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 黃金消眾口
銷金眾口
金被鑠
金就鑠
眾毀鑠黃金
謗消金
積毀消金
《國語》卷三〈周語下·單穆公諫景王鑄大鐘〉~30~
王不聽,卒鑄大鐘。二十四年,鐘成,伶人告和。王謂伶州鳩曰:「鐘果和矣。」對曰:「未可知也?!雇踉唬骸负喂剩俊箤υ唬骸干献髌?,民備樂之,則為和。今財亡民罷,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好,鮮其不濟(jì)也。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三年之中,而害金再興焉,懼一之廢也?!雇踉唬骸笭柪想R樱『沃??」二十五年,王崩,鐘不和。三國吳·韋昭注:「鑠,銷也。眾口所毀,雖金石猶可銷也?!?/span>
《楚辭補(bǔ)注》卷四〈九章·惜誦〉~24~
昔余夢登天兮,魂中道而無杭。使厲神占之兮,曰有志極而無旁。終危獨(dú)以離異兮,曰君可思而不可恃。故眾口其鑠金兮,初若是而逢殆。漢·王逸注:「言眾口所論,萬人所言,金性堅剛,尚為銷鑠,以喻讒言多,使君亂惑也。」
例句
交疏自古戒言深,肝膽徒傾致鑠金。
眾口金可鑠,孤心絲共棼。
眼眾豈能分瑞璧,舌多須信爍良金。
祗言眾口鑠千金,誰信獨(dú)愁銷片玉。
爛椹作袍名復(fù)利,鑠金為講愛兼憎。
金勁任從千口鑠,玉寒曾試幾爐烘。
燒玉謾勞曾歷試,鑠金寧為欠周防。
典故 眾狙皆喜
喜眾狙
被狙公賣
朝三
狙公倒七芧
三四調(diào)群狙
三四計朝暮
狙公分栗
《莊子集釋》卷一下〈內(nèi)篇·齊物論〉~69~
可乎可,不可乎不可。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惡乎然?然于然。惡乎不然?不然于不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譎怪,道通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毀也。凡物無成與毀,復(fù)通為一。唯達(dá)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勞神明為一而不知其同也,謂之朝三。何謂朝三?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鈞,是之謂兩行。
《莊子集釋》卷一下〈內(nèi)篇·齊物論〉~73~
唐·成玄英疏:「此解譬也。狙,獼猴也。賦,付與也。芧,橡子也,似栗而小也。列子曰:宋有養(yǎng)狙老翁,善解其意,戲狙曰:『吾與汝芧,朝三而暮四,足乎?』眾狙皆起而怒。又曰:『我與汝朝四而暮三,足乎?』眾狙皆伏而喜焉。朝三暮四,朝四暮三,其于七數(shù),并皆是一。名既不虧,實亦無損,而一喜一怒,為用愚迷。此亦同其所好,自以為是。亦猶勞役心慮,辯飾言詞,混同萬物以為其一因以為一者,亦何異眾狙之惑耶!」
簡釋
朝四暮三:指反復(fù)無常或愚弄他人。宋黃庭堅《再答明略二首》之二:“使年七十今中安,安能朝四暮三浪憂喜?!?/p>
典故 屈原醒
孤醒
眾客醉
大夫醒
獨(dú)醒屈子
靈均不醉
靈均獨(dú)醒
楚老獨(dú)醒
異醒醉
醒人
相關(guān)人物屈原
參考典故濯纓
餔啜糟醨
《楚辭》卷七〈漁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于斯?」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dú)清,人皆醉我獨(dú)醒,是以見放?!?jié)O父曰:「圣人不凝滯于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yáng)其波?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于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jié)O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我足?!顾烊?,不復(fù)與言。
