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山陰道士
寫鵝經
右軍鵝
換黃庭
山陰道士鵝
博白鵝
換鵝帖
換經鵝
惜鵝群
白鵝書
鵝費羲之墨
鵝歸逸少
換字鵝
寫黃庭不要鵝
好鵝尋道士
換鵝文
將鵝與右軍
籠歸憶右軍
籠隨王右軍
內史寫黃庭
山陰書罷
書邀道士鵝
黃庭換鶴
揮翰邀鵝
揮帖致白鵝
覓鵝群
內史寫道經
書經愛鵝
書字換鵝
俗書博白鵝
寫經不惜鵝
學溪老鵝
相關人物王羲之
《晉中興書》卷七〈瑯琊王錄〉~424~
王羲之字逸少。導之從子也。初訥于言。人未之知。年十三。嘗見周顗。顗異之。時重牛心炙。座客未啖。先割啖之。羲之于是知名。及長。尤善草隸書。為今古冠絕。累遷為右將軍。不樂京師。遂往會稽。與謝安、孫綽、等游處。山陰有道士養(yǎng)群鵝。羲之意甚悅。道士云。為寫黃庭經。當舉群相贈。乃為寫訖?;\鵝而去。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200~
性愛鵝,會稽有孤居姥養(yǎng)一鵝,善鳴,求市未能得,遂攜親友命駕就觀。姥聞羲之將至,烹以待之,羲之嘆惜彌日。又山陰有一道士,養(yǎng)好鵝,羲之往觀焉,意甚悅,固求市之。道士云:「為寫道德經,當舉群相贈耳?!刽酥廊粚懏?,籠鵝而歸,甚以為樂。其任率如此。
《太平御覽》卷二百三十八〈職官部三十六·右將軍〉~258~
《晉中興書》曰:「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導之從子也,祖正,尚書郎。父曠,淮南太守。元帝之過江也,曠首創(chuàng)其議。羲之幼訥于言,人未之奇。年十三,嘗謁周顗,顗察而異之。時重牛心炙,坐客未啖,顗先割啖羲之,于是始知名。及長,辯贍,以骨鯁稱,尤善隸書,為古今之冠,及長,尤善草隸書,為今古冠絕。累遷為右將軍。不樂京師,遂往會稽。與謝安、孫綽、等游處。山陰有道士養(yǎng)群鵝,羲之意甚悅。道士云:『為寫黃庭經,當舉群相贈?!荒藶閷懹?,籠鵝而去?!?/span>
簡釋
換鵝:喻以自己的高才絕技換取心愛之物,或喻書法作品高妙。唐李白《送賀賓客歸越》:“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p>
例句
道經今為寫,不慮惜鵝群。
櫪嘶支遁馬,池養(yǎng)右軍鵝。
彭澤先生柳,山陰道士鵝。
林棲居士竹,池養(yǎng)右軍鵝。
金粉為書重莫過,黃庭舊許右軍多。請看今日酬恩德,何似當年為愛鵝。
鵝歸逸少宅,鶴滿令威家。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好鵝尋道士,愛竹嘯名園。
山陰豈無爾,繭字換群鵝。
鳳皇池上應回首,為報籠隨王右軍。
鵝費羲之墨,貂馀季子裘。
尚書舊用裁天詔,內史新將寫道經。
詠雪因饒妹,書經為愛鵝。
新傳左慈訣,曾與右軍鵝。
似君換得白鵝時,獨憑闌干雪滿池。
山陰妙術人傳久,也說將鵝與右軍。
玄堪教鳳集,書好換鵝群。
便使筆精如逸少,懶能書字換群鵝。
羲之俗書趁姿媚,數紙尚可博白鵝。
《蘇軾文集》卷六三〈祭柳子玉文〉
