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詞典 2分類詞匯 4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事 → 叓事”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漢語大詞典》:事狀(事狀)
(1).事實情況。 漢 王充 論衡·四諱:“諸工技之家,説吉兇之占,皆有事狀?!?晉 干寶 搜神記卷十五:“ 武陵 太守聞 娥 ( 李娥 )死復生,召見,問事狀?!?魯迅 《三閑集·〈近代世界短篇小說集〉小引》:“用數(shù)頃刻,遂知種種作風,種種作者,種種所寫的人和物和事狀?!?br />(2).猶行狀。 明 李東陽 《儲處士傳》:“自述事狀以告於太史氏,請為傳以傳。” 清 曾國藩 《歐陽氏姑婦節(jié)孝家傳》:“﹝ 福田 先生﹞篤行君子也,數(shù)為余述誦兩世事狀?!?br />(3).指訴狀所陳之事。隋書·柳彧傳:“ 彧 據(jù)案而坐,立 素 於庭,辯詰事狀?!?/div>
《漢語大詞典》:段太尉逸事狀
傳記篇名。唐代柳宗元作。段太尉即段秀實,唐中期名臣。通過段秀實的幾件逸事,刻畫了他勇于與強暴抗爭、真心關(guān)懷人民的動人形象,同時也反映了當時驕兵悍將的飛揚跋扈和人民被任意欺虐的現(xiàn)實。
《國語辭典》:對狀(對狀)  拼音:duì zhuàng
1.對答事狀,陳述案情。《史記。卷一○一。袁盎傳》:「人有告袁盎者,袁盎恐,夜見竇嬰,為言吳所以反者,愿至上前口對狀?!埂睹魇?。卷一九九。李鉞列傳》:「鉞累疏力爭,帝皆不納,至責以抗旨,令對狀。鉞引罪乃罷。」
2.訴訟者的供詞。用以對核與訴狀中所陳各詞有無出入者,稱為「對狀」。
《國語辭典》:對簿(對簿)  拼音:duì bù
簿,文狀,即現(xiàn)代的起訴書。對簿指依據(jù)文狀加以審問,期能經(jīng)由勘察而符于事實。后乃將獄訟受審稱為「對簿」?!妒酚洝>硪弧鹁?。李將軍傳》:「廣未對,大將軍使長史急責廣之幕府對簿?!?/div>
《國語辭典》:釀器(釀器)  拼音:niàng qì
制酒的器具。唐。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狀〉:「既署一月,晞軍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壞釀器,酒流溝中?!?/div>
《國語辭典》:恂恂善誘(恂恂善誘)  拼音:xún xún shàn yòu
循序漸進的誘導。參見「循循善誘」條?!段簳?。卷四十八。高允傳》:「興壽稱共允接事三年,未嘗見其忿色,恂恂善誘,誨人不倦?!固?。白居易〈襄州別駕府君事狀〉:「夫人親執(zhí)詩書,晝夜教導,恂恂善誘,未嘗以一篦一杖加之?!?/div>
《國語辭典》:有識之士(有識之士)  拼音:yǒu shì zhī shì
有見識的人?!逗鬂h書。卷一○?;屎蠹o下。靈思何皇后紀》:「時有識之士心獨怪之,后遂因何氏傾沒漢祚焉?!顾巍LK軾〈朝辭赴定州論事狀〉:「有識之士皆謂陛下厭聞人言,意輕邊事,其兆見于此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