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蘇州吳縣人,一云灞陵人,字辨之。神宗元豐二年進士。哲宗元符中為陜西轉(zhuǎn)運判官,因言放棄河湟事罷職。后入元祐黨籍。全宋文·卷二五二七
秦希甫,字辨之,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元豐二年進士。元符二年為陜西轉(zhuǎn)運判官,以言棄河湟事罷職,后入元祐黨籍。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五一七,《吳郡志》卷二五,乾隆《江南通志》卷一一九。
人物簡介
【生卒】:1054—1123 【介紹】: 宋衢州常山人,居丹徒,字彥昭。王介子。神宗熙寧六年進士。知真州,時詔諸道經(jīng)畫財用,漢之請先置都籍,從之。入為開封府推官。歷知瀛、蘇、潭、洪等州,又連徙五州,入為工部侍郎。加龍圖閣直學(xué)士,進延康殿學(xué)士卒。全宋詩
王漢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彥昭,衢州常山(今屬浙江)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調(diào)汝州教授。遷和州防御推官。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知金華、澠池二縣。紹圣四年(一○九七)知潁州、真州。徽宗建中靖國元年(一一○一),提舉河?xùn)|路常平,入為開封府推官。崇寧二年(一一○三)始,歷知州府。宣和五年卒,年七十。有文集三十卷,已佚。事見《北山小集》卷三四《王公行狀》,《宋史》卷三四七有傳。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王漢之(一○五四——一一二三),字彥昭,衢州常山(今浙江常山)人。熙寧六年登進士甲科,調(diào)秀州司戶參軍。累遷太常少卿。蔡京引為講議司參詳官。歷禮、戶、兵、工諸部侍郎,知瀛、蘇、潭、洪、定諸州,徙江寧。以平方臘之功遷龍圖閣直學(xué)士,進延康殿學(xué)士。宣和五年卒,年七十。其子集其文得三十卷。見程俱《王漢之行狀》(《北山集》卷三四),《京口耆舊傳》卷二,《宋史》卷三四七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54—1115 【介紹】: 宋信州貴溪人,字先之。第進士。知南陵縣,還民之托僧尼為奸者數(shù)百人。歷京西提舉常平、開封府推官、將作監(jiān)、太仆卿、戶部侍郎,有吏干,善理財。進樞密直學(xué)士、河北都轉(zhuǎn)運使等。貶永州團練副使,安置袁州。復(fù)中大夫卒。全宋文·卷二六七四
許幾(一○五四——一一一五),字先之,信州貴溪(今江西貴溪)人。未冠擢上第,調(diào)高安、樂平主簿,知南陵縣。提舉京西常平,為開封府推官。遷將作監(jiān),再遷太仆卿、戶部侍郎。以顯謨閣待制知鄆州。幾有吏干,善理財,四入戶部至尚書。嘗坐事知婺州,進樞密直學(xué)士、河北都轉(zhuǎn)運使,徙知成德軍、太原府。坐裁損吏祿非是貶永州團練副使,安置袁州。政和五年四月卒,年六十二。見汪藻《戶部尚書許公墓志銘》(《浮溪集》卷二六)及《宋史》三五三本傳。
人物簡介
【介紹】: 宋濟州巨野人,字之道。晁說之弟。以蔭入官,調(diào)揚州司法參軍,未上,以詩文獻揚州守蘇軾,軾嘆為奇才。復(fù)舉進士,為河中教授。哲宗元符末應(yīng)詔上書論事,罷官。后為京兆府司錄事,秩滿提點崇福宮。卒年五十二。有《崇福集》。全宋詩
晁詠之,初名深之,字深道(《豫章黃先生文集》卷二○),后改字之道(《紫微詩話》作知道,《雞肋編》卷中作以道),又字叔予(《曲洧舊聞》卷三),鉅野(今山東巨野)人。說之弟。以蔭入官,調(diào)揚州司法參軍,未上。哲宗元祐間進士。為河中府教授。元符末應(yīng)詔上書,罷官(按:《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二之五載,徽宗建中靖國元年新信陽司理參軍晁詠之宏辭入等?!?a target='_blank'>雞肋編》卷中亦有靖國中宏詞入等之語。與《宋史》等記事多有支吾,不詳其由)。久之,為京兆府司錄事,秩滿,提點崇福宮。卒,年五十二。有文集五十卷,已佚。事見《東都事略》卷一一六、《宋史》卷四四四《晁補之傳》。今錄詩七首。全宋文·卷二九○七
晁詠之,初名深之,字深道,后改名詠之,字之道(一作知道),又字叔予,鉅野(今山東鉅野)人,說之弟。以蔭入官,未赴。時蘇軾守?fù)P州,補之倅州事,以其詩文獻軾,軾嘆為奇才,乃具參軍禮謁軾。后舉進士,為河中教授。元符末,應(yīng)詔上書論事,罷官。建中靖國元年舉宏詞,一時傳誦其文,授新信陽軍司理參軍。后為京兆府司錄事,秩滿,提點崇福宮。卒,年五十二。著有《崇福集》五十卷。見《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三、選舉一二之五,《宋史》卷四四四《晁補之傳》有附傳。