猗歟子玉,南國之秀。甚敏而文,聲發(fā)自幼。從橫武庫,炳蔚文囿。獨以詩嗚,天錫雄咮。元輕白俗,郊寒島瘦。嘹然一吟,眾作卑陋。凡今卿相,伊昔朋舊。平視青云,可到寧驟。孰云坎軻,白發(fā)垂脰。才高絕俗,性疏來詬。謫居窮山,遂侶猩狖。夜衾不絮,朝甑絕餾。慨然懷歸,投棄纓綬。潛山之麓,往事神后。道味自飴,世芬莫嗅。凡世所欲,有避無就。謂當乘除,并畀之壽。云何不淑,命也誰咎。頃在錢塘,惠然我覯。相從半歲,日飲醇酎。朝游南屏,莫宿靈鷲。雪窗饑坐,清闋間奏。沙河夜歸,霜月如晝。綸巾鶴氅,驚笑吳婦。會合之難,如次組繡。翻然失去,覆水何救。維子耆老,名德俱茂。嗟我后來,匪友惟媾。子有令子,將大子后。頎然二孫,則謂我舅。念子永歸,涕如懸霤。歌此奠詩,一樽往侑。
典故 青眼高歌
俗眼白
兩眼青
眼常白
青眼士
眼生白
阮籍青眼
生眼白
日向幽人青
相關人物阮籍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36~
籍雖不拘禮教,然發(fā)言玄遠,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終,正與人圍棋,對者求止,籍留與決賭。既而飲酒二斗,舉聲一號,吐血數升。及將葬,食一蒸肫,飲二斗酒,然后臨訣,直言窮矣,舉聲一號,因又吐血數升。毀瘠骨立,殆致滅性。裴楷往吊之,籍散發(fā)箕踞,醉而直視,楷吊諺畢便去?;騿柨骸阜驳跽?,主哭,客乃為禮。籍既不哭,君何為哭?」楷曰:「阮籍既方外之士,故不崇禮典。我俗中之士,故以軌儀自居?!箷r人嘆為兩得。籍又能為青白眼,見禮俗之士,以白眼對之。及嵇喜來吊,籍作白眼,喜不懌而退。喜弟康聞之,乃赍酒挾琴造焉,籍大悅,乃見青眼。由是禮法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護之。
簡釋
青眼:喻對人看重或喜愛,亦指知己。唐王維《過盧四員外宅看飯僧共題七韻》:“三賢異七圣,青眼慕青蓮?!?/p>
青眼客:指知心朋友。唐王維《贈韋穆十八》:“與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p>
例句
青眼能留客,疏鐘逼夜歸。
旅途誰見客青眼,故國幾多人白頭。
愿盛黃金膏,寄與青眼郎。
敢同俗態(tài)期青眼,似有微詞動絳唇。
輒有時人至,窗前白眼看。
相逢青眼日,相嘆白頭時。
青云賓從紛交馳,白眼向人多意氣。
西伯縱逢頭已白,步兵如在眼應青。
四座眼全青,一麾頭半白。
又恐無人肯青眼,事須憑仗小還丹。
嘗聞郭邑山多秀,更說官僚眼盡青。
途窮反遭俗眼白,世上未有如公貧。
赤眉猶世亂,青眼只途窮。
青眼高歌望吾子,眼中之人吾老矣。
別來頭并白,相見眼終青。
舉觴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樹臨風前。
蜀鄉(xiāng)異青眼,蓬戶高朱戟。
客愁青眼別,家喜玉人歸。
不啻回青眼,應疑似碧云。
科頭箕踞長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與君青眼客,共有白云心。
