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10,分2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自決
靈魂
坐定
斷國
下意
果決
決斷
復議
推倒
價值
氣溫
楨干
定斷
取決
審定
《國語辭典》:自決(自決)  拼音:zì jué
1.自殺、自盡?!妒酚?。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于是微子度紂終不可諫,欲死之,及去,未能自決,乃問于太師、少師?!固?。白居易 祭小弟文:「昔爾孤于地下,今我孤于人間,與其偷生而孤苦,不若就死而團圓,欲自決以毀滅,又傷孝于歸全?!?br />2.事情由自己決定或解決。如:「民族自決」。《史記。卷八三。魯仲連鄒陽傳》:「燕將見魯連書,泣三日,猶豫不能自決。」
《國語辭典》:靈魂(靈魂)  拼音:líng hún
1.附在軀體上作為主宰的一種非物質成分,一旦脫離軀體,人便死亡。也指人死后的鬼魂?!冻o。屈原。九章。哀郢》:「羌靈魂之欲歸兮,何須臾而忘反。」?jié)h。蔡邕陳留太守胡公碑〉:「靈魂徘徊,靡所瞻逮;惟其傷矣,胸肝摧碎。」
2.心靈、精神。如:「靈魂深處」?!冻o。屈原。九章。抽思》:「何靈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與吾心同?!?br />3.指人格、良心。如:「他為了眼前利益,不顧大局而出賣靈魂。」
4.比喻居關鍵地位,具主導作用的因素。如:「他是班上的靈魂人物?!?、「總教練是整個球隊的靈魂,成敗的關鍵?!?/div>
《國語辭典》:坐定  拼音:zuò dìng
1.坐下?!妒酚?。卷七七。魏公子傳》:「公子于是乃置酒大會賓客。坐定,公子從車騎,虛左,自迎夷門侯生?!埂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缸?,彼此問過名姓。」
2.安然底定?!稌x書。卷一○六。石季龍載記上》:「若遣而果也,則不煩一旅之師而坐定梁益,就有進退,豈在逃命一夫?!?br />3.確定、肯定。《西游記》第一四回:「不消講了!這個老母,坐定是那個觀世音!」
《漢語大詞典》:斷國(斷國)
決定國家大計。語本漢書·薛宣傳:“經術文雅足以謀王體,斷國論?!?宋 黃庭堅 《次以道韻寄范子夷子默》:“ 范公 秉文德,斷國極可否?!?/div>
《國語辭典》:下意  拼音:xià yì
1.委屈己意?!稘h書。卷四五。蒯通傳》:「彼東郭先生、梁石君,齊之俊士也,隱居不嫁,未嘗卑節(jié)下意以求仕也?!?br />2.虛心求教。《后漢書。卷一○?;屎蠹o上。和熹鄧皇后紀》:「諸兄每讀經傳,輒下意難問。」
3.決定、主張?!段簳?。卷六九。崔休傳》:「諸公咸相謂曰:『崔尚書下意處,我不能異也?!弧埂读簳?。卷五。元帝本紀》:「初生患眼,高祖自下意治之,遂盲一目,彌加憫愛?!?br />4.隨意、隨便。《醒世姻緣傳》第二七回:「下意的送二兩銀子,也不叫他住兩日,就打發(fā)他家去?!?/div>
《國語辭典》:果決(果決)  拼音:guǒ jué
當機立斷,毫不遲疑?!稌x書。卷八九。忠義傳。樂道融傳》:「卓性不果決,且年老多疑。」
《國語辭典》:決斷(決斷)  拼音:jué duàn
1.做決定、拿主意?!秴问洗呵?。仲秋紀。決勝》:「勇則能決斷?!埂杜f唐書。卷一○五。宇文融傳》:「融乃馳傳巡歷天下,……省司亦待融指撝而后決斷?!?br />2.判定、斷定?!缎绿茣?。卷四六。百官志一》:「六曰決斷不滯,與奪合理,為判事之最?!?br />3.決定事情的魄力。《三國演義》第二回:「進本是沒決斷之人,聽太后言,唯唯而出?!埂冻蹩膛陌阁@奇》卷六:「那巫娘子見賈秀才干事決斷,賈秀才見巫娘子立志堅貞,越相敬重。」
