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107詞典 1分類詞匯 106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佛 → 髴佛”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新譯(新譯)
新的譯本。佛教徒稱 唐 代以下的 漢 譯經(jīng)典。亦有將 后秦 高僧 鳩摩羅什 的譯經(jīng)稱作新譯者。 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五講:“他把 羅什 的翻譯稱為新譯,其前的翻譯,統(tǒng)名舊譯?!?呂澂 《中國佛學(xué)源流略講》第八講:“再就翻譯的文體說, 玄奘 也超過了各家,一般稱之為新譯。”
《漢語大詞典》:然頂(然頂)
用艾灸頭頂,以表示虔誠或祈福。多為佛教徒所用。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二:“﹝ 龔慎儀 ﹞嘗奉使 嶺 表, 劉主 囚之,踰年不遣。 慎儀 憂悸,不知所出,乃然頂禱佛,愿捨宅建寺,庶遂生還。”宋史·叛臣傳上·劉豫:“昔 趙氏 少帝 出京,百姓然頂煉臂,號泣之聲聞於遠邇。”
《國語辭典》:尼姑  拼音:ní gū
民間對出家女眾的稱呼。唐。李商隱祭徐姊夫文〉:「尼姑居宗老之地,騶奴總家相之權(quán)?!挂沧鳌改嵘?。
《漢語大詞典》:錫卓(錫卓)
(1).植立錫杖。傳說古代高僧法力神奇,禪杖下端觸地,有泉水涌出。 宋 唐庚 《卓錫泉記》謂 南朝 梁 景泰禪師 植立禪杖于 羅浮 寶積寺 而有 卓錫泉 , 宋 蘇軾 《卓錫泉銘并敘》謂六祖 慧能 植立禪杖于 曹溪 而有 卓錫泉 ,明一統(tǒng)志謂 大鑒禪師 植立禪杖于 大庾嶺 云封寺 東而有泉水涌出。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黔游日記二:“余憶 甘泉 之名,舊志有之,而唧唧細流實溢於嶺上,或僧疏引至此,不為無功;若神之如錫卓龍移,則不然也?!?br />(2).謂佛教徒居停。 明 陳汝元 《金蓮記·詬奸》:“憐奴錫卓京華,本擬偕完果諦,奈彼槎浮 楚 水,堪悲又隔風(fēng)塵?!眳⒁姟?卓錫 ”。
《漢語大詞典》:卓錫(卓錫)
卓,植立;錫,錫杖,僧人外出所用。因謂僧人居留為卓錫。 元 張伯淳 《楞伽古木》詩:“ 道林 卓錫舊種此,髣髴於今八百年?!?明 鄭仲夔 《耳新·梵勝》:“師卓錫 岑山 ,苦心實行?!?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西僧:“西僧自西域來,一赴 五臺 ,一卓錫 泰山 ?!?清 薛福成 庸盦筆記·述異·發(fā)蛟:“山之麓有古寺,曰 清浄庵 ,地僅半弓,編茅為屋,一老僧卓錫其中。”
《國語辭典》:坐關(guān)(坐關(guān))  拼音:zuò guān
一種修行方法。修行人在一定時間內(nèi),個人獨居靜室,或誦經(jīng)、或參禪、或念佛,以求明心見性,稱為「坐關(guān)」?!段饔斡洝返诙兀骸复耸切菁Z守谷,清靜無為,參禪打坐,戒語持齋,或睡功,或立功,并入定坐關(guān)之類。」《醒世姻緣傳》第一○○回:「性空長老,一部落腮胡須,貌如童子,每日坐關(guān)不出?!?/div>
《漢語大詞典》:旦過僧(旦過僧)