三賢異七賢,青眼慕青蓮。
朱門陪宴多投轄,青眼留歡任吐茵。
黃公酒爐處,青眼竹林前。
信陵名重憐高才,見我長吹青眼開。
不是主人多野興,肯開青眼重漁師。
若不他時更青眼,未知誰肯薦臨邛。
青眼真知我,玄談愧起予。
昔年顧我長青眼,今日逢君盡白頭。
白樓陪寫望,青眼感遭逢。
景深青眼下,興絕彩毫端。
向人方白眼,違俗有青巖。
要路眼青知己在,不應窮巷久低眉。
《蘇軾詩集》卷九〈于潛僧綠筠軒〉
可使食無肉,不可使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醫(yī)。旁人笑此言,似高還似癡。若對此君仍大嚼,世間那有揚州鶴。
典故 抗塵容
負煙霞
移文誚
山林嘲
山靈勒
勒回俗駕
山靈勒駕
起鐘山笑
山鬼移文
山靈俗駕回
山英掃跡
俗士駕回
席次眉軒
相關人物周颙
孔稚圭
《昭明文選》卷四十三南朝齊·孔德璋(稚圭)《北山移文》
唐·呂向注:鐘山在都北。其先,周彥倫隱于此山,后應詔出為海鹽令,欲卻過此山,孔先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
《昭明文選》卷四十三書下·北山移文〉~957~
鐘山之英。草堂之靈。馳煙驛路。勒移山庭。夫以耿介拔俗之標。蕭灑出塵之想。度白雪以方絜。干青云而直上。吾方知之矣。若其亭亭物表。皎皎霞外。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聞鳳吹于洛浦。值薪歌于延瀨。固亦有焉。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覆。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乍回跡以心染?;蛳蓉懚簏t。何其謬哉。嗚呼。尚生不存。仲氏既往。山阿寂寥。干載誰賞。世有周子。雋俗之土。既文既博。亦玄亦史。然而學遁東魯。習隱南郭。偶吹草堂。濫巾北岳。誘我松桂。欺我云壑。雖假容于江皋。乃纓情于好爵。其始至也。將欲排巢父。拉許由。傲百氏。蔑王侯。風情張日。霜氣橫秋?;驀@幽人長往?;蛟雇鯇O不游。談空空于釋部。覈玄玄于道流。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及其鳴騶入谷。鶴書赴隴。形馳魄散。志變神動。爾乃眉軒席次。袂聳筵上。焚芰制而裂荷衣??箟m容而走俗狀。風云悽其帶憤。石泉咽而下愴。望林巒而有失。顧草木而如喪。至其紐金章。綰墨綬??鐚俪侵?。冠百里之首。張英風于海甸。馳妙譽于浙右。道帙長殯。法筵久埋。敲撲諠囂犯其慮。牒訴倥?裝其懷。琴歌既斷。酒賦無續(xù)。常綢繆于結課。每紛綸于折獄?;\張趙于往圖。架卓魯于前箓。希蹤三輔豪。馳聲九州牧。使我高霞孤映。明月獨舉。青松落陰。白云誰侶。?石摧絕無與歸。石徑荒涼徒延佇。至于還?入幕。寫霧出楹。蕙帳空兮夜鵠怨。山人去兮曉?驚。昔聞投簪逸海岸。今見解蘭縛塵纓。于是南岳獻嘲。比壟騰笑。列壑爭譏。攢峰竦誚。慨游子之我欺。悲無人以赴吊。故其林慚無盡。澗愧不歇。秋桂遺風。春蘿罷月。騁西山之逸議。馳東皋之素謁。今又促裝下邑。浪拽上京。雖情投于魏闕?;蚣俨接谏届纭XM可使芳杜厚顏。薜荔無恥。碧嶺再辱。丹崖重滓。塵游躅于蕙路。污淥池以洗耳。宜扃岫幌。掩云關。斂輕霧。藏鳴湍。截來轅于谷口。杜妄轡于郊端。于是叢條瞋膽。疊穎怒魄?;蝻w柯以折輪。乍低枝而掃跡。請回俗士駕。為君謝逋客。
