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705,分47頁顯示  上一頁  39  40  41  42  43  45  46  4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民俗學(xué)
離世絕俗
離世異俗
流風(fēng)余俗
分類詞匯
宣武
香泉
書格
兒皇帝
楚王山
三鮮
霞繃
佛類詞典
化俗結(jié)緣
四世俗諦
世俗
世俗智
《國語辭典》:民俗學(xué)(民俗學(xué))  拼音:mín sú xué
對民間社會的故事傳說、神話、祭典、宗教儀式、歌謠、民居、日用器物、口語文學(xué)等加以蒐集、分類、整理并研究的專業(yè)。
《漢語大詞典》:離世絕俗(離世絶俗)
猶言離世異俗。 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九:“ 伯夷 不立於惡人之朝,不與惡人言,可謂離世絶俗矣?!?明 劉基 《送別燈和尚還鄉(xiāng)序》:“夫浮屠以離世絶俗為教,父母兄弟且不得為其親也。” 王國維 《屈子文學(xué)之精神》:“且北方之人,不為離世絶俗之舉,而日周旋於君臣父子夫婦之間?!?/div>
《漢語大詞典》:離世異俗(離世異俗)
超脫世俗。莊子·刻意:“刻意尚行,離世異俗,高論怨誹,為亢而已矣,此山谷之士,非世之人,枯槁赴淵者之所好也。” 宋 王安石 《泰州海陵縣主簿許君墓志銘》:“士固有離世異俗,獨(dú)行其意,駡譏、笑侮、困辱而不悔?!?/div>
《國語辭典》:流風(fēng)馀俗(流風(fēng)餘俗)  拼音:liú fēng yú sú
古代流傳至今的風(fēng)尚習(xí)俗。宋。王安石 虔州學(xué)記:「堯舜三代,從容無為,同四海于一堂之上,而流風(fēng)馀俗,詠嘆之不息?!?/div>
《漢語大詞典》:宣武
(1).威武。晏子春秋·外篇上二七:“ 仲尼 曰:‘ 靈公 污, 晏子 事之以整齊; 莊公 壯, 晏子 事之以宣武; 景公 奢, 晏子 事之以恭儉。君子也?!?吳則虞 集釋引 劉師培 《校補(bǔ)》云:“‘宣’與‘桓’同……爾雅·釋訓(xùn):‘桓桓,威也?!?span id="irvpqfd" class="book">《廣雅·釋訓(xùn)》:‘桓桓,武也?!?br />(2).城門名。 北京 舊城有九門,其南之西門, 元 稱 順承 , 明 正統(tǒng) 四年改為 宣武 ,俗又稱 順治門 。參閱《清一統(tǒng)志·京師一》
《漢語大詞典》:香泉
泉名。在 安徽省 和縣 北四十里,水有香氣,因名。含有某種礦物質(zhì),能治疥癬等皮膚病。故又名 平痾泉 。南社詩人 葉玉森 有《香泉口占四絕句》詠其事。相傳 梁 昭明太子 嘗浴于此,俗又稱為 太子泉 。
《國語辭典》:書格(書格)  拼音:shū gé
1.一種文具。寫字時用來支撐手臂,以防墨污。清。袁枚《隨園詩話補(bǔ)遺》卷八:「手戰(zhàn)愈增書格弱,目昏翻厭紙窗明?!?br />2.書法的風(fēng)格。明。徐樹丕《識小錄。李嗣真》:「李嗣真論右軍書格不同:樂毅論、太史箴、皆正大有忠臣烈士之象;誓墓文、曹娥碑,其容憔悴,有孝子順孫之象?!?br />3.供人描摩習(xí)字的范本。清。厲鶚〈悼亡姬詩序〉:「影拓書格,略有楷法?!?/div>
《國語辭典》:兒皇帝(兒皇帝)  拼音:ér huáng dì
1.契丹國先君稱嗣主之詞?!缎挛宕?。卷七二。四夷附錄》:「每國有大慶吊,學(xué)士以先君之命為書以賜國君,其書常曰報兒皇帝云?!?br />2.五代后晉高祖石敬瑭尊契丹主耶律德光為父皇帝,自稱為「兒皇帝」。后常用來譏稱傀儡政權(quán)的統(tǒng)治者。
《漢語大詞典》:楚王山
山名。原名 同孝山 。在今 徐州市 銅山縣 境。因 漢 楚元王 劉交 葬此而得名。相傳山上有 霸王 項羽 的點(diǎn)將臺,俗又稱 霸王山 。 宋 蘇軾 《送蜀人張師厚赴殿試》詩之一:“斷嶺不遮西望眼,送君直過 楚王山 。”參閱《后漢書·郡國志三》“彭城” 劉昭 注引《北征記》。
《國語辭典》:三鮮(三鮮)  拼音:sān xiān
一般指三種魚鮮或肉片。如:「三鮮餃子」、「三鮮炒面」。
《漢語大詞典》:霞繃
清 代 吉林 彩燈名。俗又稱糠燈。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話卷十三:“霞綳,蓬梗為榦,摶穀糠為膏,摶之以代燭,燃之青光熒熒,煙結(jié)如云。俗呼糠燈?!?/div>
化俗結(jié)緣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化俗者,教化世間之人。以此為緣而使之入于佛法也。
四世俗諦
【佛學(xué)大辭典】
(名數(shù))法相宗所立四種之俗諦也。真諦亦立四種,合成八諦。(參見:諦)
【三藏法數(shù)】
(出瑜伽師地論)
〔一、世間世俗〕,俗即習(xí)俗,謂世間眾生安立舍宅及治生等種種之事,皆悉虛假不實(shí)也。
〔二、道理世俗〕,謂五蘊(yùn)等法,皆是假名安立,若依道理一一推窮,皆無自體也。(五蘊(yùn)者,色蘊(yùn)、受蘊(yùn)、想蘊(yùn)、行蘊(yùn)、識蘊(yùn)也。)
〔三、證得世俗〕,謂觀世俗假立之法皆空,證得預(yù)流等果也。(預(yù)流者,預(yù)入圣道之流,即初果也。)
〔四、勝義世俗〕,謂于世俗假立之法,了達(dá)勝妙之義也。
世俗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世有隱覆真理之義,可毀壞之義。俗有顯現(xiàn)流世之義,顯現(xiàn)順于人情之義。世事即俗法,三界之事法,悉具此二義,故曰世俗。唯識述記一本曰:「世謂覆障,可毀壞義。俗謂顯現(xiàn),隨世流義。」俱舍光記一本曰:「言世俗者,有遍之法隱障真理名世,事相顯現(xiàn)隨順?biāo)浊槊?。又解,有遍之法可毀壞故有對治,故名為世,俗即世名俗?!?/div>
世俗智
【佛學(xué)大辭典】
(術(shù)語)世俗凡夫之智,謂之世俗智。緣世間俗事之智,亦曰世俗智。此義通于凡圣。
【三藏法數(shù)】
謂世間有漏之智,不能出離生死,故名世俗智;亦云名字智,謂但有其名,而無其理也。(有漏者,謂漏落三界生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