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李一本(1537年—1609年),字汝培,號瞻鳧、仁齋,河南汝州郟縣人,軍籍。河南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隆慶二年(1568年),登戊辰科三甲第四十三名進(jìn)士。歷官直隸永平府撫寧縣知縣。擢刑部主事,歷員外、郎中,升寧波知府。
人物簡介
【生卒】:1537—1572 【介紹】: 即朱載垕。明朝皇帝。世宗子。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世宗死后嗣位。次年,改元隆慶。即位之初,用徐階所撰遺詔,釋建言得罪諸臣,已死者皆得贈恤,罷齋醮等事。即位詔免元年田賦之半及嘉靖四十三年以前欠賦。朝野無不感動。隆慶四年,高拱、張居正決策,因俺答孫把漢那吉投明事,與韃靼議和,北邊平靜,為百余年來所未有。然閣臣互相傾軋,高拱中傷徐階,而張居正又伺其后。帝溺于聲色,搜求珍異,頗受左右近習(xí)之玩弄。以在位不滿六年,事不顯著,史籍乃有儉約之譽(yù)。隆慶六年五月病死。
人物簡介
【生卒】:?—1603 【介紹】: 明江西撫州人,字仁祥,號景默。嘉靖四十四年進(jìn)士。累官河南巡撫。時潞王朱翊镠屢出府潛游,所在震驚。如春抗表以聞。詔責(zé)之,乃稍止。后遷工部侍郎總督河道,疏筑有法。維基
曾如春(1538年—1603年),原名如南,字仁祥,號景默,江西撫州府臨川縣人,民籍。嘉靖三十七年戊午科江西鄉(xiāng)試二十七名,四十四年(1565年)乙丑科會試二百四十名,廷試三甲二百五十七名進(jìn)士。都察院觀政,四十五年六月授行人司行人,隆慶三年(1569年)閏六月升刑部主事,五年六月調(diào)禮部,六年正月升員外郎,八月升郎中,萬歷元年(1573年)二月養(yǎng)病,四年二月復(fù)除本部,五年正月升廬州知府,六年八月調(diào)繁松江府知府,七年二月丁憂。九年十二月復(fù)除廬州府,丁憂。十三年八月復(fù)除金華府,十五年十二月升湖廣按察司副使,十九年二月升陜西右參政,二十年九月升本省按察使,備兵鞏昌道,二十三年四月升任浙江右布政使,二十五年五月升本省左布政,二十六年(1598年)升為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河南,三十年(1602年)三月升工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總理河道提督軍務(wù),萬歷三十一年(1603年)四月卒于任。
人物簡介
顧顯仁(1539年—?),字元伯,直隸常州府武進(jìn)縣人,民籍。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甲子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三十五名,榜姓張。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會試第三百七十六名,二甲五十八名進(jìn)士。授澤州知州,明神宗萬歷年間,累官河南南陽府、直隸保定府(今河北省保定市)知府。萬歷十六年(1588年)五月升河南副使、分巡汝南,官至山西參政。
人物簡介
王顯仁,字克明,直隸河間府滄州人,民籍。萬歷四年(1576年)丙子科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三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二百六十七名,登三甲第二百一十七名進(jìn)士。九年任武安縣知縣,升戶部主事。
人物簡介
【生卒】:?—1605 【介紹】: 明廣德州人,字宗堯。隆慶五年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歷官江西左布政使。萬歷二十六年,任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奏減榷稅,疏止開礦。加兵部侍郎,仍留原官。卒官。維基
夏良心(1539年—1605年),字宗堯,號仁寰,直隸廣德州(今安徽省廣德縣)人,軍籍。隆慶元年(1567年)丁卯科應(yīng)天府鄉(xiāng)試第四十九名,隆慶五年(1571年)辛未科二甲五十四名進(jìn)士。授刑部主事,歷升刑部員外郎,萬歷十年(1582年)四月升湖廣僉事,十四年正月升山西右參議,十五年十月轉(zhuǎn)浙江水利道副使,晉浙江參政,二十一年正月升山東按察使,二十二年二月升河南右布政使,遷江西左布政,二十六年七月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江西,三十二年加兵部右侍郎銜,三十三年二月卒于任,贈兵部尚書,賜建褒德祠。