例句
會有圭組戀,遂貽山林嘲。
今日病身慚小隱,欲將泉石勒移文。
今日仲容修故業(yè),草堂焉敢更移文。
一隨菱棹謁王侯,深愧移文負釣舟。
移文莫有誚,必不滯天涯。
待報君恩了歸去,山翁何急草移文。
已共此山私斷當,不須轉轍重移文。
欲同朱輪載,勿憚移文誚。
猶有北山歸意在,少驚佳樹近房櫳。
北山移去前文在,無復教人嘆曉猿。
此別更無閑事囑,北山高處謝猿啼。
暫辭南國隱,莫勒北山文。
看著掛冠迷處所,北山蘿月在移文。
南極老人自有星,北山移文誰勒銘。
如逢北山隱,一為謝移文。
《全唐詩》卷二百一十八〈遣興五首〉
〈遣興五首〉其三:「陶潛避俗翁,未必能達道。觀其著詩集,頗亦恨枯槁。達生豈是足,默識蓋不早。有子賢與愚,何其掛懷抱。」
典故不下堂
宓賤
子賤琴
鳴琴單父
宓賤琴
宓子彈琴
單父鳴琴
宓公
宓生
彈琴高堂
流水聲中視公事
鳴琴子賤堂
單父肘
魯宓
鳴琴化洽
鳴弦坐
山縣彈琴
堂上五弦
小邑彈琴
子賤歌
宓儕
綺琴化洽
易俗張琴
張琴易俗
子賤堂
相關人物宓子賤
參考典故伯牙弦
《呂氏春秋》卷二十一〈開春論·察賢〉~44~
宓子賤治單父,彈鳴琴,身不下堂而單父治。巫馬期以星出,以星入,日夜不居,以身親之,而單父亦治。巫馬期問其故于宓子。宓子曰:『我之謂任人,子之謂任力。任力者故勞,任人者故逸。』宓子則君子矣,逸四肢,全耳目,平心氣,而百官以治義矣,任其數而已矣。巫馬期則不然,弊生事精,勞手足,煩教詔,雖治猶未至也。
《史記》卷六十七〈仲尼弟子列傳〉~2206~
宓不齊字子賤。少孔子三十歲??鬃又^「子賤君子哉!魯無君子,斯焉取斯?」子賤為單父宰,反命于孔子,曰:「此國有賢不齊者五人,教不齊所以治者?!箍鬃釉唬骸赶г詹积R所治者小,所治者大則庶幾矣?!?/span>
簡釋
宓子彈琴:詠官吏善于管理。唐杜甫《七月一日題終明府水樓二首》之二:“宓子彈琴邑宰日,終軍棄繻英妙時?!?/p>
宓子賤:喻指縣官。唐李白《贈閻丘宿松》:“何銜宓子賤,不減陶淵明?!?/p>
琴堂:指縣衙。唐李白《贈從孫義興宰銘》:“退食無外事,琴堂向山開?!?/p>
例句
有我衰鳥郎,新邑長鳴琴。
音容想在眼,暫若升琴堂。
明發(fā)歸琴堂,知君懶為縣。
陳蕃待客應懸榻,宓賤之官獨抱琴。
本意宿東林,因聽子賤琴。
單父古來稱宓生,祗今為政有吾兄。
流水聲中視公事,寒山影里見人家。
蒲密遙千載,鳴琴始一追。
將軍帳下來從客,小邑彈琴不易逢。
遺老應相賀,知君不下堂。
退食無外事,琴堂向山開。
清風佐鳴琴,寂寞道為貴。
何慚宓子賤,不減陶淵明。
季父擁鳴琴,德聲布云雷。
揚風非贈扇,易俗是張琴。
宓子彈琴邑宰日,終軍棄繻英妙時。
醉酒揚雄宅,升堂子賤琴。
塵滿萊蕪甑,堂橫單父琴。
堂上五弦銷暇日,邑中千室有陽春。
府趨隨宓賤,野宴接王祥。
亦知單父琴猶在,莫厭東歸酒未醒。
灞涘袁安履,汾南宓賤琴。
城非宓賤邑,館亦號聞琴。
