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田樂(1541年—1621年),字希智,別號東洲,直隸任丘縣(今河北省任丘市)人。隆慶戊辰進士。萬歷間任甘肅巡撫,屢立戰(zhàn)功。累官三邊總督,加太子太保兵部尚書銜。順天府鄉(xiāng)試第六十五名舉人,隆慶二年(1568年),登戊辰科三甲第一百九十二名進士。授山東東阿知縣,六年十月擢升河南道試監(jiān)察御史。萬歷元年(1573年)七月奉命清理南直隸、浙江戎政,養(yǎng)病回籍,四年十一月起復原職,巡按山西,七年巡按南直隸蘇松常鎮(zhèn),九年八月出為河南副使,復除湖廣副使、涼永兵備道,十五年十二月,升為山西右參政,十八年十一月調任陜西,二十年四月,由陜西按察使擢為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巡撫甘肅地方贊理軍務。二十三年十月以甘州斬虜功,加升兵部左侍郎,兼右僉都御史,分巡西寧道,蔭一子錦衣衛(wèi)百戶世襲,二十四年二月敘西寧官軍獲捷功,升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照舊巡撫。二十六年晉升太子太保、兵部尚書。晉太子太傅,二十八年(1600)授予推誠宣力守正文臣,特進光祿大夫,柱國松山伯。三十年三月準致仕回籍。天啟元年卒,贈太保,謚襄敏。
人物簡介
田樂義(1544年—?),字宜卿,河南開封府蘭陽縣人,匠籍。河南鄉(xiāng)試第六十六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中式辛未科會試第三百二十二名,三甲第二百五十三名進士。初授臺州府推官,萬歷五年(1577年)閏八月選授戶科給事中,七年二月以年例外放四川按察司僉事,十年正月升湖廣左參議,十一年八月升為山東副使、整飭臨清兵備,十五年二月升湖廣左參政,十六年二月以山東巡按御史毛在論劾不職,被降調。
人物簡介
王仰(?—1605年),字自俯,號三樂,河南河南衛(wèi)官籍。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舉人,三十二年(1604年)甲辰科進士,工部觀政,三十三年卒。
人物簡介
許樂善(1547年—1626年),字修之,號惺所,后改號惺初,直隸松江府華亭縣人,民籍。隆慶四年(1570年)庚午科應天府鄉(xiāng)試第一百四十二名舉人。隆慶五年(1571年)聯(lián)捷辛未科會試第三百五十六名,三甲第一百零二名進士。令郟縣,五年七月選為湖廣道試御史,六年七月實授,九月巡按直隸等處印烙種馬兼理屯田。十年七月起復,以中途患病乞歸。十一年十月復除江西道御史,巡按直隸,十三年正月以病乞歸。起復原職,三十一年六月掌河南道事,三十二年六月升太仆寺少卿添注,三十五年七月晉南光祿寺卿,三十七年十一月升南京通政使。在郟,蠲除酒稅、修筑城邑,郟民賴焉。在臺,值張居正奪情,都御史上公疏慰留,諸御史皆署名,樂善為居正門下士,獨不署。巡按畿南,劾治不法、請停礦稅、救建言御史,舉朝稱之。萬歷三十九年致仕,天啟六年卒,享年八十,賜祭葬,祀鄉(xiāng)賢。著《適志齋稿》十卷。徐光啟、利瑪竇合譯《幾何原本》,樂善與焉,遂受洗。后光啟孫女徐甘第大嫁樂善之孫遠度,產子女八人,皆受洗,許氏遂為江南教務重心。
人物簡介
【介紹】: 明大名府南樂人,字懋成,號云門。與兄魏允貞、魏允中并負時名,世稱南樂三魏。萬歷二年進士。官刑部郎中。維基
魏允孚(1548年—?),字懋誠,直隸大名府南樂縣人,民籍,官至刑部郎中。順天府鄉(xiāng)試第三十八名,萬歷二年(1574年),會試第二百四十八名,登進士第三甲第十三名。官至刑部郎中,卒于任,年僅三十馀。
人物簡介
侯慶遠(1554年—?),字公善,號樂庵,山東兗州府滕縣人,軍籍。萬歷元年(1573年)癸酉科山東鄉(xiāng)試第四十三名。萬歷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第三甲第一百三十二名進士。知大同縣,丁憂歸,起補滑縣,皆有循良聲。擢工科給事中,二十一年升兵科右給事中,乞歸。二十五年復補原官,二十六年升刑科都給事中,復乞歸。三十一年補工科都給事中,三十二年七月調任吏科都給事中,三十三年十二月升太常寺少卿,三十四年奉命冊封魯府陽信王朱以澍,三十八年以擅自離職被彈劾,降三級。
人物簡介
字原樂,吳縣人。萬歷丙辰進士,有蔚庵逸草維基
彭汝諧(?—1616年),字原素,號蓼詩,又號蔚庵,直隸吳縣(今江蘇蘇州)人,祖籍江西清江(今樟樹市),同進士出身。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舉庚子科應天鄉(xiāng)試,萬歷四十四年(1616年)登丙辰科進士,兵部觀政,尋卒于京,祀鄉(xiāng)賢。能文工書。創(chuàng)修《彭氏宗譜》。
人物簡介
陳舜道(1573年—17世紀),字予覺、見華,號莘樂,南直隸蘇州府嘉定縣人。陳舜道是萬歷二十二年(1594年)甲午科舉人,曾官江西彭澤縣學教諭,萬歷三十五年(1607年)成進士,授應天府教授;歷南京國子監(jiān)學錄、北京國子監(jiān)學錄、刑部貴州司主事、南京刑部浙江司主事,署任山東山西兩司,再遷官廣東司員外郎,多次平反冤獄。之后陳舜道外任廣西柳州府知府,教化當地人民;致仕歸鄉(xiāng)后終日焚香讀《易經》終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