例句
忽逢幽隱處,如見獨(dú)醒人。
從來不愛三閭死,今日憑君莫獨(dú)醒。
眾聽喜巴唱,獨(dú)醒愁楚顏。
未必獨(dú)醒人,便是不飲者。
孤醒立眾醉,古道何由昌。
而笑獨(dú)醒者,臨流多苦辛。
自說孤舟寒水畔,不曾逢著獨(dú)醒人。
侏儒應(yīng)共飽,漁父忌偏醒。
獨(dú)醒時所嫉,群小謗能深。
酒盡沙頭雙玉瓶,眾賓皆醉我獨(dú)醒。
無限居人送獨(dú)醒,可憐寂寞到長亭。
展禽任三黜,靈均長獨(dú)醒。
樵子逗煙墅,漁翁宿沙汀。主人非楚客,莫謾譏獨(dú)醒。
如逢漁父問,未是獨(dú)醒人。
煌煌東方星,奈此眾客醉。
鄱陽中酒地,楚老獨(dú)醒年。
《孟子注疏》卷六上〈滕文公章句下〉~2~
孟子謂戴不勝曰:「子欲子之王之善與?我明告子。有楚大夫于此,欲其子之齊語也,則使齊人傅諸?使楚人傅諸?」曰:「使齊人傅之?!乖唬骸敢积R人傅之,眾楚人咻之,雖日撻而求其齊也,不可得矣;引而置之莊岳之間數(shù)年,雖日撻而求其楚,亦不可得矣。子謂薛居州,善士也。使之居于王所。在于王所者,長幼卑尊,皆薛居州也,王誰與為不善?在王所者,長幼卑尊,皆非薛居州也,王誰與為善?一薛居州,獨(dú)如宋王何?」
典故濫吹竽
南郭吹竽
眾里笙竽
齊竽取次吹
吹竽混真
伎同南郭
濫吁竽
相關(guān)人物南郭先生
《韓非子》卷九〈內(nèi)儲說上·說四〉~557~
齊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處士請為王吹竽,宣王說之,廩食以數(shù)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聽之,處士逃。
簡釋
吹竽:喻指沒有真實本領(lǐng)而冒充內(nèi)行。唐韓愈《和席八十二韻》:“倚玉難藏拙,吹竽久混真?!?/p>
例句
詮材秉秦鏡,典樂去齊竽。
鄭鼠寧容者,齊竽久舍諸。
齊竽終自退,心寄嵩峰巔。
潘鬢年空長,齊竽藝本輕。
荊玉收難盡,齊竽喜暫閑。
對雖希鼓瑟,名亦濫吹竽。
衛(wèi)國知有人,齊竽偶相齒。
壇場客散香街暝,惆悵齊竽取次吹。
心慕知音命自拘,畫堂聞欲試吹竽。
舉世可能無默識,未知誰擬試齊竽。
倚玉難藏拙,吹竽久混真。
齊竽今歷試,真?zhèn)尾浑y知。
《楚辭》卷五《遠(yuǎn)游》
「奇傅說之托辰星兮,羨韓眾之得一?!箹|漢·王逸注:「眾,一作終。」宋·洪興祖補(bǔ)注引』列仙傳》云:「齊人韓終,為王采藥,王不肯服,終自服之,遂得仙也?!?/span>
《神仙傳》卷二《劉根傳》
根曰:「吾昔入山精思,無所不到。后如華陰山,見一人乘白鹿車,從者十馀人,左右玉女四人,執(zhí)采旄之節(jié),皆年十五六。余載拜稽首,求乞一言,神人乃告余曰:『爾聞有韓眾否』答曰:『實聞有之。』神人曰:『我是也。』……余乃從其言合服之,遂以得仙?!?/span>
例句
唯應(yīng)清都境,長與韓眾親。
韓眾騎白鹿,西往華山中。
典故 市中有虎
三成虎
話虎
三言成虎
三夫成虎
眾口成虎
《韓非子》卷九〈內(nèi)儲說上·說一〉~537~
龐恭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弧憾搜允杏谢ⅲ跣胖??』曰:『不信?!弧喝搜允杏谢ⅲ跣胖??』王曰:『寡人信之?!积嫻г唬骸悍蚴兄疅o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之去魏也遠(yuǎn)于市,議臣者過于三人,愿王察之?!积嫻暮惙?,竟不得見。