口尚袁安節(jié),身無子賤名。
遙知訟堂里,佳政在鳴琴。
理邑想無事,鳴琴不下堂。
誰謂兵戈際,鳴琴方一彈。
到此安氓俗,琴堂又晏然。
綺琴朝化洽,祥石夜論空。
遺錦非前邑,鳴琴即舊臺。
灌壇有遺風,單父多鳴琴。
知君愛鳴琴,仍好千里馬。永日恒思單父中,有時心到宛城下。
常愛宓子賤,鳴琴能自親。邑中靜無事,豈不由其身。何意千年后,寂寞無此人。
所思在畿甸,曾是魯宓儕。
典故舊青氈
青氈舊
子敬氈
舊物青氈
傳家物
床頭氈
戀青氈
王家舊物
子敬青氈
故物氈
恕青氈
一語不談俗事
氈取盜
家傳青氈
偷兒恕氈
相關人物王徽之(字子猷)
王操之
王獻之
《晉書》卷八十〈王羲之列傳·(徽之子)王獻之〉~204~
獻之字子敬。少有盛名,而高邁不羈,雖閑居終日,容止不怠,風流為一時之冠。年數歲,嘗觀門生摴蒱,曰:「南風不競?!归T生曰:「此郎亦管中窺豹,時見一班?!公I之怒曰:「遠慚荀奉倩,近愧劉真長?!顾旆饕露ァL與兄徽之、操之俱詣謝安,二兄多言俗事,獻之寒溫而已。既出,客問安王氏兄弟優(yōu)劣,安曰:「小者佳。」客問其故,安曰:「吉人之辭寡,以其少言,故知之。」嘗與徽之共在一室,忽然火發(fā),徽之遽走,不遑取履。獻之神色恬然,徐呼左右扶出。夜臥齋中,而有偷人入其室,盜物都盡。獻之徐曰:「偷兒,青氈我家舊物,可特置之?!谷和刁@走。
《裴子語林》~39~
王子敬在齋中臥,偷入齋取物?裝,一室之內,略無不盡。子敬臥而不動,偷遂復登廚,欲有所覓。子敬因呼曰:『偷兒,石漆氈,是我家舊物,可特置不?』于是群賊始知其不眠,悉置物驚走。
簡釋
青氈:喻先祖遺物,或喻舊業(yè)。唐盧綸《寄鄭七綱》:“他日吳公如記問,愿將黃綬比青氈?!?/p>
例句
來時雖恨失青氈,自見芭蕉幾十篇。
卜羨君平杖,偷存子敬氈。
晨朝降白露,遙憶舊青氈。
他日吳公如記問,愿將黃綬比青氈。
青氈持與藉,重錦裁為飾。
典故渡虎
浮江
易俗去猛虎
虎去境
九江渡虎
去猛虎
治境無虎
相關人物宋均
《后漢書》卷四十一《宋均傳》
宋均字叔庠,南陽安眾人也。父伯,建武初為五官中郎將。均以父任為郎,時年十五,好經書,每休沐日,輒受業(yè)博士,通詩禮,善論難。至二十馀,調補辰陽長。其俗少學者而信巫鬼,均為立學校,禁絕淫祀,人皆安之。以祖母喪去官,客授潁川。 ……遷九江太守??ざ嗷⒈瑪禐槊窕?,常募設檻阱而猶多傷害。均到,下記屬縣曰:「夫虎豹在山,黿鼉在水,各有所托。且江淮之有猛獸,猶北土之有雞豚也。今為民害,咎在殘吏,而勞勤張捕,非憂恤之本也。其務退奸貪,思進忠善,可一去檻阱,除削課制?!蛊浜髠餮曰⑾嗯c東游度江。中元元年,山陽、楚、沛多蝗,其飛至九江界者,輒東西散去,由是名稱遠近??e倏h有唐、后二山,民共祠之,眾巫遂取百姓男女以為公嫗歲歲改易,既而不敢嫁娶,前后守令莫敢禁。均乃下書曰:「自今以后,為山娶者皆娶巫家,勿擾良民?!褂谑撬旖^。
《華嶠漢后書》卷二〈宋均傳〉
宋均遷九江太守,五日一聽事。先是九江多虎,數傷民。均曰:「咎在貪殘,均今退貪殘?!够⑦h渡江,不為民害。
簡釋
渡虎:詠地方官治理有方,災害不興。唐李白《中丞宋公以吳兵三千赴河南軍次尋陽脫余之國參謀幕府因贈之》?!熬沤远苫?,三郡盡還珠。”
例句
