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41,分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分類詞匯(續(xù)上)
蔽旒
紞纊
鸞冕
襟冕
緷絻
象瑱
束帶頂冠
弁組
暴衣露冠
珫耳
纊纮
《漢語大詞典》:蔽旒
冠冕前后懸垂的玉飾。借指皇帝面前。語出《孔子家語·入官》:“古者圣主冕而前旒,所以蔽明?!?明 李東陽 《吊顏魯公詞》:“如公者狀貌不達於蔽旒,足跡不登於巖廊,而乃身任國紀,義存天常?!?/div>
《漢語大詞典》:紞纊(紞纊)
古代帝王冠冕上垂于耳旁用以系瑱的絲繩及塞耳用的絲綿絮。 唐 楊炯 《盂蘭盆賦》:“圣神皇帝乃冠通天,佩玉璽,冕旒垂目,紞纊塞耳?!?/div>
《漢語大詞典》:鸞冕(鸞冕)
冠冕名。 唐 代三公的禮冠。 唐 楊炯 《公卿以下冕服議》:“又鸞冕八章,三公服之者也。鸞者,太平之瑞也,非三公之德也。”
《漢語大詞典》:襟冕
衣襟和冠冕。比喻事物的重要部分。南齊書·崔祖思傳:“《誥》者,人倫之襟冕,帝王之樞柄。”
分類:衣襟冠冕
《漢語大詞典》:緷絻
即袞冕。袞衣和冠冕。管子·君臣上:“衣服緷絻,盡有法度。” 尹知章 注:“緷絻,古袞冕字?!眳⒁姟?袞冕 ”。
分類:袞衣冠冕
《國語辭典》:袞冕(袞冕)  拼音:gǔn miǎn
1.袞服和冠冕。
2.著袞服所用的冕。古代天子祭宗廟時戴用?!秲x禮。覲禮》:「天子袞冕,負斧依?!?/div>
《國語辭典》:象瑱  拼音:xiàng tiàn
象牙制的耳飾,用以塞耳。《詩經。齊風。著》「充耳以素乎而」句下漢。毛亨。傳:「素,象瑱。」
《國語辭典》:束帶頂冠(束帶頂冠)  拼音:shù dài dǐng guān
裍扎腰帶,戴上冠冕。比喻做官。《紅樓夢》第一三回:「你是個脂粉隊里的英雄,連那些束帶頂冠的男子也不能過你?!?/div>
《漢語大詞典》:弁組(弁組)
古代官員的冠冕和所佩玉、印的綬帶。因以指仕宦。 清 王夫之 《家世節(jié)錄》:“家世弁組,頗務豪盛?!?/div>
《漢語大詞典》:暴衣露冠
日曬衣裳,露濕冠冕。形容奔波勞碌。《漢書·燕剌王劉旦傳》:“今宗室子孫曾無暴衣露冠之勞,裂地而王之,分財而賜之,父死子繼,兄終弟及?!?/div>
《漢語大詞典》:珫耳
充耳。古代冠冕兩旁下垂到耳的玉飾。晏子春秋·外篇上九:“冕前有旒,惡多所見也;纊紘珫耳,惡多所聞也?!币槐咀鳌?充耳 ”。
《漢語大詞典》:纊纮(纊紘)
古時帝王冠冕左右懸垂耳塞的帶子。晏子春秋·外篇上九:“冕前有旒,惡多所見也;纊紘珫耳,惡多所聞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