《戰(zhàn)國策》卷二十三〈魏策·龐恭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402~
龐恭與太子質(zhì)于邯鄲,謂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否。」「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疑之矣?!埂溉搜允杏谢?,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矣?!过嫻г唬骸阜蚴兄疅o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鄲去大梁也遠(yuǎn)于市,而議臣者過于三人矣。愿王察之矣?!雇踉唬骸腹讶俗詾橹!褂谑寝o行,而讒言先至。后太子罷質(zhì),果不得見。
《戰(zhàn)國策》卷五〈秦策三·秦攻邯鄲〉~208~
秦攻邯鄲,十七月不下。莊謂王稽曰:「君何不賜軍吏乎?」王稽曰:「吾與王也,不用人言?!骨f曰:「不然。父之于子也,令有必行者,必不行者。曰『去貴妻,賣愛妾』,此令必行者也;因曰『毋敢思也』,此令必不行者也。守閭嫗曰,『其夕,某懦子內(nèi)某士』。貴妻已去,愛妾已賣,而心不有。欲教之者,人心固有。今君雖幸于王,不過父子之親;軍吏雖賤,不卑于守閭嫗。且君擅主輕下之日久矣。聞『三人成虎,十夫楺椎。眾口所移,毋翼而飛』。故曰,不如賜軍吏而禮之?!雇趸宦牎\娎舾F,果惡王稽、杜摯以反。
簡釋
三人成虎:指謠言惑眾。宋黃庭堅《勸交代張和父酒》:“三人成虎事多有,眾口鑠金君自寬?!?/p>
《全唐詩》卷五百七十二〈題長江〉
言心俱好靜,廨署落暉空。歸吏封宵鑰,行蛇入古桐。長江頻雨后,明月眾星中。若任遷人去,西溪與剡通【西浮與剡通】。
《后漢書》卷三十六《鄭興傳》附《鄭眾傳》
眾字仲師。年十二,從父受《左氏春秋》,精力于學(xué),明《三統(tǒng)歷》,作《春秋難記條例》,兼通《易》、《詩》,知名于世?!榔匠?,辟司空府,以明經(jīng)給事中,再遷越騎司馬,復(fù)留給事中?!ǔ趿?,代鄧彪為大司農(nóng)?!谖灰郧逭Q。其后受詔作《春秋刪》十九篇。八年,卒官。
例句
多才陸平原,碩學(xué)鄭司農(nóng)。
《后漢書》卷三十六《鄭興傳》附《鄭眾傳》
眾字仲師。……永平初,辟司空府,以明經(jīng)給事中,再遷越騎司馬,復(fù)留給事中。是時北匈奴遣使求和親。八年,顯宗遣眾持節(jié)使匈奴。眾至北庭,虜欲令拜,眾不為屈。單于大怒,圍守閉之,不與水火,欲脅服眾。眾拔刀自誓,單于恐而止,乃更發(fā)使隨眾還京師。朝議復(fù)欲遣使報之,……其后帝見匈奴來者,問眾與單于爭禮之狀,皆言匈奴中傳眾意氣壯勇,雖蘇武不過。乃復(fù)召眾為軍司馬,使與虎賁中郎將馬廖擊車師。
《漢書》卷五十一〈賈鄒枚路傳·鄒陽〉~2338~
鄒陽,齊人也。漢興,諸侯王皆自治民聘賢。吳王濞招致四方游士,陽與吳嚴(yán)忌、枚乘等俱仕吳,皆以文辯著名。久之,吳王以太子事怨望,稱疾不朝,陰有邪謀,陽奏書諫。為其事尚隱,惡指斥言,故先引秦為諭,因道胡、越、齊、趙、淮南之難,然后乃致其意。其辭曰:「臣聞鷙鳥累百,不如一鶚。夫全趙之時,武力鼎士袨服叢臺之下者一旦成市,而不能止幽王之湛患?;茨线B山東之俠,死士盈朝,不能還厲王之西也。然而計議不得,雖諸、賁不能安其位,亦明矣。故愿大王審畫而已。」唐·顏師古注引孟康曰:「鶚,大雕也?!谷绱驹唬骸跟v鳥比諸侯,鶚比天子?!箮煿旁唬骸跟v擊之鳥,鷹鹯之屬也。鶚自大鳥而鷙者耳,非雕也。累,古累字。鶚音愕?!?/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