人物簡介
常存仁(1540年—?),字靜甫,號體山,山西澤州高平縣人,民籍。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登乙丑科第三甲第二百二十九名進(jìn)士。吏部觀政,四十五年二月授官直隸邢臺縣知縣。隆慶三年(1569年)升刑部主事,四年八月調(diào)戶部,萬歷二年(1574年)三月復(fù)除刑部,四年四月調(diào)兵部,七月升員外,五年二月升郎中,五月升彰德府知府,九年八月升陜西副使,卒官。
人物簡介
但貴元,字仁甫,江西南康府星子縣人,民籍。江西鄉(xiāng)試第五十二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二百四十四名,登三甲第一百四十二名進(jìn)士。歷官四川富順知縣、濟(jì)南府通判。
人物簡介
劉任,字體仁,湖南汝寧府光州商城縣人,民籍。河南鄉(xiāng)試第三十四名,萬歷八年(1580年)庚辰科會試第二百六十二名,登三甲第四名進(jìn)士。
人物簡介
陸志孝(1540年—?),字仁卿,號浚川,浙江嘉興府平湖縣(今嘉興)人,匠籍,同進(jìn)士出身。浙江鄉(xiāng)試第十一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戊辰科會試第七十四名,三甲進(jìn)士。陸志孝曾于萬歷二十六年(1598年)接替聞金和任延平府知府一職,萬歷三十年(1602年)由徐震接任。
人物簡介
【生卒】:1540—1598 【介紹】: 明廣東澄海人,字仁卿。萬歷二年進(jìn)士。歷知萬年、泰和二縣,有惠政。官至南京吏部文選司郎中,佐尚書孫丕揚(yáng)澄清吏治,苞苴不及其門。受業(yè)于永豐呂懷,深疾王守仁新說,上疏反對守仁從祀文廟。有《二程年譜》等。全粵詩·卷四一三
唐伯元(一五四〇 — 一五九七),字仁卿,號曙臺。澄海人。明神宗萬歷二年(一五七四)進(jìn)士。初授萬年令,尋改泰和。秩滿,遷南京戶部主事。歷官至吏部郎中。致仕歸。伯元受業(yè)于呂懷,踐履篤實,而深疾王守仁新說。為文根極理要。有《二程年譜》、《二程類語》、《白沙文編》、《易注》、《太乙堂采芳亭稿》、《醉經(jīng)樓集》?!?a target='_blank'>明史》卷二八二、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九四有傳。唐伯元詩,以清道光二十九年(一八四九)普寧方耀重刊本《醉經(jīng)樓集》為底本,并參校光緒二年(一八七六)潮州金山書院重刊本。維基
唐伯元(1541年—1598年),字仁卿,號曙臺,廣東潮州府澄??h人。嘉靖四十年(1561年)辛酉科廣東鄉(xiāng)試第三十一名舉人,萬歷二年(1574年)中式甲戌科會試第一百八十四名,三甲第一百零三名進(jìn)士。歷任萬年縣、泰和縣知縣,八年(1580年)調(diào)任南京戶部主事,升員外郎、郎中。崇奉程朱理學(xué),反對王守仁的新理學(xué)即所謂“心學(xué)”。因反對王守仁從祀文廟,上《爭從祀疏》被貶為海州判官。后得到明神宗的信任,升尚寶司丞,因與吏部尚書楊巍學(xué)術(shù)觀點相同,得其贊賞,被推薦為吏部員外郎,后升考功司、文選司郎中。任滿,本可升太常寺少卿,但上疏請求罷官回鄉(xiāng)。因其治政和治學(xué)不錯,《明史》稱贊其為嶺海士大夫儀表。
人物簡介
王恩民(1540—1625年),字仁溥,號成宇,云南臨安衛(wèi)官籍直隸合肥縣人。云南鄉(xiāng)試第二十一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中式戊辰科會試第六十八名,三甲第二百零六名進(jìn)士。授永川縣知縣,六年十月選授貴州道試御史,萬歷元年(1573年)四月巡視皇城,二年正月升貴州僉事,五年三月升湖廣荊西道右參議。十二年十月調(diào)補(bǔ)貴州右參議,升本省副使,十五年丁父憂。十九年閏三月除補(bǔ)河南副使,專管修河,二十一年二月升貴州左參政,二十五年八月升四川按察使,歷福建左布政使,三十一年十一月升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撫福建,致仕歸。年八十六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