人物簡介
程遵彥,字之邵,饒州鄱陽(今江西波陽)人。舉進士,歷仕州縣,有惠政。元豐七年為通直郎、知融州。元祐初簽書杭州節(jié)度判官廳公事,蘇軾薦之于朝,詔加擢用,官至祠部郎官。見楊本《程祠部傳》(《新安文獻志》卷六四),吳騫《西湖蘇文忠公祠從祀議》,《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三四五等。
人物簡介
蔣之翰,宜興(今屬江蘇)人。之奇兄。哲宗元祐中知蘇州。事見《吳郡志》卷四九。今錄詩二首。全宋文·卷二五三○
蔣之翰,元祐四年提點廣南西路刑獄,以病乞改授知州,從之。六年,復(fù)為京西北路提刑。元符初知荊南,三月改知洪州。大觀四年知成都。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四二二、四四八、五○七,參《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五。按蔣之奇兄之翰,仁宗時知蘇州(見《宋詩紀(jì)事》卷二一),當(dāng)非一人。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人物簡介
【生卒】:1059—1129 【介紹】: 宋濟州巨野人,字以道,一字伯以,自號景迂生。晁端彥子。神宗元豐五年進士。以文章典麗,為蘇軾所薦。哲宗元符三年知無極縣,上書斥王安石及紹述諸臣政事之非。高宗即位,召授徽猷閣待制兼侍讀,以病未赴。晚年信佛。工詩,善畫山水。博通五經(jīng),尤精于《易》。有《儒言》、《晁氏客語》、《景迂生集》。全宋詩
晁說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一字伯以,濟州鉅野(今山東巨野)人(《宋史·晁補之傳》)。因慕司馬光為人,自號景迂生。神宗元豐五年(一○八二)進士。哲宗元祐初,官兗州司法參軍,紹圣時為宿州教授,元符中知磁州武安縣?;兆诔鐚幎辏ㄒ灰弧鹑?,知定州無極縣。后入黨籍。大觀、政和間臨明州造船場,起通判鄜州。宣和時知成州,未幾致仕。欽宗即位,以著作郎召,除秘書少監(jiān)、中書舍人,復(fù)以議論不合,落職。高宗立,召為侍讀,后提舉杭州洞霄宮。建炎三年卒,年七十一。有《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二十卷。事見《嵩山文集》附錄其孫子健所作文集后記,《晁氏世譜節(jié)錄》,及集中有關(guān)詩文?!£苏f之詩,以四部叢刊續(xù)編影印舊鈔本《嵩山文集》(集中“禎”字皆缺,注“今上御名”,當(dāng)沿宋本之舊)為底本。校以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簡稱四庫本)等。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全宋文·卷二七九八
晁說之(一○五九——一一二九),字以道,又字伯以,自號景迂生、老法華、天臺教僧,清豐(今河南清豐)人,端彥子。熙寧中,父官杭州,隨侍。元豐五年登進士第。歷任兗州司法參軍,蔡州、宿州教授。元祐中,群公以博極群書、雅有史學(xué)科薦,蘇軾以文章典麗、可備著述科薦。元符三年應(yīng)詔上書,坐入邪籍二十馀年。崇寧中,為承議郎、知磁州武安縣、定州無極縣,監(jiān)陜州集津倉。大觀末監(jiān)明州造船場。宣和中通判鄜州,知成州。靖康元年以著作郎召,除秘書少監(jiān)兼太子諭德。未幾,除中書舍人兼太子詹事。坐請補外落職。金兵南略,避難高郵。高宗繼位,召為徽猷閣待制兼侍讀,提舉萬壽觀,再請,得提舉杭州洞霄宮。建炎三年正月卒于江寧舟中,年七十一。博通六經(jīng),尤長于《易》,著述多達(dá)三十馀種,今存者僅《嵩山文集》(又名《景迂生集》)、《晁氏客語》。見《晁氏世譜節(jié)錄》(《嵩山文集》附),陸游《景迂先生祠堂記》(《渭南文集》卷一八),范祖禹《手記》(《范太史集》卷五五)。
人物簡介
韓治,字循之,相州安陽(今河南安陽)人,忠彥長子。熙寧八年賜進士出身。元祐中累遷秘閣校理,歷權(quán)判登聞鼓院、秘書丞、太常丞。紹圣中,官尚書吏部郎中、知邢州。元符初,提點京西刑獄,復(fù)為吏部郎中?;兆跁r遷太仆少卿,出知相州,以疾丐祠。見《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六七、四○七、四一○、四七六、五○三、五一八,《宋史》卷三一二《韓忠彥傳》,《麈史》卷中,《宋史翼》卷四。
人物簡介
【生卒】:?—1119 【介紹】: 宋建州崇安人,字澤之。聰敏能文,博聞強識。神宗熙寧初,以親老家貧,授學(xué)江浙。后歸鄉(xiāng)里教授生徒。卒年七十余。
人物簡介
【介紹】: 宋吉州吉水人,字微之。神宗元豐間進士。授光祿主簿。時曾布當(dāng)國,顯為其甥婿,未嘗求進。布貶,顯得免。后除夔路提舉常平。