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傳說中遠古時人。堯時被舉用,舜繼位,命伯夷掌秩宗,典三禮,以施政教。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商末人。孤竹國君初之子。墨胎氏,名允,字公信。相傳其父遺命立其弟叔齊為君,叔齊讓伯夷,伯夷遁去。叔齊亦不立而相與往歸西伯(周文王)。周武王伐紂,兩人叩馬諫,以為不仁。及周滅商,夷、齊恥食周粟而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遂餓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東漢潁川定陵人,字伯夷。少有志節(jié),年十三入太學,稱奇童。京師貴戚慕其名,或遺之書,不拆,悉壁藏之。后諸與書者獲罪,辭連安。安開壁出書交驗,印封如故,竟不罹患。后位至巴郡太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生卒】:715—789 【介紹】: 唐襄州人,字夷曠。早孤,力學不輟。玄宗天寶進士。代宗大歷末為尚書右丞。德宗貞元初封宜城縣伯,以兵部侍郎同平章事。時渾瑊與吐蕃會盟,柳渾以為難與吐蕃信結,后果劫盟。宰相張延賞嫉渾守正,排擠之,罷政事。卒謚貞。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
【生卒】:716—789 初名載,字元輿,后改名渾,字惟深,又字夷曠,汝州梁縣(今河南汝州)人。玄宗天寶元年(742)進士及第,歷仕豐城令、監(jiān)察御史、右補闕。代宗大歷二年(767)任江南西路都團練判官,大歷中歷仕袁州刺史、諫議大夫。德宗建中初充浙江東西道黜陟使,還朝拜右庶子,遷尚書右丞、右散騎常侍。四年(783),涇原兵亂,渾遁入終南山,不受朱泚召。貞元元年(785)賊平,拜兵部侍郎,封宜城縣開國伯。三年,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五年卒,謚曰貞。生平詳見柳宗元《柳公(渾)行狀》、新舊《唐書》本傳。渾善文,與顧況友善。《新唐書》本傳及《藝文志四》均云“有文集10卷”,已佚。《全唐詩》存詩1首。
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
渾字夷曠。一字惟深。本名載。襄州人。天寶初進士。累除衢州司馬。棄官隱武寧山。召拜監(jiān)察御史。除殿中侍御史。大歷中累遷尚書右丞。貞元元年遷兵部侍郎。封宜城縣伯。三年以本官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五年卒。年七十五。謚曰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
【介紹】: 明松江華亭人,更名初,字太初,人稱貞白先生。諸生,少時為文征明弟子,工詩善畫。又從毗陵薛方山游,盡得其理學宗旨。書法宗孫過庭。晚居沙岡。家甚貧,未嘗以藝術干世,足不履城市者四十年,人稱云間伯夷。
《漢語大詞典》:孤竹廟(孤竹廟)
即 伯夷 叔齊 廟。 前蜀 韋莊 《鷓鴣》詩:“ 孤竹廟 前啼暮雨, 汨羅祠 畔弔殘暉。”參見“ 孤竹 ”。
分類:伯夷叔齊
《國語辭典》:孤竹  拼音:gū zhú
1.孤生的竹。《周禮。春官。大司樂》:「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宋。朱熹。注:「孤竹,竹特生者,孫竹竹枝根之末。」?jié)h。張衡〈東京賦〉:「爾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
2.樂器名,吹管樂器。古代的一種管樂器,常作定律或調律之用。晉。張協(xié)七命〉:「吹孤竹,拊云和?!?br />3.復姓。
《國語辭典》:西山餓夫(西山餓夫)  拼音:xī shān è fū
商朝末年,孤竹君立次子叔齊為繼承人,孤竹君死后,叔齊讓位給伯夷,伯夷不受,二人聞西伯昌善養(yǎng)老而逃至周。值武王伐商,二人恥之,義不食周粟,隱于首陽山,采薇而食,后餓死。見《史記。卷六一。伯夷傳》。后以西山餓夫代指伯夷、叔齊?!读簳?。卷四○。劉顯傳》:「之遴嘗聞,夷、叔、柳惠,不逢仲尼一言,則西山餓夫,東國黜士,名豈施于后世?!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3326' target='_blank'>劉軻 重與陸賓虞書:「不然,則東國絀臣,西山餓夫,微仲尼,何傷為展季、伯夷矣?!?/div>
分類:伯夷叔齊
《漢語大詞典》:噎鳴(噎鳴)
神話人物名。山海經·海內經:“ 共工 生 后土 , 后土 生 噎鳴 。 噎鳴 生歲十有二?!?袁珂 校注:“《大荒西經》云:‘ 黎 ( 后土 )下地是生 噎 ,處於西極,以行日月星辰之行次?!创?噎鳴 ,蓋時間之神也?!币徽f即為 伯夷 。 宋 羅泌 路史·后紀四·炎帝紀下:“ 共工 不貴獨功,死葬 不距之山 。生 噎鳴 ,是為 伯夷 ?!?/div>
分類:人物伯夷
《國語辭典》:在不夷不惠之間(在不夷不惠之間)  拼音:zài bù yí bù huì zhī jiān
(諺語)伯夷寧可餓死,不肯失節(jié),柳下惠坐懷不亂,二者都做得過分。比喻為人處世不可做得太過分。清。李漁《合影樓。十二樓。第二回》:「聽了迂腐的話也不見攢眉,聞了鄙褻之言也未嘗洗耳,正合著古語一句:『在不夷不惠之間?!弧?/div>
《漢語大詞典》:匪夷匪惠
謂既無 伯夷 之清,又無 柳下惠 之和。 伯夷 、 柳下惠 事,見孟子·萬章下。舊唐書·文苑傳下·司空圖:“ 昭宗 遷 洛 ,鼎欲歸 梁 , 柳璨 希賊旨,陷害舊族,詔 圖 入朝, 圖 懼見誅,力疾至 洛陽 ,謁見之日,墮笏失儀,旨趣極野。 璨 知不可屈,詔曰:‘……匪 夷 匪 惠 ,難居公正之朝;載省載思,當徇棲衡之志??煞胚€山?!眳㈤?span id="oiuwyke"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天祐二年》。
《國語辭典》:不夷不惠  拼音:bù yí bù huì
不學伯夷也不學柳下惠。指行事持平而不偏激。漢。揚雄《法言。淵騫》:「不夷不惠,可否之閒也?!埂逗鬂h書。卷六一。左周黃列傳。黃瓊》:「蓋君子謂伯夷隘,柳下惠不恭,故傳曰:『不夷不惠,可否之閒?!弧?/div>
《漢語大詞典》:朝夷暮蹠
早晨被譽為 伯夷 ,晚上被貶作 盜跖 。形容時論毀譽多變。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工部·邵上葵工部:“ 邵 之兩年昌言,其是非未可定,然一人之身,朝 夷 暮 跖 ,亦可以觀世變矣?!?/div>
《國語辭典》:求仁得仁  拼音:qiú rén dé rén
求取仁德即得到仁德。語本《論語。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后指如愿以償。唐。白居易 答戶部崔侍郎書:「退思此語,撫省初心;求仁得仁,又何不足之有也?」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七。姑妄聽之三》:「君所謂求仁得仁,亦復何怨?」
《漢語大詞典》:詈夷為蹠
謂將 伯夷 責罵為 盜跖 。比喻顛倒黑白,誣蔑德行高尚的人。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言事·言官一言之失:“四君者,甫入臺垣,識力未定,舉事偶謬,望實頓輕,真實可惜。其他占風望氣,詈 夷 為 跖 ,自棄名教者,固不可勝數(shù)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