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藏府
(1).府庫。漢書·梁孝王劉武傳:“﹝ 孝王 ﹞及死,藏府餘黃金尚四十萬餘斤?!?span id="omzvmuh" class="book">《宋史·天文志四》:“芻稾六星在天苑西,一曰在天囷南,主積稾之屬。一曰天積,天子之藏府?!?br />(2).中醫(yī)學名詞。人體內臟器官的總稱。藏,通“ 臟 ”。《素問·金匱真言論》:“言人身之藏府中陰陽,則藏者為陰,府者為陽?!?清 徐昂發(fā) 《夏寒》詩:“涼入肌骨酸,氣中藏府病?!?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以藏府而論,參惟至上焦中焦,而下焦不至焉?!?/div>
《漢語大詞典》:棖棖(棖棖)
(1).傳說中取人內臟的惡鬼。南史·梁紀上·武帝:“夏六月,都下訛言有棖棖,取人肝肺及血,以飴天狗。”舊唐書·太宗紀下:“秋七月庚辰,京城訛言云:‘上遣棖棖取人心肝,以祠天狗?!f相驚悚。”新唐書·五行志二:“ 貞觀 十七年七月,民訛言官遣棖棖殺人,以祭天狗。云其來也,身衣狗皮、鐵爪,每於闇中取人心肝而去?!?br />(2).象聲詞。 唐 李賀 《秦王飲酒》詩:“龍頭瀉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棖棖?!?唐 王睿 《祠漁山神女歌》之二:“棖棖山響答琵琶,酒溼青莎肉飼鴉?!?清 陳維嵩 《望江南·寄東皋冒巢民先生并一二舊游》詞:“幾縷椒鷄閒説餅,半甖花露靜焚香。弦索夜棖棖?!?清 黃景仁 《獻縣汪丞坐中觀技》詩:“下有一髯撾畫鼓,棖棖節(jié)應竿頭舞?!?/div>
《國語辭典》:下腳(下腳)  拼音:xià jiǎo
1.放下腳。《晉書。卷六六。陶侃傳》:「貢初橫腳馬上,侃言訖,貢斂容下腳,辭色甚順。」
2.動手,開始做一件事。《兒女英雄傳》第一五回:「只是我想大丈夫仗本事干功名,一下腳就講究花錢,塌了銳氣了?!?br />3.嫖客送給妓院仆人的賞錢?!逗I匣袀鳌返诎嘶兀骸杆烊∧且粧匝箦X,交與黃二姐,開銷下腳等項。」《負曝閑談》第一三回:「單幼仁在腰里摸出了四塊下腳,同著殷必佑走出了弄堂。」
4.原料經過制造過程后,所剩馀下來的渣滓、廢料。也稱為「下腳料」。
《漢語大詞典》:脾臄
牲體的內臟和口舌。借指美味的菜肴。《詩·大雅·行葦》:“嘉殽脾臄,或歌或咢?!?唐 韓愈 李正封 《晚秋郾城夜會聯句》:“洗沐恣蘭芷,割烹厭脾臄?!?宋 沈遼 《寄題譚氏需亭》詩:“相期一窮達,豈止為脾臄?!?清 吳偉業(yè) 《哭志衍》詩:“客從遠方來,咄嗟辦脾臄?!?/div>
《國語辭典》:吐血  拼音:tù xiě
1.消化道內出血,而嘔吐出來的現象。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醫(yī)診脈云:『腸斷矣!』因爾便吐血,數日而亡?!埂度龂萘x》第三一回:「且說袁紹自舊歲感冒吐血癥候,今方稍愈,商議欲攻許都?!?br />2.形容非常激動、生氣。如:「一想起他說的那些話,就讓人吐血?!?/div>
《漢語大詞典》:腹實(腹實)
腹中所有之物。指內臟。呂氏春秋·忠廉:“﹝ 弘演 ﹞因自殺,先出其腹實,內 懿公 之肝?!?漢 王充 論衡·儒增:“頭一斷,手不能取他人之頭著之於頸,奈何獨能先出其腹實,乃內 哀公 之肝?腹實出輒死,則手不能復把矣?!?/div>
分類:內臟
《國語辭典》:內科(內科)  拼音:nèi kē
臨床醫(yī)學的一大分支。醫(yī)療范圍是指身體內部的各種疾病。醫(yī)治方式乃依照病人對癥狀的敘述,以及物理檢查而施以用藥、打針,不以外科手術來治療疾病。
《國語辭典》:形藏  拼音:xíng zàng
中醫(yī)上指有形的內臟。如胃、腸、膀胱等。
《國語辭典》:魚油(魚油)  拼音:yú yóu
自魚類皮、肉、骨、內臟等提煉所得的油?!度龂萘x》第四九回:「船內裝載蘆葦乾柴,灌以魚油,上鋪硫黃、燄硝引火之物?!?/div>
《國語辭典》:牛雜(牛雜)  拼音:niú zá
牛的內臟。如:「老闆用牛心、牛肚、牛胃等煮成一鍋牛雜湯?!?/div>
分類:內臟
《國語辭典》:溷腴(圂腴)  拼音:hùn yú
溷,豬、犬。腴,腸胃等內臟。溷腴指豬狗的腸胃?!抖Y記。少儀》:「君子不食溷腴,小子走而不趨。」
分類:豬狗內臟
《國語辭典》:柴魚(柴魚)  拼音:chái yú
將除去內臟的鮮魚蒸熟,以慢火烘烤成堅硬薰黃的魚乾,再刨成薄片。因形狀顏色似柴,故稱為「柴魚」。
《國語辭典》:風雞(風雞)  拼音:fēng jī
剖開雞的腹部,除去臟腑,抹上鹽,然后將雞風乾,稱為「風雞」。
《國語辭典》:肋膜炎  拼音:lè mò yán
病名。肋膜因胸腔內臟急慢性炎癥,或全身性疾病,所引起的一種發(fā)炎狀況。有發(fā)燒、畏寒、側胸部疼痛等現象,常并生胸腔積水。也稱為「胸膜炎」。
《漢語大詞典》:鲊答(鮓答)
亦作“ 鮓荅 ”。 某些獸畜的內臟結石。 明 陶宗儀 輟耕錄·禱雨:“往往見 蒙古 人之禱雨者……惟取浄水一盆,浸石子數枚而已。其大者若鷄卵,小者不等。然后默持密呪,將石子淘漉玩弄,如此良久,輒有雨……石子名曰鮓荅,乃走獸腹中所產,獨牛馬者最妙。”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獸一·鲊答:“鮓答生走獸及牛馬諸畜肝膽之間,有肉囊裹之,多至升許……其狀白色,似石非石,似骨非骨,打破層迭?!?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五:“洗鮓答誦梵咒者,亦立致風雨,天地之氣能如是之刻期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