佛教徒稱宿于旦過寮的行腳僧為“旦過僧”。因其夕來宿,過旦去,故稱。 宋 陸游 《病中簡仲彌性唐克明蘇訓(xùn)直》詩:“心如澤國春歸雁,身是云堂旦過僧?!眳⒁姟?旦過寮 ”。
《漢語大詞典》:旦過寮(旦過寮)
佛教指禪林行腳僧的宿泊處。以其夕來宿,過旦則去,故稱。
《國語辭典》:吃素  拼音:chī sù
吃素食,不吃肉食葷腥?!独蠚堄斡浂帯返诹兀骸缚墒怯锌蜁r吃葷,無客時吃素,儜沒留心我在葷碗里仍是夾素菜吃?!埂段拿餍∈贰返诙嘶兀骸改赣H鬧差!來的不是教士,是洋兵,他那大炮,一放起來,沒有眼睛的,不曉得那家念佛,那家吃素,是分不清楚的?!挂沧鳌赋札S」。
《漢語大詞典》:法友
指佛教徒之間有交往的人。 唐 范攄 云溪友議卷四:“法友談玄,幸先達其深趣?!?/div>
《漢語大詞典》:外類(外類)
佛教徒稱佛教以外的教派為外類。 漢 牟融 《理惑論》:“不可以所習(xí)為重,所希為輕,惑於外類,失於中情,立事不失道德,猶調(diào)弦不失宮商?!?/div>
《漢語大詞典》:證盟(證盟)
(1).將死者姓名寫在紙上并焚燒以告上天的一種迷信儀式。《水滸傳》第四五回:“少間,證盟已了,請眾和尚就里面吃齋?!?span id="a2o8s7s" class="book">《水滸傳》第一一四回:“ 宋江 在當(dāng)中證盟,朝著 涌金門 下哭奠?!?br />(2).猶盟誓。 明 李贄 《又答石陽太守書》:“我二人老矣,彼此同心,務(wù)共證盟千萬古事業(yè),勿徒為泛泛會聚也!”
(3).證人。《初刻拍案驚奇》卷五:“料那生不能成就,我也不伏氣與他了。賓客里面有愿聘的,便赴今夕佳期;有眾親在此作證盟,都可做大媒?!?br />(4).佛教語。謂佛教徒傳法。 清 包世臣 藝舟雙楫·自跋草書答十二問:“是以釋子傳法,名曰證盟。法必心悟,非有可傳。不得真證,難堅信受?!?/div>
《國語辭典》:佛珠  拼音:fó zhū
一種佛教法器。參見「念珠」條。
《國語辭典》:唄贊(唄讚)  拼音:bài zàn
歌詠贊頌佛教三寶的偈頌。唐。段成式〈寺塔記〉:「移塔之時,僧守行建道場出舍利,俾士庶觀之。唄贊未畢,滿地現(xiàn)舍利。」也作「唄唱」、「贊唄」。
《國語辭典》:梵唄(梵唄)  拼音:fàn bài
在印度指歌詠法言,在中國則指唱頌短偈或歌贊。《儒林外史》第四一回:「那鼓鈸梵唄之聲,不絕于耳?!?/div>
《漢語大詞典》:開緣(開緣)
佛教徒謂舉辦法會、講經(jīng)說法為與佛法有緣,因稱舉辦法會講經(jīng)為“開緣”。《壇經(jīng)·行由品》:“時大師至寳林, 韶州 刺史 韋璩 與官僚入山請師出,於城中 大梵寺 講堂,為眾開緣説法。”
《漢語大詞典》:燒手(燒手)
(1).燒指。佛教徒自燒其手,以示忓罪獻身。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弟子居士 徐普拔 潘普成 等九人,求輸己命,愿代宗師。其中或馘耳而刊鼻,或焚臂而燒手?!?br />(2).棘手,難以處理。兒女英雄傳第二九回:“況且他自幼兒就自己為難慣了自己的了……因此一進 安 家門,便自己給自己出了一個燒手的大難題目。”
《漢語大詞典》:證性(證性)
佛教語。指佛教徒一意修行、清靜寂定的心性。 唐 皎然 《奉酬顏使君真卿見過郭中寺寺無山水之賞故予述其意以答焉》詩:“州西 柳家寺 ,禪舍隱人間。證性輕觀水,棲心不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