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二十五方便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臺家修禪之法,分方便與正修二道,先為方便行,有二十五種,其次正修十乘觀法。二十五種之方便行,分為五科:一、具五緣:持戒清凈(離三業(yè)之非)、衣食具足(蔽形凌饑)、閒居靜處(山林蘭若)、息諸緣務(學問猶廢何況俗事)、近善知識(資我身長我道)。二、訶五欲:訶色(色如熱鐵丸)、訶聲(聲如涂毒鼓)、訶香(香如憋龍之氣)、訶味(味如沸密湯)、訶觸(觸如臥師子)。三、棄五蓋: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此五法蓋覆心神,使不能發(fā)定慧,故名為蓋。四、調五事:調心不沈不浮,調身不緩不急,調息不澀不滑,調眠不節(jié)不恣,調食不饑不飽,五事各須中庸。五、行法:欲(欲離妄想顛倒欲得禪定智慧)、精進(持戒棄蓋初中后夜勤行精進)、念(賤世法貴禪定智慧之念)、巧慧(籌量世樂與禪定智慧樂之得失輕重)、一心(念慧分明見世間之苦患與定慧之尊貴)。止觀四曰:「此二十五法通為一切禪慧方便,諸觀不同,故方便亦轉。」四教儀曰:「依上四教修行時,各有方便正修,謂二十五方便十乘觀法。(中略)此二十五法為四教前方便,故應須具足,若無此方便者,世間禪定尚不可得,豈況出世妙理乎?」
【佛學次第統(tǒng)編】
二十五方便,本臺宗所立,然乃通于一切教乘者,故行者于此前方便,應須具足也。
一、具五緣 具五緣者:
一、持戒清凈   二、衣食具足  三、閑居靜處  四、息諸緣務
五、近善知識
二、訶五欲 訶五欲者:
一、訶色如熱金丸  二、訶聲如涂毒鼓  三、訶香如憋龍氣
四、訶味如沸密湯  五、訶觸如臥師子
三、棄五蓋 棄五蓋者:
一、棄貪欲觀不凈  二、棄瞋恚觀慈悲  三、棄睡眠以精進
四、棄掉悔以數(shù)息  五、棄疑以信心
四、調五事 謂五事者:
一、調心,不沉不浮  二、調身,不緩不急  三、調息,不澀不滑
四、調眠,不節(jié)不恣  五、調食,不饑不飽
五、行五法 行五法者:
一、欲,欣習無厭   二、精進,曉夜匪懈  三、念,念念相續(xù)
四、巧慧,善得其意  五、一心,一心無異
止觀云:「夫道不孤運,弘之在人。人弘勝法,假緣進道,所以須具五緣。緣力既具,當割諸嗜欲,嗜欲外屏,當內凈其心。其心若寂,當調試五事。五事調已,行于五法,必至所在。」四教儀云:「此二十五法,為前方便,故應須具足?!?/div>
五方便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臺所說修四教觀法前方便之加行也?!居帧刻炫_大師就念佛門明五重之方便:一、稱名念佛三昧門,二、觀相滅罪三昧門,三、攝境唯心三昧門,四、心境俱離三昧門,五、性起圓通三昧門。見五方便念佛門等。
五方五智
【佛學大辭典】
(術語)密教于五方五佛分配五智五大也。(參見:五大)下「密教五大?!?/div>
五大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大日經(jīng)所說,地水火風空也。數(shù)論勝論皆立之。別(參見:五大)
【佛學大辭典】
(術語)地水火風之四大與空大也??找詿o礙為性,以不障為用。勝論于九實中攝之,數(shù)論于二十五諦中之第五位有五大。佛教六大,七大中之前五大是也。大者以其周遍于一切之事物也。非情成于五大。有情則于此加識大。唯識述記一末謂數(shù)論言:「五大有說,我慢生五大五唯十法。五大者,謂地水火風空。別有一物名之為空,非空無為色界空等。五唯者,謂聲觸色味香,有說慢但生五唯,五唯生五大?!狗鸾讨芯闵嶙谝钥樟橐环N之顯色,收之于色境中。密教之空,有青色團形,為胎藏界大日法身之體。成實宗及諸大乘,皆以之為空無之法。
【佛學常見辭匯】
地大、水大、火大、風大、空大。
【三藏法數(shù)】
五大,即地水火風空也。此五種性,遍一切處,故名為大。由極微而生,故云從五唯生五大。
五方色
【佛學大辭典】
(術語)密教有二說:一、東方青,西方白,南方赤,北方黑,中央黃,此準于世法者也(不空三藏傳)。二、東方黃,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中央青(善無畏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