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30
詞典
8
分類詞匯
21
其它
1
共21,分2頁顯示
1
2
2
下一頁
分類詞匯
冰河
冰山
冰湖
海冰
沈積
磨蝕
粒雪
雅魯藏布江
侵蝕作用
冰磧巖
剝蝕作用
羊背石
堆積作用
冰川地貌
冰川湖
《國語辭典》:
冰河
拼音:
bīng hé
在高山或兩極地區(qū),積雪由于本身的壓力而變成冰塊,又因重力作用而沿著地面傾斜方向移動,這種移動的大冰塊便形成冰河。也稱為「冰川」。
分類:
冰河
結(jié)冰
冰川
河流
《國語辭典》:
冰山
拼音:
bīng shān
1.冰雪長年不化的大山。
2.浮在海中的巨型冰塊,為兩極地區(qū)冰川末端斷裂,滑落海中而形成。
3.比喻不可常久依賴的靠山。猶如冰山,一見陽光,就消失無蹤?!队讓W(xué)瓊林。卷一。天文類》:「勢易盡者若冰山,事相懸者如天壤?!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二:「豈知轉(zhuǎn)眼之間,灰飛煙滅,金山化作冰山,極是不難的事?!?/div>
分類:
冰凍
冰層
兩極
極地
地帶
長年
不化
冰川
高山
海口
天氣
巨大
消融
冰塊
《漢語大詞典》:
冰湖
(1).結(jié)了冰的湖泊。 宋
蘇軾
《次韻楊公濟奉議梅花》
之五:“日出冰湖散水花,野梅官柳漸欹斜?!?br />(2).高山洼處冰川消失后形成的湖泊。
《人民日報》
1960.6.2:“尤其是在有冰川冰湖的地方,可看到絕妙的景色:遠處是座座高入云霄的皓皓雪山,近處是一塊塊碧綠的湖水。”
分類:
高山
結(jié)了
湖泊
冰川
消失
《漢語大詞典》:
海冰
出現(xiàn)在海上的冰。包括來自大陸的淡水冰(冰川和河冰)和由海水直接凍結(jié)而成的咸水冰。一般多指后者。海冰與海岸或海底凍結(jié)在一起的稱為“固定冰”;能隨風、海流漂移的稱為“浮冰”。海冰在凍結(jié)和融化過程中,會引起海況的變化;流冰會影響船艦航行和危害海上建筑物。
分類:
現(xiàn)在
海上
來自
自大
大陸
淡水
水冰
冰川
海水
直接
凍結(jié)
《漢語大詞典》:
沈積(沈積)
亦作“沉積”。
(1).指河流流速或風速降低以及冰川融化時,其所挾帶的巖石、砂礫、泥土等物質(zhì)沉淀、墜落并淤積起來的現(xiàn)象。亦指物質(zhì)在溶液中沉淀積聚的現(xiàn)象。
(2).比喻逐漸積聚。 魏巍
《東方》
第四部第十九章:“在 徐芳 心底沉積的感情,今天怎么能不從她的手指上泄露出來呢!”
《花城》
1981年第6期:“憂愁,悔恨,隨著歲月的流逝沉積得越來越厚?!?/div>
分類:
河流
逐漸
漸積
流速
積聚
風速
降低
冰川
融化
化時
《國語辭典》:
磨蝕(磨蝕)
拼音:
mó shí
1.磨損、蝕耗。如:「他的志氣已經(jīng)被環(huán)境磨蝕殆盡?!?br />2.地質(zhì)學(xué)上指砂、粒等受風、水、冰、重力等帶動,將地表其他物質(zhì)磨擦、耗損的作用。
分類:
磨蝕
巖石
流動
和土
土壤
液體
借助
氣體
磨擦
水流
腐蝕
冰川
推動
動物
物質(zhì)
金屬
耐火材料
磨損
表面
破壞
《國語辭典》:
粒雪
拼音:
lì xuě
介于雪花和冰體間的雪顆粒。因積壓加重,密度增大,使雪花壓實,局部融化,再逐漸結(jié)晶便形成粒雪。
分類:
反復(fù)
融化
凍結(jié)
構(gòu)成
冰川
顆粒
源頭
表面
面部
《國語辭典》:
雅魯藏布江(雅魯藏布江)
拼音:
yǎ lǔ zàng bù jiāng
河川名。源出西藏阿里部岡底斯山,由西向東橫貫藏南,入印度后與恒河匯合,分數(shù)十道,注入印度洋孟加拉海灣。流域為西藏的農(nóng)業(yè)區(qū)。
分類:
境內(nèi)
大河
源于
山北
北麓
冰川
《國語辭典》:
侵蝕作用(侵蝕作用)
拼音:
qīn shí zuò yòng
河水、波浪、冰川、風等自然力,將地殼的巖石與土壤風化、溶解、磨蝕而使之疏松碎裂,并搬離原地的作用。它屬一部分的「剝蝕作用」。
分類:
侵蝕作用
河水
波浪
冰川
自然力
地殼
巖石
土壤
風化
溶解
磨蝕
疏松
碎裂
《國語辭典》:
冰磧巖(冰磧巖)
拼音:
bīng qì yán
巖石碎塊固結(jié)于冰川之中,隨冰川的移動而搬運,待冰溶化,這些巖塊泥沙堆積下來,大小不規(guī)則,無層理,稱為「冰磧巖」。
分類:
巖石
固結(jié)
冰川
移動
搬運
《國語辭典》:
剝蝕作用(剝蝕作用)
拼音:
bō shí zuò yòng
河水、波浪、冰川、風等自然營力,將地殼的巖石與土壤風化、溶解、磨蝕而使之疏松碎裂,并搬離原地的作用。也稱為「侵蝕作用」。
分類:
河水
波浪
冰川
《國語辭典》:
羊背石
拼音:
yáng bèi shí
一種冰川流過巖層表面形成的磨蝕地形。因巖石表面擦痕多,頂部渾圓,形似羊背而得名。
分類:
冰川
川流
巖層
表面
面形
磨蝕
地形
《漢語大詞典》:
堆積作用
指被搬運的巖石碎屑物質(zhì),因外力(流水、冰川、風、波浪、洋流等)減弱或失去搬運能力而積聚的現(xiàn)象。
分類:
搬運
巖石
碎屑
物質(zhì)
外力
流水
冰川
波浪
洋流
減弱
失去
能力
積聚
《漢語大詞典》:
冰川地貌
由冰川作用塑造的地貌。分為冰川侵蝕地貌,如冰斗、角峰、u形谷等;冰川堆積地貌,如終磧丘、鼓丘、蛇形丘等。
分類:
冰川
塑造
地貌
侵蝕
《漢語大詞典》:
冰川湖
冰川作用形成的湖泊。其中冰川侵蝕作用形成的湖泊稱為冰蝕湖;冰川堆積作用形成的湖泊稱為冰磧湖。中國冰川湖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
分類:
冰川
湖泊
侵蝕作用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