蒙馬一何威,浮江一以仁。
易俗去猛虎,化人似馴鷗。
九江皆渡虎,三郡盡還珠。
《尚書》卷十四〈周書·康誥〉~202~
若有疾,惟民其畢棄咎,若保赤子,惟民其康乂。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龔遂〉~3639~
宣帝即位,久之,渤海左右郡歲饑,盜賊并起,二千石不能禽制。上選能治者,丞相御史舉遂可用,上以為渤海太守。時遂年七十馀,召見,形貌短小,宣帝望見,不副所聞,心內輕焉,謂遂曰:「渤海廢亂,朕甚憂之。君欲何以息其盜賊,以稱朕意?」遂對曰:「海瀕遐遠,不沾圣化,其民困于饑寒而吏不恤,故使陛下赤子盜弄陛下之兵于潢池中耳。今欲使臣勝之邪,將安之也?」上聞遂對,甚說,答曰:「選用賢良,固欲安之也。」遂曰:「臣聞治亂民猶治亂繩,不可急也;唯緩之,然后可治。臣愿丞相御史且無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從事。」上許焉,加賜黃金,贈遣乘傳。至渤海界,郡聞新太守至,發(fā)兵以迎,遂皆遣還,移書敕屬縣悉罷逐捕盜賊吏。諸持鋤鉤田器者皆為良民,吏無得問,持兵者乃為盜賊。遂單車獨行至府,郡中翕然,盜賊亦皆罷。渤海又多劫略相隨,聞遂教令,即時解散,棄其兵弩而持鉤鋤。盜賊于是悉平,民安土樂業(yè)。遂乃開倉廩假貧民,選用良吏,尉安牧養(yǎng)焉?!煲婟R俗奢侈,好末技,不田作,乃躬率以儉約,勸民務農桑,令口種一樹榆、百本薤、五十本、一畦韭,家二母彘、五雞。民有帶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犢,曰:「何為帶牛佩犢!」春夏不得不趨田畝,秋冬課收斂,益蓄困實菱芡。勞來循行,郡中皆有畜積,吏民皆富實。獄訟止息。
《宋書》卷六十九〈范曄孔熙先列傳〉~829~
曄性精微有思致,觸類多善,衣裳器服,莫不增損制度,世人皆法學之。撰和香方,其序之曰:「麝本多忌,過分必害;沈實易和,盈斤無傷。零藿虛燥,詹唐黏濕。甘松、蘇合、安息、郁金、?多、和羅之屬,并被珍于外國,無取于中土。又棗膏昏鈍,甲煎淺俗,非唯無助于馨烈,乃當彌增于尤疾也。」此序所言,悉以比類朝士:「麝本多忌」,比庾炳之;「零藿虛燥」,比何尚之;「詹唐黏濕」,比沈演之;「棗膏昏鈍」,比羊玄保;「甲煎淺俗」,比徐湛之;「甘松、蘇合」,比慧琳道人;「沈實易和」,以自比也。
典故 南北阮
南阮貧
曬裈
免俗未能
晉阮
阮郎貧
犢鼻掛長竿
二阮居南北
阮郎裈
攤裈
窮巷南阮
相關人物阮咸(始平)
阮籍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上〈任誕〉~732~
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皆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皆紗羅錦綺。仲容以竿掛大布犢鼻裈于中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南朝宋·裴松之注引《竹林七賢論》曰:「諸阮前世皆儒學,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棄事,好酒而貧。舊俗:七月七日,法當曬衣,諸阮庭中,爛然錦綺。咸時總角,乃豎長竿,掛犢鼻裈也?!?/span>
