,一字尊生。道光十六年進士,歷官至貴州按察使。工詞,詩亦清新雅健。有《大小雅堂集》。晚晴簃詩匯·卷一三九
承齡,字子久,一字尊生,滿洲旗人。道光丙申進士,歷官貴州按察使。有《大小雅堂詩集》。維基
承齡(1814年—1865年),字子久,一字叔度,號尊生,一號藏庵,別號凈業(yè)漁人,裕瑚魯氏,滿洲鑲黃旗人。進士出身,清朝官員、詞人。道光壬辰(1832年)順天鄉(xiāng)試舉人,丙申(1836年)恩科進士。由禮部主事、禮部掌印郎中歷官貴州安順府知府、貴陽府知府,貴州按察使,貴州布政使。曾任《欽定科場條例》(1852)提調官。工書法,身后其子恩元搜集遺墨,成《藏庵石刻》一冊。工詞,詩亦清新雅健。著有《大小雅堂詩集》四卷(清光緒十八年(1892)由其長子恩元刊印,狀元徐郙作序,榜眼文廷式題跋)、詞集《冰蠶詞》一卷(張之洞將它列入《書目答問》,作為推薦之書,并將納蘭性德與承齡列入清代著名詞家)、《六朝律造》十二卷。承齡師從正白旗滿洲、嘉慶十年(1805年)乙丑科進士、兵部尚書葉赫那拉氏那清安;幼年時曾跟隨乾隆五十一年(1786)科舉人丁應鑾(字仙坡)學習。與正黃旗蒙古、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乙巳恩科進士柏春結社為詩。在貴州任職時,與莫友芝相唱和。他的《慶清朝·登薊州獨樂寺閣》詞中寫道:“試向薊門極目,見五云飛處,遠樹春浮。山僧解事,雁堂曾識龍斿。聞道百靈雜沓,半天風雨謁珠邱。闌干外、翠微萬疊,遙拱神州”。他的《八聲甘州·太和周春甫繼煦別駕舊有桐陰山館小照轉題失去復得仇十洲畫景物相合遂以代圖屬題》詞中寫道:“頗怪當年畫史,為誰營丘壑,留伴疏狂。只青溪幾曲,欲問轉茫茫。莽天涯、猿啼鶴怨,盡容他,清簟送斜陽。蘋洲外、待攜漁笛,同譜滄浪”。楊鐘羲對承齡的詩詞評論是:“纏綿悱惻,有少陵忠厚之遺。......所作風華流麗,出入初唐”(見《雪橋詩話全編》,v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