《國語辭典》:復議(複議)  拼音:fù yì
對已經決定的事再提出來討論。如:「這個案子仍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有必要再提出復議?!?/div>
《國語辭典》:推倒  拼音:tuī dǎo
1.推之使倒。如:「小心!別推倒了花瓶?!?br />2.推翻。如:「推倒君主專制」。
3.傾盡?!端问?。卷四三六。儒林列傳六。陳亮》:「推倒一世之智勇,開拓萬古之心胸。」
《國語辭典》:價值(價值)  拼音:jià zhí
1.泛稱物品的價格。《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交易事已成,不必說了,只是我們畢竟有些疑心,此殼有何好處?價值如此?」《紅樓夢》第一三回:「只見幫底皆厚八寸,紋若檳榔,味若檀麝,以手叩之,玎珰如金玉。大家都奇異稱贊。賈珍笑問價值幾何?」
2.以各種等值標準或交換標準所表示的價值,如成本、重置成本、市價等。
3.凡有助于促進道德上的善,便是價值。如以真、善、美為追求的理想,且持此以為衡量的準繩,則視為價值。
4.正面作用。如:「他的作品在文學史上是否具有價值,后人自有評論?!?/div>
《國語辭典》:氣溫(氣溫)  拼音:qì wēn
大氣的溫度。
《漢語大詞典》:楨干(楨榦)
亦作“ 楨干 ”。
1.筑墻時所用的木柱,豎在兩端的叫楨,豎在兩旁障土的叫干。書·費誓:“峙乃楨榦?!?孔 傳:“題曰楨,旁曰榦。” 孔穎達 疏:“題曰楨,謂當墻兩端者也。旁曰榦,謂在墻兩邊者也?!?span id="ea22omk" class="book">《史記·魯周公世家》:“ 魯 人三郊三隧,歭爾芻茭、糗糧、楨榦,無敢不逮。” 清 惲敬 《三代因革論五》:“三代以上,十而稅一,用之力役,用之田獵,用之兵戎。車馬牛、楨干、芻糧、器甲,皆民供之?!?章炳麟 《訄書·明農》:“蔬屮之豐,園圃毓之;楨榦之富,虞衡作之?!?br />2.指重要的起決定作用的人或事物。 漢 匡衡 《上政治得失疏》:“朝廷者,天下之楨干也。”三國志·吳志·陸凱傳:“ 姚信 、 樓玄 、 賀邵 、 張悌 、 郭逴 、 薛瑩 ……皆社稷之楨干,國家之良輔?!?唐 柳宗元 《先侍御史府君神道表》:“﹝ 柳鎮(zhèn) ﹞以為刑法者,軍旅之楨干?!?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惟有剛毅不撓,雖遇外物而弗為移,始足作社會楨干。”
3.支撐,支持。后漢書·阜陵質王延傳:“帝見 延 及妻子,愍然傷之,乃下詔曰:‘昔 周 之爵封千有八百,而 姬 姓居半者,所以楨干王室也?!?span id="okaye2g" class="book">《魏書·禮志二》:“昔 堯 敦九族, 周 隆本枝,故能磐石維城,御侮於外。今臣之所親,生見隔棄,豈所以楨干根本,隆建公族者也?!?/div>
《國語辭典》:定斷(定斷)  拼音:dìng duàn
定案、決斷。宋。洪邁《夷堅乙志。卷二○。祖寺丞》:「此事固非祖公意,然因其疑,遂送他所,竟以死罪定斷?!埂督鹗?。卷一五。宣宗本紀中》:「乙未,敕尚書省,自今六部稟議常事,但可再送,不得趣召辨正。馀應入法寺定斷而再送,猶未當者具以聞,下吏治之?!?/div>
《國語辭典》:取決(取決)  拼音:qǔ jué
判斷決定?!读簳?。卷五十一。處士傳。陶弘景傳》:「雖在朱門,閉影不交外物。唯以披閱為務,朝儀故事,多取決焉?!?/div>
《國語辭典》:審定(審定)  拼音:shěn dìng
審查并加以核定?!妒酚洝>砥摺?。張儀傳》:「臣聞之,積羽沉舟,群輕折軸,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故愿大王審定計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