《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晉文》卷一百三十七〈戴逵·竹林七賢論〉~2254~
諸阮前世皆儒學,善居室,唯咸一家尚道棄事,好酒而貧。舊俗:七月七日,法當曬衣,諸阮庭中,爛然錦綺。咸時總角,乃豎長竿,掛大布犢鼻惲于庭中。人問之,曰:「未能免俗,聊復爾爾。」
《晉書》卷四十九〈阮籍列傳·(兄子)阮咸〉~362~
咸字仲容。父熙,武都太守。咸任達不拘,與叔父籍為竹林之游,當世禮法者譏其所為。咸與籍居道南,諸阮居道北,北阮富而南阮貧。七月七日,北阮盛曬衣服,皆錦綺粲目。咸以竿掛大布犢鼻于庭,人或怪之,答曰:「未能免俗,聊復爾耳!」
簡釋
阮家貧:指生活貧困。唐王維《鄭梁州相過》:“中廚辦粗飯,應恕阮家貧?!?/p>
例句
近水方同梅市隱,曝衣多笑阮家貧。
南阮貧無酒,唯將淚濕衣。
中廚辦粗飯,當恕阮家貧。
迎接須衿疏傅老,祗供莫笑阮家貧。
悔下東山石,貧于南阮家。
《后漢書》卷六十五《張奐傳》
張奐字然明,敦煌淵泉人也?!瓘桶菸渫?。平均徭賦,率厲散敗,常為諸郡最,河西由是而全。其俗多妖忌,凡二月、五月產子及與父母同月生者,悉殺之。奐示以義方,嚴加賞罰,風俗遂改,百姓生為立祠。
《世說新語箋疏》下卷下〈排調〉~78~
嵇、阮、山、劉在竹林酣飲,王戎后往。步兵曰:「俗物已復來敗人意!」王笑曰:「卿輩意,亦復可敗邪?」南朝梁·劉孝標注:「《魏氏春秋》曰:『時謂王戎未能超俗也。』」
例句
飲酣視八極,俗物都茫茫。
眼前無俗物,多病也身輕。
山陽無俗物,鄭驛正留賓。
應笑王戎成俗物,遙持麈尾獨徘徊。
典故文翁化俗
文翁教授
文翁儒化
文翁分符
相關人物文翁
《漢書》卷八十九〈循吏列傳·文翁〉~3625~
文翁,廬江舒人也。少好學,通春秋,以郡縣吏察舉。景帝末,為蜀郡守,仁愛好教化。見蜀地辟陋有蠻夷風,文翁欲誘進之,乃選郡縣小吏開敏有材者張叔等十馀人親自飭厲,遣詣京師,受業(yè)博士,或學律令。減省少府用度,買刀布蜀物,赍計吏以遺博士。數歲,蜀生皆成就還歸,文翁以為右職,用次察舉,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學官于成都市中,招下縣子弟以為學官弟子,為除更繇,高者以補郡縣吏,次為孝弟力田。常選學官僮子,使在便坐受事。每出行縣,益從學官諸生明經飭行者與俱,使傳教令,出入閨閤。縣邑吏民見而榮之,數年,爭欲為學官弟子,富人至出錢以求之。繇是大化,蜀地學于京師者比齊魯焉。至武帝時,乃令天下郡國皆立學校官,自文翁為之始云。
簡釋
文翁儒化:指官吏教化百姓,改易民風。唐杜甫《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諸葛蜀人愛,文翁儒化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